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开包装纸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81808发布日期:2018-09-18 22:50阅读:112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纸箱,特别是一种易开包装纸箱。



背景技术:

目前,包装纸箱作为现代物流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承担着容装、保护产品、美观的重要责任。针对包装纸箱的易开设计已有多种。如采用拉链式易开结构,在纸箱的箱体的一个或若干面上制出拉链式易开结构,通过人工撕拉,打开箱体;也有撕拉带结构,通过在箱体内壁黏贴撕拉带,从而达到不需要工具即可进行开启的目的。但是,上述结构的易开结构,其在箱体的拐角处存在不易开启的问题,而且,对于高强度的厚纸板纸箱,其开启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易开包装纸箱,具有操作简单,可适用于高强度纸箱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易开包装纸箱,包括纸箱箱体,该纸箱箱体包括底面、顶盖及四个侧壁,四个侧壁两两相邻处为四条楞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四个侧壁上制有位于同一高度的四条薄弱压痕线,在侧壁的四条楞线的至少一条楞线处制有易开区,该易开区由与所述薄弱压痕线水平对齐的第一切割线,位于第一切割线上方或下方一定距离的第二切割线,第一切割线、第二切割线之间位于一个侧壁上的第一折痕线,以及第一切割线、第二切割线之间位于另一个侧壁上的第二折痕线构成。

而且,所述的易开区为对角的楞线上的两个易开区。

而且,所述的易开区为相邻的横线上的两个易开区。

而且,所述的易开区为四条楞线上的易开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易开包装纸箱,四个侧壁上制有位于同一高度的四条薄弱压痕线,在侧壁的四条楞线的至少一条楞线处制有易开区,易开区的纸箱板施加向内的力时,可向内折弯,从而在楞线处形成手指可进入的开口,从而方便地将箱体上部自薄弱压痕线出进行撕拉打开。

2、本实用新型的易开包装纸箱,易开区为对角的楞线上的两个易开区,可供在搬运移动时,方便地将手抓住上述两个易开区,使用极为方便。

3、本实用新型的易开包装纸箱,易开区为相邻的横线上的两个易开区或四个易开区,对于较厚的纸箱,可采用两个易开区,从而方便从一个侧壁的方向上打开箱体上部。

4、本实用新型的易开包装纸箱结构设计独特,可方便的实现纸箱的开启,克服现有易开纸箱楞线处不易开启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为图1的A部的截面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侧壁、2-第一薄弱压痕线、3-易开区、4-第二薄弱压痕线、5-第二侧壁、6-第二折痕线、7-楞线、8-第一切割线、9-第一折痕线、10-第二切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易开包装纸箱,包括纸箱箱体,该纸箱箱体包括底面、顶盖及四个侧壁,四个侧壁两两相邻处为四条楞线7,四个侧壁为第一侧壁1、第二侧壁5、第三侧壁及第四侧壁。其创新之处为:在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及第四侧壁上均制有位于同一高度的四条薄弱压痕线,在侧壁的四条楞线的至少一条楞线处制有易开区3。如图1、图2中所示,在四个侧壁中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上分别制有第一薄弱压痕线2及第二薄弱压痕线4,该易开区由与第一薄弱压痕线2、第二薄弱压痕线4水平对齐的第一切割线8,位于第一切割线上方或下方一定距离的第二切割线10,第一切割线、第二切割线之间位于第一侧壁上的第一折痕线9,以及第一切割线、第二切割线之间位于第二侧壁上的第二折痕线6构成。易开区的纸箱板施加向内的力时,可向内折弯,从而在楞线处形成手指可进入的开口,从而方便地将箱体上部自薄弱压痕线出进行撕拉打开。易开区为对角的楞线上的两个易开区。可供在搬运移动时,方便地将手抓住上述两个易开区,使用极为方便。易开区为相邻的横线上的两个易开区。易开区为四条楞线上的易开区。对于较厚的纸箱,可采用两个易开区,从而方便从一个侧壁的方向上打开箱体上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和附图,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及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各种替换、变化和修改都是可能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局限于实施例和附图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