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洗版辊的工作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24029发布日期:2018-06-08 05:44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清洗版辊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清洗版辊的工作台。



背景技术:

版辊也叫钢辊。又分空心辊和实心辊,带轴辊和非带轴辊,一般用于凹版制版,滚筒表面镀铜,经过凹版电子雕刻机雕刻好图案,然后镀上一层铬。做好后交付印刷厂,常用于软包装的凹版印刷。版辊在使用后要对其进行清洗,清除表面和两端粘附的油墨,涂防护机油后并用薄膜包装好,入库。

现如今清洗版辊的方法是用蘸溶剂的抹布,但清洗版辊时会产生静电,容易起火,平时在清洗版辊时冬季较为干燥,非常的不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清洗版辊的工作台。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清洗版辊的工作台,包括电机、挡板、工作台本体、储物柜和清洗版辊放置槽,所述挡板安装在工作台本体的顶部,所述电机安装在挡板的一侧外壁上,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上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一侧安装有定型轴,所述转轴上分别安装有第一静电胶辊与第二静电胶辊,所述第一静电胶辊与第二静电胶辊之间通过转动轴转动安装有清洗版辊,所述工作台本体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安装轴,所述储物柜设置在工作台本体的内部,所述储物柜的内部设置有清洗版辊放置槽。

优选的,所述定型轴的内部通过弹簧安装有伸缩杆。

优选的,所述工作台本体的顶部安装有刮片。

优选的,所述安装轴之间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薄膜放置辊。

优选的,所述工作台本体的底部安装有底座。

优选的,所述储物柜内腔的中部位置安装有隔板。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设计为把报废的静电压辊用轴承固定在支架上,版辊放在两根静电胶辊之间,清洁过程中产生的静电由静电胶辊导走,从而不会产生静电,保证了安全性,在对版辊两端进行铲除油墨处理时,挡板(2)可对铲除的油墨固体进行很好的承接,不会飞的到处都是,保持了清洁性;且该装置在内部设置有版辊放置槽,可将清洗或未清洗的版辊放置在内部,清洗直接取出,非常方便,满足了工作的需求。清洗后的版辊需要用薄膜包裹,防止被空气腐蚀,且该配套安装有薄膜放置辊,方便拉动薄膜包裹版辊。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工作台本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电机;2、挡板;3、油墨层;4、刮片;5、第一静电胶辊;6、清洗版辊;7、第二静电胶辊;8、工作台本体;9、安装轴;10、薄膜放置辊;11、储物柜;12、底座;13、转轴;14、伸缩轴;15、定型轴;16、弹簧;17、清洗版辊放置槽;18、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清洗版辊的工作台,包括电机1、挡板2、工作台本体8、储物柜11和清洗版辊放置槽17,挡板2安装在工作台本体8的顶部,电机1安装在挡板2的一侧外壁上,电机1的输出端上安装有转轴13,转轴13一侧安装有定型轴15,转轴13上分别安装有第一静电胶辊5与第二静电胶辊7,第一静电胶辊5与第二静电胶辊7之间通过转动带动清洗版辊6,清洁过程中产生的静电由第一静电胶辊5与第二静电胶辊7导走,从而不会产生静电,保证了安全性,工作台本体8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安装轴9,储物柜11设置在工作台本体8的内部,储物柜11的内部设置有清洗版辊放置槽17,将清洗或未清洗的版辊放置在清洗版辊放置槽17内部,清洗直接取出,非常方便,定型轴15的内部通过弹簧16安装有伸缩杆14,,工作台本体8的顶部安装有刮片4,安装轴9之间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薄膜放置辊10方便拉动薄膜包裹版辊6,挡板2可对铲除的油墨固体进行很好的承接,不会飞的到处都是,保持了清洁性,工作台本体8的底部安装有底座12,储物柜11内腔的中部位置安装有隔板18,电机1安装有2个,且整体呈线性排列。

工作原理:将第一静电胶辊5与第二静电胶辊7安装在转轴13上,再将需要清洗的清洗版辊6放置在第一静电胶辊5与第二静电胶辊7之间,工作中打开电机1,电机1通过转轴13带动第一静电胶辊5与第二静电胶辊7转动,此时对清洗版辊6进行清洗,清洗完毕后,将清洗版辊6安装在转轴13上,转动过程中,刮片4对清洗版辊6表面粘附的油墨层3进行清洁处理,通过薄膜放置辊10拉出薄膜,对清洁后的版辊6进行包裹,工作完毕后,将清洗完的版辊和静电胶辊分别放置在隔板18两侧的清洗版辊放置槽17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