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93964发布日期:2019-01-14 19:24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输送被输送物的输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在多个方向送出被输送物或从多个方向送入被输送物的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在配送站点和集货站点、仓库等,存在要处理多种被输送物的情况。另外,存在将多个被输送物分拣后,装载到卡车上,或输送到规定的架上的情况。

在现有技术中,利用设置有多个专利文献1、2、3那样的移载装置的分拣系统,来进行被输送物的分拣。

专利文献1、2中记载的移载装置具有使被输送物直线地通过的主输送路和在正交的方向上输送被输送物的副输送路,是能够将被输送物转移到其他传输线的装置。

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移载装置具有使被输送物直线地通过的主输送路和在斜向方向上排出被输送物的排出机构,是能够将被输送物在斜向方向上送出并转移到其他传输线的装置。

现有技术的分拣系统,是配置有多个上述那样的移载装置而传输线复杂地分支的系统。利用该分拣系统输送被输送物,将被输送物从输送来被输送物的传输线交接到分支的支路传输线,将送出目的地逐渐缩小而使被输送物移动到作为目的处的输送目的地。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6354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5168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5-163547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的运载装置是在2个方向上选择性地送出被导入的被输送物的装置。

因此,现有技术的分拣系统成为复杂地分支的传输线,成为规模相当大的系统。即,在构建现有技术的分拣系统时,需要很大的设置场所。

为此,本发明关注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点,其技术问题在于开发一种能够在多个方向上送出被输送物的输送装置。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式提供一种输送装置,其具有使被输送物移动的多个输送单元,多个该输送单元配置成面状,上述多个输送单元包括多个带方向改变功能的输送单元,上述带方向改变功能的输送单元设有用于改变输送方向的输送方向改变机构,上述输送装置的特征在于:多个输送单元各具有与之对应的控制装置,能够驱动各自的输送单元,多个输送单元附有地址,控制装置基于被送入到输送单元的被输送物的输送目的地和本输送单元的地址,决定从输送单元送出的送出方向,使得被输送物靠近输送目的地。

本发明的输送装置是由多个输送单元以面状配置而成的输送装置。而且,包括多个带方向改变功能的单元,该带方向改变功能的单元具有改变输送方向的输送方向改变机构。

在本发明的输送装置中,输送单元附有地址。控制装置基于送入到输送单元的被输送物的输送目的地和本输送单元的地址,决定送出方向,使得被输送物靠近输送目的地,使输送方向改变机构发挥作用来改变被输送物的行进方向。因此,能够将被输送物从输送装置的希望的位置送出到外部。

优选在上述输送单元设置有上述控制装置。

在上述的各方式中,优选能够识别与相邻的输送单元之间的被输送物的交接,随着被输送物的移动,交接关于被输送物的输送目的地的信息。

在本发明的输送装置中,伴随被输送物的移动,交接关于被输送物的输送目的地的信息。因此,总括地控制输送装置的控制装置使用性能较低的装置已足够。另外,与各个输送单元对应的控制装置进行信号等的交换和运算,因此运算速度快,输送单元的响应速度快,被输送物的输送速度快。

在上述的各方式中,优选技术方案1至3的任一项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装置包括:输送目的地存储模块,其暂时存储关于被输送物的输送目的地的输送目的地信息;信息接收模块,其从与输送来被输送物的输送单元对应的控制装置接收上述输送目的地信息;和信息发送模块,其向与要输送去被输送物的输送单元对应的控制装置发送上述输送目的地信息。

在本发明的输送装置中,与各个输送单元对应的控制装置具有输送目的地存储模块、信息接收模块和信息发送模块。在本发明的输送装置中,随着被输送物跨过输送单元而移动,输送目的地信息从上游侧的输送单元被交接到下游侧的输送单元。因此,被输送物例如要改变行进方向而到达输送单元时,输送目的地信息也被传递到该输送单元。因此,输送单元基于关于传递到输送目的地的信息进行动作,能够将被输送物发送到希望的方向。

在上述的各方式中,优选多个输送单元具有1个或2个以上的检测其上是否有被输送物的有载传感器。

在上述的各方式中,优选具有用于确定输送目的地的输送目的地选定模块,关于被输送物的输送目的地的信息被输入到与确定的输送单元对应的控制装置。

在上述的各方式中,优选输送单元按纵排和横排排列,输送单元所附的地址包括关于纵排中的位置的纵排地址和与关于横排中的位置的横排地址,被输送物的输送目的地也包括关于纵排中的位置的纵排地址和关于横排中的位置的横排地址,被输送物由输送单元在纵排方向或者横排方向移动,并比较被输送物的输送目的地的纵排地址或者横排地址与输送单元的纵排地址或者横排地址,当两者的纵排地址或者横排地址一致时,输送单元改变输送方向使被输送物在横排方向或者纵排方向移动。

具体而言,优选由输送单元使被输送物在纵排方向或者横排方向移动,并比较被输送物的输送目的地的纵排地址或横排地址和输送单元的纵排地址或横排地址,当由输送单元使被输送物在纵排方向移动从而纵排地址一致时,输送单元改变输送方向使被输送物在横排方向移动,当由输送单元使被输送物在横排方向移动从而两者的横排地址一致时,输送单元改变输送方向使被输送物在纵排方向移动。

优选能够识别与相邻的输送单元之间的被输送物的交接,上述控制装置具有输送目的地存储模块,上述输送目的地存储模块暂时存储关于被输送物的输送目的地的输送目的地信息,以识别到从本输送单元向相邻的输送单元交接了被输送物为条件,删除在本输送单元的输送目的地存储模块中存储的输送目的地信息。

优选能够识别与相邻的输送单元之间的被输送物的交接,上述控制装置具有输送目的地存储模块,上述输送目的地存储模块暂时存储关于被输送物的输送目的地的输送目的地信息,以识别到从相邻的输送单元向本输送单元交接了被输送物为条件改写输送目的地存储模块的信息,将新的输送目的地信息存储在本控制装置的输送目的地存储模块。

优选输送单元包括:行进部,其具有与被输送物接触且能够转动或者行进的接触部件,用于使被输送物移动;支承上述行进部的旋转台;旋转用电机;和行进用电机,由行进用电机来驱动上述行进部,旋转台直接或者间接地与旋转用电机的输出部耦合,从而由旋转用电机使旋转台和行进部旋转。

优选输送单元包括:行进部,其具有与被输送物接触且能够转动或者行进的接触部件,用于使被输送物移动;支承上述行进部的旋转台;旋转用电机;和行进用电机,旋转用电机包括:在轴向贯通的贯通孔和输出转动力的输出部,传动轴插入在上述贯通孔中,在旋转用电机的下部具有行进用电机,由行进用电机使传动轴转动,由传动轴驱动上述行进部,旋转台直接或者间接地与旋转用电机的输出部耦合,从而由旋转用电机使旋转台和行进部旋转。

优选旋转用电机与行进用电机位于重合的位置。

也可以为输送单元包括主输送器、副输送器和使上述主输送器或者副输送器的至少一者升降的升降机构,上述主输送器具有在规定的平面区域、在规定的方向输送被输送物的主输送路,上述副输送器具有配置在与主输送路相同的平面区域、在与主输送路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输送被输送物的副输送路,由上述升降机构使一个输送路上升到比另一个输送路靠上方处以改变被输送物的输送方向。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输送装置能够在多个方向上送出被输送物。因此,利用本发明的输送装置,能够在狭小的空间中构建分拣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输送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构成图1的输送装置的输送单元的立体图。

图3是图2的输送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将图2的输送单元的旋转用电机和行进用电机分解而得的立体图。

图5是从斜下方观察图2的输送单元的辊驱动部分的局部立体图。

图6是表示图2的输送单元的动力系统的骨架视图。

图7的(a)是表示与图1的输送装置的各输送单元对应的控制装置的框图和相邻的控制装置的关系的回路图,图7的(b)表示地址存储模块的存储区域。

图8是表示与图1的输送装置的各输送单元对应的控制装置的关联的概念图。

图9是包括图1的输送装置的分拣系统的概念图。

图10的(a)、图10的(b)是表示分拣系统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1的(a)、图11的(b)是表示接着图10的分拣系统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输送装置的概念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采用的输送单元的立体图。

图14是图13的输送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输送装置2。输送装置2如图1那样以面状排列多个输送单元1而成。即,多个输送单元1密集地铺设面状,构成输送装置2。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俯视时,48个输送单元1以长方形形状排列。更具体而言,输送装置2由输送单元1按纵6排、横8排,以矩阵状排列而成。

输送单元1的外观如图2所示。

输送单元1具有由输送辊3使被输送物移动的功能。另外,具有用于改变输送方向的输送方向改变机构。具体而言,输送单元1具有旋转台6,能够改变输送辊3的方向,能够改变被输送物的移动方向。

以下,说明输送单元1的结构。如图2、图3所示,输送单元1中,从上开始依次设有行进部5、旋转台6、箱体7、旋转用电机8、行进用电机9等。

箱体7固定于输送装置2的未图示的固定用结构。

在箱体7固定着旋转用电机8。并且,在旋转用电机8的下方固定着行进用电机9。

行进部5安装于旋转台6。

旋转台6以可被驱动而转动的方式安装于旋转用电机8。

行进部5与行进用电机9耦合。

对上述的各结构进行了说明,接着,说明输送单元1的动作。

如图3所示,行进部5具有2个输送辊3(转动体)和驱动辊4(驱动体)。

2个输送辊3可转动地安装于旋转台6。2个输送辊3的轴芯是平行的。2个输送辊3以隔开规定的间隔的方式配置,由输送辊3的表面构成用于载置(接触)被输送物的输送面。

在2个输送辊3的下侧的中央附近,配置有驱动辊4。

如图3、图5所示,驱动辊4具有按压部21、22、锥齿轮部23、轴部24。

按压部21、22是呈设有圆周面的圆柱状的部位。

按压部21、22隔着规定的间隔地配置。

在按压部21的与按压部22相对的部位,设置有锥齿轮部23。按压部21和锥齿轮部23是一体的,利用轴部24与按压部22连结。轴部24的两端突出于按压部21、22的外侧。按压部21、锥齿轮部23、按压部22、轴部24被固定为一体而一体地转动。

驱动辊4的轴部24的两端可旋转地支承于后述的旋转台6。

另外,如图5所示,驱动辊4的按压部21、22的圆周部分按压输送辊3。当驱动辊4转动时,2个输送辊3转动。

如图3所示,旋转台6是具有圆周面的筒状的部件。在旋转台6的内部设置有固定部17和啮合部18。固定部17和啮合部18上下地配置,固定部17配置于啮合部18的上侧。在旋转台6的上表面形成有四边形的开口25。

固定部17具有与开口25连续的一对相对的壁面26a、26b。

在壁面26a设置有驱动辊固定部20和2个辊固定部19。驱动辊固定部20和2个辊固定部19由已知的轴承构成。

2个辊固定部19以隔开规定的间隔的方式设置。驱动辊固定部20设置在2个辊固定部19的中间附近。另外,驱动辊固定部20设置于比辊固定部19更靠下方处。

在壁面26b也设置有与设置于壁面26a的驱动辊固定部20和2个辊固定部19相同的驱动辊固定部20和2个辊固定部19,但是为了方便描绘而未图示它们。

在壁面26a、26b的各辊固定部19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有行进部5的输送辊3的轴。另外,在壁面26a、26b的各驱动辊固定部20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有驱动辊4(轴部24)。如此,行进部5的各输送辊3和驱动辊4能够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固定部17。

当各输送辊3安装在旋转台6的固定部17时,如图1、图2所示,各输送辊3的一部分从开口25露出。即,各输送辊3的上部的一部分从开口25露出,其他的部位被收纳在旋转台6的内部。

如图3所示,固定部17的下方的啮合部18构成环状连续的内齿轮。

如图3所示,箱体7具有四方柱状的外形。在箱体7设置有上下贯通的旋转用电机配置孔7a。在旋转用电机配置孔7a中收纳配置有后述的旋转用电机8。

在箱体7的上表面,设置有有载传感器16。有载传感器16具有检测物品存在或者通过的功能。有载传感器16的上端的高度位置比输送辊3的上部(输送面)稍微靠下。在图2中,仅描绘了一个有载传感器16,但是优选在旋转用电机配置孔7a的周围的4处设置有载传感器16。即,有载传感器16可以在输送单元1设置2个以上。另外,优选在所有的输送单元1设置有有载传感器16,但是也可以存在未设有有载传感器16的输送单元1。

箱体7固定于未图示的固定结构。箱体7固定在固定结构的结果为输送单元1的姿态稳定。

旋转用电机8(图4)与公知的电机同样地具有定子72和转子27(图6),转子27与输出轴10连接。旋转用电机8的转子27如图6所示为圆筒状,在内部形成有贯通孔73。

另外,在输出轴10的内部也设置有贯通孔11。设置于转子27的贯通孔73与设置于输出轴10的贯通孔11连通。因此,旋转用电机8具有在轴向上贯通的贯通孔11。

在输出轴10的外侧,与输出轴10一体地固定有输出齿轮12。即,输出齿轮12与输出轴10一体地转动。在输出齿轮12的周围,多个(例如4个)小齿轮13等间隔地配置于输出齿轮12的周围。各小齿轮13的轴可旋转地支承于未图示的连结部件。连结部件由未图示的固定部件固定于箱体7,小齿轮13不公转。

如图6所示,各小齿轮13与旋转台6的图2所示的啮合部18(内齿)啮合。旋转用电机8的动力经由输出轴10、输出齿轮12、多个小齿轮13传递到旋转台6侧的啮合部18。

也能够省略小齿轮13。即,输出齿轮12与旋转台6的啮合部18可以直接啮合。

如图6所示,行进用电机9与公知的电机同样具有定子75和转子28。转子28与作为输出轴的驱动轴14(传动轴)连接。在驱动轴14的前端设置有锥齿轮部15,锥齿轮部15与驱动轴14一体地转动。驱动轴14的外径小于旋转用电机8的输出轴10的贯通孔11的内径和定子72的贯通孔73小。而且,如图6所示,行进用电机9的驱动轴14贯通旋转用电机8的贯通孔73、11。行进用电机9的驱动轴14与旋转用电机8的输出轴10是同心的。

锥齿轮部15与行进部5的驱动辊4的锥齿轮部23啮合。行进用电机9的转子28的动力经由驱动轴14、锥齿轮部15传递到行进部5侧的锥齿轮部23。

在输送单元1中,内置有图7所示的控制装置30。控制装置30向各输送单元1的行进用电机9和旋转用电机8供给电力,使各输送单元1的行进用电机9和旋转用电机8驱动、停止。即,如图7所示,在控制装置30,内置有驱动行进用电机9的行进电机驱动电路62和驱动旋转用电机8的旋转电机驱动电路63。

另外,在控制装置30中,内置有地址存储模块65、地址比较模块66和输送目的地存储模块40。地址存储模块65、地址比较模块66和输送目的地存储模块40由cpu、存储器和存储于存储器的软件实现。

另外,在控制装置30中,内置有接收发送部41。

地址存储模块65为如上述那样的存储器,存储有表示各个输送单元1的位置的地址。

如上述那样的输送单元1按纵6排、横8排的矩阵状排列而成,地址是输送单元1的节点号码。地址由表示纵排中的位置的纵排地址和表示横排中的位置的横排地址构成。为了方便,使图7的地址存储模块的左侧的存储区域为存储纵排地址的区域,使右侧的存储区域为存储横排地址的区域。

图9表示输送装置2的各输送单元1的地址。

地址存储模块存储有图9所示的输送装置2的与各输送单元1的位置对应的地址。

输送目的地存储模块40是暂时存储输送目的地信息的存储器。

在此,“输送目的地信息”是表示从输送装置2送出被输送物55的送出目的地的信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后述那样,在输送装置2的一边a有送入输送器50,在其余3边b、c、d有送出输送器组51、52、53。

构成送出输送器组51、52、53的各分支输送器标记有与输送装置2的各输送单元1的地址连号的地址。

接收发送部41在相邻的输送单元的控制装置30之间进行信号的发送和接收,具有作为从上游侧的输送单元接收输送目的地信息的信息接收模块的功能和作为向下游侧的输送单元发送上述输送目的地信息的信息发送模块的功能。

地址比较模块66比较接收发送部41从上游侧的输送单元1接收的输送目的地信息和存储在本输送单元1的地址存储模块65的本输送单元1的地址,决定输送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比较被输送物的输送目的地的纵排地址及横排地址和输送单元1的纵排地址及横排地址,当两者的纵排地址或者横排地址一致时,输送单元1改变输送方向使被输送物55在横排方向或者纵排方向移动。

例如,使被输送物在横排方向直线移动,在该过程中,在载置的输送单元1中,比较被输送物的输送目的地的纵排地址和输送单元1的纵排地址。然后,若被输送物的输送目的地的纵排地址与输送单元1的纵排地址一致,则输送单元1改变输送方向使被输送物55在横排方向移动。

同样地,当使被输送物在横排方向直线移动的情况下,在该过程中,在载置的输送单元1中,比较被输送物的输送目的地的横排地址和输送单元1的横排地址。然后,若被输送物的输送目的地的横排地址与输送单元1的横排地址一致,则输送单元1改变输送方向使被输送物55在纵排方向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30设置于所有的输送单元1,相邻的控制装置30彼此之间通过信号线43相互连接。另外,向各控制装置30输入各输送单元1的有载传感器16的信号。

此外,由于输送单元1纵横地排列,因此如图8所示,纵向相邻的输送单元1和在横向相邻的输送单元1之间通过信号线43相互连接。

另外,如图8所示,最靠近送入侧边a且面对送入侧边a的输送单元1与上级控制装置46连接。

接着,说明采用了输送装置2的分拣系统80。

在本实施方式的输送装置2中,在各输送单元1设有有载传感器16。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输送装置2中,在多个输送单元1以面状密集地铺设而被组装于面状输送装置71时,在面状输送装置71的各边设置有边界传感器,该边界传感器确认向面状输送装置71导入物品或排出物品。此外,边界传感器也是有载传感器之一。

输送装置2如上述那样在俯视时48个输送单元1以长方形形状排列而成,其中的一边a作为送入侧边发挥作用,其他的3边b、c、d作为送出侧边发挥作用。

输送装置2构成分拣系统80,如图9所示,送入输送器50与送入边a连接。另外,送出输送器组51、52、53与送出边b、c、d连接。

送出输送器组51、52、53均由多个宽度较窄的分支输送器81集合而成,具有与位于输送装置2的各边的输送单元1对应的分支输送器81。

另外,各分支输送器81具有地址,各分支输送器81的地址与输送装置2的各输送单元1的地址连号。

若具体说明,则面对输送装置2的a边的各输送单元1是横排的第一排,因此横排地址都是1,纵排地址从1变化至6。

因此,面对输送装置2的a边的各输送单元1的地址从图9的上部起依次为11、21、31、41、51、61。

另外,与地址11的输送单元1连接的分支输送器81的地址为01,与地址61的输送单元1连接的分支输送器81的地址为71。

因此,面对输送装置2的a边的各输送单元1和分支输送器的地址是01、71、纵排地址成为连号。

同样,面对输送装置2的d边的各输送单元1是纵排的第一排,因此纵排地址都是1,横排地址从1变化至8。

因此,面对输送装置2的d边的各输送单元1的地址从图9的左端起依次为11、12、13、14、15、16、17、18。

另外,与地址18的输送单元1连接的分支输送器81的地址为19,横排地址连号。

从设置于输送装置2的送入边a的送入输送器50被输送到输送装置2的被输送物,放置在任一输送单元1之上。然后,被输送物经过输送单元1上,依次被交接到相邻的输送单元1,最后到达输送装置2的任一送出边b、c、d,被输送物被送出到任一分支输送器81。

具体而言,当驱动行进用电机9时,构成输送面的输送辊3转动,被输送物载置在输送辊3上。并且,相邻的任一输送单元1的输送辊3也行进。其结果,由最初载置着被输送物的输送单元1的输送辊3从该输送单元1排出被输送物,并将其交接到相邻的任一输送单元1。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各输送单元1设置有有载传感器16,原来载置有被输送物55的输送单元1的有载传感器16成为关闭(off)状态,接收侧的输送单元1的有载传感器16成为打开(on)状态,能够识别被输送物的交接。

另外,能够通过基于接收发送部41的相互通信,来识别被输送物的交接。

在本实施方式的分拣系统80中,在相邻的输送单元1之间进行通信,依次传递被输送物的输送目的地信息。即,随着被输送物的移动,输送目的地信息在输送单元1的控制装置30之间交接。控制装置30根据输送目的地使位于输送路径上的输送单元1的输送辊3依次转动,同时调整位于输送路径上的输送单元1的旋转用电机8的转动角度位置。

当驱动旋转用电机8时,行进部5与旋转台6一起转动。因此,当驱动旋转用电机8时,能够改变被输送物55的输送方向。

在本实施方式的分拣系统80中,在从送入输送器50输送被输送物55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各输送单元1的输送方向,能够送出到送出侧边b、c、d的任一分支输送器81。

以下,具体说明分拣系统80的控制方法。

输送装置2整体被分割为多个输送单元1,各输送单元1各自独立设有行进用电机9。因此,输送装置2能够独立地使各输送单元1驱动/停止。本实施方式的输送装置2中,各位置的输送单元1的行进用电机9通常是停止的,仅在必要的情况下驱动。

必要的情况是指,要从位于上游侧的输送单元1接收被输送物的状态时和要向位于下游侧的输送单元排出被输送物的状态时。

前者是在处于上游侧的位置的输送单元1存在被输送物且在本输送单元1不存在被输送物的情况。具体而言,在上游侧的输送单元1的有载传感器16检测到被输送物的存在且本输送单元1的有载传感器16未检测到被输送物的状态,并且当前本输送单元停止输送的情况下,起动本输送单元来接收被输送物。

另外,在位于上游侧的输送单元1存在被输送物且在位于下游侧的输送单元1被驱动的情况下,能够从上游侧的输送单元1接收被输送物。具体而言,在上游侧的输送单元1的有载传感器16检测到被输送物的存在且下游侧的输送单元1被驱动的情况下,也能够启动本输送单元来接收被输送物。

另外,应向下游侧的输送单元1排出被输送物状态时,是在本输送单元1存在被输送物且在下游侧的输送单元1没有被输送物的情况。具体而言,在本输送单元1的有载传感器16检测到被输送物的存在且在下游侧的输送单元1的有载传感器16没检测到被输送物的情况下,启动本输送单元将被输送物排出到下游侧。

另外,在输送单元1存在被输送物且下游侧的输送单元1被驱动的情况下,也能够向下游侧的输送单元1排出被输送物。具体而言,在输送单元1的有载传感器16检测到被输送物的存在且下游侧的输送单元1被驱动的情况下,也启动本输送单元将被输送物排出到下游侧的输送单元1。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输送装置2中,在从上游侧的输送单元1向本输送单元1送入被输送物的情况下,从上游侧的输送单元1向本输送单元1的接收发送部41发送输送目的地信息。然后将上述输送目的地信息存储在输送目的地存储模块40中。

另外,从本输送单元1排出被输送物时,存储于本输送单元1的输送目的地存储模块40的上述输送目的地信息被删除。

若将被输送物的移动和信息的移动关联起来进行说明,则当从上游侧的区域向本区域送入被输送物,被输送物跨区域地移动时,上述输送目的地信息也随之从上游侧的区域被交接到下游侧的区域。

若具体说明,则在本区域的输送单元进行动作,本输送单元1的有载传感器16从未检测到被输送物的状态成为检测到被输送物的状态时,从上游侧的区域向本输送单元1的接收发送部41发送输送目的地信息而改写输送目的地存储模块40的信息,将输送目的地信息存储在本输送单元1的输送目的地存储模块40中。

即,以识别到与相邻的输送单元1之间的被输送物55的交接为条件,改写输送目的地存储模块40的信息,在本输送单元1的输送目的地存储模块40存储输送目的地信息。

另外,在本输送单元1的有载传感器16检测到被输送物55的状态下,本输送单元1进行动作,变到本输送单元1的有载传感器16未检测到被输送物的状态,在之后经过一定时间的情况下,删除存储于本输送单元1的输送目的地存储模块40的输送目的地信息。

即,以输送单元1是否驱动和有载传感器16是否检测到被输送物的存在为契机,删除或改写存储于输送目的地存储模块40的上述输送目的地信息。

更具体而言,以所在的直线输送区域的输送单元处于驱动中且有载传感器16从未检测到被输送物的存在的状态变为检测到被输送物的存在的状态为契机,改写存储于输送目的地存储模块40的输送目的地信息。

即,以识别到与相邻的输送单元1之间的被输送物55的交接为条件,改写存储于输送目的地存储模块40的输送目的地信息。

在本实施方式的分拣系统80中,在送入输送器50设置有被输送物确定装置45。具体而言,被输送物确定装置45是条形码阅读器。从条形码阅读器读取的信息被发送到上级控制装置46。上级控制装置46是公知的个人电脑,内置有cpu和存储器(未图示)。

上级控制装置46根据条形码所记载的信息,确定被输送物55,查询被输送物55的输送目的地。然后,将目的场所的地址输入接收了被输送物55的输送单元1的控制装置30。在本实施方式中,上级控制装置46作为确定输送目的地的输送目的地选定模块发挥作用。

基于图10进行说明,被输送物55被送入输送器50输送而到达输送装置2,被导入输送装置2的地址31的输送单元1。

被输送物55就要来到地址31的输送单元1时,附属于输送单元1的有载传感器16或者边界传感器检测被输送物55的存在,行进用电机9被驱动而输送辊3旋转,将被输送物55引入地址31的输送单元1。此外,在将被输送物55引入输送单元1时,输送辊3朝向使被输送物从送入边a向送出边c移动的方向。

此时,从上级控制装置46对地址31的输送单元1(准确而言,控制装置30)输入被输送物55的输送目的地的地址。例如,使被输送物55的输送目的地的地址为05号的分支输送器。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上级控制装置46作为确定输送目的地的输送目的地选定模块发挥作用,将关于被输送物的输送目的地的信息(地址为05号的分支输送器)输入到与确定的输送单元(地址31的输送单元1)对应的控制装置。

引入了被输送物55的输送单元1将它本身的地址与被输送物55的输送目的地地址的纵排地址或者横排地址进行比较。

在本实施方式中,比较横排地址。

依照设置的例子,被输送物55的输送目的地的横排地址是5,当前载置被输送物55的输送单元1的横排地址是1。

在本实施方式中,比较横排地址,使被输送物55从送入边a向送出边c直线移动,直到被输送物55的输送目的地的横排地址与输送单元1的横排地址一致为止。具体而言,使被输送物55按照地址31、32、33、34、35的顺序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地址31的输送单元1接收被输送物55时,输送辊3朝向使被输送物从送入边a向送出边c移动的方向,因此地址31的输送单元1在接收被输送物55后也继续转动。另外,从地址31的输送单元1接收被输送物55的地址32的输送单元1,使输送辊3朝向使被输送物从送入边a向送出边c移动的方向,并且开始转动输送辊3。

其结果,如图10的(a)所示,从最初接收了被输送物55的地址31的输送单元1,向与送出边c侧相邻的地址32的输送单元1送出被输送物55。

而且,随着被输送物55的移动,被输入输送目的地存储模块40的输送目的地信息被依次送到下游侧的地址32的输送单元1。

删除在输送来被输送物的地址31的输送单元1的输送目的地存储模块40中输入的输送目的地信息。

在接收了被输送物55的地址32的输送单元1中,也比较横排地址。依照设置的例子,被输送物55的输送目的地的横排地址是5,当前载置着被输送物55的输送单元1的横排地址是2,所以地址32的输送单元1在接收到被输送物55之后继续转动,向与送出边c侧相邻的地址33的输送单元1送出被输送物55。

而且,随着被输送物55的移动,被输入输送目的地存储模块40的输送目的地信息被依次送到下游侧的地址33的输送单元1。

然后,接收了被输送物55的地址33的输送单元1也重复相同的步骤,在接收到被输送物55之后继续转动,向与送出边c侧相邻的地址34的输送单元1送出被输送物55,并将输送目的地信息依次送到下游侧的地址34的输送单元1。

然后,接收了被输送物55的地址34的输送单元1也重复相同的步骤,在接收到被输送物55之后继续转动,向与送出边c侧相邻的地址35的输送单元1送出被输送物55,并将输送目的地信息依次送到下游侧的地址35的输送单元1。

接收了的被输送物55的地址35的输送单元1也比较横排地址。依照设置的例子,被输送物55的输送目的地的横排地址是5,当前载置着被输送物55的输送单元1的横排地址是5,因此两者一致。

在本实施方式中,比较横排地址,若两者一致,则驱动旋转用电机8使旋转台6转动,改变输送辊3的方向。具体而言,使旋转台6旋转90度,如图10的(b)所示,朝向使被输送物向送出边b/d方向移动的方向。

而且,比较本输送单元1的地址和被输送物55的输送目的地地址的纵排地址。

依照设置的例子,被输送物55的输送目的地的纵排地址是0,当前载置着被输送物55的输送单元1的纵排地址是3。

在本实施方式中,比较纵排地址,使输送辊3在被输送物55的输送目的地的纵排地址与输送单元1的纵排地址一致的方向上旋转。

其结果,如图10的(b)所示,被输送物55从地址35的输送单元1向d边方向行进。

然后,被输送物55从地址35的输送单元1向与d边方向相邻的地址25的输送单元1移动。

随着被输送物55的移动,被输入输送目的地存储模块40的输送目的地信息被依次送到下游侧的地址25的输送单元1。

接收了被输送物55的地址25的输送单元1也比较纵排地址。依照设置的例子,被输送物55的输送目的地的横排地址0,当前载置着被输送物55的输送单元1的纵排地址2,所以地址25的输送单元1在接收到被输送物55后继续转动,向与送出边d侧相邻的地址15的输送单元1送出被输送物55。

并且,随着被输送物55的移动,被输入输送目的地存储模块40的输送目的地信息被依次送到下游侧的地址15的输送单元1。

然后在接收了的地址15的输送单元1中,重复相同的步骤,在接收到被输送物55之后继续转动,如图11的(c)所示,向与送出边d侧相邻的分支输送器81送出被输送物55。即,将被输送物55从输送装置2排出到地址05的分支输送器(图11的(d))。当被输送物55被排出到输送装置2之外时,输送目的地信息被删除。

在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中,向d边方向送出了被输送物,不过也能够向其他的边方向送出被输送物。

另外,在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中,在所有输送单元1中设置了控制装置30,不过也可以减少设置有控制装置30的输送单元。

例如,如图12所示,令4个输送单元1为一组83,在一组中一个一个地设置控制装置30。

根据本实施方式,属于一个组83的多个输送单元1被同步地驱动。即,属于一个组83的多个输送单元1的旋转台6朝向相同的方向,且属于一个组83的多个输送单元1的输送辊3向相同的方向转动。

另外,可以由共用的电机来驱动属于组83的多个输送单元1。例如,也可以在属于一个组83的多个输送单元1之一中设置行进用电机9,将该行进用电机9的动力传导至其他输送单元1。同样,也可以在输送单元1之一中设置旋转用电机8,将该旋转用电机8的动力传导至其他的输送单元1。

在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中,各输送单元1的旋转台6旋转90度,以直角改变被输送物55的输送方向,但是,例如也可以使旋转台6旋转45度角,使被输送物向斜方向移动。并且,也可以使旋转台6旋转至中途的角度,被输送物55的输送轨迹为描绘圆弧的样子。

在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中,先比较本输送单元1的横排地址和被输送物55的输送目的地的横排地址,之后,比较本输送单元1的纵排地址和被输送物55的输送目的地的纵排地址,不过也可以先比较本输送单元1的纵排地址和被输送物55的输送目的地的纵排地址。

另外,也可以勘察行进方向的状況,例如在相对于载置有被输送物55的输送单元1在与横排侧相邻的输送单元1存在被输送物的情况下,避开该与横排侧相邻的输送单元1,而向与纵排侧相邻的输送单元1输送被输送物。

例如,也可以比较本输送单元1地址和被输送物55的输送目的地地址的纵排地址和横排地址,决定纵排的行进方向和横排的行进方向。然后,确认行进方向的输送单元1的有载传感器16,向不存在被输送物55一侧送出被输送物55。

同样,在任一输送单元1产生了任何的错误的情况下,可以绕过该输送单元1而输送被输送物55。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为了容易说明,说明了从送入输送器50向输送装置2一个一个送入被输送物55的例子,但是也可以同时将多个被输送物55导入输送装置2。

在该情况下,在存在输送装置2上混杂的情况,但是如上述那样,输送单元1在满足特定条件的情况下被驱动,因此各被输送物55能够向目的地移动。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识别被输送物的交接的机构,采用了输送单元1设置有有载传感器16的方法和利用接收发送部41进行相互通信的方法。

依照本实施方式,能够利用2种方法来识别被输送物的交接。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该构成,只要是通过任何一种方式能够识别被输送物的交接的构成即可。

采用了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的输送单元1,都包括:使被输送物移动的行进部5,其具有与被输送物接触且能够转动或者行进的接触部件;支承行进部5的旋转台6;旋转用电机8;和行进用电机9,由行进用电机8驱动行进部5,旋转用电机8的输出部与旋转台直接或者间接地耦合以由旋转用电机8使旋转台和行进部旋转。

另外,旋转用电机8和行进用电机9在纵向位于重合的位置。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输送单元1,也可以为例如图13、图14所公开的那样的结构的输送单元100。

输送单元100具有将输送方向或者送入方向切换到直角方向的方向转换机构。

如图14所示,输送单元100由主输送器101、副输送器102和升降装置103构成。

输送单元100的主输送器101是由将多个较细的带105以设置一定的间隔的方式配置而成的输送带。主输送器101由设置在端部的电机内置辊106驱动。

输送单元100的副输送器102是辊输送器。副输送器102中,多个辊107平行配置且由带27而使它们连动。构成副输送器102的多个辊107中的一个是电机内置辊,由驱动电机内置辊使全部的辊107转动。

如图5所示,副输送器102配置成在主输送器101的带105之间存在辊107。

升降装置23具有直动凸轮29,用于使主输送器101和副输送器102升降。

在使载置在输送单元100的被输送物直线行进的情况下,由升降装置23使主输送器101比副输送器102靠上突出,驱动主输送器101的电机内置辊106,使带105行进。

在横向排出载置于输送单元100的被输送物的情况下,在将被输送物引入到主输送器101后,由升降装置23使副输送器102上升并使主输送器101下降,使副输送器102比主输送器101靠上突出,驱动副输送器102的电机内置辊,使各辊107转动。

附图标记说明

1输送单元

2输送装置

6旋转台(输送方向改变机构)

16有载传感器

30控制装置

40输送目的地存储模块

41接收发送部

65地址存储模块

66地址比较模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