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并纱机自动夹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06520发布日期:2018-07-24 21:23阅读:48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纱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并纱机自动夹线装置。



背景技术:

我司作为苎麻纱、麻棉混纺纱、亚麻棉混纺纱等纺纱的专业生产企业,为增大产能、提高效率、优化产品质量,对精梳设备、并条设备、粗纱机、细纱机、后加工设备、原毛初步加工设备、毛条制造设备等设备进行改良。

并纱机作为重要的纺纱设备,由于其对多根单纱的同步性要求较高,目前的做法是通过张力器实现各纱线的同步的,如若出现断电、异常、打结、断纱等情况,并线机暂停再启动时,各纱却不能保持较好的同步,从而对成品质量、平直度等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并纱机自动夹线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纱线张力变小时,自动夹持纱线,避免其松散。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并纱机自动夹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自动夹线装置包括转轴、固定夹线盘和活动夹线盘,所述固定夹线盘固定在转轴上,所述活动夹线盘转动连接在转轴上,所述固定夹线盘上开设有若干导线孔一,所述活动夹线盘上开设有与各导线孔一一一对应的导线孔二,所述固定夹线盘与活动夹线盘之间通过一处于拉伸状态下的扭簧相连,所述扭簧驱使活动夹线盘靠近固定夹线盘,且使导线孔一和与导线孔一对应的导线孔二错位。

在上述的一种并纱机自动夹线装置中,所述固定夹线盘上开设有环绕在转轴外的安装槽一,所述活动夹线盘上开设有与安装槽一对应的安装槽二,所述固定夹线盘和活动夹线盘叠置时,所述安装槽一和安装槽二形成一密闭的安装腔;所述扭簧设置在上述安装腔内,且套设在转轴上;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与安装槽一的底部壁面和安装槽二的底部壁面固定相连。

在上述的一种并纱机自动夹线装置中,所述转轴为中空结构,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有一锁紧螺母。

在上述的一种并纱机自动夹线装置中,所述导线孔一的外端开口具有圆倒角,所述导线孔二的外端开口具有圆倒角。

在上述的一种并纱机自动夹线装置中,所述导线孔一周向均匀分布在转轴之外的固定夹线盘上。

将待导纱线同时穿过对应的导线孔一和导线孔二,并纱机工作时,在纱线的拉力作用下,活动夹线盘受拉而远离固定夹线盘,且驱使导线孔一和导向孔二同轴,纱线畅行无阻,当并纱机异常或停机时,纱线拉力消失,在扭簧的作用下,活动夹线盘靠近固定夹线盘,且活动夹线盘相对固定夹线盘绕转轴旋转,将纱线夹紧在固定夹线盘和活动夹线盘之间,从而使纱线被瞬间夹紧。

本夹线装置能够同时对多根纱线进行导线和夹线,且同步夹线或导线,使并纱机的各纱线同步牵引,保障并纱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夹线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夹线装置的截面图。

图中,1、转轴;2、固定夹线盘;3、活动夹线盘;41、导线孔一;42、导线孔二;5、扭簧;61、安装槽一;62、安装槽二;7、锁紧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自动夹线装置包括转轴1、固定夹线盘2和活动夹线盘3,固定夹线盘2固定在转轴1上,活动夹线盘3转动连接在转轴1上,固定夹线盘2上开设有若干导线孔一41,活动夹线盘3上开设有与各导线孔一41一一对应的导线孔二42,固定夹线盘2与活动夹线盘3之间通过一处于拉伸状态下的扭簧5相连,扭簧5驱使活动夹线盘3靠近固定夹线盘2,且使导线孔一41和与导线孔一41对应的导线孔二42错位。

固定夹线盘2上开设有环绕在转轴1外的安装槽一61,活动夹线盘3上开设有与安装槽一61对应的安装槽二62,固定夹线盘2和活动夹线盘3叠置时,安装槽一61和安装槽二62形成一密闭的安装腔;扭簧5设置在上述安装腔内,且套设在转轴1上;扭簧5的两端分别与安装槽一61的底部壁面和安装槽二62的底部壁面固定相连。

转轴1为中空结构,转轴1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有一锁紧螺母7;导线孔一41的外端开口具有圆倒角,导线孔二42的外端开口具有圆倒角;导线孔一41周向均匀分布在转轴1之外的固定夹线盘2上。

将待导纱线同时穿过对应的导线孔一41和导线孔二42,并纱机工作时,在纱线的拉力作用下,活动夹线盘3受拉而远离固定夹线盘2,且驱使导线孔一41和导向孔二同轴,纱线畅行无阻,当并纱机异常或停机时,纱线拉力消失,在扭簧5的作用下,活动夹线盘3靠近固定夹线盘2,且活动夹线盘3相对固定夹线盘2绕转轴1旋转,将纱线夹紧在固定夹线盘2和活动夹线盘3之间,从而使纱线被瞬间夹紧。

本夹线装置能够同时对多根纱线进行导线和夹线,且同步夹线或导线,使并纱机的各纱线同步牵引,保障并纱的质量。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