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66649发布日期:2018-06-23 00:38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吸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触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吸附装置。



背景技术:

在触摸屏行业中,成品的取放需要使用吸球来完成。但在使用吸球拿取产品的过程中,操作人员的手放置在球囊中间,导致手下方不可避免的会接触到触摸屏的表面,手上的污渍则会传递到触摸屏上,导致产品不良。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由于污渍导致的产品不良的问题,提供一种吸附装置。

一种吸附装置,包括:

吸附本体,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中空结构,所述吸附本体的封闭端在挤压力的作用下,能使所述吸附本体形成负压,从而使得所述吸附本体的开口端能吸附待吸取物;以及

隔离件,设于所述吸附本体的外表面上,以在所述吸附本体吸附所述待吸取物时,隔离所述待吸取物与施加所述挤压力的施力对象。

上述吸附装置,在对吸附本体施加挤压力以吸附待吸取物时,隔离件能够隔离待吸取物与施加挤压力的施力对象,避免施力对象与待吸取物的接触,从而避免待吸取物在吸取过程中受到污染,提高待吸取物的良品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离件为透明隔离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附本体包括挤压部及与所述挤压部连接的延伸部,所述封闭端为所述挤压部,所述开口端为所述延伸部远离所述挤压部的一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离件套设于所述延伸部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离件能够沿所述延伸部的延伸方向移动,以调节所述隔离件与所述挤压部之间的距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沿所述挤压部至所述延伸部的方向上,所述延伸部的直径逐渐增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离件靠近所述封闭端的表面为第一弧面,且所述第一弧面沿所述封闭端指向所述开口端的方向凹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附本体还包括吸附部,所述吸附部设置于所述开口端,在吸附所述待吸取物时,所述吸附部能贴附于所述待吸取物的表面上,以增加所述吸附本体与所述待吸取物的接触面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附部远离所述封闭端的表面为第二弧面,且第二弧面沿所述开口端指向所述封闭端的方向凹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附部为圆环结构,所述隔离件为圆环结构,且所述隔离件的直径大于所述吸附部的直径。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吸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另一实施例的吸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吸附装置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吸附装置首选实施例。但是,吸附装置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吸附装置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吸附装置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吸附装置10,利用真空原理对待吸取物进行吸取。具体地,待吸取物可以为触摸屏,或其他对清洁有严格要求的产品,例如显示面板、液晶屏、小型玻璃等。

吸附装置10包括吸附本体100和隔离件200。吸附本体100,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中空结构,吸附本体100的封闭端(图中未标)在挤压力的作用下,能使吸附本体100形成负压,从而使得吸附本体100的开口端(图中未示)能吸附待吸取物。隔离件200设于吸附本体100的外表面上,以在吸附本体100吸附待吸取物时,隔离待吸取物与施加挤压力的施力对象。

在使用上述吸附装置10对吸附本体100施加挤压力以吸附待吸取物时,隔离件200能够隔离待吸取物与施加挤压力的施力对象,避免施力对象与待吸取物的接触,从而避免待吸取物在吸取过程中受到污染,提高待吸取物的良品率。

需要说明,本实施例中的施加挤压力的施力对象为操作人员。其他实施例中,施力对象还可以是机械手等。

具体地,隔离件200为透明隔离件。隔离件200可以采用透明塑料制成,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 methyl methacrylate,简称PMMA)、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简称PC)。如此,在施加挤压力的施力对象为操作人员时,能够方便操作人员在吸取操作过程中观察操作进程,方便操作。其他实施例中,若施加挤压力的施力对象为机械手时,隔离件200也可以为不透明的薄片,需要说明,为避免机械手的误操作,此时隔离件200应具有一定的硬度,例如硬质塑料等,以免机械手因施力过大而突破隔离件200,直接与待吸取物接触。

进一步地,吸附本体100包括挤压部110和延伸部120,挤压部110与延伸部120连接。封闭端即为挤压部110,开口端为延伸部120远离挤压部110的一端。也即,挤压部110与延伸部120均中空且连通,从而形成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腔体。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隔离件200套设于延伸部120的外表面上。更具体地,延伸部120各个位置处所对应的直径相同,此时,隔离件200能够沿延伸部120的外表面上下移动。需要说明,本实施例中,隔离件200采用具有一定弹性的透明塑料制成,因此,在将隔离件200与延伸部120过盈配合时,隔离件200由于具有一定的弹性,在外力的借助下可以沿延伸部120上下移动,以调节隔离件200与挤压部110之间的距离,方便不同操作人员的操作使用。移动完毕后,也不会继续自行滑落至延伸部120的底部。如此,操作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上下移动隔离件200。其他实施例中,在沿挤压部110至延伸部120的方向上,延伸部120的直径逐渐增大。如此,能够确保隔离件200不会因操作人员或机械手的误操作而使其沿延伸部120滑落,避免因待吸取物与隔离件200直接接触而造成的待吸取物的污染。

进一步地,隔离件200靠近封闭端的表面为第一水平面210。其他实施例中,请参见图2,隔离件300靠近封闭端的表面为第一弧面(图中未示),且第一弧面的凹陷方向沿开口端指向封闭端的方向。可以理解,为了简化工艺,隔离件300各个位置处的厚度相同,因此,在沿开口端指向封闭端的方向上,隔离件300靠近开口端的表面为凹陷面310。如此,能够避免污渍,如油渍、汗渍等,沿隔离件300的表面滑落至待吸取物,使待吸取物受到污染。

进一步地,请参见图1,吸附本体100还包括吸附部130,吸附部130设置于开口端,在吸附待吸取物时,吸附部130能贴附于待吸取物的表面上,以增加吸附本体100与待吸取物的接触面积。如此,在吸取过程中,吸附部130与待吸取物直接接触,吸附部130的设置能够增加吸附本体100与待吸取物的接触面积,避免吸取过程中因吸附面积过小,造成吸附力过小,进而导致吸附不牢靠,使待吸取物从吸附本体100上掉落而导致损坏。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中,吸附本体100中的挤压部110、延伸部120及吸附部130三者一体成型,不仅简化制作工艺,而且能够避免在连接位置处因出现间隙而造成的吸附效果不佳。

具体地,吸附部130远离封闭端的表面为第二水平面(图中未示),本实施例中,吸附部130各个位置处的厚度不变,因此,吸附部130靠近封闭端的表面也为水平面132。其他实施例中,请参见图2,吸附部140远离封闭端的表面为第二弧面(图中未示),且第二弧面的凹陷方向为开口端指向封闭端的方向。同样地,此时,吸附部130各个位置处的厚度不变,因此,在沿开口端指向封闭端的方向上,吸附部140靠近封闭端的表面为外凸弧面142。如此,挤压部110、延伸部120、吸附部140,以及吸附部140下方的待吸取物能够围成体积较大的腔体,且吸附部140在与待吸取物接触后,能够进一步将腔体内的空气挤出,有利于使腔体内形成负压,方便吸取待吸取物。

更具体地,请参见图1,吸附部130的结构为圆环结构。相应地,隔离件200的结构为圆环结构,且在垂直于延伸部120延伸的方向上,隔离件200的直径大于吸附部130的直径。隔离件200的直径大于吸附部130的直径,能够充分隔离操作人员与待吸取物,进一步避免操作人员与带吸取物的接触,从而进一步保证带吸取物的清洁。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挤压部110为中空的球体,延伸部120为中空的圆柱体,且挤压部110与延伸部120连通。将挤压部110制作为球体,与其他结构相比,其制作工艺更加简单,且制作工艺技术较成熟,同时更方便操作人员操作,相应地,延伸部120为中空的圆柱体。进一步地,挤压部110及延伸部120采用一体成型工艺,以防挤压部110及延伸部120相接位置处出现间隙而使吸附装置10漏气,从而导致无法吸取待吸取物,或者带吸取物在吸取过程中从吸附装置10上掉落。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例,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