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C预制构件运输车及运输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49791发布日期:2018-09-14 23:50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PC构件生产装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C预制构件运输车及运输车架。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业的飞速发展,住宅产业化逐渐兴起,PC构件以生产高效、质量可靠、节约资源等优势取代传统浇筑混凝土结构,逐步成为主流建筑结构设计趋势。目前PC构件的贮存搬运一般采用散件堆放方式,每次只能搬运一个构件,起吊和堆放过程中构件相互撞击构件表面易受损坏,由于受到堆垒层级的限制,构件贮存必须建设大面积堆场,不利于保护构件、节约土地、提高作业效率,由于PC构件搬运及其麻烦,成为阻碍提高构件生产效率的瓶颈工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PC预制构件搬运及堆放不方便,作业效率低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PC预制构件运输车及运输车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PC预制构件运输车,包括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配重、机架、护顶架、液压系统、操纵控制系统、行走动力系统、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末端设有吊装机构,所述吊装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吊臂,所述吊臂贯穿升降机构内部的两个导向轮底板,两个导向轮底板之间设有横向调整液压缸,所述横向调整液压缸一端通过铰链连接在吊臂上,所述横向调整液压缸另一端通过铰链与导向轮底板连接;在横向调整油缸的作用下,吊臂可以在两个导向轮底板之间左右滑动,保证运输车架的中心基本落在整车宽度方向的中心线上,防止车辆发生侧翻。

所述吊臂两端对称设有若干个吊钩,所述吊钩底端悬挂有吊链,可在PC构件上提前固定好吊装环,需要移动单个PC构件的时候,将吊链固定在吊装环上,进行单个PC构件的移动。

优选的,每个所述导向轮底板上均设有一个拖轮,所述拖轮置于吊臂下方,且拖轮圆周面与吊臂底面相切,为降低横向调整时产生的摩擦力。

优选的,所述吊臂上侧面固接有加强板。

一种供运输车使用的运输车架,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底支撑杆、支撑柱、上横梁,所述上横梁置于底支撑杆正上方并通过支撑柱连接,两个所述支架底端通过连接杆固接在一起,所述支架一端设有夹持固定架;

所述夹持固定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且竖直摆放的后立柱,所述后立柱固接在底支撑杆与上横梁末端,两个所述后立柱之间固接有水平摆放的后连接管及构件定位板,所述构件定位板置于后连接管正上方,所述构件定位板上开设有若干个固定长槽,若干个固定长槽沿构件定位板长度方向设置,每个所述后立柱上均固接有一个导向轴支架,所述导向轴支架上开设有与吊链配合使用的吊装孔,两个所述导向轴支架之间固定有夹持板导向轴,所述夹持板导向轴上套设有若干个构件夹持板,所述构件夹持板一侧面固接有楔形定位销,所述楔形定位销嵌入固定长槽内。

将PC构件立放在连接杆上,然后根据PC构件厚度改变两个构件夹持板之间的距离,最后通过楔形定位销将PC构件的位置固定,使用起来简单方便,占地面积小,作业效率高,很好的保护PC构件。

所述底支撑杆远离后立柱的一端固接有前桥固定板,两个所述前桥固定板之间固接有行走轮支撑轴,所述行走轮支撑轴上转动连接有行走轮,前端设计有行走轮轴和行走轮,在外力的作用下可自由移动。

使用的时候,将PC构件放置完成后,将运输车上吊钩底端悬挂的吊链固定在导向轴支架上开设的吊装孔内,然后通过运输车将多块PC构件稳定的运输到适当位置,使用起来简单方便,极大的提高了作业效率。

优选的,若干个所述固定长槽按60毫米等间距设计,可以满足120毫米,180毫米,240毫米三种标准构件厚度,对于100毫米,200毫米等非标构件厚度,可以在PC构件和构件夹持板之间打入楔形木块实现可靠定位。

优选的,所述构件夹持板包括两个夹持板滑板、夹持板方管,两个所述夹持板滑板分别固接在夹持板方管两侧,夹持板导向轴贯穿两个夹持板滑板,所述夹持板方管上固接有楔形定位销。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与连接杆之间以及后立柱与连接杆之间均固接有加强方管,所述后立柱与底支撑杆之间固接有第三加强方管,所述支架末端的支撑柱与前桥固定板之间固接有第二加强方管,使整个装置更加稳定牢固。

优选的,每个所述后立柱底端均设有一个支腿,所述支腿通过销轴固定在后立柱上,使底支撑杆处于水平状态,便于PC构件的摆放及固定。

优选的,所述前桥固定板上开设有吊装孔,通过前桥固定板和导向轴支架上的吊装孔可以实现运输车架整体吊装。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PC预制构件运输车及运输车架,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很好的保护PC构件,适用性强,操作简单,提高作业效率,运行起来稳定可靠,保证PC预制构件完整性,并且搬运移动起来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运输车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吊装机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吊装机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运输车架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运输车架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运输车架主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A部放大图。

图中:底支撑杆1、上横梁2、支撑柱3、后立柱4、构件夹持板5、夹持板导向轴6、导向轴支架7、构件定位板8、楔形定位销9、行走轮10、第一加强方管11、后连接管12、连接杆13、固定长槽14、第二加强方管15、支腿16、行走轮支撑轴17、前桥固定板18、第三加强方管19、销轴20、夹持板滑板21、夹持板方管22、配重23、机架24、护顶架25、液压系统26、操纵控制系统27、行走动力系统28、升降机构29、吊装机构30、吊臂31、加强板32、吊链33、导向轮底板34、拖轮35、吊钩36、横向调整液压缸3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9,一种PC预制构件运输车,包括动力机构,动力机构包括配重23、机架24、护顶架25、液压系统26、操纵控制系统27、行走动力系统28、升降机构29,升降机构29末端设有吊装机构30,吊装机构30包括水平设置的吊臂31,吊臂31上侧面固接有加强板32,吊臂31贯穿升降机构29内部的两个导向轮底板34,两个导向轮底板34之间设有横向调整液压缸37,横向调整液压缸37一端通过铰链连接在吊臂31上,横向调整液压缸37另一端通过铰链与导向轮底板34连接,每个导向轮底板34上均设有一个拖轮35,拖轮35置于吊臂31下方,且拖轮35圆周面与吊臂31底面相切,为降低横向调整时产生的摩擦力;在横向调整油缸37的作用下,吊臂31可以在两个导向轮底板34之间左右滑动,保证运输车架的中心基本落在整车宽度方向的中心线上,防止车辆发生侧翻。

吊臂31两端对称设有若干个吊钩36,吊钩36底端悬挂有吊链33,在PC构件上提前固定好吊装环,需要移动单个PC构件的时候,将吊链33固定在吊装环上,进行单个PC构件的移动。

一种供运输车使用的运输车架,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支架,支架包括底支撑杆1、支撑柱3、上横梁2,上横梁2置于底支撑杆1正上方并通过支撑柱3连接,两个支架底端通过连接杆13固接在一起,支架一端设有夹持固定架。

夹持固定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且竖直摆放的后立柱4,后立柱4固接在底支撑杆1与上横梁2末端,两个后立柱4之间固接有水平摆放的后连接管12及构件定位板8,构件定位板8置于后连接管12正上方,构件定位板8上开设有若干个固定长槽14,若干个固定长槽14沿构件定位板8长度方向设置,若干个固定长槽14按60毫米等间距设计,可以满足120毫米,180毫米,240毫米三种标准构件厚度,对于100毫米,200毫米等非标构件厚度,可以在PC构件和构件夹持板之间打入楔形木块实现可靠定位。

每个后立柱4上均固接有一个导向轴支架7,导向轴支架7上开设有与吊链33配合使用的吊装孔,两个导向轴支架7之间固定有夹持板导向轴6,夹持板导向轴6上套设有若干个构件夹持板5,构件夹持板5一侧面固接有楔形定位销9,楔形定位销9嵌入固定长槽14内,构件夹持板5包括两个夹持板滑板21、夹持板方管22,两个夹持板滑板21分别固接在夹持板方管22两侧,夹持板导向轴6贯穿两个夹持板滑板21,夹持板方管22上固接有楔形定位销9。

将PC构件立放在连接杆13上,然后根据PC构件厚度改变两个构件夹持板5之间的距离,最后通过楔形定位销9将PC构件的位置固定,使用起来简单方便,占地面积小,作业效率高,很好的保护PC构件。

底支撑杆1远离后立柱4的一端固接有前桥固定板18,两个前桥固定板18之间固接有行走轮支撑轴17,前桥固定板18上开设有吊装孔,通过前桥固定板18和导向轴支架7上的吊装孔可以实现运输车架整体吊装,行走轮支撑轴17上转动连接有行走轮10,前端设计有行走轮轴和行走轮,在外力的作用下可自由移动,支撑柱3与连接杆13之间以及后立柱4与连接杆13之间均固接有加强方管11,后立柱4与底支撑杆1之间固接有第三加强方管19,支架末端的支撑柱3与前桥固定板18之间固接有第二加强方管15,使整个装置更加稳定牢固,每个后立柱4底端均设有一个支腿16,支腿16通过销轴20固定在后立柱4上,使底支撑杆处于水平状态,便于PC构件的摆放及固定。

使用的时候,将PC构件放置完成后,将运输车上吊钩36底端悬挂的吊链33固定在导向轴支架7上开设的吊装孔内,然后通过运输车将多块PC构件稳定的运输到适当位置,使用起来简单方便,极大的提高了作业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