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升降防误移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88859发布日期:2018-09-08 00:54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电梯升降防误移机构。



背景技术:

电梯作为一种升降设备,广泛使用在高层建筑中,尽管电梯保养频率高,安全系数也较高,但是仍然会发生一些小故障,比如电梯困人,电梯平层精度低,电梯救援麻烦等。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别墅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相应地,适用于别墅类建筑的家用电梯也开始流行。它的制造标准和正常电梯的制造标准不同,而且监管体系也不一样,别墅类电梯不纳入特种设备监管范畴,也不进行法定检验,因此,极有可能该电梯的安全性能得不到保障,发生事故的概率相应的就会提高,对电梯的安全性和自救要求就非常高。然而现有的很多电梯运行平层精度低,曳引机构制动可靠性不佳,安全性不高。

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2107401U,公开了一种夹持在曳引机曳引轮上的紧急制动装置,曳引机包括曳引机本体、设在曳引机本体上的曳引轮和紧急制动装置,紧急制动装置采用电磁钳盘式制动器,电磁钳盘式制动器安装在曳引机本体的卧式安装底脚或者立式安装底脚上并且对应于曳引轮的位置处用于夹持曳引轮。由于紧急制动装置的使用频率较低,长时间处于待机状态,易出现弹簧卡滞的现象而导致制动失效,制动的可靠性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有两个实用新型目的:一是电梯运行平层精度低;二是曳引机构制动可靠性不佳,安全性不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梯升降防误移机构,电梯运行平层精度高,曳引机构制动可靠性好,安全性高,有效地避免轿厢冲顶或蹲底的安全事故。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梯升降防误移机构,包括防误移组件,防误移组件包括分别安装在轿厢顶框两对角位置的两保险销安装架,保险销安装架上安装有可向外伸出的保险销,两保险销之间连接有驱动连杆机构,一保险销上铰接由驱动电机推动的驱动臂。

防误移组件在轿厢平层的时候被触发,驱动电机工作带动驱动臂推动保险销向外伸出,同时通过驱动连杆机构带动另一保险销向外伸出,两保险销向外伸出到平层插孔中实现精准定位,确保电梯运行的平层精度。

作为优选,驱动连杆机构包括依次铰接在一起的转动臂、第一保险销同步杆、转接臂、第二保险销同步杆、三角连接板,转动臂一端铰接在驱动臂上,三角连接板三个转角分别铰接第二保险销同步杆、轿厢、保险销,转动臂靠近中间位置以及转接臂靠近中间位置均铰接在轿厢上,第一保险销同步杆、第二保险销同步杆分别设置在轿厢顶框相邻两边框位置。

驱动连杆机构工作时,转动臂被驱动臂推动转动,转动臂推动第一保险销同步杆朝向第二保险销同步杆方向移动,从而推动转接臂转动,转接臂推动第二保险销同步杆向三角连接板方向移动并推动三角连接板转动,三角连接板推动保险销移动。驱动连杆机构使两保险销同步向外伸出插入平层插孔中,驱动连杆机构运行平稳可靠。

作为优选,驱动电机输出轴连接转盘,驱动臂铰接在转盘边缘位置。驱动电机带动转盘转动,转盘带动驱动臂移动。

作为优选,保险销安装架上设有插装腔,插装腔内设有隔板,隔板将插装腔分隔成两个销孔,保险销上设有两销体,两销体分别插出两销孔。保险销的两销体分别插装出两销孔,确保保险销与平层插孔的可靠插接。

作为优选,销孔下侧壁上均安装有滚针排,滚针排内部安装有多个平行的滚针,滚针的转动轴线方向与销体在销孔中的插装移动方向垂直。滚针有利于减小保险销移动过程中摩擦阻力,防止保险销移动过程中出现卡滞现象。

作为优选,还包括曳引组件,曳引组件包括用于控制电梯运行及故障检测的电梯控制系统、用于控制电梯升降的曳引机、蜗轮蜗杆装置、同步装置,曳引机连接曳引轮,曳引轮上绕设曳引绳,曳引绳一端连接在轿厢上,另一端连接配重,曳引轮同轴连接蜗轮,蜗轮与蜗杆相啮合构成曳引轮锁止装置,同步装置包括与蜗杆连接的保护电机、可控制曳引机和保护电机转速的同步控制器,同步控制器根据蜗轮与蜗杆的传动比分别控制曳引机和保护电机的转速,使蜗轮与蜗杆的转速比和蜗轮与蜗杆的传动比保持同步。

曳引组件设置了蜗轮蜗杆装置,且涡轮与曳引轮同轴连接,众所周知,涡轮蜗杆具有自锁作用,涡轮无法带动蜗杆转动,只能由蜗杆带动涡轮转动。保护电机驱动蜗杆转动,保护电机和曳引机由同步控制器控制,蜗杆、蜗轮之间始终保持同步状态,蜗轮依靠曳引机驱动,蜗杆依靠保护电机驱动,蜗轮和蜗杆处于相互独立的状态,蜗杆不会对蜗轮的转动形成阻碍,此时保护电机处于空载状态。当保护电机和曳引机任意一个出现异常时,电梯控制系统切断保护电机和曳引机的电源,蜗杆停止转动,即可对蜗轮形成可靠的机械自锁,从而对曳引轮形成可靠的制动。保护电机和曳引机所出现的异常可包括:曳引机失控导致速度超过最大设定值,此时蜗轮与蜗杆无法形成同步,蜗杆会自动阻碍蜗轮的转动,从而可避免轿厢的快速冲顶或蹲底;曳引机或者保护电机失控导致蜗轮和蜗杆不能精确同步,此时蜗轮和蜗杆之间会形成相互接触和干扰,保护电机的负载会迅速上升。出现上述异常时,电梯控制系统即可切断保护电机和曳引机的电源,曳引轮依靠蜗轮蜗杆的自锁作用而可靠制动,从而确保电梯运行的安全。我们知道,在现有技术中,蜗轮蜗杆是一种具有自锁效果的传动机构,为了提高安全性,人们会在电梯上设置一些可检测轿厢升降速度的传感器,以便在轿厢出现快速升降时切断电源并制动曳引机。而本实用新型的蜗轮蜗杆既具有自锁作用,同时可构成一个可靠的机械式传感装置,一方面确保在停电或曳引机出现异常情况时可靠地制动曳引轮,另一方面能及时的感知到曳引机的非正常运转,进而可显著地提升电梯运行时的安全性。

作为优选,蜗杆的齿宽比蜗轮的齿槽宽小1-2mm,当保护电机驱动蜗杆与蜗轮保持同步时,蜗杆齿与蜗轮齿之间保持分离状态。本实用新型的蜗轮蜗杆在电梯正常运行时并非是一个传输动力的传动机构,由于蜗杆的齿宽比蜗轮的齿槽宽小1-2mm,因此蜗杆齿与蜗轮的齿槽之间会具有一个间隙,从而使蜗杆齿与蜗轮齿之间保持分离状态,可避免蜗杆与蜗轮之间产生接触摩擦,同时降低同步控制器对曳引机、保护电机转速的控制精度要求,避免因曳引机、保护电机之间转速的轻微偏差造成电梯的频繁停机。

作为优选,蜗杆的一端与保护电机相连接,蜗杆的另一端连接救援电机,救援电机电连接备用电源。当电梯出现异常而停机时,蜗轮蜗杆制动曳引轮,此时备用电源给救援电机短时间内供电,使救援电机驱动蜗杆转动,从而通过蜗轮带动曳引轮转动,使轿厢移动而实现就近平层,此时的乘客即可手动移开电梯的轿门和层门而实现自救。和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救援电机并非直接驱动曳引机,也就是说,在整个自救过程中,曳引轮始终处于涡轮蜗杆的自锁控制下,救援电机可正向地驱动曳引轮转动,相反地,曳引轮无法反向拖动救援电机动作,从而有效地避免因救援电机的动作停顿或失误等原因导致轿厢的冲顶或蹲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电梯运行平层精度高,曳引机构制动可靠性好,安全性高,有效地避免轿厢冲顶或蹲底的安全事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防误移组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曳引组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保险销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轿厢顶框,2、保险销安装架,3、保险销,4、驱动臂,5、转动臂,6、第一保险销同步杆,7、转接臂,8、第二保险销同步杆,9、三角连接板,10、隔板,11、销孔,12、销体,13、滚针排,14、滚针,15、曳引机,16、曳引绳,17、配重,18、保护电机,19、救援电机,20、安装平台,21、曳引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

实施例:一种电梯升降防误移机构(参见附图1至4),包括防误移组件、曳引组件,防误移组件包括分别安装在轿厢顶框1两对角位置的两保险销安装架2,保险销安装架上安装有可向外伸出的保险销3,两保险销之间连接有驱动连杆机构,一保险销上铰接由驱动电机推动的驱动臂4。驱动电机输出轴连接转盘,驱动臂铰接在转盘边缘位置。驱动连杆机构包括依次铰接在一起的转动臂5、第一保险销同步杆6、转接臂7、第二保险销同步杆8、三角连接板9,转动臂一端铰接在驱动臂上,三角连接板三个转角分别铰接第二保险销同步杆、轿厢、保险销,转动臂靠近中间位置以及转接臂靠近中间位置均铰接在轿厢上,第一保险销同步杆、第二保险销同步杆分别设置在轿厢顶框相邻两边框位置。保险销安装架上设有插装腔,插装腔内设有隔板10,隔板将插装腔分隔成两个销孔11,保险销上设有两销体12,两销体分别插出两销孔。销孔下侧壁上均安装有滚针排13,滚针排内部安装有多个平行的滚针14,滚针的转动轴线方向与销体在销孔中的插装移动方向垂直。曳引组件安装在顶替井道顶部的安装平台20上,曳引组件包括用于控制电梯运行及故障检测的电梯控制系统、用于控制电梯升降的曳引机15、蜗轮蜗杆装置、同步装置,曳引机连接曳引轮21,曳引轮上绕设曳引绳16,曳引绳一端连接在轿厢上,另一端连接配重17,曳引轮同轴连接蜗轮,蜗轮与蜗杆相啮合构成曳引轮锁止装置,同步装置包括与蜗杆连接的保护电机18、可控制曳引机和保护电机转速的同步控制器,同步控制器根据蜗轮与蜗杆的传动比分别控制曳引机和保护电机的转速,使蜗轮与蜗杆的转速比和蜗轮与蜗杆的传动比保持同步。曳引电机和保护电机均为伺服电机。蜗杆的齿宽比蜗轮的齿槽宽小1-2mm,当保护电机驱动蜗杆与蜗轮保持同步时,蜗杆齿与蜗轮齿之间保持分离状态。蜗杆的一端与保护电机相连接,蜗杆的另一端连接救援电机19,救援电机电连接备用电源。

防误移组件在轿厢平层的时候被触发,驱动电机工作带动驱动臂推动保险销向外伸出,同时通过驱动连杆机构带动另一保险销向外伸出,两保险销向外伸出到平层插孔中实现精准定位,确保电梯运行的平层精度。曳引组件设置了蜗轮蜗杆装置,且涡轮与曳引轮同轴连接,众所周知,涡轮蜗杆具有自锁作用,涡轮无法带动蜗杆转动,只能由蜗杆带动涡轮转动。保护电机驱动蜗杆转动,保护电机和曳引机由同步控制器控制,蜗杆、蜗轮之间始终保持同步状态,蜗轮依靠曳引机驱动,蜗杆依靠保护电机驱动,蜗轮和蜗杆处于相互独立的状态,蜗杆不会对蜗轮的转动形成阻碍,此时保护电机处于空载状态。当保护电机和曳引机任意一个出现异常时,电梯控制系统切断保护电机和曳引机的电源,蜗杆停止转动,即可对蜗轮形成可靠的机械自锁,从而对曳引轮形成可靠的制动。保护电机和曳引机所出现的异常可包括:曳引机失控导致速度超过最大设定值,此时蜗轮与蜗杆无法形成同步,蜗杆会自动阻碍蜗轮的转动,从而可避免轿厢的快速冲顶或蹲底;曳引机或者保护电机失控导致蜗轮和蜗杆不能精确同步,此时蜗轮和蜗杆之间会形成相互接触和干扰,保护电机的负载会迅速上升。出现上述异常时,电梯控制系统即可切断保护电机和曳引机的电源,曳引轮依靠蜗轮蜗杆的自锁作用而可靠制动,从而确保电梯运行的安全。本实用新型的蜗轮蜗杆既具有自锁作用,同时可构成一个可靠的机械式传感装置,一方面确保在停电或曳引机出现异常情况时可靠地制动曳引轮,另一方面能及时的感知到曳引机的非正常运转,进而可显著地提升电梯运行时的安全性。当电梯出现异常而停机时,蜗轮蜗杆制动曳引轮,此时备用电源给救援电机短时间内供电,使救援电机驱动蜗杆转动,从而通过蜗轮带动曳引轮转动,使轿厢移动而实现就近平层,此时的乘客即可手动移开电梯的轿门和层门而实现自救。和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救援电机并非直接驱动曳引机,也就是说,在整个自救过程中,曳引轮始终处于涡轮蜗杆的自锁控制下,救援电机可正向地驱动曳引轮转动,相反地,曳引轮无法反向拖动救援电机动作,从而有效地避免因救援电机的动作停顿或失误等原因导致轿厢的冲顶或蹲底。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