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和茶梗自动上料配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09575发布日期:2018-10-19 21:18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黑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茶叶和茶梗自动上料配比装置。



背景技术:

安化黑茶属黑茶类,因产自中国湖南安化县而得名,采用安化境内山区种植的大叶种茶叶,经过杀青、揉捻、渥堆、烘焙干燥等工艺加工制成黑毛茶并以其为原料精制(包括人工后发酵和自然陈化)而成。

在杀青、初揉过程中茶梗和茶叶在一起共同加工是保证茶叶和茶梗在加工过程中能够实现香气渗透,提高制茶品质的保证。如何保证黑茶品质,又能将杀青、初揉后的茶叶和茶梗分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另外,在泡黑茶时,在品茶过程中茶梗往往影响茶叶的形状和姿态,茶梗含量多少直接影响茶叶的等级和口感。同时,茶梗的存在也给加工带来不少的麻烦,干燥不匀、做形困难、拣梗量大……但另一方面,茶梗中含有相当数量的香气物质,茶叶在加工过程中,香气物质从梗转移到芽叶中,与叶片的有效物质结合,转化形成更高更浓的香味品质,所以适当的茶梗有助于制成香高味浓的茶叶。传统的捡梗方式没有办法实现比较精确的梗叶配比。如何实现黑茶茶叶和茶梗的自动化配比上料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和茶梗自动上料配比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茶叶和茶梗自动上料配比装置,包括黑茶茶叶自动上料装置、黑茶茶梗自动上料装置、网兜组件以及网兜撑起装置,所述网兜组件包括外网兜和内网兜,所述内网兜设置在外网兜内部,所述内网兜的上端开口固定有内网圈,所述外网兜的上端开口固定有外网圈,所述外网圈位于内网圈下方,且内网圈与外网圈之间通过斜拉杆固定连接,所述内网兜外壁位于内网圈下方套装有用于封堵内网兜开口的绳锁绑定组件,所述外网兜外壁位于外网圈下方也套装有用于封堵外网兜开口的绳锁绑定组件,所述外网圈两侧对称固定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内网兜的外壁上分布设置有尺寸小于黑茶茶梗直径的漏孔;

所述黑茶茶叶自动上料装置和黑茶茶梗自动上料装置采用相同结构的自动上料机构,所述自动上料机构包括传送与分层装置和自动吸料装置,所述传送与分层装置包括存放槽体,存放槽体底端设置有从左向右输送的传送带组件,所述存放槽体内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至少两片隔板,各个隔板底边与传送带组件之间的距离逐渐由大变小设置,所述自动吸料装置包括吸料运送管,吸料运送管通过固定架组件安装在存放槽体上,所述吸料运送管上安装有吸料驱动组件,所述吸料运送管起始端延伸至存放槽体内部,且吸料运送管起始端设置有正对传送带组件末端的广口吸罩,黑茶茶叶自动上料装置的吸料运送管出口端与外网兜对应,黑茶茶梗自动上料装置的吸料运送管出口端与内网兜对应;

所述网兜撑起装置包括外筒、旋转内筒以及随动内筒,所述旋转内筒活动安装在外筒内部,外筒底部固定有用于驱动旋转内筒转动的旋转驱动马达,所述旋转内筒上端设置有一组左右对称的定位座,定位座之间前后对称设置有两组网兜限位轴,位于上方的网兜限位轴与固定块外壁配合定位,位于下方的网兜限位轴与固定块底壁配合定位;所述随动内筒固定安装在旋转内筒内部,随动内筒的圆周外壁和底壁上分布设置有多个吸附孔,所述旋转内筒的内壁对应吸附孔固定设置有伸缩气缸,伸缩气缸的伸缩端固定有用于穿过吸附孔并吸附外网兜的吸盘。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块采用铁块或磁块,所述内网兜和外网兜均采用硅胶网兜,所述外网兜的底部端面设置有吊环。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绳锁绑定组件包括穿设在内网兜或外网兜外壁的拉绳以及按压锁件,所述按压锁件包括两端开口的锁块外壳,锁块外壳的两端开口内部滑动插装有按压块,所述锁块外壳内部中间设置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按压块连接,所述按压块上开设有与按压块滑动方向垂直的穿孔,所述锁块外壳上对应穿孔开设有两组通孔,所述拉绳的两端分别穿过通孔以及穿孔向外延伸设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送带组件包括传送带、转动安装在存放槽体内的主传动轴和从传送轴,所述传送带套装在主传动轴和从传送轴上,存放槽体外壁上安装有驱动主传动轴转动的运送马达。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料驱动组件包括与吸料运送管连通的驱动罩壳,驱动罩壳内部转动安装有旋转叶片轮,驱动罩壳外壁上安装有用于驱动旋转叶片轮的吸料驱动马达。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网兜限位轴上设置有一组用于与固定块侧壁配合限位的轮盘,所述定位座上安装有用于驱动网兜限位轴转动的限位马达。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筒底部通过外筒架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存放槽体通过槽体支架安装在底座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内网兜和外网兜均采用硅胶,不仅能耐高温,而且导热性良好,无毒、无味,柔软;内网兜和外网兜上均安装有绳锁绑定组件,方便内网兜和外网兜的封口和拆卸;

2、内网兜用于存放茶梗,外网兜用于存放茶叶,内网兜的漏孔不仅保证茶叶和茶梗在加工过程中能够实现汁液、香气渗透,提高制茶品质,还使得茶梗不容易外漏;

3、黑茶茶叶自动上料装置和黑茶茶梗自动上料装置均通过传送带组件运输上料;存放槽体内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至少两片隔板,各个隔板底边与传送带组件之间的距离逐渐由大变小设置,隔板能够将重叠太多的茶叶或茶梗挡住,实现茶叶或茶梗的分层,有效防止吸料运送管的起始端堵塞;

4、网兜撑起装置通过吸盘将网兜组件撑起一定形状,有助于茶叶或茶梗的上料,网兜撑起装置本身还可以带动网兜组件缓慢旋转,有利于上料均匀,方便茶叶能够填满整个外网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茶叶和茶梗自动上料配比装置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茶叶和茶梗自动上料配比装置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茶叶和茶梗自动上料配比装置中自动上料机构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茶叶和茶梗自动上料配比装置中自动上料机构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茶叶和茶梗自动上料配比装置中自动吸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种茶叶和茶梗自动上料配比装置中自动吸料装置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种茶叶和茶梗自动上料配比装置中网兜撑起装置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一种茶叶和茶梗自动上料配比装置中网兜撑起装置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一种茶叶和茶梗自动上料配比装置中网兜组件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一种茶叶和茶梗自动上料配比装置中网兜组件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一种茶叶和茶梗自动上料配比装置中网兜组件剖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一种茶叶和茶梗自动上料配比装置中绳锁绑定组件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一种茶叶和茶梗自动上料配比装置中绳锁绑定组件剖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一种茶叶和茶梗自动上料配比装置中内网兜和外网兜被封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加工用网兜,1-绳锁绑定组件,11-按压块,110-通孔,12-压缩弹簧,13-锁块外壳,130-穿孔,14-拉绳,2-内网兜,3-外网兜,4-漏孔,5-吊环,6-固定块,7-内网圈,8-斜拉杆,9-外网圈,200-黑茶茶叶自动上料装置,21-槽体支架,22-存放槽体,23-从传动轴,24-主传动轴,25-传送带,26-隔板,27-固定架组件,28-运送马达,300-黑茶茶梗自动上料装置,31-广口吸罩,32-吸料运送管,33-旋转叶片轮,34-驱动罩壳,35-吸料驱动马达,400-网兜撑起装置,41-外筒架,42-外筒,43-旋转驱动马达,44-定位座,441-网兜限位轴,442-轮盘,443-限位马达,45-旋转内筒,46-随动内筒,47-吸附孔,48-伸缩气缸,49-吸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茶叶和茶梗自动上料配比装置,包括黑茶茶叶自动上料装置200、黑茶茶梗自动上料装置300、网兜组件100以及网兜撑起装置400,请参阅图9~14,所述网兜组件100包括外网兜3和内网兜2,所述内网兜2设置在外网兜3内部,所述内网兜2的上端开口固定有内网圈7,所述外网兜3的上端开口固定有外网圈9,所述外网圈9位于内网圈7下方,且内网圈7与外网圈9之间通过斜拉杆8固定连接,所述内网兜2外壁位于内网圈7下方套装有用于封堵内网兜2开口的绳锁绑定组件1,所述外网兜3外壁位于外网圈9下方也套装有用于封堵外网兜3开口的绳锁绑定组件1,所述内网兜2的底面与外网兜3的底面重合设置,所述外网圈9两侧对称固定设置有固定块6,所述内网兜2的外壁上分布设置有尺寸小于黑茶茶梗直径的漏孔4;

可优选地,所述固定块6采用铁块或磁块,所述内网兜2和外网兜3均采用硅胶网兜,所述外网兜3的底部端面设置有吊环5,通过吊环5将整个网兜翻转吊起,便于将内部的茶叶或茶梗倒出。

可优选地,请参阅图13~14,所述绳锁绑定组件1包括穿设在内网兜2或外网兜3外壁的拉绳14以及按压锁件,所述按压锁件包括两端开口的锁块外壳13,锁块外壳13的两端开口内部滑动插装有按压块11,所述锁块外壳13内部中间设置有压缩弹簧12,压缩弹簧12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按压块11连接,所述按压块11上开设有与按压块11滑动方向垂直的穿孔130,所述锁块外壳13上对应穿孔130开设有两组通孔110,所述拉绳14的两端分别穿过通孔110以及穿孔130向外延伸设置。

工作原理:内网兜2和外网兜3均采用硅胶,不仅能耐高温,而且导热性良好,无毒,柔软;内网兜2和外网兜3上均安装有绳锁绑定组件1,方便内网兜2和外网兜3的封口和拆卸;内网兜2用于存放茶梗,外网兜3用于存放茶叶,内网兜2的漏孔4采用正方形孔,正方形孔的尺寸小于茶梗直径内接正方形尺寸,无论内网兜2被撑开,还是被揉捻,漏孔4会变成菱形或者长方形,但是漏孔4的尺寸还是不会大于茶梗直径,不仅保证茶叶和茶梗在加工过程中能够实现香气渗透,提高制茶品质,还使得茶梗不容易外漏;外网圈9两侧对称固定设置有固定块6,固定块6采用铁块或磁块,方便通过电磁铁吸引吊起,有利于整个网兜的转移。

请参阅图3~6,所述黑茶茶叶自动上料装置200和黑茶茶梗自动上料装置300采用相同结构的自动上料机构,所述自动上料机构包括传送与分层装置和自动吸料装置30,所述传送与分层装置包括存放槽体22,存放槽体22底端设置有从左向右输送的传送带组件,所述存放槽体22内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至少两片隔板26,各个隔板26底边与传送带组件之间的距离逐渐由大变小设置,所述自动吸料装置30包括吸料运送管32,吸料运送管32通过固定架组件27安装在存放槽体26上,所述吸料运送管32上安装有吸料驱动组件,所述吸料运送管32起始端延伸至存放槽体22内部,且吸料运送管32起始端设置有正对传送带组件末端的广口吸罩31,黑茶茶叶自动上料装置200的吸料运送管32出口端与外网兜3对应,黑茶茶梗自动上料装置300的吸料运送管32出口端与内网兜2对应;

可优选地,所述传送带组件包括传送带25、转动安装在存放槽体22内的主传动轴24和从传送轴23,所述传送带25套装在主传动轴24和从传送轴23上,存放槽体22外壁上安装有驱动主传动轴24转动的运送马达28。

可优选地,所述吸料驱动组件包括与吸料运送管32连通的驱动罩壳34,驱动罩壳34内部转动安装有旋转叶片轮33,驱动罩壳34外壁上安装有用于驱动旋转叶片轮33的吸料驱动马达35。

工作原理:将黑茶茶叶放入黑茶茶叶自动上料装置200的进料端,将黑茶茶梗放入黑茶茶梗自动上料装置300的进料端,黑茶茶叶自动上料装置200和黑茶茶梗自动上料装置300均通过传送带组件运输上料;存放槽体22内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至少两片隔板26,各个隔板26底边与传送带组件之间的距离逐渐由大变小设置,隔板26能够将重叠太多的茶叶或茶梗挡住,实现茶叶或茶梗的分层,有效防止吸料运送管32的起始端堵塞;吸料驱动马达35驱动旋转叶片轮33转动,产生负压吸力,将茶叶或茶梗从吸料运送管32的起始端运送至内网兜2或外网兜3内部。

请参阅图7~8,所述网兜撑起装置400包括外筒42、旋转内筒45以及随动内筒46,所述旋转内筒45活动安装在外筒42内部,外筒42底部固定有用于驱动旋转内筒45转动的旋转驱动马达43,所述旋转内筒45上端设置有一组左右对称的定位座44,定位座44之间前后对称设置有两组网兜限位轴441,位于上方的网兜限位轴441与固定块6外壁配合定位,位于下方的网兜限位轴441与固定块6底壁配合定位;所述随动内筒46固定安装在旋转内筒45内部,随动内筒46的圆周外壁和底壁上分布设置有多个吸附孔47,所述旋转内筒45的内壁对应吸附孔47固定设置有伸缩气缸48,伸缩气缸48的伸缩端固定有用于穿过吸附孔47并吸附外网兜3的吸盘49。

可优选地,所述网兜限位轴441上设置有一组用于与固定块6侧壁配合限位的轮盘442,所述定位座44上安装有用于驱动网兜限位轴441转动的限位马达443。限位马达443驱动网兜限位轴441旋转,有助于网兜组件100的固定块6定位。当网兜组件100定位后,网兜组件100的固定块6被下方的网兜限位轴441支撑,网兜组件100的固定块6外壁被上方的网兜限位轴441限位,轮盘442限位网兜组件100的固定块6的侧壁;

其中,所述外筒42底部通过外筒架41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存放槽体22通过槽体支架21安装在底座上。

工作原理:将网兜组件100放到随动内筒46里,网兜组件100的固定块6会被网兜限位轴441限位固定,网兜撑起装置400中的吸盘49在伸缩气缸48的带动下伸出,贴附在外网兜3外表面,吸盘49的气管将吸盘49和网兜之间的密封空间空气吸走,因此吸盘49吸住网兜外表面,然后,吸盘49在伸缩气缸48的带动下收缩,将外网兜3撑起,然后,旋转驱动马达43工作,使旋转内筒45缓慢旋转起来,有利于上料均匀,方便茶叶能够填满整个外网兜3。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