小区智能环保垃圾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40767阅读:1246来源:国知局
小区智能环保垃圾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回收系统,特别是一种小区智能环保垃圾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高层小区的生活垃圾一般通过住户将垃圾带到底楼的方式进行投放,住户在搬运垃圾的过程中,垃圾的臭味会影响经过电梯或楼道的其他住户的居住体验,而且经常出现垃圾掉落在电梯或楼道内,且无人处理的情况,影响小区卫生。

现有公告号为CN201517279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高层建筑的垃圾回收系统,包括垃圾管道和垃圾箱,垃圾管道由楼顶延伸至楼底的垃圾箱内,每层楼靠近垃圾管道的位置开设有垃圾投口并设置有挡板。使用该垃圾回收系统能直接将垃圾从所在层扔下,无须持垃圾经过电梯或楼道带去底楼,改善了电梯和楼道内的环境。但每此打开挡板投放垃圾时,垃圾的臭味会从垃圾管道进入楼房内,影响居住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区智能环保垃圾回收系统,能显著减少垃圾投放过程中进入楼道内的臭味,居住体验较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小区智能环保垃圾回收系统,包括位于楼底的垃圾箱、设置在楼侧的管道,所述管道由楼顶延伸至垃圾箱内,所述管道靠近每层楼的位置分别开设有投口,所述管道靠近每个投口的位置分别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用于开启或关闭投口,所述管道上靠近垃圾箱的位置铰接有盖板,所述盖板与管道之间设置有扭簧,所述扭簧用于驱动盖板绕铰接处旋转并将管道封闭。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挡板打开后即可通过投口向管道内投放垃圾,垃圾沿着管道向下运动,随后撞击在盖板上,盖板在垃圾的动能和重量的共同作用下克服扭簧的扭力向下转动,从而将管道与垃圾箱导通,垃圾顺着盖板进入垃圾箱内,随后盖板在扭簧的扭力作用下重新复位,并将管道和垃圾箱内的空间隔离,从而显著减少从垃圾箱中飘出的臭味,管道内较为洁净,每次打开挡板投放垃圾时,从管道进入楼道内的臭气极少,居住体验较好。

优选的,所述挡板的一边与管道铰接,且铰接位置位于投口的上边缘。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需要投放垃圾时,将挡板推开即可将垃圾从投口投入管道内,投放垃圾完毕后人离开,则挡板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自动恢复到将投口遮蔽的初始状态,挡板的开关十分方便,节省了人力。

优选的,所述管道的顶部开设有吸风口,所述管道的侧壁上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内设置有风扇,所述风扇用于将管道内的空气从出风口抽出管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启动风扇运转,则风扇将管道内的空气从出风口抽出,使管道内部形成负压,则在投放垃圾的过程中,投口和吸风口附近的空气总能向管道内部流动,管道内残留的异味不易进入楼道内,防臭效果更好。

优选的,所述管道的上端向水平方向弯折,所述吸风口的开口方向朝向地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吸风口在能保证吸入空气的情况下,由于吸风口朝下设置,所以雨水不易从吸风口经过管道进入垃圾箱内,从而保证垃圾箱内的干燥程度,降低垃圾腐烂的速度。

优选的,每个所述投口附近均设置有通风开关,所述通风开关用于控制风扇的启停。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需要打开挡板投放垃圾时,操作通风开关使风扇运转,垃圾投放完成后操作通风开关使风扇停止运转,风扇不用一直工作,从而节约了电能。

优选的,所述通风开关位于投口附近的管道上,所述挡板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挡板按压通风开关,所述挡板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通风开关失去挡板的压力并处于弹出状态,所述通风开关处于按下状态时控制风扇停止工作,所述通风开关处于弹出状态时控制风扇开始工作。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推开挡板的同时,通风开关弹出从而切换导电状态,风扇得电并启动运转,垃圾投放完成后挡板复位并按下通风开关,控制风扇停转,这样设置实现了风扇的自动启停,节省了人力。

优选的,所述挡板由铁质材料制成,所述管道上对应每个挡板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磁铁,所述挡板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挡板与磁铁相抵。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挡板下垂并将投口封闭时,磁铁正好与挡板相抵并将铁质的挡板吸住,防止挡板自发打开,当人需要打开挡板时,用力推动挡板,即可克服磁铁的吸力打开挡板。

优选的,所述垃圾箱开设有垃圾出口,所述垃圾箱上铰接有垃圾门,所述垃圾门能绕铰接处旋转并将垃圾出口封闭。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垃圾门绕其铰接处旋转即可方便地切换垃圾出口的启闭状态,方便清洁工人取出垃圾箱内的垃圾。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小区智能环保垃圾回收系统能显著减少垃圾投放过程中进入楼道内的臭味,居住体验较好,且使用方便,自动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小区智能环保垃圾回收系统的立体图,主要突出本小区智能环保垃圾回收系统的整体结构;

图2为本小区智能环保垃圾回收系统的右下视图,主要突出实施例中风扇和盖板的结构;

图3为图2的B处放大图,主要突出实施例中的扭簧;

图4为图1的A-A剖视图,主要突出本小区智能环保垃圾回收系统的内部结构;

图5为管道的内部视图,主要突出实施例中挡板的周边结构。

附图标记:1、垃圾箱;2、管道;3、投口;4、挡板;11、垃圾出口;12、垃圾门;21、吸入段;22、吸风口;23、出风口;5、风扇;6、盖板;61、扭簧;7、磁铁;8、通风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如图1所示,一种小区智能环保垃圾回收系统,包括位于楼底的垃圾箱1、设置在楼侧的管道2,管道2由楼顶延伸至楼底的垃圾箱1内,管道2靠近每层楼的位置分别开设有投口3,管道2靠近每个投口3的位置分别铰接有挡板4。

垃圾箱1为内部中空的长方体形,垃圾箱1的侧壁上开设有垃圾出口11,垃圾箱1上靠近垃圾出口11的位置铰接有垃圾门12,垃圾门12与垃圾出口11的形状相同,垃圾门12能绕其铰接处旋转并将垃圾出口11完全封闭。

如图2和图4所示,管道2由镀锌铁皮制成,管道2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管道2垂直于地面,管道2的顶端一体设置有吸入段21,吸入段21的轴线朝向水平方向,吸入段21朝下的端面上开设有吸风口22,吸风口22与管道2的内部连通。管道2靠近垃圾箱1的侧壁上开设有出风口23,出风口23与管道2内部连通,垃圾箱1上设置有风扇5,风扇5的进风面遮盖于出风口23。管道2的底端连接于垃圾箱1的顶面,且管道2与垃圾箱1的内部贯通。

如图3所示,管道2的底端铰接有盖板6,盖板6的形状为矩形,盖板6的尺寸略大于管道2的横截面尺寸。盖板6与管道2之间设置有扭簧61,扭簧61的一端固定于盖板6上,扭簧61的另一端固定于管道2上,扭簧61用于施加盖板6扭力,并将盖板6抵于管道2的下端。

如图5所示,挡板4位于管道2内部,挡板4和投口3的形状均为矩形,且挡板4的尺寸大于投口3,挡板4的材料也为镀锌铁皮。挡板4是通过顶边与投口3上缘处的管道2铰接的,在自然状态下,挡板4因自身重力处于下垂状态并将投口3封闭。

管道2的内壁与每个挡板4接触的位置均设置有磁铁7和通风开关8,磁铁7和通风开关8均位于对应投口3的下方位置。当挡板4下垂并将投口3封闭时,磁铁7正好与挡板4相抵并将铁质的挡板4吸住,防止挡板4自发打开。通风开关8为按压式的常闭开关,所有通风开关8并联后接入风扇5的控制电路。当所有挡板4垂下并将对应的投口3闭合时,所有挡板4按压对应的通风开关8并切断通风开关8内的线路,风扇5处于关闭状态。当任一挡板4打开后,对应处的通风开关8失去挡板4的压力弹出,通风开关8内的线路闭合通电,并驱使风扇5启动运转。

需要投放垃圾时,将所在楼层的挡板4推开,然后将垃圾从投口3投入管道2内,垃圾沿着管道2向下运动,随后撞击在盖板6的上表面,盖板6在垃圾的动能和重量的共同作用下克服扭簧61的扭力向下转动,从而将管道2与垃圾箱1导通,垃圾顺着盖板6进入垃圾箱1内。随后盖板6在扭簧61的扭力作用下重新复位,并将管道2和垃圾箱1内的空间隔离,从而减少垃圾箱1内的臭味对管道2内空气的污染。

在推开挡板4的同时,通风开关8弹出从而切换导电状态,风扇5得电并启动运转。风扇5将管道2内的空气从出风口23抽出,使管道2内部形成负压,则投口3和吸风口22附近的空气总能向管道2内部流动,管道2内残留的异味不易进入楼道内,防臭效果更好。

垃圾投放完成后,人离开投口3,则挡板4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恢复到将投口3遮蔽的初始状态,从而隔绝管道2与楼道内的空气流动,管道2内残留的臭味也不易进入楼道。关闭后的挡板4按下通风开关8,控制风扇5停转从而节约电能。使用本小区智能环保垃圾回收系统投放垃圾,垃圾不用经过电梯或楼道送去底层,从而减少了对电梯或楼道的污染。且在投放垃圾的过程中,管道2内的臭气不易进入楼道。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