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运载多种保险杠零件的运载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26683发布日期:2018-09-25 20:42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运载多种保险杠零件的运载小车。



背景技术: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工业技术飞速发展,现代化企业越来越重视效率、成本、合格率等,无人化生产车间、无人化仓储系统等相继问世,在如今这个自动化改革的大浪潮中,一个企业能否发展壮大与其自动化程度密不可分。

立体高位库即是一种集高效、全自动、场地利用率高等优点于一身的立体化智能化仓储系统,具有特定编码的运载小车载货后,经堆垛机货叉实现产品立体存放。保险杠一般都是外观面朝上放置在运载小车上,由于保险杠种类繁多,有些尺寸较大的保险杠放置到运载小车上后,保险杠的两侧会自然下垂至接触到运载小车的侧边边缘,由于堆垛机的货叉宽度一般都是固定、不可调节的,且为了防止小车在叉取过程中发生翻倒,货叉的边缘会超出运载小车的侧边边缘,当货叉叉取运载小车时,难免会与尺寸较大的保险杠产生干涉,经常造成堆垛机货叉划伤产品,严重时甚至会直接将运载小车叉翻摔落,对智能系统造成巨大隐患,且对相关工作人员安全造成威胁。

而且,为了实现外观多样化、功能更强大,越来越多的汽车保险杠被设计为分体式,这样的设计打破了传统保险杠造型的局限,实现更强大的功能。

汽车保险杠的分体式零件在汽车制造业越来越常见,但其存储及周转方式往往不被重视,最终导致产品运输过程中的缺陷不胜枚举,因此,急需一种能存储运载汽车保险杠的分体式零件的工具来解决存储、运输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能运载多种保险杠零件的运载小车,通用性强,可同时运载多种保险杠零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能运载多种保险杠零件的运载小车,其不同之处在于:

其包括框架形底座;

架体,所述架体包括对称设于所述底座两侧的竖直杆及连接两个所述竖直杆的横向杆,所述横向杆靠近两个所述竖直杆的下端设置;

对称设于两个所述竖直杆上且沿竖直方向排布的若干个固定支撑部,所述固定支撑部靠近两个所述竖直杆的上端设置,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固定支撑部相配合用以悬挂保险杠零件;

设于所述底座上且与所述横向杆可拆卸连接的存储部,所述存储部具有若干个沿横向杆长度方向排布的存储单元格,所述存储单元格用于存放保险杠零件;

对称设于所述底座上且水平延伸的两个叉取部,两个所述叉取部分设于两个所述横向杆的两侧;

设于所述叉取部上且通过转动件与叉取部连接的活动支撑部,两个所述叉取部上的活动支撑部对称设置,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活动支撑部能相背转动至与保险杠零件相抵以支撑保险杠零件的两侧;

对称设于两个所述叉取部上且朝向远离底座的方向水平延伸的防撞部,两个所述防撞部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支撑部呈V形且其所处平面垂直于所述架体,各所述固定支撑部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竖直杆上的两个支撑臂,两个所述支撑臂的一端分别与竖直杆连接,两个所述支撑臂的另一端分别斜向向上延伸。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存储部包括若干个相互平行且沿水平方向排布的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将所述存储部划分为若干个所述存储单元格。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存储部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横向杆平行的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横向杆通过第一固定件固定。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限位杆具有相对设置的上端和下端,所述第一连接杆依次连接各第一限位杆的上端,所述存储部还包括依次连接各第一限位杆下端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通过第二固定件与所述底座固定。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限位杆包括第一横向限位臂、及设于所述第一横向限位臂末端且向下延伸的第一纵向限位臂。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存储部还包括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二限位杆包括两个第二纵向限位臂、及设于两个所述第二纵向限位臂的下端且连接两个第二纵向限位臂的第二横向限位臂,所述两个第二纵向限位臂分设于位于外侧的两个第一横向限位臂的下端。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存储部还包括依次连接各第一横向限位臂的第三限位杆、及依次连接各第一纵向限位臂的第四限位杆。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活动支撑部包括支撑杆和支撑球,所述支撑杆的一端通过所述转动件与叉取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球连接。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转动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叉取部上的第一片状结构、与所述支撑杆固定的第二片状结构、及连接所述第一片状结构和第二片状结构的转轴部。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特点为:该能运载多种保险杠零件的运载小车,通用性强,可同时运载多种保险杠零件;固定支撑部上不仅可以放置装配后的保险杠零件或一体式的保险杠零件,而且可以运载分体式保险杠零件的中间部分;当保险杠零件的尺寸较大垂至小车的叉取部时,还可以通过活动支撑部撑起保险杠零件的两侧防止其下垂至叉取部附近,使货叉无法触碰到保险杠零件,有效避免了保险杠零件被刮损或与堆垛机货叉发生碰撞;且活动支撑部具有使用状态和非使用状态,两种状态可自由切换,当所运载的保险杠零件无需使用活动支撑部时,将活动支撑部翻转至小车内侧即可,不会与保险杠零件发生干涉,使用方便;存储部可以用于放置分体式零件或与保险杠零件装配的其他零件,可使保险杠零件成套放入;且存储部可从底座上取下,使用灵活方便;固定支撑部靠近架体的上端设置,存储部靠近架体的下端设置,两者之间互不干涉,且各个保险杠零件分别放置,每个零件之间互不干涉,放置后零件平稳无晃动,外观面得以保护无划碰伤风险,不仅提高了运载效率,而且提高了产品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使用方法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局部A结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活动支撑部翻转至小车内侧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种使用方法示意图,其中活动支撑部和固定支撑部上悬挂的保险杠零件未示出;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其中活动支撑杆未示出;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存储部与保险杠零件配合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存储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堆垛机货叉配合图,其中存储部和活动支撑部未示出;

其中:1-底座、2-架体(201-竖直杆、202-横向杆、203-加强杆)、3-固定支撑部(301-支撑臂)、4-保险杠零件、5-存储部(501-存储单元格、502-第一限位杆(5021-第一横向限位臂、5022-第一纵向限位臂)、503-第一连接杆、504-第二连接杆、505-第二限位杆(5051-第二纵向限位臂、5052-第二横向限位臂)、506-第三限位杆、507-第四限位杆)、6-保险杠零件、7-叉取部、8-货叉、9-转动件(901-第一片状结构、902-第二片状结构、903-转轴部)、10-活动支撑部(1001-支撑杆、1002-支撑球)、11-防撞部(1101-防撞杆、1102-防撞块)、α-第一支撑杆和第二片状结构之间的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能运载多种保险杠零件的运载小车,其包括框架形底座1;

架体2,所述架体2包括对称设于所述底座1两侧的竖直杆201及连接两个所述竖直杆201的横向杆202,所述横向杆202靠近两个所述竖直杆201的下端设置;

对称设于两个所述竖直杆201上且沿竖直方向排布的若干个固定支撑部3,所述固定支撑部3靠近两个所述竖直杆201的上端设置,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固定支撑部3相配合用以悬挂保险杠零件4;

设于所述底座1上且与所述横向杆202可拆卸连接的存储部5,所述存储部5具有若干个沿横向杆202长度方向排布的存储单元格501,所述存储单元格501用于存放保险杠零件6;

对称设于所述底座1上且水平延伸的两个叉取部7,两个所述叉取部7分设于两个所述横向杆202的两侧且分别与堆垛机的两个货叉8配合;

设于所述叉取部7上且通过转动件9与叉取部7连接的活动支撑部10,两个所述叉取部7上的活动支撑部10对称设置,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活动支撑部10能相背转动至与保险杠零件4相抵以支撑保险杠零件4的两侧;

对称设于两个所述叉取部7上且朝向远离底座1的方向水平延伸的防撞部11,两个所述防撞部11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架体2的强度,所述架体2还包括连接两个所述横向杆202顶端的加强杆203,如图1、图2、图5、图6和图9所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使架体2受力均匀,防止架体2一面悬挂保险杠零件4以致小车侧倾,所述固定支撑部3呈V形且固定支撑部3所处平面垂直于所述架体2,各所述固定支撑部3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竖直杆201上的两个支撑臂301,两个所述支撑臂301的一端分别与竖直杆201连接,为了防止保险杠零件4从支撑臂301上滑落,两个所述支撑臂301的另一端分别斜向向上延伸,如图1、图2、图5、图6和图9所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使架体2受力均匀,所述存储部5有两个且对称设于所述横向杆202的两侧,如图5和图6所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尽可能多的存放保险杠零件6,且防止相邻的两个保险杠零件6之间发生干涉和碰撞,所述存储部5包括若干个相互平行且沿水平方向排布的第一限位杆502,所述第一限位杆502将所述存储部5划分为若干个相互独立的所述存储单元格501,如图5至图8所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将存储部5有效地固定在架体2上,防止运输过程中保险杠零件6和存储部5发生晃动,如图5至图8所示,所述存储部5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横向杆202平行的第一连接杆503,所述第一连接杆503和所述横向杆202通过第一固定件固定。

第一限位杆502具有相对设置的上端和下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存储部5的强度,如图5至图8所示,所述第一连接杆503依次连接各第一限位杆502的上端,所述存储部5还包括依次连接各第一限位杆502下端的第二连接杆504。且为了进一步防止运输过程中保险杠零件6和存储部5发生晃动,所述第二连接杆504通过第二固定件与所述底座1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防止运输过程中保险杠零件6和存储部5发生晃动,所述存储部5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叉取部7相抵,如图5和图6所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防止运输过程中保险杠零件6发生晃动,所述第一限位杆502包括第一横向限位臂5021、及设于所述第一横向限位臂5021末端且向下延伸的第一纵向限位臂5022。所述存储部5还包括第二限位杆505,所述第二限位杆505包括两个第二纵向限位臂5051、及设于两个所述第二纵向限位臂5051的下端且连接两个第二纵向限位臂5051的第二横向限位臂5052,所述两个第二纵向限位臂5051分设于位于外侧的两个第一横向限位臂5021下端。所述存储部5还包括依次连接各第一横向限位臂5021的第三限位杆506。所述存储部5还包括依次连接各第一纵向限位臂5022的第四限位杆507,如图5至图8所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防止活动支撑部10将保险杠零件4抵变形,所述活动支撑部10包括支撑杆1001和支撑球1002,所述支撑杆1001的一端通过所述转动件9与叉取部7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球1002连接,如图2至图3所示。为了进一步防止活动支撑部10将保险杠零件4抵变形,所述支撑球1002为橡胶球。为了防止刮伤保险杠零件4和保险杠零件6,所述支撑杆1001和支撑臂301外均包裹有塑胶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快速装卸、更换活动支撑部10,同时便于有效地转动活动支撑部10,所述转动件9包括固定在所述叉取部7上的第一片状结构901、与所述支撑杆1001固定的第二片状结构902、及连接所述第一片状结构901和第二片状结构902的转轴部903。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有效地将保险杠零件4的两侧顶起,所述支撑杆1001和所述第二片状结构902之间具有夹角,所述支撑杆1001和所述第二片状结构902之间的夹角α为30°~6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片状结构901和叉取部7通过第三固定件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快速装卸,所述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和第三固定件均为螺纹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运载小车通过地链系统运输到高位库内,运输时,若相邻的两个运载小车距离过近,可能导致小车上运转的保险杠零件4发生碰撞。为了避免相邻两个运载小车上的保险杠零件4发生碰撞,小车的两侧设置有防撞部11,所述防撞部11包括垂直于所述叉取部7的防撞杆1101、及设于所述防撞杆1101末端的防撞块1102,将小车放置到地链系统上时,使小车的防撞杆1101延伸方向与地链系统的前进方向同向,若相邻两个运载小车发生碰撞,只会使相邻两个运载小车上的防撞部11相撞,避免了小车上运转的保险杠零件4发生碰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运载小车的固定支撑部3可以更好地与各种不同尺寸的保险杠零件4配合,两个所述竖直杆201之间的间距可调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多种使用方法,活动支撑部10具有使用状态和非使用状态,两种状态可自由切换;当所运载的保险杠零件4尺寸较大时,可将活动支撑部10翻转至图1至图3所示的状态,使其撑起保险杠零件4的两侧,使货叉8无法触碰到保险杠零件4,避免保险杠零件4与货叉8发生碰撞;当所运载的保险杠零件4无需使用活动支撑部10时,如图4所示,将活动支撑部10翻转至小车内侧即可,活动支撑部10不会与保险杠零件4或保险杠零件6发生干涉,使用方便。而且,存储部5也具有使用状态和非使用状态;需要运载多种保险杠零件时,不仅可以将保险杠零件4放置在固定支撑部3上,还可以将存储部5固定在底座1上,然后将其他保险杠零件6放置在存储部5上,如图5所示,图5中未示出固定支撑部3上所悬挂的保险杠4及活动支撑部10;无需使用时,可将存储部5从底座1上取下,请参考图1,使用灵活方便。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的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