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位置反馈功能的垃圾桶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47984发布日期:2018-09-14 23:36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桶清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位置反馈功能的垃圾桶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垃圾桶输送装置是垃圾桶清洗设备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包括机架,还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水平延伸的水平轨道,还包括回转驱动机构、驱动链轮、从动链轮、链条、传动勾块、PLC控制器。

但是,以往控制垃圾桶运输位置的方式较为简单,只要控制回转驱动机构的输出功率即可控制垃圾桶运输位置,但精度很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位置反馈功能的垃圾桶输送装置,可精确地控制垃圾桶的输送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位置反馈功能的垃圾桶输送装置,包括机架,还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水平延伸的水平轨道,还包括回转驱动机构、驱动链轮、从动链轮、链条、传动勾块、PLC控制器,所述驱动链轮、从动链轮可转动地安装在机架上,所述驱动链轮、从动链轮水平间隔排布并且排布方向与水平轨道的延伸方向相适配,所述链条缠接在驱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上,所述传动勾块安装在链条上并用于勾住垃圾桶,所述回转驱动机构受PLC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链轮的旋转轴与回转驱动机构的输出端相接,所述回转驱动机构的输出端配套安装有用于监测回转驱动机构的输出转角的旋转编码器,所述旋转编码器与PLC控制器相连;所述水平轨道包括空心结构的外框壳,所述外框壳内腔中至少设有两个水平间隔排布的、与PLC控制器相连的、起位置检测作用的感应器,所述外框壳壁上设有塑料制的、起密封作用的防水塑料挡板,所述感应器的感应端正对且接近防水塑料挡板,所述外框壳内壁上固定有用于安装感应器的基准固定架,所述外框壳下侧连接有用于保护感应器与PLC控制器的连接线的护缆支撑管,所述外框壳通过护缆支撑管与机架相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一,可精确地控制垃圾桶的输送位置,使用时,回转驱动机构输出动力,驱动链轮、从动链轮、链条三者进行同步运动,使得传动勾块勾住垃圾桶沿着水平轨道进行滑动,只要利用旋转编码器检测回转驱动机构的输出转角即可间接检测垃圾桶的移动距离,由于设置了感应器,感应器可辅助检测垃圾桶的位置,以便进行清洗作业,并且感应器处于外框壳内腔中,可防止水分侵蚀;其二,由于水平轨道的主体结构为空心结构的外框壳,重量减轻,可节约成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旋转编码器配套设有可防止水分侵蚀旋转编码器的隔水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外框壳内设有多个加强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向布局图。

图2为回转驱动机构与旋转编码器的安装关系示意图。

图3为水平轨道的安装示意图。

其中,1回转驱动机构,2驱动链轮,3从动链轮,4链条,5机架,6水平轨道,601外框壳,602防水塑料挡板,603加强筋,604基准固定架,605护缆支撑管,606感应器,7垃圾桶,8传动勾块,9旋转编码器,10隔水仓,11PLC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具有位置反馈功能的垃圾桶输送装置,包括机架5,还包括固定在机架5上的、水平延伸的水平轨道6,还包括回转驱动机构1、驱动链轮2、从动链轮3、链条4、传动勾块8、PLC控制器11,驱动链轮2、从动链轮3可转动地安装在机架5上,驱动链轮2、从动链轮3水平间隔排布并且排布方向与水平轨道6的延伸方向相适配,链条4缠接在驱动链轮2和从动链轮3上,传动勾块8安装在链条4上并用于勾住垃圾桶7,回转驱动机构1受PLC控制器11控制,驱动链轮2的旋转轴与回转驱动机构1的输出端相接,回转驱动机构1的输出端配套安装有用于监测回转驱动机构1的输出转角的旋转编码器9,旋转编码器9与PLC控制器11相连;水平轨道6包括空心结构的外框壳601,外框壳601内腔中至少设有两个水平间隔排布的、与PLC控制器11相连的、起位置检测作用的感应器606,外框壳601壁上设有塑料制的、起密封作用的防水塑料挡板602,感应器606的感应端正对且接近防水塑料挡板602,外框壳601内壁上固定有用于安装感应器606的基准固定架604,外框壳601下侧连接有用于保护感应器606与PLC控制器11的连接线的护缆支撑管605,外框壳601通过护缆支撑管605与机架5相固定。

上述旋转编码器9配套设有可防止水分侵蚀旋转编码器9的隔水仓10。

上述外框壳601内设有多个加强筋603。

使用时,回转驱动机构1输出动力,驱动链轮2、从动链轮3、链条4三者进行同步运动,使得传动勾块8勾住垃圾桶7沿着水平轨道6进行滑动,只要利用旋转编码器9检测回转驱动机构1的输出转角即可间接检测垃圾桶7的移动距离,由于设置了感应器606,感应器606可辅助检测垃圾桶7的位置,以便进行清洗作业。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