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30059发布日期:2018-07-13 18:00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装箱构造,所述集装箱构造包括:主框架上的轨道,所述主框架具有短边或长边;在所述轨道上移动的多块面板,所述面板具有轮;以及安置在所述轨道上的面板旋转点,所述面板旋转点设置用以使所述面板在所述轨道上旋转90度以进行叠置。

所述集装箱构造提供了通过水运、空运和陆运并且通过使可用的运输区域最大化而进行的对产品或产品群组的整体且便捷的运输,并且不会因为其侧表面的打开机构而占据额外的空间,以便执行长距离的运输功能,尤其是在物流运输领域执行长距离的运输功能。



背景技术:

有史以来,人类就为了满足其自身的各种需求而处于持续不断的进步过程中。在该进步过程中的问题之一就是物流运输。随着世界的全球化进程,物流运输领域已经发展成为需要对几乎任何物料的按计划方式的运输进行科学研究、并且在高等院校中为此提供学术教育的领域。

目前,尤其是在各国之间的进出口贸易中,物流运输至关重要,并且产品和产品群组由不同尺寸的各种交通工具通过水运、空运和陆运等方式进行运输。在本文中,船舶、火车和飞机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尽管努力试图快速地进行运输,但是在运输期间最为重要的因素仍然是缩短装载和卸载的时间,原因在于装载和卸载应当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完成并且要确保产品在运输期间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

根据上述的情况而发展出了用于运输的集装箱,并且集装箱仍然是目前可供使用的最为便捷的运输工具。由于集装箱被制成为标准尺寸,因此它们能够以多种不同的方式进行装载并且运送至不同的交通工具,由此提供高效的运输。不必打开集装箱即可将集装箱装载到船舶、货运飞机、火车或者货运车辆上的能力使集装箱得以在全球广泛使用。

在1955年,一家运输公司的拥有者Malcom McLean与工程师Keith Tantlinger一起合作开发出用于通用集装箱的尺寸标准,所述通用集装箱能够用不同的运输方法进行运输。所得到的集装箱的尺寸是高度为8英尺(2.4米)、宽度为8英尺(2.4米)且长度为10英尺(3.0米)。集装箱应由厚度为25mm(0.98英寸)的钢板制成。锁定机构被加至四个角部以便于集装箱进行升降。这两个人被授予了该设计的专利,这是集装箱标准化当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目前,集装箱是最常见的货物运输方式。具有最大集装箱运输能力的国家是中国,而最繁忙的港口是新加坡。集装箱运输对于货运和贸易的日益变化的影响并未被事先预见到,但是集装箱运输已经通过导致总货运量的增加而起到了积极的发展作用。另外,集装箱尺寸的标准化已经导致了物流运输领域的交通工具的标准化。集装箱的封闭且不透明的结构使窃贼减少,并且用电子设备在整个行程中监视集装箱的门也提高了货物的安全性。由于集装箱在具有不同铁路线规格的国家中对于物流运输的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因此铁路线差异的问题也已经得以克服。

尽管集装箱能够解决如上所述的很多问题,但是仍然有一些方面需要改进。最重要的一方面是在集装箱的装载和卸载期间集装箱的门占据空间的问题。门最初被制成在短边上(短边的平均长度为2.5米),但是较大的产品不能被放入具有短边的集装箱内。已经研发出能够打开其长边的集装箱,但是当门向外侧打开时,用于打开门所需的空间增大,并且在此情况下装载同样会出现问题。因此,已经制造出铰接的门,但是此时重叠的门变得过重,这会导致工艺上的问题。

尽管提出了在集装箱上使用防水帆布(tarpaulin)来代替门的解决方案,但是这种解决方案在实践中并不有效,原因在于它不能阻止来自外界条件的影响。

集装箱的装载问题对于顶部和侧表面而言都会导致同样的问题。吊装装载(Overhead loading)在竖直堆叠集装箱的情况下会因为底部集装箱的卸载而出现问题,并且与此同时,向上打开的门构造也会因为需要额外的空间而出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背景技术部分中所述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利的集装箱构造,所述集装箱构造包括:主框架上的轨道,所述主框架具有短边或长边;在所述轨道上移动的多块面板,所述面板具有轮;以及安置在所述轨道上的面板旋转点,所述面板旋转点设置用以使所述面板在所述轨道上旋转90度以进行叠置。所述集装箱构造提供了通过水运、空运和陆运并且通过使可用的运输区域最大化而进行的对产品或产品群组的整体且便捷的运输,并且不会因为其侧表面的打开机构而占据额外的空间,以便执行长距离的运输功能,尤其是在物流领域执行长距离的运输功能。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中,在侧表面上的一些部分中的面板沿着一条轨道移动并且在轨道的端部通过旋转动作而竖直地叠置在一起。由此,当需要打开特定的部分或者门被完全打开时,仅在集装箱的角部出现向上的突起部,而不需要例如铰接结构或者铰接门所需的额外的打开区域。本实用新型确保并排安置的集装箱能够互不影响地打开和关闭。

这就允许集装箱的期望表面根据装载和卸载的计划而打开和关闭,原因在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门构造能够应用于整个侧表面并且能够应用于底部和顶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面板在两个长边处被打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面板在一个长边处被打开。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示意性俯视图,其中面板在两个长边处被打开。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从短边看到的示意性透视图,其中面板在两个长边处被打开。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轨道系统的示意性整体视图。

附图标记列表

1:主框架

2:面板

2.1:轮

3:轨道

3.1:面板旋转点

4:短边

5:长边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集装箱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构造包括:主框架1上的轨道3,所述主框架具有短边4和长边5;在所述轨道3上移动的多块面板2,所述面板具有轮2.1;以及安置在所述轨道3上的面板旋转点3.1,所述面板旋转点设置用以使所述面板2在所述轨道3上旋转90度以进行叠置。

主框架1是主箱架,面板2压接在其竖直部分和侧向部分上以形成集装箱。

面板2是安置在侧表面(短侧面和长侧面,短边4和长边5)或者底部或者顶部上、并且安置在轨道3上、并且能够通过在所述轨道3上左右滑动而进行移动的部件,当所述面板到达所述面板旋转点3.1时,所述面板能够通过旋转90度而打开和闭合,并且所述面板能够不占据空间地闭合在一起,所述面板用于在集装箱的关闭位置中将面板所在的表面封闭。位于面板2的短边上并且能够在轨道3上移动的轮2.1也能够使面板2在面板旋转点3.1处旋转。当需要在打开操作中使轮2.1从面板2向外突出时,轮被安置在面板2上的一定位置处。(例如,当轮被安置在面板2的中点上的时候,到达轨道3上的面板旋转点3.1处的面板2旋转90度,并且一半留在面板2外且另一半留在面板2内)。另外,即使没有轮,面板2也能够在轨道3上滑动。

轨道3是线性部件,面板旋转点3.1安置在该轨道上,并且该轨道位于施加了面板2的表面的下边缘和上边缘(短边4和长边5)上,并且形成了可供面板3滑动的路径。

在本实用新型中,设有用于在面板2的各部分处悬挂杆的悬挂部位。由于纵向杆被附接至这些部分,因此能够运输悬挂的产品(纺织产品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