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适应不同规格的瓷柱供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48296发布日期:2018-09-14 23:38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领域,具体涉及自动供料机构,特别涉及可适应不同规格的瓷柱供料机构。



背景技术:

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

陶瓷传感器是指采用陶瓷材料的用于感受测量信号用于转换输出的传感装置,陶瓷是一种公认的高弹性、抗腐蚀、抗磨损、抗冲击和振动的材料,并具有绝佳的热稳定性,而高性能、低价格的陶瓷传感器将是压力传感器的发展方向。在欧美国家陶瓷传感器有全面替代其它类型传感器的趋势,在中国也有越来越多的用户使用替代扩散硅压力传感器。总之,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应用的日益广泛,汽车传感器市场需求将保持高速增长,高稳定性、高精度、长寿命、无线化、集成化和网络化的传感器将逐步取代传统的传感器,成为车用传感器的主流。

陶瓷传感器中陶瓷作为必不可少的材料,而根据不同传感器的结构要求,陶瓷可做成各种不同的形状,瓷柱是其中一种柱体状的结构表现,而在陶瓷传感器的装配过程中,瓷柱的安装尤其重要,因此,现有的传感器均采用自动化设备进行装配,以提高整体装配精度及装配效率。

现有的传感器自动装配设备中,瓷柱的装配工序较为简单,先通过自动送料设备将瓷柱传送至对应的工位,然后直接通过机械手进行取料后,再传送至对应的工位进行装配即可,现有的用于传送瓷柱的自动送料设备存在以下缺陷:1)由于不同参数的传感器要求采用不同规格的瓷柱,而同一套自动送料设备只能够单独供应一种规格的瓷柱,传送不同规格的瓷柱时需要更换对应不同的治具,整体适应性差,需要多采购几组不同规格的送料设备,增加投入成本;2)由于瓷柱体积较小,在供应过程中经常会同时传送多粒瓷柱,不能够精确供应每粒瓷柱,影响后继瓷柱的装配工序;3)采用传动的方式进行送料,供应精度低,送料效率低,故障率高,且供料不稳定,影响瓷柱的装配效率;4)传动送料的结构较为复杂,占用地方较大,瓷柱传送过程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以上缺陷,提供可适应不同规格的瓷柱供料机构,其不仅可实现自动供应瓷柱,而且可同时传送多组不同规格的瓷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可适应不同规格的瓷柱供料机构,包括料仓组件、用于带动料仓组件进行升降运动的升降气缸和料仓护板,升降气缸与料仓组件组合形成一组自动供料组件,料仓护板包括前护板、后护板和侧护板,前护板、后护板及侧护板组合围绕形成用于容纳自动供料组件的方形腔室,所述方形腔室内共设置有四组以上结构相同的自动供料组件,所述方形腔室的底部设有上传感器支架和钢管夹板,上传感器支架设置于钢管夹板的底部,上传感器支架上设有与自动供料组件的数量及位置配对的上传感器及上管孔,钢管夹板上设有与自动供料组件的数量及位置配对的钢管夹孔,钢管夹孔与上管孔的位置配对,所述后护板的底部向下延伸,并在后护板的底部设有往前延伸的下支撑板,下支撑板的顶面设有下传感器支架,下传感器支架上设有与上传感器的数量及位置配对的下传感器及下管孔,上管孔与下管孔之间通连用于传送瓷柱的供料管进行连接;所述升降气缸包括一块升降板和两块安装板,两块安装板分别位于升降板的上方及下方,两块安装板用于固定安装升降气缸,安装板固定安装在前护板和/或者后护板上,升降板与安装板之间通过导柱进行连接,升降气缸动作时,使升降板沿导柱进行升降活动,所述料仓组件包括中空管、料仓盖和出料漏斗,中空管的内部用于储存瓷柱,料仓盖可拆卸地安装在中空管的顶部,出料漏斗安装在中空管的底部,中空管的外围设有用于固定中空管的夹持套管,夹持套管的一侧面设有用于与升降板进行固定连接的定位部,当升降气缸动作时,从而带动料仓组件进行同步升降,出料漏斗的内部与中空管的内部导通,出料漏斗的底部为漏斗孔,并设有用于配对穿入漏斗孔的出料钢管,出料钢管可沿漏斗孔进行伸缩活动,出料钢管的底部配对插入且固定在钢管夹孔上,出料钢管的底部与供料管进行导通连接,出料钢管的顶部为用于送入瓷柱的入料端,出料钢管的底部为用于送出瓷柱的出料端,出料钢管的入料端向上延伸至中空管的内部底端,当料仓组件进行升降运动时,使漏斗孔沿出料钢管的表面进行上下活动,漏斗孔向下活动至下限位时,出料钢管的入料端进行相对向上活动,从而带动中空管内的瓷柱沿出料钢管的入料端进入,并从出料钢管的出料端送出至供料管,以完成向下供料。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中空管的内部底端设有分流器,分流器的上方为用于储存瓷柱的储料仓,分流器的下方为用于送入瓷柱的入料仓,分流器的外围设有三条以上的分流槽,分流槽分别与储料仓及入料仓导通,分流槽用于分流储料仓的瓷柱,出料钢管的入料端向上延伸至入料仓。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分流器的顶部连接有便于辅助取出分流器的把手,把手的底部与分流器的顶部进行螺接,把手的顶部垂直向上延伸至中空管的上端。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分流槽的底面为光滑的弧形内凹结构。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出料钢管的入料端开设有三条以上的分隔槽,三条以上的分隔槽将入料端分隔成三根以上的辅助入料边,将辅助入料边向外折弯形成弹性折弯边,相邻两条弹性折弯边之间形成用于辅助送入瓷柱的弹性入料口,当出料钢管相对向上活动至上限位时,弹性折弯边处于自然折弯状态,弹性入料口起抓取瓷柱的作用,瓷柱沿弹性入料口进入,当出料钢管向下活动至下限位时,弹性折弯边受漏斗孔的挤压而收拢,从而辅助带动瓷柱顺利送入出料钢管内。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夹持套管的侧面设有两个以上便于观察中空管内瓷柱的镂空孔。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中空管由有机玻璃构成。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方形腔室内共设置有十组结构相同的自动供料组件,十组自动供料组件分两排进行整齐排列,其中五组固定在前护板的内侧面,另外五组固定在后护板的内侧面。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供料管由透明软管构成。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钢管夹板上切割有松紧槽,使钢管夹板的外侧形成弹性夹块,钢管夹孔位于松紧槽上,并在弹性夹块上设有用于锁紧松紧槽的锁紧螺丝。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漏斗孔的底部还设有配对塞入漏斗孔内的接头,接头的中心设有用于配对穿入出料钢管的中心透孔,出料钢管可沿中心透孔进行伸缩活动,接头的顶部外围设有向下倾斜的下斜面,增设有接头,且接头的顶部外围设有下斜面,下斜面可减少瓷柱对出料钢管的入料端所带来的压力,从而避免出料钢管的入料端产生变形,确保出料钢管的入料端可正常进行入料,接头为可拆卸结构,可直接拆卸接头后即可便于清理出料漏斗内的瓷柱。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接头的顶部中心设有内凹槽,设置内凹槽后可排除出料漏斗内瓷柱碎料,瓷柱碎料可沿中心透孔的内壁与出料钢管之间的间隙中进行排除。

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如下:

1)方形腔室内共设置有四组以上结构相同的自动供料组件,每组自动供料组件分别用于供应不同规格的瓷柱,不同规格的瓷柱分别通过对应的供料管进行传送,且传送效率高,传送精准,相互不受影响;

2)设置有上传感器及下传感器,下传感器用于感应传送进入供料管底部的瓷柱,如感应不到瓷柱,则控制升降气缸动作,从而实现自动下料动作,上传感器用于感应传送进入供料管顶部的瓷柱,如感应到瓷柱,则控制升降气缸停止动作,从而自动停止下料,整体智能化程度高,且控制精准,故障率低;

3)出料漏斗的底部为漏斗孔,并设有用于配对穿入漏斗孔的出料钢管,出料钢管可沿漏斗孔进行伸缩活动,且出料钢管为固定结构,料仓组件由升降气缸带动进行升降活动,当升降气缸带动料仓组件进行升降活动时,使漏斗孔沿出料钢管的表面进行上下活动,漏斗孔向下活动至下限位时,出料钢管的入料端进行相对向上活动,从而带动中空管内的瓷柱沿出料钢管的入料端进入,并从出料钢管的出料端送出至供料管,以完成向下供料,升降气缸每次带动料仓组件进行一次升降动作时,出料钢管的入料端将送入一粒瓷柱,从而形成有规律的升降脉冲式送料结构,整体入料及供料稳定,且入料及供料精准,实现智能控制,以提高整体入料及供料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动供料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动供料组件的剖面图;

图6为图5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出料钢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料仓组件,101为中空管,102为料仓盖,103为出料漏斗,104为夹持套管,105为分流器,106为分流槽,107为把手,108为出料钢管,109为分隔槽,110为辅助入料边,111为接头,112为下斜面,2为升降气缸,201为安装板,202为升降板,3为前护板,4为后护板,5为侧护板,6为上传感器支架,7为钢管夹板,8为钢管夹孔,9为松紧槽,10为上传感器,11为上管孔,12为下传感器支架,13为下传感器,14为下管孔,15为下支撑板,16为供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参照图1-图7,其具体实施的可适应不同规格的瓷柱供料机构包括料仓组件1、用于带动料仓组件1进行升降运动的升降气缸2和料仓护板,升降气缸2与料仓组件1组合形成一组自动供料组件,料仓护板包括前护板3、后护板4和侧护板5,前护板3、后护板4及侧护板5组合围绕形成用于容纳自动供料组件的方形腔室,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方形腔室内共设置有十组结构相同的自动供料组件,十组自动供料组件分两排进行整齐排列,其中五组固定在前护板3的内侧面,另外五组固定在后护板4的内侧面。

方形腔室的底部设有上传感器10支架6和钢管夹板7,并在弹性夹块上设有用于锁紧松紧槽9的锁紧螺丝。上传感器10支架6设置于钢管夹板7的底部,上传感器10支架6上设有与自动供料组件的数量及位置配对的上传感器10及上管孔11,钢管夹板7上设有与自动供料组件的数量及位置配对的钢管夹孔8,钢管夹孔8与上管孔11的位置配对,钢管夹板7上切割有松紧槽9,使钢管夹板7的外侧形成弹性夹块,钢管夹孔8位于松紧槽9上,后护板4的底部向下延伸,并在后护板4的底部设有往前延伸的下支撑板15,下支撑板15的顶面设有下传感器13支架12,下传感器13支架12上设有与上传感器10的数量及位置配对的下传感器13及下管孔14,上管孔11与下管孔14之间通连用于传送瓷柱的供料管16进行连接,供料管16由透明软管构成。

升降气缸2包括一块升降板202和两块安装板201,两块安装板201分别位于升降板202的上方及下方,两块安装板201用于固定安装升降气缸2,安装板201固定安装在前护板3和后护板4上,升降板202与安装板201之间通过导柱进行连接,升降气缸2动作时,使升降板202沿导柱进行升降活动。

料仓组件1包括中空管101、料仓盖102和出料漏斗103,中空管101的内部用于储存瓷柱,料仓盖102可拆卸地安装在中空管101的顶部,中空管101由有机玻璃构成,出料漏斗103安装在中空管101的底部,中空管101的外围设有用于固定中空管101的夹持套管104,夹持套管104的侧面设有两个以上便于观察中空管101内瓷柱的镂空孔,夹持套管104的一侧面设有用于与升降板202进行固定连接的定位部,当升降气缸2动作时,从而带动料仓组件1进行同步升降,出料漏斗103的内部与中空管101的内部导通,出料漏斗103的底部为漏斗孔,并设有用于配对穿入漏斗孔的出料钢管108,出料钢管108可沿漏斗孔进行伸缩活动,出料钢管108的底部配对插入且固定在钢管夹孔8上,出料钢管108的底部与供料管16进行导通连接,出料钢管108的顶部为用于送入瓷柱的入料端,出料钢管108的底部为用于送出瓷柱的出料端,出料钢管108的入料端向上延伸至中空管101的内部底端,当料仓组件1进行升降运动时,使漏斗孔沿出料钢管108的表面进行上下活动,漏斗孔向下活动至下限位时,出料钢管108的入料端进行相对向上活动,从而带动中空管101内的瓷柱沿出料钢管108的入料端进入,并从出料钢管108的出料端送出至供料管16,以完成向下供料。

如图5所示,中空管101的内部底端设有分流器105,分流器105的上方为用于储存瓷柱的储料仓,分流器105的下方为用于送入瓷柱的入料仓,分流器105的外围设有三条以上的分流槽106,分流槽106分别与储料仓及入料仓导通,分流槽106用于分流储料仓的瓷柱,出料钢管108的入料端向上延伸至入料仓。分流器105的顶部连接有便于辅助取出分流器105的把手107,把手107的底部与分流器105的顶部进行螺接,把手107的顶部垂直向上延伸至中空管101的上端。

如图6和图7所示,出料钢管108的入料端开设有六条分隔槽109,六条分隔槽109将入料端分隔成六根辅助入料边110,将辅助入料边110向外折弯形成弹性折弯边,相邻两条弹性折弯边之间形成用于辅助送入瓷柱的弹性入料口,当出料钢管108相对向上活动至上限位时,弹性折弯边处于自然折弯状态,弹性入料口起抓取瓷柱的作用,瓷柱沿弹性入料口进入,当出料钢管108向下活动至下限位时,弹性折弯边受漏斗孔的挤压而收拢,从而辅助带动瓷柱顺利送入出料钢管108内。

另外,如图5和图6所示,漏斗孔的底部还设有配对塞入漏斗孔内的接头111,接头111的中心设有用于配对穿入出料钢管108的中心透孔,出料钢管108可沿中心透孔进行伸缩活动,接头111的顶部外围设有向下倾斜的下斜面112,增设有接头111,且接头111的顶部外围设有下斜面112,下斜面112可减少瓷柱对出料钢管108的入料端所带来的压力,从而避免出料钢管108的入料端产生变形,确保出料钢管108的入料端可正常进行入料,接头111为可拆卸结构,可直接拆卸接头111后即可便于清理出料漏斗103内的瓷柱,接头111的顶部中心设有内凹槽,设置内凹槽后可排除出料漏斗103内瓷柱碎料,瓷柱碎料可沿中心透孔的内壁与出料钢管108之间的间隙中进行排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