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用薄页纸收纳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80982发布日期:2018-11-09 17:57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卫生用薄页纸收纳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对卫生用薄页纸进行收纳的卫生用薄页纸收纳容器。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对用于擦拭房子的地板、厕所或者人体等的卫生用薄页纸进行收纳的卫生用薄页纸收纳容器。

作为这种卫生用薄页纸收纳容器,公知有如下结构的卫生用薄页纸收纳容器,即:在该收纳容器的取出口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具备取出孔形成部件,利用该取出孔形成部件对卫生用薄页纸施加阻力,使卫生用薄页纸在设于卫生用薄页纸的预分割线处分离(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92962号公报

然而,由于上述专利文献1的结构是将取出孔形成部件从下嵌入取出口的结构,所以取出孔形成部件容易因来自上方的力而掉落。因此,有时在难以从取出口取出下一个卫生用薄页纸的情况下等因欲强制地取出卫生用薄页纸从而取出孔形成部件向容器内部掉落,从而难以取出卫生用薄页纸。

另外,上述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即使在未使用时关闭盖的状态下,在取出孔形成部件与盖之间也存在空间,从而有时卫生用薄页纸干燥。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状况,优选提供容易取出卫生用薄页纸且气密性良好的卫生用薄页纸收纳容器。

根据某一实施例,卫生用薄页纸收纳容器具备:容器主体,其将具有预分割线的卷绕为卷状的卫生用薄页纸收纳在内侧,并且具备为了将上述卫生用薄页纸在上述预分割线处分离并向外侧取出而具有供上述卫生用薄页纸沿上下方向通过的开口的取出部;以及盖体,其以开闭上述取出部的上述开口的方式安装于上述容器主体,上述卫生用薄页纸收纳容器的特征在于,上述取出部具备使上述取出部卡合于上述容器主体的卡合部,上述卡合部具有沿周向形成于上述取出部的侧面的上述上下方向的中央部的细腰部,在上述细腰部嵌入上述容器主体的安装口的缘部,从而上述卡合部与上述安装口卡合,在用上述盖体将上述取出部的上述开口关闭的状态下,上述盖体以成为气密状态的方式与上述取出部接触。

根据至少一个实施例,能够容易取出卫生用薄页纸且良好地维持保持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从正面上方观察本实施方式的卫生用薄页纸收纳容器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卫生用薄页纸收纳容器的容器主体上部的盖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卫生用薄页纸收纳容器的取出部的立体图。

图4是图3的iv-iv线的剖视图。

图5是用于说明取出部的优选方式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取出部的优选方式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取出部的优选方式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对卫生用薄页纸收纳容器的具体方式进行说明。但发明的范围并不限定于图示例子。

图1是从正面上方观察作为实施方式而示例的卫生用薄页纸收纳容器100的立体图。图2是卫生用薄页纸收纳容器100的容器主体101上部的盖103的剖视图。另外,图3是示出卫生用薄页纸收纳容器100的取出部110的立体图。图4是图3的iv-iv线的剖视图。另外,图5~图7是用于说明取出部110的优选方式的图。

此外,图1中省略了瓶体102的下部(底部)的图示。另外,图3中也图示出小盖120的突出部121。

卫生用薄页纸收纳容器100例如将卷状的卫生用薄页纸p(例如卷绕为卷状的湿片、湿纸巾等卷纸)收纳在内侧。如图1、图2所示,卫生用薄页纸收纳容器100具备:容器主体101,其具备为了将卫生用薄页纸p向外侧取出而具有供卫生用薄页纸p沿上下方向通过的开口的取出部110;以及作为盖体的小盖120,其以开闭取出部110的开口的方式安装于该容器主体101。

对收纳于卫生用薄页纸收纳容器100的卷绕为卷状的卫生用薄页纸p,在长度方向上隔开一定间隔地施加有预分割线,用户使用沿该预分割线分离后的尺寸的卫生用薄页纸p。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卫生用薄页纸收纳容器100的前后方向作为x轴方向,将小盖120支承于容器主体101(盖103)一侧作为后侧,并将其相反侧作为近前侧。另外,将主视时的左右方向(宽度方向)作为y轴方向,并将上下方向作为z轴方向。

容器主体101由形成容器主体101的下部的有底圆筒形状的瓶体102与形成容器主体101的上部的盖103来构成。

在瓶体102的上端设有开口部,在该瓶体102的上端部的外周面沿周向设有外螺纹部(省略图示)。

该瓶体102例如由pe(聚乙烯)或pp(聚丙烯)、或者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abs树脂等形成。

盖103具有顶面部103a并且形成下端部敞开的圆筒形状,在敞开的下端部的内周面设有与瓶体102的外螺纹部螺纹结合的内螺纹部。

该盖103例如由pe(聚乙烯)或pp(聚丙烯)、或者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abs树脂等形成。

而且,容器主体101成为瓶体102与盖103经由外螺纹部和内螺纹部能够自由拆装的连结构造,并能够使盖103相对于瓶体102自由拆装。因此,在从瓶体102拆下了103的状态下,能够将卫生用薄页纸p收纳在瓶体102的内部或者从内部取出卫生用薄页纸p。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卫生用薄页纸p以卷状地卷绕于沿上下方向(z轴方向)的轴心的状态收纳于容器主体101。

在形成容器主体101的一部分的盖103的顶面部103a设有:用于向容器主体101的外侧将收纳于容器主体101的内部的卫生用薄页纸p拉出的取出部110;以及能够转动地安装于该顶面部103a来对取出部110的开口进行开闭的小盖120。

此外,取出部110设于比小盖120的基端部更靠前后方向(x轴方向)的近前侧。即,小盖120能够转动地安装于盖103的顶面部103a处的取出部110的后方,该小盖120从后方覆盖于取出部110。

取出部110在形成于盖103的顶面部103a处的凹部104的大致中央部的安装口106配设。

该取出部110是例如用硅橡胶而成型出的能够弹性变形的部件。硅橡胶在耐久性方面优异,即使在再填充卫生用薄页纸p而反复使用卫生用薄页纸收纳容器100的情况下,也维持取出部110的弹性变形性,因此能够长期地适当取出卫生用薄页纸p。另外,硅橡胶在耐药品性方面优异,因此不会因渗入湿式卫生用薄页纸p的药液所含有的酒精等而变质,从而能够长期使用。

此外,取出部110所使用的材料并不限定于硅橡胶,也能够使用作为软质树脂材料的苯乙烯-丁二烯系、聚酯系、聚乙烯系、聚氨酯系等热塑性弹性体。另外,也可以用其他任意的树脂材料来形成取出部110。

另外,如图3、图4所示,取出部110俯视时呈圆形并且侧视时呈在侧面的上下方向的中央具有切口的形状。

该取出部110具有:取出部110的上表面的中央凹陷而成的凹部111;设于取出部110的外周的卡合部112;形成于凹部111的底面部111a的取出口113;以及能够弹性变形的多个挠性部114。

凹部111形成为以流下取出部110的上表面周缘的方式中央在上下方向凹陷的状态,俯视时呈圆形。凹部111的底面部111a呈平面状,并在该底面部111a形成有取出口113。

卡合部112具有:沿周向形成于取出部110的侧面的z方向中央部的在径向上凹陷的细腰部112a;成为细腰部112a的上侧的上面环状部112b;以及成为细腰部112a的下侧的下面环状部112c。该卡合部112以在细腰部112a嵌入安装口106的缘部、并且用上面环状部112b与下面环状部112c夹住安装口106的缘部的方式和安装口106卡合,从而将取出部110固定于盖103。

此外,上面环状部112b与下面环状部112c的y方向的长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任一方比另一方长。

在通过使下面环状部112c的直径比上面环状部112b大(在侧面观察下,使下面环状部112c比上面环状部112b长),从而在即使在将卫生用薄页纸p取出时从下方对取出部110施加了力的情况下,取出部110也难以从安装口106脱离。另一方面,通过使上面环状部112b比下面环状部112c长,从而在从上方对取出部110施加了力时,能够使取出部110难以掉落。

取出口113是用于将收纳于容器主体101的内部的卫生用薄页纸p取出的取出口,是通过在凹部111的底面部111a切开一个或者多个切口s而形成的。此时,也形成多个挠性部114。

此外,切口s的全长(y方向上的长度)例如优选被设定为普通用户的食指宽度以上的15mm左右。

挠性部114是在形成取出口113的情况下在凹部111的底面部111a切开一个或者多个切口s后形成的。

即,多个挠性部114之间的间隙是取出口113,通过使卫生用薄页纸p在该多个挠性部114之间的间隙(取出口113)插通并拉拽该卫生用薄页纸p来将其向外侧取出。

此时,挠性部114因在上下方向施加的力而变形,因此在取出卫生用薄页纸p时挠性部114因从下方施加的力而挠曲,而对卫生用薄页纸p施加阻力。由此,能够容易地使卫生用薄页纸p在预分割线处分离,同时能够利用复原力使下一个卫生用薄页纸p留在取出口113附近。

挠性部114的数量例如如图5(a)~图5(c)所示地可以为2~4个,更加如图5(d)~图5(e)所示地优选为5个以上。通过使挠性部114的数量为5个以上,能够增大施加于卫生用薄页纸p的阻力,从而更加容易使卫生用薄页纸p在预分割线处分离。

另外,也可以如图5(f)所示,通过使切口s相对于圆形的底面部111a的半径方向倾斜,来增大施加于卫生用薄页纸p的阻力。另外,也可以通过使切口s为曲线状,来增大施加于卫生用薄页纸p的阻力。

另外,各挠性部114优选为前端部的厚度比基端部的厚度薄的形状。

具体而言,例如能够如图6(a)所示地构成为,厚度越趋向前端越薄,并在侧视时挠性部114的下表面相对于上表面倾斜。此外,也可以构成为在侧视时挠性部114的上表面相对于下表面倾斜。

另外,也可以如图6(b)所示地构成为,在挠性部114的下表面处的前端部与基端部之间具备台阶部114a。此外,也可以构成为,在挠性部114的上表面处的前端部与基端部之间具备台阶部114a。

另外,也可以如图6(c)所示地构成为,将各挠性部114设为以基端部侧较厚的方式层叠有上下分开的长度不同的多个(这里为2片)片材1141、1142的状态。这里,长度较短的片材1142配置于长度较长的片材1141的下侧。此外,也可以构成为长度较短的片材1142配置于长度较长的片材1141的上侧。

通过像这样构成挠性部114的厚度,挠性部114变得容易挠曲,从而能够使施加于被拉出的卫生用薄页纸p的阻力更大。

小盖120例如通过沿y轴方向配置的未图示的转动轴而轴支承于盖103的顶面部103a,并配设为能够相对于该顶面部103a转动,从而向闭盖状态或开盖状态切换。

该小盖120构成为在闭盖状态与开盖状态的各个配置中分别配置为稳定的状态。即,小盖120例如在比可动范围内的规定的转动角度(例如参照图2)更接近取出部110时被施力而成为闭盖状态,另外在比上述规定的转动角度更远离取出部110时被施力而成为开盖状态。

此外,小盖120并不限定于通过转动轴而轴支承于顶面部103a,例如也可以与盖103成形为一体。具体而言,可以在盖103的顶面部103a切开切口而形成小盖120,在小盖120的基端部,形成使该顶面部103a的厚度沿y轴方向一部分减薄了的折痕。由此,可以构成为能够进行以沿着y轴方向的折痕为轴线的折弯动作,能够以将该折痕作为轴心的方式使小盖120转动,来开闭取出部110的开口。

另外,在小盖120的下表面设有在将取出部110的开口关闭的状态下与取出部110的上面环状部112b接触的突出部121。

该突出部121圆筒环状地突出设置于小盖120的下表面。在用小盖120关闭取出部110时,上面环状部112b的外周以与突出部121的内周接触的方式内插于突出部121。

在用小盖120关闭取出部110时,通过使上面环状部112b与突出部121嵌合来成为气密状态,从而能够防止容器主体101内的湿式卫生用薄页纸p干燥。

此外,也可以构成为通过使上面环状部112b的上表面与突出部121的内侧的小盖120的下表面接触来成为气密状态。

另外,使取出部110与小盖120为气密状态的结构并不限定于上述。

例如,也可以如图7(a)所示地构成为,使上面环状部112b的上表面形成为环状的带的中心向上方突出的曲面形状,小盖120的下表面不具备突出部121,而相替代地具备与上面环状部112b的上表面的曲面形状接触的盖体凹部122。

另外,也可以如图7(b)所示地构成为,在上面环状部112b的上表面形成槽部112b1,通过使突出部121嵌入槽部112b1来成为气密状态。

接下来,对从卫生用薄页纸收纳容器100取出卫生用薄页纸p时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在未使用状态即小盖120成为闭盖状态时,通过使小盖120的突出部121与上面环状部112b接触来保持气密性。

另外,收纳于内部的卫生用薄页纸p的第一张的端部在取出部110的取出口113插通,成为被取出口113保持的状态。

此时,通过将取出口113设于凹部111的底面部111a,来将被取出口113保持的卫生用薄页纸p收纳于凹部111的内部。即,不阻碍小盖120的关闭状态,能够防止卫生用薄页纸p从小盖120露出。

另外,在使用卫生用薄页纸p时,使小盖120转动成为开盖状态,用户将被取出口113保持的卫生用薄页纸p向上方拉拽,来将卫生用薄页纸p拉出。

此时,由于挠性部114的前端部比基端部薄,所以挠性部114容易因从下方施加的力而挠曲,对卫生用薄页纸p施加阻力,从而使卫生用薄页纸p在预分割线处分离。另外,由于对下一个卫生用薄页纸p施加挠性部114的复原力,所以下一个卫生用薄页纸p被保持在取出口113附近。

并且,在使用卫生用薄页纸p时,用户从上方对取出部110施加按压、或者在拉出卫生用薄页纸p时利用卫生用薄页纸p对取出部110从下方施加力。取出部110构成为在卡合部112的细腰部112a处嵌入容器主体101的安装口106的缘部,并以利用上面环状部112b与下面环状部112c夹住安装口106的缘部的方式和安装口106卡合,因此难以从安装口106脱离。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卫生用薄页纸收纳容器100具备:容器主体101,其将具有预分割线的卷绕为卷状的卫生用薄页纸p收纳在内侧,并且具备将所收纳的卫生用薄页纸p在预分割线处分离从而将其向外侧取出的取出部110;以及小盖120,其以开闭取出部110的方式安装于容器主体101。取出部110具备使取出部110卡合于容器主体101的卡合部112,卡合部112具有沿周向形成于取出部110的侧面的上下方向中央部的细腰部112a,在细腰部112a嵌入容器主体101的安装口106的缘部,从而和安装口106卡合。在用小盖120关闭取出部110时,小盖120以成为气密状态的方式与取出部110接触。

因此,即使从上下的任意方向对取出部110施加力,取出部110也难以脱离,能够容易取出卫生用薄页纸p。

另外,能够良好地维持气密性。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小盖120在其下表面具备圆筒环状地突出设置的突出部121,在用小盖120将取出部110的开口关闭的状态下,通过使取出部110的上部的外周与突出部121的内周接触,来使突出部121与取出部110嵌合。

因此,能够良好地维持气密性。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取出部110的上表面是中央部(环状的带的中央部)向上方突出的曲面形状,小盖120在其下表面具备盖体凹部122,在用小盖120将取出部110的开口关闭的状态下,取出部110的上表面与盖体凹部122接触。

因此,能够良好地维持气密性。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小盖120在其下表面具备圆筒环状地突出设置的突出部121,取出部110在其上表面具备圆环状的槽部112b1。在用小盖120将取出部110的开口关闭的状态下,突出部121嵌入于取出部110的槽部112b1。

因此,能够良好地维持气密性。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取出部110的上表面的中央具备在上下方向凹陷的凹部111,在凹部111的底面部111a形成有将卫生用薄页纸p向外侧取出的开口(取出口)113。

因此,由于被取出口113保持的卫生用薄页纸p收纳于凹部111的内部,所以卫生用薄页纸p不会阻碍小盖120的关闭,并能够防止卫生用薄页纸p从小盖120露出。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举出遍及整周地在取出部110的侧面的上下方向中央部形成有细腰部112a的结构的例子进行了说明(参照图3),但并不限定于该结构。例如,也可以构成为下面环状部112c具有切口部并且细腰部112a不是遍及整周而是在周向上断续地形成。这样,能够提高将取出部110装配于盖103的装配性。

本申请基于2016年3月30日在日本提出的基础申请2016-067120号,并通过参照将其全部内容并入本申请。

附图标记说明:

100…卫生用薄页纸收纳容器;101…容器主体;102…瓶体;103…盖;103a…顶面部;104…凹部;106…安装口;110…取出部;111…凹部;111a…底面部;112…卡合部;112a…细腰部;112b…上面环状部;112b1…槽部;112c…下面环状部;113…取出口;114…挠性部;114a…台阶部;120…小盖(盖体);121…突出部;122…盖体凹部;1141、1142…片材;p…卫生用薄页纸。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