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05197发布日期:2018-06-30 03:21阅读:994来源:国知局
压壳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化实验设备领域,尤其涉及压壳机。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生物诊断实验中,试剂板作为一种常用的实验器材之一,为盛放试剂条提供一个密封、安全和整洁的卫生条件,保护了试剂条在使用过程中的准确精度,因此对试剂板的封口处理也作为其中的一项工序,压壳机的出现解决了手工闭合试剂板的问题,为企业降低了劳动力成本,提高产出效益,但现有的压壳机均为单程压壳操作,即通过传送带的作用将试剂板送至压辊下方并由压辊和传送带的挤压作用使其封合,但这种单程操作很难保证一次性将生产线上所有的试剂板得到完整封合,难以完全保证产出的试剂板的有效密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提供压壳机,在保证压壳效率的同时,利用电子感应技术探测密封不完整的试剂板,进行精确的二次压辊操作,保证高质量的产出率。

压壳机,包括:传送装置、感应式压辊装置、信息处理控制装置和装置支撑架,所述的传送装置固定于装置支撑架的内部中上位置,所述的感应式压辊装置的位移控制机构嵌于装置支撑架的运动轨道处进行往复滑动,所述的信息处理控制装置位于装置支撑架的内部偏下位置,所述的感应式压辊装置主要由柔性压辊、位移控制机构、感应机构和压辊支撑架组成,所述的感应式压辊装置的柔性压辊紧贴于传送装置的弹性凹槽履带表面。

具体的,所述的压辊支撑架位于柔性压辊两侧,所述的位移控制机构和感应机构位于压辊支撑架内部,所述的感应机构位于位移控制机构上方,所述的柔性压辊外包有弹性层。其中,感应机构分设两侧,在工作中形成一个光信号回路,若试剂板没有得到完全压合,则会阻断这个信号回路,此时感应机构会将信号传输至信息处理控制装置,进行下一步的具体操作,弹性层则用于缓冲压辊过程中的压力,使其压辊在作用过程中只对盒盖与盒体的闭合起到作用,而不会压坏盒体和盒盖。

具体的,所述的传送装置主要由弹性凹槽履带、传送滚轮和驱动电机组成,所述的弹性凹槽履带外包于两个传送滚轮,所述的驱动电机与传送滚轮通过联轴器穿过装置支撑架的箱体相连。其中,弹性凹槽履带的形状根据所容纳的试剂板体积进行合理设计,保证其能够容纳试剂板,驱动电机则用于驱动传送滚轮带动。

具体的,所述的装置支撑架主要由运动轨道和箱体组成,所述的信息处理控制装置通过电路与位移控制机构、感应机构和驱动电机相连。其中,信息处理控制装置为信息中枢,用于接收感应机构所接受的信息,并进行信息处理,最终控制驱动电机带动传送装置的运作和感应式压辊装置的位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传送装置和感应式压辊装置的配合设计,提高了压辊过程中的连贯性和精度,在一次压辊的操作的同时检测各试剂板的盒盖是否已经和盒体贴合,若存在不贴合有翘起的情况,在一次压辊操作后的二次压辊内移向存在问题的区域,进行重复压辊操作,保证产出的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之目的、特征及功能有更进一步了解,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2示,系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压壳机,包括:传送装置1、感应式压辊装置2、信息处理控制装置3和装置支撑架4,所述的传送装置1固定于装置支撑架4的内部中上位置,所述的感应式压辊装置2的位移控制机构22嵌于装置支撑架4的运动轨道41处进行往复滑动,所述的信息处理控制装置3位于装置支撑架4的内部偏下位置,所述的感应式压辊装置2主要由柔性压辊21、位移控制机构22、感应机构23和压辊支撑架24组成,所述的感应式压辊装置2的柔性压辊21紧贴于传送装置1的弹性凹槽履带11表面。

上述方案,所述的压辊支撑架24位于柔性压辊21两侧,所述的位移控制机构22和感应机构23位于压辊支撑架24内部,所述的感应机构23位于位移控制机构22上方,所述的柔性压辊21外包有弹性层211。

上述方案,所述的传送装置1主要由弹性凹槽履带11、传送滚轮12和驱动电机33组成,所述的弹性凹槽履带11外包于两个传送滚轮12,所述的驱动电机33与传送滚轮12通过联轴器穿过装置支撑架4的箱体42相连。

上述方案,所述的装置支撑架4主要由运动轨道41和箱体42组成,所述的信息处理控制装置3通过电路与位移控制机构22、感应机构23和驱动电机33相连。

实施时,试剂板的盒盖与盒体叠合放置在弹性凹槽履带内,启动各部分装置,由传送装置不断滚动,同时感应式压辊装置进入工作状态,以挤压拼合的方式将试剂板的盒盖与盒体压实,若出现挤压效果不佳的情况,则信息处理控制装置会停止传送装置的运作,对于缺陷产品所在位置进行重复压合,直至产品压实,进入下一循环的操作,还可在传送装置的出料位置放置一个收集容器,利用试剂板自身重力,将试剂板以下落的方式进行收集,减少人工收集的麻烦。

当然,以上图示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故,凡是在本实用新型原理上做等效改变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