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式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61506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式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送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式输送机。
背景技术
带式输送机是一种理想的高效连续运输设备,尤其适合于块状、粉状物资的连续运输。与其他运输设备(如机车类)相比,带式输送机具有输送距离长、运量大、连续输送等优点,而且运行可靠,易于实现自动化和集中化控制。带式输送机一般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件输送带、传动辊筒、张紧装置、制动装置和清扫装置。输送带呈环形,套在传动辊筒上由传动辊筒驱动实现输送的功能。常用的输送带有橡胶带和塑料带两种。橡胶带适用于工作环境温度-15 40° C之间,物料温度不超过50° C。塑料带具有耐油、酸、碱等优点,但对于气候的适应性差,易打滑和老化。传动辊筒是驱动部件,驱动套在其上的输送带运转。传动辊筒包括驱动辊筒、支撑辊筒和改向辊筒。驱动辊筒是传递动力的主要部件。支撑辊筒和改向辊筒主要起到支撑输送带和改变方向的作用。张紧装置的作用是使输送带达到必要的张力,以免在驱动辊筒上打滑,并使输送带的挠度保证在规定范围内。制动装置的作用是提供必要时的紧急制动,制动装置可以作 用于驱动辊筒,也可以作用于输送带上。清扫装置用于对输送带进行清洁,主要在更换输送 物资的时候使用。带式输送机的核心部件是输送带,输送带起到承载和运送物料作用。输送带必须接成环形才能使用,所以输送带接头的好坏直接影响输送带的使用寿命和输送线能否平稳顺畅地运行。一般输送带接头常用方法有机械接头、冷粘接接头、热硫化接头等。机械接头法是指使用皮带扣接头,这种接头方法方便便捷,也比较经济,但是接头的效率低,容易损坏,对输送带产品的使用寿命有一定影响。冷粘接头法即采用冷粘粘合剂来进行接头。这种接头办法比机械接头的效率高,也比较经济,应该能够有比较好的接头效果,但是从实践来看,由于工艺条件比较难掌握,另外粘合剂的质量对接头的影响非常大,所以不是很稳定。热硫化接头法能够保证高的接头效率,同时也非常稳定,接头寿命也很长,容易掌握。但是存在工艺麻烦、费用高、接头时间长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带式输送机,其一个主要的改进方面是改进了输送带的连接部件,同时为了与改进后的连接部件相适应,对传动辊筒也进行了改进。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带式输送机,包括输送带、传动辊筒、张紧装置、制动装置和清扫装置,输送带是分段式输送带,由数个输送带段连接形成,每一个输送带段包括头部、中部和尾部,中部呈带状,头部下凹形成台阶面,台阶面的前端向下延伸形成连接芯件,尾部上端延伸形成盖部,尾部下端形成U型连接槽,U型连接槽的内腔与连接芯件匹配;每一个输送带段的头部的连接芯件嵌入到前一个输送带段的尾部的U型连接槽中,头部的台阶面与前一个输送带段的尾部的盖部贴合,输送带段依次连接形成输送带。传动辊筒包括驱动辊筒和支撑辊筒,驱动辊筒为两个,分别设置在带式输送机的两端,输送带套在两个驱动辊筒上,支撑辊筒为多个,分为上下两列,分别沿输送带设置,上列的支撑辊筒位于输送带下方,下列的支撑辊筒位于输送带上方。驱动辊筒和支撑辊筒上开设有内凹槽,内凹槽与U型连接槽匹配,在输送带移动过程中,各个U型连接槽与驱动辊筒或者支撑辊筒接触时,U型连接槽位于内凹槽中。在一个实施例中,驱动辊筒上开设有两个或者更多个的内凹槽,单个输送带段长度是相邻的内凹槽之间沿驱动辊筒外周长的间隔的整数倍。支撑辊筒上开设有一个内凹槽,单个输送带段长度是支撑辊筒的外周的整数倍。内凹槽的截面是倒梯形。在一个实施例中,驱动辊筒由主驱动马达连续驱动,支撑辊筒由辅助驱动马达驱动,辅助驱动马达间歇性开启。
成的盖部的厚度也为中部厚度的一半。连接芯件和U型连接槽之间,以及台阶面与盖部之间涂覆胶水。本发明提出的带式输送机采用分段式的输送带,在每一个输送带段的头部和尾部设置面向内侧的连接部件,连接部件以嵌入式结构确保各个输送带段之间的可靠连接,连接部件向内凸起。为了与该输送带相匹配,在传送辊筒上开设内凹槽,当连接部件与传送辊筒相接触时,连接部件进入到内凹槽中,内凹槽一方面使得输送带平稳运行,另一方面也与连接部件配合起到辅助传动的作用。


图I揭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带式输送机的结构图。图2揭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的连接结构。图3揭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中一个输送带段的结构。图4a和图4b揭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带式输送机的传动辊筒的结构。图5揭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与传送辊筒配合的结构。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考图I所示,图I揭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带式输送机的结构图。该带式输送机100包括输送带200、传动辊筒300、张紧装置、制动装置和清扫装置。本发明的带式输送机100的主要改进针对输送带200和传动辊筒300,张紧装置、制动装置和清扫装置与现有技术中的类似,因此在图中不再示出,此处也不再赘述。参考图I所示,输送带200套在传动辊筒300上。传动辊筒300包括驱动辊筒302和支撑辊筒304。驱动辊筒302为两个,分别设置在带式输送机100的两端,驱动辊筒302连接到主驱动马达,驱动辊筒302是输送机的主要驱动部件,由主驱动马达连续驱动运行。输送带200套在两个驱动辊筒302上,支撑辊筒304为多个,分为上下两列,分别沿输送带200设置,上列的支撑辊筒304位于输送带200下方,下列的支撑辊筒304位于输送带200上方。输送带200由张紧装置张紧,但是在一些应用中,输送带200会较长。此时,需要支撑辊筒304来对输送带200的中段进行支撑。支撑辊筒302由辅助驱动马达驱动,支撑辊筒304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支撑,但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进行一部分的驱动。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辊筒304由辅助驱动马达驱动,辅助驱动马达间歇性开启,仅在需要时开启。该带式输送机100使用的输送带200是分段式输送带,该分段式输送带由数个输送带段连接形成。参考图3所示,图3揭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200中一个输送带段的结构。每一个输送带段包括头部202、中部204和尾部206。中部204呈带状,厚度均匀。头部202下凹形成台阶面220,台阶面220的前端向下延伸形成连接芯件222。如图3所示,头部下凹的台阶面220的高度为中部204的厚度的一半。尾部206上端延伸形成盖部260,参考图3所示,尾部206上端延伸形成的盖部260的厚度为中部204厚度的一半。由于台阶面220和盖部260的厚度均为中部204厚度的一半,在两者相互贴合之后,组合的厚度正好等于中部的厚度,这样就能够使得输送带段连接部位的厚度与其余部分一致,保持输送带的整体平整。尾部206下端形成U型连接槽262,U型连接 槽262的内腔与连接芯件222匹配,即U型连接槽262的内腔的形状和尺寸均与连接芯件222 一致,连接芯件222能够嵌入到U型连接槽262中。参考图2所示,图2揭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的连接结构。在进行连接时,每一个输送带段的头部202的连接芯件222嵌入到前一个输送带段的尾部206的U型连接槽262中,头部202的台阶面220与前一个输送带段的尾部206的盖部260贴合,各个输送带段依次连接形成输送带。因为连接芯件222和U型连接槽262均位于输送带的内侧,并且台阶面220与盖部260组合后的厚度与中部204的厚度相等,因此在输送带的上表面,即进行运输的表面能够始终保持平整,而不会在连接处出现起伏。该分段式输送带200的连接采用嵌入式的结构,使得连接更加稳固。同时,为了使得各个输送带段能够更加牢固的连接,还可以在连接芯件222和U型连接槽262之间,以及台阶面220与盖部260之间涂覆胶水,胶水粘合上述部件。图2和图3所示的输送带的连接部件是向内侧凸起的,为了使得该凸起不影响到传送辊筒的转动,本发明还对传送辊筒进行了特殊的设计。参考图4a和图4b,图4a和图4b揭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带式输送机的传动辊筒的结构,其中图4a揭示了驱动辊筒302的结构,图4b揭示了支撑辊筒304的结构。驱动辊筒302和支撑辊筒304上都开设有内凹槽306,内凹槽306与U型连接槽262匹配,在输送带200移动过程中,各个U型连接槽262与驱动辊筒302或者支撑辊筒304接触时,U型连接槽262位于内凹槽306中。图5揭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与传送辊筒配合的结构。传送辊筒300,包括驱动辊筒302和支撑辊筒304上都具有内凹槽306,内凹槽306的截面呈倒梯形,内凹槽302设计成倒梯形的目的是为了更加容易与U型连接槽262的外轮廓匹配,内凹槽306的顶部宽度大于U型连接槽262的宽度,内凹槽306的底部宽度小于顶部宽度,内凹槽306的底部宽度可以略大于U型连接槽262的宽度或者等于U型连接槽262的宽度。内凹槽306的深度等于或者略大于U型连接槽262的外轮廓高度。为了使得输送带200在移动过程中连接部件,即U型连接槽262能够进入到内凹槽306中。对于驱动辊筒302、支撑辊筒304和输送带200的每一个输送带段的长度做了如下的设计
驱动辊筒302上开设有两个或者更多个的内凹槽306,比如在图4a所示的驱动辊筒302上,沿驱动辊筒302的直径开设有两个内凹槽306。单个输送带段长度是相邻的内凹槽306之间沿驱动辊筒302外周长的间隔的整数倍。因为连接部件之间的间隔是单个输送带段的长度,将该单个输送带段长度设计为相邻的内凹槽306之间沿驱动辊筒302外周长的间隔的整数倍,就能够确保每次连接部件都能够进入到内凹槽中。支撑辊筒304上开设有一个内凹槽306,如图4b所示,单个输送带段长度是支撑辊筒304的外周的整数倍。同样的道理,将该单个输送带段长度设计支撑辊筒304的外周的整数倍能够确保每次连接部件都能够进入到内凹槽中。通过合理设置传送辊 筒和每一个输送带段的长度之间的尺寸关系,可以使得输送带上的连接部件每次都能够进入到传送辊筒300上的内凹槽306中。这样,U型连接槽262会置入内凹槽306中,以保证输送带的运行平稳,不会因为U型连接槽262向内凸起的原因而出现起伏。同时,当U型连接槽262位于内凹槽306中时,内凹槽306会对U型连接槽262产生侧向推力,以辅助推动输送带运行,这种结构还能够起到辅助传动的作用。本发明提出的带式输送机采用分段式的输送带,在每一个输送带段的头部和尾部设置面向内侧的连接部件,连接部件以嵌入式结构确保各个输送带段之间的可靠连接,连接部件向内凸起。为了与该输送带相匹配,在传送辊筒上开设内凹槽,当连接部件与传送辊筒相接触时,连接部件进入到内凹槽中,内凹槽一方面使得输送带平稳运行,另一方面也与连接部件配合起到辅助传动的作用。
权利要求
1.一种带式输送机,包括输送带、传动辊筒、张紧装置、制动装置和清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带是分段式输送带,由数个输送带段连接形成,每一个输送带段包括头部、中部和尾部,中部呈带状,头部下凹形成台阶面,台阶面的前端向下延伸形成连接芯件,尾部上端延伸形成盖部,尾部下端形成U型连接槽,所述U型连接槽的内腔与所述连接芯件匹配;每一个输送带段的头部的连接芯件嵌入到前一个输送带段的尾部的U型连接槽中,头部的台阶面与前一个输送带段的尾部的盖部贴合,输送带段依次连接形成输送带; 所述传动辊筒包括驱动辊筒和支撑辊筒,驱动辊筒为两个,分别设置在带式输送机的两端,所述输送带套在两个驱动辊筒上,支撑辊筒为多个,分为上下两列,分别沿输送带设置,上列的支撑辊筒位于输送带下方,下列的支撑辊筒位于输送带上方; 所述驱动辊筒和支撑辊筒上开设有内凹槽,内凹槽与U型连接槽匹配,在输送带移动过程中,各个U型连接槽与驱动辊筒或者支撑辊筒接触时,U型连接槽位于所述内凹槽中。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驱动辊筒上开设有两个或者更多个的内凹槽,单个输送带段长度是相邻的内凹槽之间沿驱动辊筒外周长的间隔的整数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支撑辊筒上开设有一个内凹槽,单个输送带段长度是支撑辊筒的外周的整数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凹槽的截面是倒梯形。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辊筒由主驱动马达连续驱动,所述支撑辊筒由辅助驱动马达驱动,辅助驱动马达间歇性开启。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头部下凹的台阶面的高度为中部厚度的一半,尾部上端延伸形成的盖部的厚度也为中部厚度的一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芯件和U型连接槽之间,以及台阶面与盖部之间涂覆胶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带式输送机,其输送带是分段式输送带,由数个输送带段连接形成,每一个输送带段包括头部、中部和尾部,中部呈带状,头部下凹形成台阶面,台阶面的前端向下延伸形成连接芯件,尾部上端延伸形成盖部,尾部下端形成U型连接槽,U型连接槽的内腔与连接芯件匹配;每一个输送带段的头部的连接芯件嵌入到前一个输送带段的尾部的U型连接槽中,头部的台阶面与前一个输送带段的尾部的盖部贴合,输送带段依次连接形成输送带。传动辊筒包括驱动辊筒和支撑辊筒,驱动辊筒和支撑辊筒上开设有内凹槽,内凹槽与U型连接槽匹配,在输送带移动过程中,各个U型连接槽与驱动辊筒或者支撑辊筒接触时,U型连接槽位于内凹槽中。
文档编号B65G23/04GK102837928SQ201210345000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8日
发明者朱井钟 申请人:昆山特力伯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