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绞车旋转底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91150发布日期:2018-07-07 18:08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煤矿用设备辅助工具,具体涉及一种小绞车旋转底板。



背景技术:

由于大部分煤矿副立井中央水仓均为主副水仓,且两个水仓有一定的夹角,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每年雨季前要进行水仓煤泥的清掏,确保中央水仓的蓄水能力,在清掏水仓煤泥时共用一台绞车,原设有两组地脚,清掏主、副水仓煤泥时分别使用一组地脚,更换时需要重新稳装小绞车,且使用其中一组地脚螺栓时须将另一组打弯,使用极其不便,使用年久会使得地脚多次折弯降低其强度,从而降低设备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一台绞车分别为主、副两个水仓服务时需要更换地脚螺栓重新稳装小绞车,使用极其不便以及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小绞车旋转底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钢板,钢板的底面连接有底架,钢板的四个角均分别开设有通孔,钢板上还开设有一个圆形固定通孔和三个贯通钢板的弧形滑动槽,三个弧形滑动槽分别为第一滑动槽、第二滑动槽、第三滑动槽;所述固定通孔与三个弧形滑动槽两端的夹角一致;以固定通孔为固定支点配合三个弧形滑动槽可使小绞车在旋转底板上滑动。

使用时,通过在四个角开设的通孔中拧入地脚螺栓将旋转底板固定,由于在钢板上开设有三个弧形滑动槽,通过螺栓将绞车原底座固定在钢板上,需要更换角度时,只需拧松固定螺栓,沿着底板滑动槽旋转所需角度,再拧紧螺栓即可重新固定小绞车投入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小绞车旋转底板的整体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性好,经济实用,安装方便;彻底解决了清掏水仓期间一部绞车用于两个水仓使用两组地脚螺栓固定绞车的安全隐患,使得一部绞车服务两个有夹角水仓时不用再次稳装,只做旋转就可以完成,大大减少了工作量和工人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小绞车旋转底板结构示意图。

图2为小绞车在旋转底板上旋转过程中的结果示意图。

图中标记如下:

1-钢板,2-底架,3-通孔,4-固定通孔,5-第一滑动槽,6-第二滑动槽,7-第三滑动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小绞车旋转底板,包括钢板1,钢板1的底面连接有底架2,钢板1上还开设有一个圆形固定通孔4和三个贯通钢板1的弧形滑动槽分别为第一滑动槽5、第二滑动槽6、第三滑动槽7;所述固定通孔4与三个弧形滑动槽两端的夹角一致,所述固定通孔4与三个弧形滑动槽前端的连接线所形成的四边形与固定通孔4与三个弧形滑动槽后端的连接线所形成的四边形一致。小绞车底部连接有四个螺栓,四个螺栓所形成的四边形形状与固定通孔4与三个弧形滑动槽前端的连接线所形成的四边形的形状及大小一致。固定通孔用于固定小绞车底部一端的螺栓,三个弧形滑动槽可使小绞车底部的另外三个螺栓在其中滑动。

所述固定通孔4与三个弧形滑动槽两端的夹角为30°。

所述底架2为设置在钢板1的底面两端的两个工字钢。

钢板1的边长为1100mm×1000mm,四个角上的通孔3距两边距离为45mm, 通孔3的直径为Φ26mm。

加工工序如下:

先使用氧气将20mm的钢板按照1100mm×1000mm规格切割下来备用,切割完成后标出四个穿固定地脚螺栓用的通孔3,按孔中心距离铁板四角的两边距离45mm,孔的直径为Φ26mm,接下来在钢板1上标出固定小绞车地脚孔的位置,再根据主、副水仓之间的夹角30度,对另一组小绞车地脚孔的位置做出标记,以左下角固定不动的地脚螺栓孔(即固定通孔4)为圆心,分别给其它3个地脚画好滑动需要的轨迹距离,再按固定小绞车螺栓的规格在底座上画出滑动槽的实际位置。按照钢板1上画好的尺寸,将钢板1用氧气切割。最后就是将加工好的钢板1焊接在准备好的11#工字钢上,并在工字钢上打通穿过地脚螺栓的四个通孔。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