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多列四边封一次性餐具包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02055发布日期:2018-09-11 17:46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自动多列四边封一次性餐具包装机。



背景技术:

全自动四边封一次性餐具包装机,通常包括送料轨道,以及依次将纸巾、筷子、勺或叉、牙签送入所述送料轨道的纸巾送入设备、筷子送入设备、勺或叉送入设备以及牙签送入设备,所述送料轨道的后侧还设置有对包装袋进行封切的包装袋封切设备与出料设备,所述包装袋封切设备的侧部还设置有送入包装袋的上膜与下膜的送膜设备,然而现有的全自动四边封一次性餐具包装机,其只能通过单列包装,存在包装效率低的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提高包装效率的全自动多列四边封一次性餐具包装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多列四边封一次性餐具包装机,包括送料轨道,以及依次将纸巾、筷子、勺或叉、牙签送入所述送料轨道的纸巾送入设备、筷子送入设备、勺或叉送入设备以及牙签送入设备,所述送料轨道的后侧还设置有对包装袋进行封切的包装袋封切设备与出料设备,所述包装袋封切设备的侧部还设置有送入包装袋的上膜与下膜的送膜设备,所述送料轨道呈多列设置,所述纸巾送入设备与所述送料轨道之间设置有将纸巾送入设备送入的纸巾分料到各列送料轨道的纸巾分料装置,所述纸巾分料装置包括支架、纸巾放置盒、插板以及放置盒导轨,所述纸巾放置盒呈上下开口设置,所述放置盒导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插板设置有驱动其在所述纸巾放置盒下方移动的纸巾分料驱动机构,所述插板上设置有推动纸巾放置盒在所述放置盒导轨移动的推动组件,所述纸巾放置盒设置有推动组件释放后对其进行复位的复位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对纸巾放置盒的回复位置进行定位的定位组件。

如此设置,送料轨道包含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分料装置设置在送料轨道上方,纸巾放置盒前进到位与送料轨道第一轨道对齐,纸巾放置盒退回到位与送料轨道第二轨道对齐;分料装置设置在自动加料器出口的下方,送料盒前进到位与纸巾送入设备出口对齐。,工作时,纸巾分料驱动机构驱动插板向之间放置盒的下方移动,插板将送料盒底部完全封闭状态后,然后插板上的推动组件顶着纸巾放置盒沿着放置盒导轨向前移动,到位后纸巾送入设备将纸巾送入到纸巾放置盒内的插板上,此后纸巾分料驱动机构驱动插板向后移动,纸巾放置盒由于复位件的作用同时同时跟随插板向后移动,纸巾送入设备由原先纸巾放置盒位置将纸巾送入送料轨道,并且同时,纸巾放置盒由于定位组件进行定位,纸巾分料驱动机构驱动插板继续后移使得纸巾放置盒上的纸巾同时落入送料轨道上,从而实现两列送料轨道同时传送纸巾,进而提高了包装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纸巾分料装置还包括底座,所述支架设置在底座两侧并向一端外延伸,所述纸巾分料驱动机构包括导杆、导向座以及纸巾分料驱动组件,所述导杆一端与所述插板固定连接,所述导向座固定座所述底座上,所述驱纸巾分料动组件驱动所述导杆沿所述导向座移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包装袋封切设备包括机架,以及依次设置在所述机架之间的对送膜设备送入的上膜与下膜的两侧以及中部进行热封成包装袋的热封装置、对包装袋的中部冲出易撕孔的冲易撕孔装置、将冲出易撕孔后的包装袋由中部切成两半的分切装置以及将切成两半的包装袋进行分道的分道装置。

如此设置,使得两道包装袋同时加工,从而提高了加工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牙签送入设备与所述送料轨道之间设置有将牙签送入设备送入的牙签分料到各列送料轨道的牙签分料装置。

如此设置,从而实现各列送料轨道同时传送牙签,进而提高了包装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牙签分料装置包括牙签分料摆动板、牙签分料摆动轴、牙签分料摆动臂以及驱动所述牙签分料摆动臂摆动的牙签分料摆臂驱动机构,所述牙签分料摆动轴的一端与所述牙签分料摆动板固定连接,牙签分料摆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牙签分料摆动臂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摆臂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牙签分料摆臂相对牙签分料摆动轴的另一端摆动。

如此设置,牙签分料摆臂驱动机构驱动牙签分料摆动板发生摆动,使得牙签传送至不同的送料轨道内,以致提高包装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勺或叉送入设备包括放置勺或叉的勺或叉放置装置以及将勺或叉传送至送料轨道的勺或叉传送装置,所述勺或叉传送装置包括支撑座、勺或叉传送连接轴、勺或叉传送转动盘,所述勺或叉传连接轴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勺或叉传送转动盘呈轴向与径向定位、轴向可转动设置在所述勺或叉传送连接轴上,所述勺或叉传送转动盘上设置有吸附机构,所述勺或叉传送转动盘转动,当吸附机构转动至勺或叉放置装置时,所述吸附机构吸住勺或叉放置上的勺或叉,当吸附机构转动至送料轨道时,所述吸附机构释放勺或叉。

如此设置,吸附机构能够精准、高效的将勺或叉放置装置内的勺或叉送入至送料轨道,提高了加工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勺或叉传送连接轴设置有环状凸台,所述环状凸台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环,所述勺或叉传送转动盘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环,所述第一连接环相对环状凸台另一侧与所述第二连接环的一侧相贴合,所述勺或叉传送连接轴内设置有延伸至所述环状凸台的通气道,所述第二连接环上设置有通气孔,所述第一连接环对应第二连接环一侧设置有与所述通气孔相配合的通气槽,所述通气槽内设置有导通第一连接环相对第二连接环另一侧的导通孔,所述导通孔与所述通气道相导通设置,所述吸附机构包括设置有吸嘴以及与所述吸嘴相导通的通气口,所述通气口与通气孔之间通过通气管相连接。

如此设置,勺或叉传送转动盘转动至对应位置时,吸附机构可以吸住或释放勺或叉,结构更加简单、稳定。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通气槽包括第一通气槽与第二通气槽,所述导通孔包括第一导通孔与第二导通孔,并且所述第一导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一通气槽内,所述第二导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二通气槽内。

如此设置,勺或叉传送转动盘转动至对应位置时,吸附机构便能够吸住或释放勺或叉。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通气槽与第二通气槽分别呈圆弧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环上。

如此设置,提高了工作的稳定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环与所述环状凸台之间对应导通孔的外周位置设置有第一密封圈。

如此设置,提高了密封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吸附机构包括吸附转轴、套壳、折弯套管以及插接管,所述套壳套设在所述吸附转轴上,所述吸附转轴内设置有吸附通道,所述吸附通道包括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所述吸附通道的第一开口设置在所述吸附转轴的侧部,吸附通道的第二开口设置在所述吸附转轴的顶端,所述通气口设置在所述套壳上并与所述吸附通道的第一开口相导通,所述吸附转轴的顶端插设置所述折弯套管的一端内,所述插接管的一端插设置所述折弯套管的另一端内,所述吸嘴设置在所述插接管相对折弯套管的另一端上。

如此设置,可以对吸嘴的位置进行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结构图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结构图二;

图3为本发明的纸巾分料装置实施例结构图一;

图4为本发明的纸巾分料装置实施例结构图二;

图5为本发明的包装袋封切设备实施例结构图一;

图6为本发明的包装袋封切设备实施例结构图二;

图7为本发明的热封装置实施例结构图一;

图8为本发明的热封装置实施例结构图二;

图9为本发明的提升轴实施例结构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冲易撕孔装置实施例结构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冲易撕孔装置实施例结构剖视图;

图12为本发明的分切装置实施例结构图;

图13为本发明的分切装置实施例结构剖视图;

图14为本发明的牙签分料装置实施例结构图一;

图15为本发明的牙签分料装置实施例结构图二;

图16为本发明的勺或叉送入设备实施例结构图;

图17为本发明的勺或叉传送装置实施例结构剖视图;

图18为本发明的勺或叉传送装置实施例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19为本发明的第一连接环实施例结构图;

图20为本发明的吸附机构实施例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参见附图1-附图20,本发明公开的全自动多列四边封一次性餐具包装机,包括送料轨道1,以及依次将纸巾、筷子、勺或叉、牙签送入所述送料轨道1的纸巾送入设备2、筷子送入设备3、勺或叉送入设备4以及牙签送入设备5,所述送料轨道1的后侧还设置有对包装袋进行封切的包装袋封切设备6与处理设备7,所述包装袋封切设备6的侧部还设置有送入包装袋的上膜与下膜的送膜设备8,所述送料轨道1呈多列设置,所述纸巾送入设备2与所述送料轨道1之间设置有将纸巾送入设备2送入的纸巾分料到各列送料轨道1的纸巾分料装置21,所述纸巾分料装置21包括支架2101、纸巾放置盒2102、插板2103以及放置盒导轨2104,所述纸巾放置盒2102呈上下开口设置,所述放置盒导轨2104设置在所述支架2101上,所述插板2103设置有驱动其在所述纸巾放置盒2102下方移动的纸巾分料驱动机构,所述插板2103上设置有推动纸巾放置盒2102在所述放置盒导轨2104移动的推动组件,所述纸巾放置盒2102设置有推动组件释放后对其进行复位的复位件,所述支架2101上设置有对纸巾放置盒2102的回复位置进行定位的定位组件。如此设置,放置盒导轨2104横跨在送料轨道1上,工作时,纸巾分料驱动机构驱动插板2103向之间放置盒的下方移动,然后插板2103上的推动组件顶着纸巾放置盒2102沿着放置盒导轨2104向前移动,到位后纸巾送入设备2将纸巾送入到纸巾放置盒2102内的插板2103上,此后纸巾分料驱动机构驱动插板2103退回,纸巾放置盒2102由于复位件的作用同时复位,纸巾送入设备2由原先纸巾放置盒2102位置将纸巾送入送料轨道1,并且同时,纸巾放置盒2102由于定位组件进行定位,纸巾分料驱动机构驱动插板2103继续后移使得纸巾放置盒2102上的纸巾同时落入送料轨道1上,从而实现两列送料轨道1同时传送纸巾,进而提高了包装效率。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纸巾分料装置21还包括底座2105,所述支架2101设置在底座2105两侧并向一端外延伸,所述纸巾分料驱动机构包括导杆2106、导向座2107以及纸巾分料驱动组件,所述导杆2106一端与所述插板2103固定连接,所述导向座2107固定座所述底座2105上,所述驱纸巾分料动组件驱动所述导杆2106沿所述导向座2107移动。如此设置,驱动插板2103移动时,导杆2106沿着导向座2107移动,提高了结构与运行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复位件设置为复位拉簧2108,所述复位拉簧2108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纸巾放置盒2102上,另一端固定座在所述底座2105上。如此设置,通过复位拉簧2108对纸巾放置盒2102进行复位,结构更加简单。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推动组件包括顶杆2109、顶块2110以及顶座2111,所述顶座2111固定设置在所述插板2103上,所述顶杆2109固定在所述顶座2111上,所述顶块2110固定座所述顶杆2109对应所述纸巾放置盒2102一端。如此设置,使得推动组件结构简单、运行稳定。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杆2112、定位块2113以及定位座2114,所述括定位杆2112、定位块2113以及定位座2114均分别设置有两个,两个定位座2114分别固定在所述支架2101上,所述定位杆2112与所述定位座2114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块2113固定座所述定位杆2112对应所述纸巾放置盒2102一端。如此设置,使得结构更加简单,并且能够稳定的对纸巾放置盒2102进行定位。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包装袋封切设备6包括机架61,以及依次设置在所述机架61之间的对送膜设备送入的上膜与下膜的两侧以及中部进行热封成包装袋的热封装置62、对包装袋的中部冲出易撕孔的冲易撕孔装置63、将冲出易撕孔后的包装袋由中部切成两半的分切装置64以及将切成两半的包装袋进行分道的分道装置。如此设置,使得两道包装袋同时加工,从而提高了加工效率。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热封装置62包括将上膜与下膜进行热压的热压机构621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热压机构621前侧与后侧的对上膜与下膜进行压紧的压紧机构622。如此设置,能够对包装袋进行热封成型。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热压机构621包括上热压支架62101、驱动上热压支架62101上下移动的上热压驱动单元62102、下热压支架62103以及驱动下热压支架62103上下移动的下热压驱动单元62104,所述上热压支架62101的中部设置有第一上热压板,所述上热压支架62101对应第一上热压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上热压板62105,所述下热压支架62103设置有与第一上热压板相配合的第一下热压板以及与第二上热压板62105相配合的第二下热压板62106。如此设置,对包装袋两侧以及中部进行热压以成型两道包装袋。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压紧机构622包括上辊轴62201与下辊轴62202,所述上辊轴62201的中部设置有第一上压轮62203,所述上辊轴62201对应第一上压轮6220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上压轮62204,所述下辊轴62202设置有与第一上压轮62203相配合的第一下压轮62205以及与第二上压轮62204相配合的第二下压轮62206。如此设置,对包装袋两侧以及中部进行压紧以成型两道包装袋。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上辊轴62201设置有提升机构,所述提升机构包括提升轴62207、设置在上辊轴62201两端的移动块62208、抵压块62209、定位条62210以及支杆62211,所述移动块62208分别可沿机架61上下移动设置,所述上辊轴6220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移动块62208呈轴向与径向定位、周向可转动设置,所述提升轴62207设置在上辊轴62201的上方并与上辊轴62201相平行,所述定位条62210固定座所述移动块62208的上方,所述支杆62211一端与移动块62208固定连接,支杆62211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定位条62210并与定位条62210间隙配合,所述定位条62210与移动块62208之间夹设有压缩弹簧62212,所述压缩弹簧62212套设在所述支杆62211上,所述提升轴62207与所述抵压块62209相抵设置,所述提升轴62207的两端分别呈偏心设置有连接端622071,所述连接端622071与所述移动块62208可转动配合设置。如此设置,通过转动提升轴62207,便能使得移动块62208带动上辊轴62201上移或下移。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提升轴62207一端的连接端622071上设置有转动手柄62213。如此设置,通过转动手柄62213对提升轴62207进行转动,提高了操作的方便性。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冲易撕孔装置63包括冲易撕孔架6301、冲易撕孔导轨6302以及驱动冲易撕孔架6301在所述冲易撕孔导轨6302上移动的冲孔架驱动组件,所述冲易撕孔架6301内设置有包装袋通过槽63011,所述冲易撕孔架6301对应包装袋通过槽63011位置设置有冲易撕孔针6303,所述冲易撕孔针6303设置有驱动其穿过或退出所述包装袋通过槽63011的气缸6304。如此设置,包装袋通过所述包装袋通过槽63011时,气缸6304驱动冲易撕孔针6303穿过包装袋,同时冲孔架驱动组件驱动冲易撕孔架6301随着包装袋移动,然后气缸6304驱动冲易撕孔针6303退出,便将包装袋冲出易撕孔。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冲孔架驱动组件包括偏心轮6305以及驱动所述偏心轮6305转动的电机,所述偏心轮6305与冲易撕孔架6301之间设置有摆臂6306,所述摆臂6306的一端呈偏心铰接在所述偏心轮6305上,摆臂6306的另一端与所述冲易撕孔架6301相铰接。如此设置,电机驱动偏心轮6305转动时,摆臂6306便能发生摆动从而驱动冲易撕孔架6301移动。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分切装置64包括上刀轴6401与下刀轴6402,所述上刀轴6401的中部设置有第一上切刀6403,所述上刀轴6401对应第一上切刀640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上切刀6404,所述下刀轴6402设置有与第一上切刀6403相配合的第一下切刀6405以及与第二上切刀6404相配合的第二下切刀6406。如此设置,对包装袋中部进行分切以成型两道包装袋,并对包装袋的外侧废边进行切除。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上刀轴6401与机架61之间设置有离合机构,所述离合机构包括离合手轮6407、离合丝杆6408、离合座6409、离合套6410、离合插件6411以及离合轴6412,所述离合手轮6407与离合丝杆6408呈联动设置,所述离合座6409与离合轴6412分别呈轴向与径向定位、周向可转动设置在所述机架61上,所述离合丝杆6408与所述离合座6409呈轴向与径向定位、周向可转动配合设置,所述离合丝杆6408与所述离合套6410螺纹配合,所述离合套6410呈径向与周向定位、轴向可移动设置在所述离合座6409内,所述离合插件6411一端呈轴向与径向定位、周向可转动设置在所述离合套6410内,所述离合插件6411的另一端插设置所述上刀轴6401的一端内,所述上刀轴6401的另一端插设置所述离合轴6412内。如此设置,通过转动离合手轮6407使离合套6410带动离合插件6411与上刀轴6401脱离,便能将上刀轴6401取出,从而起到方便更换的作用。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分道装置包括分道托板65,所述分道托板65的上侧面设置有分道凸件651。如此设置,分切后的两列包装袋通过分道凸件进行分道,方便后续操作。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牙签送入设备5与所述送料轨道1之间设置有将牙签送入设备5送入的牙签分料到各列送料轨道1的牙签分料装置51。如此设置,从而实现各列送料轨道1同时传送牙签,进而提高了包装效率。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牙签分料装置51包括牙签分料摆动板5101、牙签分料摆动轴5102、牙签分料摆动臂5103以及驱动所述牙签分料摆动臂5103摆动的牙签分料摆臂驱动机构,所述牙签分料摆动轴5102的一端与所述牙签分料摆动板5101固定连接,牙签分料摆动轴5102的另一端与所述牙签分料摆动臂510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摆臂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牙签分料摆臂相对牙签分料摆动轴5102的另一端摆动。如此设置,牙签分料摆臂驱动机构驱动牙签分料摆动板5101发生摆动,使得牙签传送至不同的送料轨道1内,以致提高包装效率。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牙签分料摆臂驱动机构包括牙签分料连杆5104、牙签分料转动盘5105、第一牙签分料传动轴5106、牙签分料输入轴5107以及设置在第一牙签分料传动轴5106与牙签分料输入轴5107之间的牙签分料传动组件,所述牙签分料连杆5104的一端与所述牙签分料摆动臂5103相对牙签分料摆动轴5102另一端铰接连接,牙签分料连杆5104的另一端呈偏心铰接在所述牙签分料转动盘5105上,所述牙签分料转动盘5105与所述第一牙签分料传动轴5106相联动设置。如此设置,使得牙签分料摆臂驱动机构结构简单、工作稳定。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牙签分料传动组件包括第二牙签分料传动轴5108、第三牙签分料传动轴5109以及第四牙签分料传动轴5110,所述第二牙签分料传动轴5108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牙签分料传动轴5106相联动并且两者相平行设置,所述第二牙签分料传动轴5108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牙签分料传动轴5109相联动并且两者相垂直设置,所述第四牙签分料传动轴5110与所述第三牙签分料传动轴5109相联动并且两者相平行设置,所述牙签分料输入轴与所述第四牙签分料传动轴相联动并且两者相垂直设置。如此设置,使得结构更加紧凑。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牙签分料传动轴5106上设置有第一牙签分料直齿轮5111,所述第二牙签分料传动轴5108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牙签分料直齿轮5111相啮合的第二牙签分料直齿轮5112。如此设置,进一步使得结构更加紧凑,工作更加稳定。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牙签分料传动轴5108上设置有第一牙签分料伞齿轮5113,所述第三牙签分料传动轴5109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牙签分料伞齿轮5113相啮合的第二牙签分料伞齿轮5114。如此设置,进一步使得结构更加紧凑,工作更加稳定。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三牙签分料传动轴5109与所述第四牙签分料传动轴5110之间通过传动带5115相联动。如此设置,进一步使得结构更加紧凑,工作更加稳定。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第四牙签分料传动轴5110上设置有第三牙签分料伞齿轮5116,所述牙签分料输入轴5107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牙签分料伞齿轮5116相啮合的第四牙签分料伞齿轮5117。如此设置,进一步使得结构更加紧凑,工作更加稳定。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勺或叉送入设备4包括放置勺或叉的勺或叉放置装置41以及将勺或叉传送至送料轨道1的勺或叉传送装置42,所述勺或叉传送装置42包括支撑座4201、勺或叉传送连接轴4202、勺或叉传送转动盘4203,所述勺或叉传连接轴4202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座4201上,所述勺或叉传送转动盘4203呈轴向与径向定位、轴向可转动设置在所述勺或叉传送连接轴4202上,所述勺或叉传送转动盘4203上设置有吸附机构4204,所述勺或叉传送转动盘4203转动,当吸附机构4204转动至勺或叉放置装置41时,所述吸附机构4204吸住勺或叉放置上的勺或叉,当吸附机构4204转动至送料轨道1时,所述吸附机构4204释放勺或叉。如此设置,吸附机构4204能够精准、高效的将勺或叉放置装置41内的勺或叉送入至送料轨道1,提高了加工效率。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勺或叉传送连接轴4202设置有环状凸台42021,所述环状凸台42021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环4205,所述勺或叉传送转动盘4203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环4206,所述第一连接环4205相对环状凸台42021另一侧与所述第二连接环4206的一侧相贴合,所述勺或叉传送连接轴4202内设置有延伸至所述环状凸台42021的通气道42022,所述第二连接环4206上设置有通气孔42061,所述第一连接环4205对应第二连接环4206一侧设置有与所述通气孔42061相配合的通气槽42051,所述通气槽42051内设置有导通第一连接环4205相对第二连接环4206另一侧的导通孔42052,所述导通孔42052与所述通气道42022相导通设置,所述吸附机构4204包括设置有吸嘴42041以及与所述吸嘴42041相导通的通气口42042,所述通气口42042与通气孔42061之间通过通气管相连接。如此设置,勺或叉传送转动盘4203转动至对应位置时,吸附机构4204可以吸住或释放勺或叉,结构更加简单、稳定。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通气槽42051包括第一通气槽与第二通气槽,所述导通孔42052包括第一导通孔与第二导通孔,并且所述第一导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一通气槽内,所述第二导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二通气槽内。如此设置,勺或叉传送转动盘4203转动至对应位置时,吸附机构4204便能够吸住或释放勺或叉。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通气槽与第二通气槽分别呈圆弧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环4205上。如此设置,提高了工作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环4205与所述环状凸台42021之间对应导通孔42052的外周位置设置有第一密封圈4207。如此设置,提高了密封性。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吸附机构4204包括吸附转轴42043、套壳42044、折弯套管42045以及插接管42046,所述套壳42044套设在所述吸附转轴42043上,所述吸附转轴42043内设置有吸附通道420431,所述吸附通道420431包括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所述吸附通道420431的第一开口设置在所述吸附转轴42043的侧部,吸附通道420431的第二开口设置在所述吸附转轴42043的顶端,所述通气口42042设置在所述套壳42044上并与所述吸附通道420431的第一开口相导通,所述吸附转轴42043的顶端插设置所述折弯套管42045的一端内,所述插接管42046的一端插设置所述折弯套管42045的另一端内,所述吸嘴42041设置在所述插接管42046相对折弯套管42045的另一端上。如此设置,可以对吸嘴42041的位置进行调节。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套壳42044内对应第一开口的两侧位置分别设置有密封件42047,所述密封件42047之间夹设有压缩弹簧42048。如此设置,提高了套壳42044的密封性。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吸附转轴42043的顶端与折弯套管42045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420410。如此设置,提高了折弯套管42045与吸附转轴42043之间的密封性。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插接管42046对应折弯套管42045一端与所述折弯套管42045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圈420411。如此设置,提高了折弯套管42045与插接管42046之间的密封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