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零件尺寸公差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20182发布日期:2018-11-13 23:12阅读:447来源:国知局
一种零件尺寸公差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品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零件尺寸公差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凸环在生产出来的时候需要进行尺寸检测,以满足使用要求。

传统的检测方法是人工将待检测产品进行固定后使用治具进行内长、内宽等尺寸测量,但是人工操作的效率低、误差大,不符合现代化生产的高效率与高精度要求。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零件尺寸公差检测设备,实现对产品尺寸公差的检测。而在进行检测时则需要一个结构更为简单的分料机构以实现物料的上料和分料。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零件尺寸公差检测设备,目的在于实现物料的自动上料、分料和送料,实现自动化。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基本技术方案为:

一种零件尺寸公差检测设备,包括:

支架;

上料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架上;

送料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用于接收上料机构传输的物料并进行输送;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料机构包括分料道,该分料道上具有推块,该推块连接一个动力机构,该动力机构能够推动推块在分料道上往复滑动;

其中,所述推块的前侧具有一个槽位,所述上料机构的物料输出口正对分料道的一侧具有入料口,并当槽位移动至该入料口时,该入料口与槽位正对且该入料口的下端面与槽位所在平面处于同一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推块为阶梯结构,包括前后方向分布的装料部和滑动部,该装料部高度低于滑动部,在所述装料部上形成所述的槽位。

进一步的,所述槽位由所述装料部下沉形成,该槽位至少在推块移动方向且靠近入料口的一侧为敞开端。

进一步的,在滑动部上具有一个滑槽;

在分料道上设置两个限位柱;

其中,该两个限位柱位于所述滑槽内,用于限定滑动部的滑动位移。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部的末端具有一个卡槽,该卡槽与所述动力机构的输出端。

进一步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振动盘和送料导轨,该送料导轨的出料口正对所述入料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零件尺寸公差检测设备,包括支架,在支架上设置上料机构和分料机构,该上料机构用于向分料机构提供物料,该分料机构将物料传输至定位装置处;送料机构包括分料道,该分料道上具有推块,该推块连接一个动力机构,该动力机构能够推动推块在分料道上往复滑动;推块的前侧具有一个槽位,上料机构的物料输出口正对分料道的一侧具有入料口,并当槽位移动至该入料口时,该入料口与槽位正对且该入料口的下端面与槽位所在平面处于同一平面。通过该技术方案,能够将物料一个一个分开并传输至加工位置,实现了自动上料、分料和送料,满足零件尺寸公差检测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零件尺寸公差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

图2为送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送料机构(没有压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推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至附图4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参见图1,该图为该一种零件尺寸公差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

该一种零件尺寸公差检测设备包括支架100;该支架100用于整个零件尺寸公差检测设备的支撑作用。在该支架100上设置上料机构200,该上料机构200用于物料的上料、分料。该支架100上还设置了送料机构300,该送料机构300用于接收上料机构200输送的物料并传输至零件尺寸公差检测设备的加工位置。

参见图2至图4,该送料机构300包括分料道310,该分料道310上具有推块320,该推块320连接一个动力机构330,该动力机构330能够推动推块320在分料道310上往复滑动。该推块320在往复移动的过程实现物料的输送。

该推块320的前侧具有一个槽位321,所述上料机构200的物料输出口正对分料道310的一侧具有入料口340,并当槽位321移动至该入料口340时,该入料口340与槽位321正对且该入料口340的下端面与槽位321所在平面处于同一平面。这样能够实现上料机构200和送料机构300之间的衔接,实现物料的交接。

详细的,本实施例中,推块320为阶梯结构,包括前后方向分布的装料部322和滑动部323,该装料部322高度低于滑动部323,在所述装料部322上形成所述的槽位321。该槽位321由所述装料部322下沉形成,且该槽位321为方形结构。该槽位321至少在推块320移动方向且靠近入料口340的一侧为敞开端,以便于物料进入。参见图3,该槽位321的两侧都是敞开的。参见图3,在整个分料道310的两侧具有挡板部360,挡板部360用于限定物料的位置,防止在两侧不会脱落。

具体的,在滑动部323上具有一个滑槽324;在分料道310上设置两个限位柱350;该两个限位柱350位于所述滑槽324内,用于限定滑动部323的滑动位移。当推块320在分料道310上滑动的时候,限位柱350能够限定推块320的位移,保证送料精准。

为了实现动力机构330与推块320之间连接方便,在所述滑动部323的末端具有一个卡槽325,该卡槽325与所述动力机构330的输出端。如此设计,保证了推块320和动力机构330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在使用的时候,只需要将动力机构330的输出端卡入该卡槽325内即可。具体,在本实施例中,该动力机构330采用气缸或油缸。

另外,为了保证推块320在滑动过程中不会发生跳动,在推块320上方设置了压块370,该压块370与挡板部360固定连接,并且推块320的上端面,具体来说是滑动部323的上端面与压块370的下端面接触,以此能够限定压块370不会在Z轴方向发生跳动。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上料机构200包括振动盘210和送料导轨220,该送料导轨220的出料口正对所述入料口340。振动盘210将物料震出并在送料导轨220上排列以向槽位321送料。

在工作过程,一开始槽位321正对所述入料口340,且该槽位321与入料口340相通,物料由送料导轨220被直接送入该槽位321,并且每次只能送入一个料。此后在动力机构330的作用下整个推块320被推向前方,当槽位321离开正对入料口340的位置时,推块320的滑动部323刚好运动到入料口340位置将该入料口340遮蔽,以防止物料进入。当物料被推块320推送至加工位置被加工装置取走后,从新回位,进行下一次送料。

通过本技术,实现了物料的自动上料、分料和输送,满足零件尺寸公差检测设备的使用要求,实现自动化。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