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盗吸塑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1780发布日期:2018-10-13 00:55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塑盒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盗吸塑盒。



背景技术:

吸塑是一种塑料加工工艺,主要原理是将平展的塑料硬片材加热变软后,采用真空吸附于模具表面,冷却后成型,广泛用于塑料包装、灯饰、广告、装饰等行业。吸塑包装:采用吸塑工艺生产出塑料制品,并用相应的设备对产品进行封装的总称。吸塑包装制品包括:泡壳、托盘、吸塑盒,同义词还有:真空罩、泡罩等。吸塑包装的主要优点是,节省原辅材料、重量轻、运输方便、密封性能好,符合环保绿色包装的要求;能包装任何异形产品,装箱无需另加缓冲材料;被包装产品透明可见,外形美观,便于销售,并适合机械化、自动化包装,便于现代化管理、节省人力、提高效率吸塑包装设备主要包括:吸塑成型机、冲床、封口机、高频机、折边机。封装形成的包装产品可分为:插卡、吸卡、双泡壳、半泡壳、对折泡壳、三折泡壳等。目前使用的吸塑盒在进行放置物品时存在空间利用率不够合理,使用功能单一,使用效果较差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盗吸塑盒,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盗吸塑盒,包括吸塑盒本体,所述吸塑盒本体的两侧面开设有第一窗口和第二窗口,所述第一窗口和第二窗口的上方分别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窗口和第二窗口大小相适应的第一翻盖和第二翻盖,所述第一翻盖的便于通过拉链与所述第一窗口的边缘连接,所述所述第二翻盖的便于通过拉链与所述第二窗口的边缘连接,所述吸塑盒本体的内部通过隔板划分为第一放置区和第二放置区,所述第一放置区内设置有防盗报警器,所述隔板的边缘与所述吸塑盒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放置区和第二放置区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网板,所述网板的下方固定设置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的底部设置有排尘口,所述吸塑盒本体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提手。

优选的,所述第一翻盖与第一窗口连接的拉链以及第二翻盖与第二窗口连接的拉链均采用双拉链式连接。

优选的,所述吸塑盒本体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橡胶支脚。

优选的,所述排尘口采用拉链的密封连接。

优选的,所述吸塑盒本体采用防水织布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吸塑盒本体的两侧面开设有第一窗口和第二窗口,吸塑盒本体的内部通过隔板划分为第一放置区和第二放置区,提高了空间的合理利用,并且在放置物品时可以对如盘子上的水珠进行收集,防止污染环境,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效果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盗吸塑盒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盗吸塑盒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窗口;2-第一翻盖;3-第一放置区;4-提手;5-吸塑盒本体;6-第二放置区;7-隔板;8-第二翻盖;9-第二窗口;10-网板;11-橡胶支脚;12-排尘口;13-收集箱;14-防盗报警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盗吸塑盒,包括吸塑盒本体5,所述吸塑盒本体5的两侧面开设有第一窗口1和第二窗口9,所述第一窗口1和第二窗口9的上方分别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窗口1和第二窗口9大小相适应的第一翻盖2和第二翻盖8,所述第一翻盖2的便于通过拉链与所述第一窗口1的边缘连接,所述所述第二翻盖8的便于通过拉链与所述第二窗口9的边缘连接,所述吸塑盒本体5的内部通过隔板划分为第一放置区3和第二放置区6,所述第一放置区3内设置有防盗报警器14,所述隔板7的边缘与所述吸塑盒本体5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放置区3和第二放置区6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网板10,所述网板10的下方固定设置有收集箱13,所述收集箱13的底部设置有排尘口12,所述吸塑盒本体5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提手4。

所述第一翻盖与第一窗口1连接的拉链以及第二翻盖8与第二窗口9连接的拉链均采用双拉链式连接;所述吸塑盒本体5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橡胶支脚11;所述排尘口12采用拉链的密封连接;所述吸塑盒本体5采用防水织布制成。

工作原理:该实用新型通过吸塑盒本体5的两侧面开设有第一窗口1和第二窗口9,吸塑盒本体5的内部通过隔板划分为第一放置区3和第二放置区6,提高了空间的合理利用,并且在放置物品时可以对如盘子上的水珠进行收集,防止污染环境,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效果好的优点。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