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面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66253发布日期:2018-06-23 00:33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汤面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包装盒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汤面包装盒。



背景技术:

在全球化与快节奏的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外卖饮食。伴随着日益增长的餐饮业,餐饮包装行业也在飞速发展。对于含汤面食方面的包装,目前的包装盒通常只能将面和汤汁混在一起放置,在运输过程中,面经过汤汁长时间的浸泡失去了原有的美味口感。

因此,如何避免含汤面食在食用前对面食的长时间浸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汤面包装盒,能够避免含汤面食在食用前对面食的长时间浸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汤面包装盒,包括开口朝上的底盒、开口朝上的中间盒体、能够密封盖合所述中间盒体与所述底盒的盒盖,所述中间盒体设于所述底盒的顶部开口处,所述中间盒体的底壁与所述底盒的底壁之间具有预设距离,所述盒盖上设有插孔,所述插孔设于所述中间盒体的顶部开口内侧,所述中间盒体的底壁上设有锡纸孔,所述锡纸孔上设有用于在食用时扎破以连通所述中间盒体与所述底盒的锡纸。

优选地,所述盒盖的上表面上设有中间凸起部、环绕所述中间凸起部设置的环形槽部、环绕所述环形槽部设置的环形挡板部,所述中间凸起部、所述环形挡板部均高于所述环形槽部,所述插孔设于所述中间凸起部处。

优选地,所述盒盖的下表面上设有上凸的上凸部,所述上凸部与所述中间凸起部正对设置。

优选地,所述插孔为十字开口。

优选地,所述中间盒体的盒底为中间低而边部高的倾斜壁,所述锡纸孔设于所述中间盒体的盒底的最低位置处。

优选地,所述中间盒体伸入所述底盒之内,所述中间盒体的顶部开口边缘搭扣于所述底盒的顶部开口边缘上,且所述中间盒体能够密封所述底盒的顶部开口。

优选地,所述盒盖与所述中间盒体之间、所述底盒与所述中间盒体之间分别设有卡接件。

优选地,所述中间盒体的侧壁与所述底盒的侧壁相贴合,所述底盒的侧壁上设有定位凹槽,所述中间盒体的侧壁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定位凹槽相卡接的定位凸块。

优选地,所述定位凸块呈球状,所述定位凹槽为条状槽,以便所述定位凸块能够在对应的所述定位凹槽中转动预设角度。

优选地,所述底盒的侧壁上相对设有两个所述定位凹槽,所述中间盒体的侧壁上设有两个与所述定位凹槽一一对应的所述定位凸块。

本发明提供的汤面包装盒包括开口朝上的底盒、开口朝上的中间盒体、能够密封盖合中间盒体与底盒的盒盖。中间盒体设于底盒的顶部开口处,中间盒体的底壁与底盒的底壁之间具有预设距离。盒盖上设有插孔,插孔设于中间盒体的顶部开口内侧,中间盒体的底壁上设有锡纸孔,锡纸孔上设有用于在食用时扎破以连通中间盒体与底盒的锡纸。

中间盒体用于盛放汤汁,底盒用于盛放面食。售卖者在底盒中装好面食,在中间盒体中装好汤汁,然后盖上盒盖即可。消费者在食用时,将筷子由盒盖上的插孔插下并贯穿锡纸,再拔出筷子,中间盒体与底盒连通,中间盒体中的汤汁淋向底盒中的面食,大概十五秒后即可打开盒盖享受美食。若售卖者在汤面包装盒中后,需要经较长时间的运输至消费者处,可以将插孔通过密封条或者其他密封,待运输到消费者处时由消费者开启该密封件。

此种汤面包装盒中,由于中间盒体与底盒形成隔离式空间,汤与面可以隔离放置,消费者可以根据食用时间将汤汁淋至面食上,面食在食用之前不会因汤汁的长时间浸泡而影响面食的口感。在食用时,只需扎破锡纸即可将汤汁淋在面食上,能够避免汤汁与手接触,操作方便。另外,该汤面包装盒趣味性较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便于推广应用,且携带方便、可重复利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汤面包装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汤面包装盒中盒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汤面包装盒中盒盖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所提供汤面包装盒中中间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提供汤面包装盒中中间盒体的主视图;

图6为本发明所提供汤面包装盒中底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6中,1-盒盖,11-插孔,12-中间凸起部,13-环形槽部,14-环形挡板部,15-上凸部,2-中间盒体,21-锡纸孔,22-定位凸块,3-底盒,31-定位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汤面包装盒,能够避免含汤面食在食用前对面食的长时间浸泡。

请参考图1至图6,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汤面包装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汤面包装盒中盒盖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汤面包装盒中盒盖的剖视图;图4为本发明所提供汤面包装盒中中间盒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所提供汤面包装盒中中间盒体的主视图;图6为本发明所提供汤面包装盒中底盒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所提供汤面包装盒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包括盒盖1、开口朝上的底盒3和开口朝上的中间盒体2。中间盒体2设于底盒3的顶部开口处,中间盒体2的底壁与底盒3的底壁之间具有预设距离,中间盒体2用于放置汤汁,底盒3用于放置面,中间盒体2的底壁与底盒3的底壁之间设置的预设距离为面的放置预留了空间,且方便中间盒体2中汤汁的流出。盒盖1上设有插孔11,插孔11设于中间盒体2的顶部开口内侧,中间盒体2的底壁上设有锡纸孔21,锡纸孔21上设有用于在食用时扎破以连通中间盒体2与底盒3的锡纸。盒盖1能够密封盖合中间盒体2与底盒3,以对中间盒体2和底盒3中的空间进行可靠分离,此处的密封盖合应不包含插孔11处。此种汤面包装盒中,汤与面可以隔离放置,能够最大程度保留面食的劲道口感,且食用时汤汁淋向面的操作较方便。其中,锡纸孔21优选设置在插孔11的正下方,以便消费者能够准确扎破锡纸。

具体地,请参考图2和图3,盒盖1的上表面上可以设有中间凸起部12、环绕中间凸起部12设置的环形槽部13、环绕环形槽部13设置的环形挡板部14,中间凸起部12、环形挡板部14均高于环形槽部13,插孔11设于中间凸起部12处。用筷子扎破锡纸时,有时可能因中间盒体2中的汤汁量过多而从插孔11向上溢出。此时,溢出的汤汁会进入环形槽部13的部分,而由于中间凸起部12高于环形槽部13且插孔11设置在中间凸起部12处,溢出的汤汁不会回流至中间盒体2中;由于环形挡板部14高于环形槽部13,溢出的汤汁不会从盒盖1上流下,便于清洁。

进一步地,盒盖1的下表面上可以设有上凸的上凸部15,上凸部15与中间凸起部12正对设置,从而使盒盖1的上表面与下表面的形状大体一致,能够增加盒盖1下方的放置空间,优选可以将盒盖1的中部等厚设置,以便加工制作。

进一步地,插孔11可以为十字开口,便于筷子的伸入,且便于加工。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请参考图4和图5,中间盒体2的盒底为中间低而边部高的倾斜壁,锡纸孔21设置在中间盒体2的盒底的最低位置处,该中间盒体2的盒底形状设置可以在汤汁流出时起到导向作用,便于提高汤汁流出速度。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中间盒体2可以伸入底盒3之内,中间盒体2的顶部开口边缘搭扣于底盒3的顶部开口边缘上,且中间盒体2能够密封底盒3的顶部开口。在此种设置方式下,中间盒体2相当于底盒3的盖子,中间盒体2与盒盖1可以对底盒3的顶部开口同时起到密封作用,能够保证对底盒3密封的可靠性,且便于中间盒体2的安装,提高该包装盒自身的利用率。

进一步地,盒盖1与中间盒体2之间、底盒3与中间盒体2之间可以分别设有卡接件。优选地,盒盖1上可以设置第一环形卡扣,底盒3上可以对应设置与第一环形卡扣对应卡接的第一环形卡槽;中间盒体2上可以设置第二环形卡扣,底盒3上可以对应设置与第二环形卡扣对应卡接的第二环形卡槽。盒盖1、中间盒体2与底盒3之间层层扣紧,能够有效防止该汤面包装盒翻转时汤汁外溢,便于外卖运输时对汤面进行密实地保护。其中,盒盖1与底盒3之间也可以设置卡接机构,以实现盒盖1、中间盒体2、底盒3之间的三重卡接。

进一步地,中间盒体2的侧壁与底盒3的侧壁可以相贴合,以提高中间盒体2在底盒3中放置的稳定性。底盒3的侧壁上设有定位凹槽31,中间盒体2的侧壁上设有用于与定位凹槽31相卡接的定位凸块22,从而进一步提高中间盒体2放置的稳定,且定位凹槽31可以为定位凸块22提供向上的支撑力,能够分担一部分汤汁的重量。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5和图6,定位凸块22可以呈球状,定位凹槽31可以为条状槽,以便定位凸块22能够在对应的定位凹槽31中转动预设角度,在保证中间盒体2在底盒3中稳定放置的同时,中间盒体2能够在底盒3中实现一定范围内的灵活转向。

进一步地,底盒3的侧壁上可以相对设有两个定位凹槽31,中间盒体2的侧壁上设有两个与定位凹槽31一一对应的定位凸块22,以保证定位的可靠性。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汤面包装盒可以采用环保材料制成,具体可以选用玉米淀粉环保材料制成,无污染,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汤面包装盒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