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无人搬运车的低窄重载型举升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57073发布日期:2018-08-10 22:58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无人搬运车的低窄重载型举升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重载型自动导引无人搬运车(AGV)挂接车时,(AGV牵引挂接车,挂接车停止在料车所在的对接工位时,挂接车自动装载料车然后举升),常规举升机构不能满足举升重、举升安装小空间(举升机构高度安装空间≤13cm)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在狭小空间内方便使用的用于无人搬运车的低窄重载型举升机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无人搬运车的低窄重载型举升机构,包括自上而下平行设置的举升支撑板、举升固定板,设置在所述举升支撑板及所述举升固定板之间的举升装置,所述举升装置包括电机、与电机输出轴连接的左右旋梯形丝杠轴、镜像设置在所述左右旋梯形丝杠轴左举升台及右举升台,所述左举升台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举升固定板上的导轨、滑动设置在所述导轨内的燕尾槽凸模、固定设置在所述举升支撑板下方的与所述燕尾槽凸模相配合的燕尾榫凹模;所述右举升台与所述左举升台结构相同。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左右旋梯形丝杠轴一端通过调心轴承座设置在所述举升固定板上,另一端通过深沟球轴承座设置在所述举升固定板上。

优选的技术方案,还设置有限位检测装置,所述限位检测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举升支撑板上的下限位检测支架及固定设置在所述举升固定板上的上限位检测支架。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上限位检测支架上安装有上限位检测器,下限位检测支架上安装有下限位检测器,举升支撑板下表面上设置有上限位感应片。

上述技术方案中,下限位检测支架上安装有下限位检测器,上限位检测支架上安装有上限位检测器。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燕尾槽凸模两侧设置有凸轮随动器。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机通过电机联轴器与左右旋梯形丝杠轴连接。

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调心轴承座、所述深沟球轴承座上方设置有缓冲块。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进行举升时,电机顺时钟旋转带动电机联轴器同时使左右旋梯形丝杠轴顺时钟运动,左右旋梯形丝杠轴上的左旋螺帽与右旋螺帽向左右旋梯形丝杠轴中间等步移动,同时左/右螺帽带动燕尾槽凸模(螺帽左旋式)与燕尾槽凸模(螺帽右旋式)向相运动;燕尾槽凸模与燕尾槽凹模配合后,限制燕尾槽凹模在左右方向上的运动,燕尾槽凹模固定在举升支撑板上,燕尾槽凸模与燕尾槽凹模是斜运动,当两个燕尾槽凸模向左右旋梯形丝杠轴中间移动时,两个燕尾槽凹模之间的距离是固定,两个燕尾槽凹模带动举升支撑板一起向上运动,在向上运动过程中举升前后限位块防止举升支撑板在前后方向上窜动;举升到位后由固定在上限位检测支架的上限位检测器去检测上限位感应片,上限位检测器给出信号电机停止运动;左右旋丝杠轴联轴器两侧左右旋梯形丝杠轴部分比螺纹高可以当机械极限限位。

举升下降时,电机逆时钟旋转带动电机联轴器同时使左右旋梯形丝杠轴逆时钟运动,左右旋梯形丝杠轴上的左旋螺帽与右旋螺帽向左右旋梯形丝杠轴两侧等步移动,同时左/右螺帽带动燕尾槽凸模(螺帽左旋式)与燕尾槽凸模(螺帽右旋式)反向运动;燕尾槽凸模与燕尾槽凹模配合后,限制燕尾槽凹模在左右方向上的运动,燕尾槽凹模固定在举升支撑板上,燕尾槽凸模与燕尾槽凹模是斜运动,当两个燕尾槽凸模向左右旋梯形丝杠轴两侧移动时,两个燕尾槽凹模向下运动,带动举升支撑板下运动,在向下运动过程中举升前后限位块防止举升支撑板在前后方向上窜动;下降到位后由固定在下限位检测支架的下限位检测器去检测燕尾槽凸模(螺帽左旋式),下限位检测器给出信号电机停止运动;在下降到极限位置时,轴承座上的缓冲块可以限位举升支撑板运动。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整体高度低,为AGV挂接车车身降低高度提供了充分空间,能够在狭小空间内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举升支撑板;2、缓冲块;3、电机联轴器;4、左右旋梯形丝杠轴;5、调心轴承座;6、举升固定板;7、导轨;8、燕尾槽凸模;9、上限位检测器;10、上限位检测支架;11、凸轮随动器; 13、举升前后限位块14、深沟球轴承座;15、下限位检测支架;16、下限位检测器;17、燕尾槽凹模;18、上限位感应片;19、左右旋丝杠轴联轴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无人搬运车的低窄重载型举升机构,包括自上而下平行设置的举升支撑板1、举升固定板6,设置在举升支撑板1及举升固定板6之间的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举升装置包括电机、与电机输出轴连接的左右旋梯形丝杠轴4、镜像设置在左右旋梯形丝杠轴4左举升台及右举升台,左举升台包括固定设置在举升固定板6上的导轨7、滑动设置在导轨7内的燕尾槽凸模8、固定设置在举升支撑板1下方的与燕尾槽凸模8相配合的燕尾榫凹模;右举升台与左举升台结构相同。

优选的技术方案,左右旋梯形丝杠轴4一端通过调心轴承座5设置在举升固定板6上,另一端通过深沟球轴承座14设置在举升固定板6上。

优选的技术方案,还设置有限位检测装置,限位检测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举升支撑板1上的下限位检测支架15及固定设置在举升固定板6上的上限位检测支架10。

上述技术方案中,下限位检测支架15上安装有下限位检测器16,上限位检测支架10上安装有上限位检测器9。

优选的技术方案,燕尾槽凸模8两侧设置有凸轮随动器11。

优选的技术方案,电机通过电机联轴器3与左右旋梯形丝杠轴4连接。

进一步技术方案,调心轴承座5、深沟球轴承座14上方设置有缓冲块2。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

进行举升时,电机顺时钟旋转带动电机联轴器3同时使左右旋梯形丝杠轴4顺时钟运动,左右旋梯形丝杠轴4上的左旋螺帽与右旋螺帽向左右旋梯形丝杠轴4中间等步移动,同时左/右螺帽带动燕尾槽凸模8(螺帽左旋式)与燕尾槽凸模8(螺帽右旋式)向相运动;燕尾槽凸模8与燕尾槽凹模17配合后,限制燕尾槽凹模17在左右方向上的运动,燕尾槽凹模17固定在举升支撑板1上,燕尾槽凸模8与燕尾槽凹模17是斜运动,当两个燕尾槽凸模8向左右旋梯形丝杠轴4中间移动时,两个燕尾槽凹模17之间的距离是固定,两个燕尾槽凹模17带动举升支撑板1一起向上运动,在向上运动过程中举升前后限位块防止举升支撑板1在前后方向上窜动;举升到位后由固定在上限位检测支架10的上限位检测器9去检测上限位感应片18,上限位检测器9给出信号电机停止运动;左右旋丝杠轴联轴器19两侧左右旋梯形丝杠轴4部分比螺纹高可以当机械极限限位。

举升下降时,电机逆时钟旋转带动电机联轴器3同时使左右旋梯形丝杠轴4逆时钟运动,左右旋梯形丝杠轴4上的左旋螺帽与右旋螺帽向左右旋梯形丝杠轴4两侧等步移动,同时左/右螺帽带动燕尾槽凸模8(螺帽左旋式)与燕尾槽凸模8(螺帽右旋式)反向运动;燕尾槽凸模8与燕尾槽凹模17配合后,限制燕尾槽凹模17在左右方向上的运动,燕尾槽凹模17固定在举升支撑板1上,燕尾槽凸模8与燕尾槽凹模17是斜运动,当两个燕尾槽凸模8向左右旋梯形丝杠轴4两侧移动时,两个燕尾槽凹模17向下运动,带动举升支撑板1下运动,在向下运动过程中举升前后限位块13防止举升支撑板1在前后方向上窜动;下降到位后由固定在下限位检测支架15的下限位检测器16去检测燕尾槽凸模8(螺帽左旋式),下限位检测器16给出信号电机停止运动;在下降到极限位置时,轴承座上的缓冲块2可以限位举升支撑板1运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