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式粘稠物料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10206发布日期:2018-10-19 21:23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送式冷却装置,特别是一种针对粘稠物料的输送式冷却装置。属于食品机械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化工、食品、饲料加工等行业,加工完成的物料一般温度较高,进行灌装时不可避免有蒸汽产生,其中含有刺激性气味或有害成分,导致环保问题。同时,温度较高的物料在灌装后,很多场合也需要敞口放置到室温才能进行密封,进入销售或储运环节,除了导致上述环保问题外,还会使生产周期变长、空气中细菌进入导致容易变质、环境温度过高难以达到密封温度等诸多问题。

尤其是粘稠性的物料,采用常规冷却方式实现均匀换热比较困难,同时冷却后粘度大大增加,又为灌装带来了困难。

显然,上述问题最后都归结为能否实现在不考虑环境温度的情况下,能否解决粘稠物料的封闭条件下快速冷却、快速灌装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输送式粘稠物料冷却装置,通过螺旋输送结合内外双层冷却,使冷却和灌装同时进行,解决了粘稠物料的快速均匀冷却及高粘度下输送灌装问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特点,且全程封闭,解决了热料灌装导致的环保问题,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有效延长了物料的储存时间、提高了产品的品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的输送式粘稠物料冷却装置包括外冷却腔(1)、物料腔(2)、内冷却腔(3)、主轴(4)、冷媒入口(5)、冷媒出口(6)、通孔(7)、进料口(8)、出料口(9)、螺旋叶片(10)。

所述装置为同心圆筒结构,由外到内依次为外冷却腔(1)、物料腔(2)、内冷却腔(3)和主轴(4);外冷却腔(1)的两侧分别为冷媒入口(5)和冷媒出口(6)与外部连通,且在内部通过两侧的通孔(7)与内冷却腔(3)连通,内冷却腔(3)固定于主轴(4)上,在主轴(4)带动下旋转。

物料腔(2)的两侧分别为进料口(8)和出料口(9),内部分布着螺旋叶片(10),固定在内冷却腔(3)的外壁上,随着内冷却腔(3)旋转,物料从进料口(8)进入物料腔(2),由螺旋叶片(10)向前输送,经出料口(9)送出。

冷媒经冷媒入口(5)进入外冷却腔(1),并经通孔(7)进入内冷却腔(3),分别从外侧和内侧对物料腔(2)中输送的物料同时进行冷却,流过内冷却腔(3)全程的冷媒再经另一侧的通孔(7)流入外冷却腔(1),与流过外冷却腔(1)全程的冷媒一起经冷媒出口(6)流出。

进一步地,包括多个外隔板(11),均匀分布固定在外冷却腔(1)内,将外冷却腔(1)分隔成多个独立的空腔,且通过每个外隔板(11)上的外隔板通孔(12)连通,相邻两个外隔板通孔(12)呈上下交替排列。

进一步地,包括多个内隔板(13),均匀分布固定在内冷却腔(3)内,将内冷却腔(3)分隔成多个独立的空腔,且通过每个内隔板(13)上的内隔板通孔(14)连通,相邻两个内隔板通孔(14)呈上下交替排列。

进一步地,包括保温层(15),包裹在外冷却腔(1)的外壁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螺旋输送结合内外双层冷却,使冷却和灌装同时进行,解决了粘稠物料的快速均匀冷却及高粘度下输送灌装问题,且全程封闭,解决了热料灌装导致的环保问题,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有效延长了物料的储存时间、提高了产品的品质。有效简化了粘稠物料快速冷却灌装的整个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简单方便的特点。

2、外冷却腔经通孔与内冷却腔连通,简化了外部管道和控制难度,解决了旋转腔体内流体进出困难的问题。

3、外隔板和内隔板上隔板通孔的上下交替排列,使冷媒能够构成良好的冷却温度梯度,提高与物料的换热效率,保证物料能够均匀地高温进入、低温送出。

附图说明

图1:输送式粘稠物料冷却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输送式粘稠物料冷却装置截面图。

图中:1-外冷却腔、2-物料腔、3-内冷却腔、4-主轴、5-冷媒入口、6-冷媒出口、7-通孔、8-进料口、9-出料口、10-螺旋叶片、11-外隔板、12-外隔板通孔、13-内隔板、14-内隔板通孔、15-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为输送式粘稠物料冷却装置结构示意图,所述的输送式粘稠物料冷却装置包括外冷却腔(1)、物料腔(2)、内冷却腔(3)、主轴(4)、冷媒入口(5)、冷媒出口(6)、通孔(7)、进料口(8)、出料口(9)、螺旋叶片(10)、外隔板(11)、外隔板通孔(12)、内隔板(13)、内隔板通孔(14)、保温层(15)。

图1中,高温物料从进料口(8)进入物料腔(2),主轴(4)带动螺旋叶片(10)旋转将物料向前输送;在输送过程中,物料的外层与外冷却腔(1)的壁面紧密接触、物料的内层与内冷却腔(3)的壁面紧密接触,与外冷却腔(1)和内冷却腔(3)中的冷媒进行热交换,温度逐渐降低,最后经出料口(9)送出。控制主轴(4)的旋转速度和冷媒的流速,就能控制出料口(9)的物料温度,达到预定的冷却温度后,在出料口(9)即能直接进行粘稠物料的灌装。使冷却和灌装同时进行,有效简化了粘稠物料快速冷却灌装的整个系统。

图1中,螺旋叶片(10)固定在内冷却腔(3)的外壁上,内冷却腔(3)随着主轴(4)旋转;冷媒经冷媒入口(5)进入外冷却腔(1),并经通孔(7)进入内冷却腔(3),流过内冷却腔(3)全程的冷媒再经另一侧的通孔(7)流入外冷却腔(1),与流过外冷却腔(1)全程的冷媒一起经冷媒出口(6)流出。简化了外部管道和控制难度,解决了旋转腔体内流体进出困难的问题。

如图2所示为输送式粘稠物料冷却装置截面图,图2中所述的输送式粘稠物料冷却装置为同心圆筒结构,由外到内依次为保温层(15)、外冷却腔(1)、物料腔(2)、内冷却腔(3)和主轴(4)。

图1和图2中,外隔板(11)封闭隔断外冷却腔(1),仅在一侧开有外隔板通孔(12),内隔板(13)封闭隔断内冷却腔(3),仅在一侧开有内隔板通孔(14),使冷媒依次进入外冷却腔(1)和内冷却腔(3)的各个隔断;外隔板(11)和内隔板(13)中隔板通孔的上下交替排列,使冷媒能够构成良好的冷却温度梯度,提高与物料的换热效率,保证物料能够均匀地高温进入、低温送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实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输送式粘稠物料冷却装置,属于食品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外冷却腔、物料腔、内冷却腔、通孔、螺旋叶片、外隔板、内隔板等。外冷却腔经通孔与内冷却腔连通,简化了外部管道和控制难度。外隔板和内隔板上隔板通孔上下交替排列,使冷媒能够构成良好的冷却温度梯度,提高与物料的换热效率。螺旋输送结合内外双层冷却,使冷却和灌装同时进行,解决了粘稠物料的快速均匀冷却及高粘度下输送灌装问题;且全程封闭,解决了热料灌装导致的环保问题,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延长了物料的储存时间。有效简化了粘稠物料快速冷却灌装的整个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简单方便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化工、食品、饲料加工等行业。

技术研发人员:周封;郝婷;周至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周封
技术研发日:2018.05.24
技术公布日:2018.10.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