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封圈双面背胶移印机的密封圈送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05951发布日期:2018-11-09 22:59阅读:5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密封圈双面背胶移印机的密封圈送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圈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密封圈双面背胶移印机的密封圈送料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密封圈双面背胶工艺中,人工会将多个密封圈呈矩阵放置在双面背胶的粘贴面上,然后在通过另一个双面背胶将密封圈另一面粘合,但是在密封圈上料的这一道工序中,往往都是采用大量的人工逐个粘贴,这样也就导致了工作效率大大的下降,并且也增加了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密封圈双面背胶移印机的密封圈送料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密封圈双面背胶移印机的密封圈送料装置,包括振动盘和机座,包括三轴驱动机构和夹取机构,机座的顶部设有传送带,传送带的一端设有横梁支撑部,横梁支撑部包括一个水平支撑板和两个竖直延伸板,两个所述竖直延伸板分别位于机座的两侧,水平支撑板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竖直延伸板的顶部,水平支撑板的顶部设有敞口朝上设置的第三容纳腔,夹取机构包括定位部件和夹取部件,定位部件能够移动的设置在第三容纳腔内,振动盘位于传送带设有横梁支撑部的一端,水平支撑板朝向振动盘的一侧设有与第三容纳腔连通的第一通槽,振动盘的出料端通过倾斜料道与定位部件可活动连接,夹取部件位于定位部件的上方并且与三轴驱动机构的驱动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部件包括定位容纳块,定位容纳块设有若干个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容纳槽,第一容纳槽敞口朝上设置,定位容纳块朝向倾斜料道的一侧设有与第一容纳槽连通的第二通槽,定位部件还包括对称并且呈水平设置的第一滑动板和第二滑动板,第一滑动板靠近第二通槽的敞口处设置,第二滑动板位于第一容纳槽远离第二通槽的一侧,水平支撑板的底部设有接料电缸,接料电缸呈水平并且其输送端穿过水平支撑板的底部延伸至第三容纳腔内,接料电缸的输出端与定位容纳块的底部连接,第三容纳腔的底部设有供接料电缸的输出端能够移动的接料滑槽。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部件还包括水平升降板,水平升降板为矩形结构,水平升降板能够活动的设置在第一滑动板和第二滑动板之间,水平升降板的长度与定位容纳块的长度相似,定位容纳块内设有供水平升降板能够竖直活动的活动空腔,水平升降板的底部竖直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底端与活动空腔的底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倾斜料道的出料端设有导向条,定位容纳块朝向导向条的一侧设有与导向条配合滑动的第一导向槽。

进一步地,所述夹取部件包括导向板,导向板为矩形结构,夹取部件还包括能够在导向板上移动的左侧夹持组件和右侧夹持组件,左侧夹持组件和右侧夹持组件均位于导向板朝向倾斜料道的一侧,左侧夹持组件和右侧夹持组件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左侧夹持组件包括左侧联动板和第一电动电杆,左侧联动板为矩形结构,左侧夹持组件还包括若干个沿左侧联动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联动耳,第一联动耳位于左侧联动板的底部并且第一联动耳的底部竖直贯穿导向板,导向板设有供第一联动耳能够沿导向板长度方向移动的第二导向槽,第一联动耳的底部设有朝向右侧夹持组件方向延伸的第一夹持板,第一电动推杆位于左侧联动板的一端并且第一电动推杆的推送端通过第一导向块与左侧联动板连接,第一导向块能够移动的设置在导向板的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右侧夹持组件包括右侧联动板和第二电动电杆,右侧联动板为矩形结构,右侧夹持组件还包括若干个沿右侧联动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联动耳,第二联动耳位于右侧联动板的底部并且第二联动耳的底部竖直贯穿导向板,导向板上设有供第二联动耳能够沿导向板长度方向移动的第三导向槽,第二联动耳的底部设有朝向左侧夹持组件方向延伸的第二夹持板,第二电动推杆位于右侧联动板远离第一导向块的一端,第二电动推杆的推送端通过第二导向块与右侧联动板连接,第二导向块能够移动的设置在导向板的顶部,第一电动推杆的推送方向和第二电动推杆的推送方向相向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三轴驱动机构包括X轴驱动部件、Y轴驱动部件和对称设置的两个Z轴驱动部件,两个所述Z轴驱动部件分别位于水平支撑板的两端并且竖直设置,水平支撑板为矩形结构,Z轴驱动部件的输出方向与水平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垂直,两个所述Z轴驱动部件之间还设有呈水平设置的连接杆,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Z轴驱动部件的驱动端连接,连接杆上套设有若干个连接座,Y轴驱动部件呈水平位于连接杆的下方并且Y轴驱动部件的顶部与连接座的底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X轴驱动部件呈水平位于Y轴驱动部件的下方并且与Y轴驱动部件的驱动端连接,Y轴驱动部件的运动方向与Z轴驱动部件的运动方向垂直,X轴驱动部件的运动方向与Y轴驱动部件的运动方向垂直,导向板远离左侧夹持组件的一侧设有活动块,活动块位于导向板的顶部并且活动块的顶部与X轴驱动部件的驱动端连接,X轴驱动部件、Y轴驱动部件和Z轴驱动部件均为丝杆滑台。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密封圈双面背胶移印机的密封圈送料装置,当振动盘将材料通过倾斜料道逐个排出时,首先第一个滑落的材料会通过第二通槽流入至第一容纳槽内,在落入过程中,第一滑动板和第二滑动板的设置可以使的材料随着倾斜料道很好的落入到第一容纳槽内,第一材料落入后,接料电缸会开始工作,并且驱动定位容纳块步进式移动,目的使得定位容纳块的所有第一容纳槽都可以逐一对准倾斜料道的出料端,当定位容纳块内的材料都已经放置满了后,三轴驱动机构会将导向板移动到设定并且对应定位容纳块的位置,然后三轴驱动机构会下降,使得左侧夹持组件和右侧夹持组件的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竖直朝向第一容纳槽内运动,并且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的底部将水平升降板抵触下降,使得材料中部位置腾空,然后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会相对运动将材料的两侧夹持住,最后在通过三轴驱动机构上升和移动至接料的位置,这样的设置可以直接代替了人工对密封圈的送料工作,并且提高了生产速度,也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密封圈双面背胶自动移印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送料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图2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4为送料装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为送料装置的局部装配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图5中A处的放大图;

图7为图5中B处的放大图;

图8为送料装置的局部装配结构示意图二;

图9为移印装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C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机座1,定位治具2,定位仓2a,成型板2b,成型槽2c,传送带2d,振动盘2e,倾斜料道2f,导向条2f1,升降机构3,升降电缸3a,固定承托座3b,导向柱3c,移印机构4,冲压板4a,冲压杆4a1,限位弹簧4a2,抵触块4a3,冲压气缸4a4,连接臂4a5,定位板4b,导向臂4b2,定位块4b3,逐渐缩减4b4,横梁支撑部5,水平支撑板5a,第三容纳腔5a1,竖直延伸板5b,定位部件6,定位容纳块6a,第一容纳槽6a1,第一导向槽6a2,第一滑动板6a3,第二滑动板6a4,接料电缸6b,接料滑槽6b1,水平升降板6c,活动空腔6c2,夹取部件7,导向板7a,左侧夹持组件7b,左侧联动板7b1,第一电动电杆7b2,第一联动耳7b3,第一夹持板7b4,第一导向块7b5,第二导向槽7b6,右侧夹持组件7c,右侧联动板7c1,第二电动电杆7c2,第二联动耳7c3,第二夹持板7c4,第二导向块7c5,第三导向槽7c6,三轴驱动机构8,X轴驱动部件8a、Y轴驱动部件8b,Z轴驱动部件8c,连接杆8c1,连接座8c2,活动块8c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照图1至图10所示的一种密封圈双面背胶自动移印机,包括机座1、定位治具2、送料装置和移印装置,机座1的顶部设有传送带2d,定位治具2位于传送带2d上并且配合送料装置和移印装置的工作,传送带2d的一端设有横梁支撑部5,送料装置包括三轴驱动机构8和夹取机构,三轴驱动机构8位于横梁支撑部5的上方,夹取机构与三轴驱动机构8的驱动端连接,传送带2d设有横梁支撑部5的一端还设有振动盘2e,移印装置包括升降机构3和移印机构4,升降机构3位于传送带2d远离夹取机构的一端,移印机构4与升降机构3的升降端连接,定位治具2包括定位仓2a和成型板2b,定位仓2a设有敞口朝上设置的第一容纳腔,成型板2b位于第一容纳腔内可拆卸设置,成型板2b的顶部设有贯穿其上、下两个端面的若干个成型槽2c,若干个成型槽2c呈矩阵分布在成型板2b上。

工作原理:首先振动盘2e会工作将材料通过它的出料端逐个排入至倾斜料道2f内,在此说明,此时加工的密封圈是方形的。材料落入到倾斜料道2f内后会顺着倾斜料道2f滑动并且流入到夹取机构内,夹持机构会通过三轴驱动机构8进行移动从而配合材料的逐一滑落,当夹持机构上的材料满了以后,夹持机构会工作使得材料定位夹持,此时人工会事先将成型板2b打开,并且将定位仓2a内放置双面背胶,此时双面背胶的粘贴面是朝上的,然后夹持机构会继续通过三轴驱动机构8的工作,从而移动到定位治具2的位置,并且夹持机构会通过成型槽2c把材料放入到双倍背胶的粘贴面上,那么材料就会与双面背胶的粘贴面粘合,然后定位治具2会通过传送带2d步进式配合夹持机构后续的送料,当定位治具2上的材料满了以后,人工再将成型板2b顶部放置另一个双面背胶,此时双面背胶的粘贴面是朝下的,然后定位治具2会移动到移印机构4的下方,随后升降机构3会带动移印机构4工作,最后完成材料的冲压工作。

参照图1和图9所示的,所述传送带2d的一端设有固定承托座3b,升降机构3包括升降电缸3a,升降电缸3a竖直设置在固定承托座3b上,传送带2d位于固定承托座3b的一端还设有对称设置的两个导向柱3c,两个所述导向柱3c分别设置在机座1的两侧,移印机构4包括冲压板4a和定位板4b,定位板4b朝向升降电缸3a的一侧通过联动块与升降电缸3a的输送端连接,冲压板4a位于定位板4b的上方,当定位治具2移动到接近升降电缸3a的位置后,升降电缸3a会工作并且通过联动块带动定位板4b运动,同时定位板4b的运动也就带动了冲压板4a,同时说明振动盘2e为很成熟的现有技术,主要通过振动器使得材料振动抵触移动,所以在此不再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9和图10所示的,所述定位板4b位于两个导向柱3c之间,定位板4b朝向导向柱3c的一侧设有呈水平设置的导向臂4b2,导向臂4b2远离定位板4b的一端能够移动的设置在导向柱3c上,定位板4b的底部设有若干个呈矩阵分布的定位块4b3,在工作状态下,所有所述定位块4b3与所有成型槽2c一一对应,定位块4b3设有敞口朝下设置的第二容纳腔,定位块4b3下半部分的厚度朝向敞口处逐渐缩减4b4,当升降电缸3a带动定位板4b运动的时候,首先定位板4b的两侧会通过导向臂4b2很好的随着导向柱3c进行下降的工作,并且导向柱3c供导向臂4b2能够移动的滑槽内设有承重弹簧,也就保证了定位板4b的稳定性,当定位板4b慢慢下降的同时,定位板4b底部的定位块4b3会慢慢接触到定位治具2顶部的双面背胶,因为定位块4b3的底部的下半部分是逐渐缩减4b4的,也就是慢慢的变的窄细,所以它可以起到定位住双面背胶的作用,同时因为他的窄细,会辅助后续的冲压工作,也就可以很好的将材料冲压开口。

参照图9和图10所示的,所述第二容纳腔内还设有呈竖直设置的冲压杆4a1,冲压杆4a1的一端穿过定位块4b3和定位板4b的顶部并且朝向定位板4b的上方延伸,冲压杆4a1位于定位板4b上方的一端与冲压板4a的底部连接,冲压杆4a1位于定位板4b上方的一端还套设有限位弹簧4a2,限位弹簧4a2的一端与定位板4b的顶部连接,另一端与冲压板4a的底部连接,所述冲压杆4a1位于第二容纳腔内的一端设有呈水平设置的抵触块4a3,当定位块4b3的底部将双面背胶很好的定位住了以后,此时冲压杆4a1会被驱动,并将竖直朝下运动,此时冲压杆4a1会直接抵触到双面背胶并且与窄细的定位块4b3的底部配合,将材料冲压开口,并将冲出的材料送入到定位治具2内的材料上去,并且通过抵触挤压将冲压开口的材料与定位治具2内的密封圈粘贴在一起,冲压完成后,人工再将定位治具2上的双面背胶的废料拿走,然后在将定位治具2打开,把冲压后的材料拿走,随后再将定位治具2内放置新的双面背胶,然后在放置到传送带2d的另一端,目的继续配合接料。

参照图1和图9所示的,述移印机构4还包括冲压气缸4a4和对称设置的两个连接臂4a5,冲压气缸4a4竖直位于冲压板4a的上方,连接臂4a5的一端能够竖直移动的设置在导向柱3c朝向冲压板4a的一侧,另一端套设在冲压气缸4a4上,冲压气缸4a4的输出端与冲压板4a的顶部连接,当定位块4b3的底部将双面背胶很好的定位住了以后,此时冲压气缸4a4会开始工作,目的驱动冲压板4a进行压迫复位弹簧下降,因为冲压板4a的下降行程,那么冲压杆4a1就会在定位板4b和定位块4b3内进行下降,此时冲压杆4a1底部的抵触块4a3就会抵触到双面背胶,并且与窄细的定位块4b3底部配合,将材料冲压开口,抵触块4a3会将冲压后的材料抵触到定位治具2的成型槽2c内,限位弹簧4a2的设置使得在冲压板4a不在工作装下,冲压板4a可以很稳固的在定位板4b的上方。

参照图1、图3和图4所示的,所述横梁支撑部5包括一个水平支撑板5a和两个竖直延伸板5b,两个所述竖直延伸板5b分别位于机座1的两侧,水平支撑板5a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竖直延伸板5b的顶部,夹取机构包括定位部件6和夹取部件7,振动盘2e的出料端通过倾斜料道2f与定位部件6可活动连接,水平支撑板5a的顶部设有敞口朝上设置的第三容纳腔5a1,定位部件6能够移动的设置在第三容纳腔5a1内,水平支撑板5a朝向倾斜料道2f的一侧设有与第三容纳腔5a1连通的第一通槽,夹取部件7位于定位部件6的上方并且与三轴驱动机构8的驱动端连接,当密封圈通过振动盘2e和倾斜料道2f逐个慢慢落入后,首先会落入到定位部件6内,定位部件6会在第三容纳腔5a1内移动并且配合密封圈的逐个落入,第一通槽的设置可以使的材料没有阻碍的落入到定位部件6内,当定位部件6装满了材料以后,此时夹取部件7会通过三轴驱动机构8的运动将材料夹取并移动到定位治具2位置,同时说明,水平支撑板5a与传送带2d的间距是和夹取部件7的高度接近的,所以当夹取部件7被驱动下降后,传送带2d可以很好的将定位治具2传送并且配合夹取部放料,并且三轴驱动机构8不会与水平支撑板5a发生抵触,同时当夹取部件7在进行夹取工作的时候,此时三轴驱动机构8的下降空间是小于后续夹取部件7放料时需要下降的空间。

参照图4至图6所示的,所述定位部件6包括定位容纳块6a,定位容纳块6a设有若干个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容纳槽6a1,第一容纳槽6a1敞口朝上设置,定位容纳块6a朝向倾斜料道2f的一侧设有与第一容纳槽6a1连通的第二通槽,定位部件6还包括对称并且呈水平设置的第一滑动板6a3和第二滑动板6a4,第一滑动板6a3靠近第二通槽的敞口处设置,第二滑动板6a4位于第一容纳槽6a1远离第二通槽的一侧,水平支撑板5a的底部设有接料电缸6b,接料电缸6b呈水平并且其输送端穿过水平支撑板5a的底部延伸至第三容纳腔5a1内,接料电缸6b的输出端与定位容纳块6a的底部连接,第三容纳腔5a1的底部设有供接料电缸6b的输出端能够移动的接料滑槽6b1,当材料通过倾斜料道2f逐个滑落后,首先第一个滑落的材料会通过第二通槽流入至第一容纳槽6a1内,在落入过程中,第一滑动板6a3和第二滑动板6a4的设置可以使的材料随着倾斜料道2f很好的落入到第一容纳槽6a1内,第一材料落入后,接料电缸6b会开始工作,并且驱动定位容纳块6a步进式移动,目的使得定位容纳块6a的第一容纳槽6a1可以逐一对准倾斜料道2f的出料端。

参照图4、图6和图8所示的,所述定位部件6还包括水平升降板6c,水平升降板6c为矩形结构,水平升降板6c能够活动的设置在第一滑动板6a3和第二滑动板6a4之间,水平升降板6c的长度与定位容纳块6a的长度相似,定位容纳块6a内设有供水平升降板6c能够竖直活动的活动空腔6c2,水平升降板6c的底部竖直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底端与活动空腔6c2的底部连接,当密封圈滑落至第一容纳槽6a1内后,此时的水平升降板6c是被复位弹簧顶住的,所以水平升降板6c的平面是和第一滑动板6a3和第二滑动板6a4呈同一水平面的,那么此时的密封圈材料可以很好的被承载在第一容纳槽6a1内,然后定位容纳块6a会通过接料电缸6b的步进式移动配合继续接料,当材料接满了以后,此时夹取部件7会开始工作,使得夹取面直接抵触到水平升降板6c,然后压迫复位弹簧压缩,使得水平升降板6c慢慢下降,目的让材料的中部位置腾空,但是第一滑动板6a3和第二滑动板6a4依然不动,并且使得材料的两端都有承载力,因为材料的中间位置的腾空,那么夹取部件7的夹取端就可以很好的将材料夹持住。

参照图1和图8所示的,所述倾斜料道2f的出料端设有导向条2f1,定位容纳块6a朝向导向条2f1的一侧设有与导向条2f1配合滑动的第一导向槽6a2,当密封圈逐个滚落的过程中,定位容纳块6a会步进式移动并且使得每个第一容纳槽6a1都会接到材料,倾斜料道2f的导向条2f1的设置,使得定位容纳块6a在移动的过程中,定位容纳块6a的第二导向槽7b6可以很好的顺着导向条2f1进行移动,不会因为倾斜料道2f的设置影响定位容纳块6a的移动,同时也方便了倾斜料道2f可以很好的输送材料。

参照图5至图7所示的,所述夹取部件7包括导向板7a,导向板7a为矩形结构,夹取部件7还包括能够在导向板7a上移动的左侧夹持组件7b和右侧夹持组件7c,左侧夹持组件7b和右侧夹持组件7c均位于导向板7a朝向倾斜料道2f的一侧,左侧夹持组件7b和右侧夹持组件7c间隔设置,当每个第一容纳槽6a1内都承载了密封圈以后,此时左侧夹持组件7b和右侧夹持组件7c会配合工作将密封圈的两边夹持住。

参照图5至图7所示的,所述左侧夹持组件7b包括左侧联动板7b1和第一电动电杆7b2,左侧联动板7b1为矩形结构,左侧夹持组件7b还包括若干个沿左侧联动板7b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联动耳7b3,第一联动耳7b3位于左侧联动板7b1的底部并且第一联动耳7b3的底部竖直贯穿导向板7a,导向板7a设有供第一联动耳7b3能够沿导向板7a长度方向移动的第二导向槽7b6,第一联动耳7b3的底部设有朝向右侧夹持组件7c方向延伸的第一夹持板7b4,第一电动推杆位于左侧联动板7b1的一端并且第一电动推杆的推送端通过第一导向块7b5与左侧联动板7b1连接,第一导向块7b5能够移动的设置在导向板7a的顶部,当每个第一容纳槽6a1内都承载了密封圈以后,此时三轴驱动机构8会将导向板7a移动到设定并且对应定位容纳块6a的位置,然后三轴驱动机构8会下降,使得左侧夹持组件7b的第一联动耳7b3竖直朝向第一容纳槽6a1内运动,在此说明,相邻的两个第一夹持板7b4之间的间距是小于第一容纳槽6a1的长度的,所以相邻的两个第一夹持板7b4会下降到密封圈的两边,并且这两边都是靠密封圈一边的左侧。

参照图5至图7所示的,所述右侧夹持组件7c包括右侧联动板7c1和第二电动电杆7c2,右侧联动板7c1为矩形结构,右侧夹持组件7c还包括若干个沿右侧联动板7c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联动耳7c3,第二联动耳7c3位于右侧联动板7c1的底部并且第二联动耳7c3的底部竖直贯穿导向板7a,导向板7a上设有供第二联动耳7c3能够沿导向板7a长度方向移动的第三导向槽7c6,第二联动耳7c3的底部设有朝向左侧夹持组件7b方向延伸的第二夹持板7c4,第二电动推杆位于右侧联动板7c1远离第一导向块7b5的一端,第二电动推杆的推送端通过第二导向块7c5与右侧联动板7c1连接,第二导向块7c5能够移动的设置在导向板7a的顶部,第一电动推杆的推送方向和第二电动推杆的推送方向相向设置,当每个第一容纳槽6a1内都承载了密封圈以后,此时三轴驱动机构8会将导向板7a移动到设定并且对应定位容纳块6a的位置,然后三轴驱动机构8会下降,使得右侧夹持组件7c的第二联动耳7c3竖直朝向第一容纳槽6a1内运动,在此说明,相邻的两个第二夹持板7c4之间的间距是小于第一容纳槽6a1的长度的,所以相邻的两个第二夹持板7c4会下降到密封圈的两边,并且都是靠密封圈一边的右侧,同时左侧夹持组件7b也会同步,那么所有的第一夹持板7b4和第二夹持板7c4的顶部会抵触到水平升降板6c的顶部,使得水平升降板6c压迫复位弹簧,最后水平升降板6c下降,使得密封圈中部的两边腾空,然后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会同步工作,使得所有的第一夹持板7b4和第二夹持板7c4相向移动,然后就夹持住了密封圈的侧边,同时说明第一夹持板7b4和第二夹持板7c4的底部是弧形结构的,所以在第一夹持板7b4和第二夹持板7c4移动中,不会与水平升降板6c的顶部产生过大的摩擦,同时第一夹持板7b4和第二夹持板7c4的夹持面都是有一定的凸点,所以会起到抵触作用,在材料被夹持上升过程时,不会发生掉落。

参照图1至图4所示的,所述三轴驱动机构8包括X轴驱动部件8a、Y轴驱动部件8b和对称设置的两个Z轴驱动部件8c,两个所述Z轴驱动部件8c分别位于水平支撑板5a的两端并且竖直设置,水平支撑板5a为矩形结构,Z轴驱动部件8c的输出方向与水平支撑板5a的长度方向垂直,两个所述Z轴驱动部件8c之间还设有呈水平设置的连接杆8c1,连接杆8c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Z轴驱动部件8c的驱动端连接,连接杆8c1上套设有若干个连接座8c2,Y轴驱动部件8b呈水平位于连接杆8c1的下方并且Y轴驱动部件8b的顶部与连接座8c2的底部连接,当定位容纳块6a完成接料工作后,Y轴驱动部件8b会开始工作,驱动X轴驱动部件8a带动导向板7a同步移动,然后移动到设定并且对应定位容纳块6a位置后,Z轴驱动部件8c会工作,使得Y轴驱动部件8b下降,那么Y轴驱动部件8b下降也就带动了X轴驱动部件8a和导向板7a的下降,因为导向板7a的下降,那么第一夹持板7b4和第二夹持板7c4就会随着导向板7a的下降而朝向第一容纳槽6a1内下降,那么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就可以驱动第一夹持板7b4和第二夹持板7c4进行夹持的工作,夹持完毕后,Z轴驱动部件8c会工作,使得Y轴驱动部件8b升起,并且带动X轴驱动部件8a升起,因为X轴驱动部件8a的升起,那么导向板7a、第一夹持板7b4和第二夹持板7c4会带着被夹持的材料一起上升,上升后X轴驱动部件8a会工作,使得导向板7a带着第一夹持板7b4、第二夹持板7c4和材料一起移动,位移方向是朝向定位治具2,先前人工已经将定位治具2放置到夹取部件7的下方了,再配合传送带2d步进式移动,然后Z轴驱动部件8c会再次使X轴驱动部件8a、第一夹持板7b4和第二夹持板7c4下降,最后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推动杆的输送端会复位,使得第一夹持板7b4和第二夹持板7c4不在保持夹紧状态,那么材料就会很好的放置在定位治具2内了,然后Z轴驱动部件8c驱动带动X轴驱动部件8a复位,然后继续循环的工作。

参照图2至图4所示的,所述X轴驱动部件8a呈水平位于Y轴驱动部件8b的下方并且与Y轴驱动部件8b的驱动端连接,Y轴驱动部件8b的运动方向与Z轴驱动部件8c的运动方向垂直,X轴驱动部件8a的运动方向与Y轴驱动部件8b的运动方向垂直,导向板7a远离左侧夹持组件7b的一侧设有活动块8c3,活动块8c3位于导向板7a的顶部并且活动块8c3的顶部与X轴驱动部件8a的驱动端连接,X轴驱动部件8a、Y轴驱动部件8b和Z轴驱动部件8c均为丝杆滑台,当X轴驱动部件8a工作的时候,他的输送端会通过活动块8c3很好的将导向板7a带动,并且活动块8c3是位于导向板7a远离左侧夹持组件7b的一侧,那么活动块8c3的设置不会妨碍左侧夹持组件7b和右侧夹持组件7c的夹持工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出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