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落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66857发布日期:2018-09-29 03:32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装拆分装置,特别是一种落盒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盒体分离一般采用人工的工作模式,费时费力,且人工成本高,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盒体分离采用人工模式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落盒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工位,工位间通过传送带连接,传送带连接到驱动电机,前一个工位在传送带的上方有料仓,料仓有能够存放盒体的空腔以及向下延伸的落盒部,落盒部为限制盒体位移并能够让盒体沿框架进行运动的多根附框组成的框架结构,附框位于传送带的正上方,在传送带设置料仓的另一侧有取料机构,取料机构包括朝向盒体并连接至液压杆的刀片,刀片正对最下方两个盒体的空隙处,后一个工位对应于料仓的上方有盒体抓取装置。

落盒部采用框架型结构,使得落盒部有能够露出的空隙,与之后的防滑板配合,能够抵住叠置的盒体,使得最下方的盒体不会因为重力挤压而无法分离,同时,能够保证在最下方的盒体分离后,后两个后台不会因为重力挤压导致空隙变小,刀片无法插入。

进一步地,落盒部的底部有防止最下方盒体掉落的限位凸起,限位凸起抵住最下方盒体的边缘处。

采用限位凸起的设计,能够保证最下方的盒体,在没有刀片插入的情况下,不是有盒体分离的情况产生。

进一步地,刀片设置于取料机构的支架上,支架设置于沿水平方向垂直于传送带方向的液压杆上,液压杆连接至第一液压机。

进一步地,刀片沿朝向盒体的一端到设置于支架上的一端,厚度越来越大。

采用刀片沿盒体的边缘插入的方式进行盒体分离,如果采用较薄的刀片,最下方的盒体由于一端边缘被抵住,不易分离,而采用前薄后厚的刀片,刀片插入过程中能够进一步促使盒体分离。

进一步地,位于落盒部的中部,有朝向落盒部的整理装置,整理装置包括液压杆和设置于液压杆一端的防滑板,液压杆另一端连接至第四液压机,防滑板的防滑面朝向落盒部露出盒体的空隙处。

进一步地,两个工位之间,位于传送带两侧还设有对射光电和单轴机械手,对射光电的对射高度为所需分离单个盒体的高度。

当对射光电检测到单个盒体的高度超过对射光电的高度时,说明盒体分离产生了重叠的情况,对射光电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截停驱动电机,并控制单轴机械手将当前重叠的盒体取出。

进一步地,所述盒体抓取装置包括对应于料仓的位置分别设有多个吸盘,吸盘设置于滑轨支架上第二液压机的液压杆的上,滑轨支架设置于水平面上沿传送带运动方向垂直的第三液压机的液压杆上。

进一步地,吸盘连接到真空泵。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电机、真空泵、单轴机械手、第一液压机、第二液压机、第三液压机、第四液压机和对射光电均连接到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为89c51单片机。

由于上述的操作都是比较简单易实现的操作,所以89c51完全可以进行编译驾驭,当然,如果为了节约成本,也可以每个位置单独采用控制面板进行操作。

工作原理:将堆叠的盒体放置在料仓的空腔内,空腔中的盒体沿落盒部排列,被落盒部的限位凸起抵住,第一液压机控制刀片插入最下方的两个盒体空隙,同时防滑板抵住盒体,使得最下方的盒体分离,掉落在传送带上,防滑板松开,最下方的盒体再次抵住限位凸起。

当对射光电检测到单个盒体的高度超过对射光电的高度时,说明盒体分离产生了重叠的情况,对射光电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截停驱动电机,并控制单轴机械手将当前重叠的盒体取出,取出重叠的盒体后,控制器再次控制传送带启动,输送盒体至下一个工位。

控制器控制第三液压机和第二液压机工作,使得吸盘运动到盒体上方,控制器控制吸盘工作,吸取盒体,并输送到下一个工序,再重复吸盘吸取盒体进行操作。

有益效果: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现有的人工盒体分离操作费时费力,而采用本发明的设计,不仅能够进行自动化的操作,同时,加入了对射光电和单轴机械手的配合,防止了误操作的产生,并且,采用刀片和限位凸起配合的模式,使得在前一个工位就能够完成盒体的分离,提升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同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一种落盒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工位,工位间通过传送带1连接,传送带连接到驱动电机(未图示),前一个工位在传送带1的上方有料仓2,料仓2有能够存放盒体的空腔以及向下延伸的落盒部3,落盒部3为限制盒体位移并能够让盒体沿框架进行运动的多根附框组成的框架结构,附框位于传送带1的正上方,在传送带1设置料仓2的另一侧有取料机构,取料机构包括朝向盒体并连接至液压杆的刀片4,刀片4正对最下方两个盒体5的空隙处,后一个工位对应于料仓2的上方有盒体抓取装置。

落盒部采用框架型结构,使得落盒部有能够露出的空隙,与之后的防滑板配合,能够抵住叠置的盒体,使得最下方的盒体不会因为重力挤压而无法分离,同时,能够保证在最下方的盒体分离后,后两个后台不会因为重力挤压导致空隙变小,刀片无法插入。

落盒部3的底部有防止最下方盒体5掉落的限位凸起6,限位凸起6抵住最下方盒体5的边缘处。

采用限位凸起的设计,能够保证最下方的盒体,在没有刀片插入的情况下,不是有盒体分离的情况产生。

刀片4设置于取料机构的支架7上,支架7设置于沿水平方向垂直于传送带1方向的液压杆上,液压杆连接至第一液压机8。

刀片4沿朝向盒体5的一端到设置于支架上的一端,厚度越来越大。

采用刀片沿盒体的边缘插入的方式进行盒体分离,如果采用较薄的刀片,最下方的盒体由于一端边缘被抵住,不易分离,而采用前薄后厚的刀片,刀片插入过程中能够进一步促使盒体分离。

位于落盒部3沿竖直方向的中部,有朝向落盒部3的整理装置,整理装置包括液压杆和设置于液压杆一端的防滑板9,液压杆另一端连接至第四液压机10,防滑板9的防滑面朝向落盒部3露出盒体5的空隙处。

两个工位之间,位于传送带1两侧还设有对射光电11和单轴机械手12,对射光电11的对射高度为所需分离单个盒体5的高度。

当对射光电检测到单个盒体的高度超过对射光电的高度时,说明盒体分离产生了重叠的情况,对射光电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截停驱动电机,并控制单轴机械手将当前重叠的盒体取出。

所述盒体抓取装置包括对应于料仓2的位置分别设有多个吸盘13,吸盘13设置于滑轨支架14上第二液压机15的液压杆的上,滑轨支架14设置于水平面上沿传送带运动方向垂直的第三液压机16的液压杆上。

吸盘13连接到真空泵(未图示)。

所述驱动电机、真空泵、单轴机械手12、第一液压机8、第二液压机15、第三液压机16、第四液压机10和对射光电11均连接到控制器(未图示)。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为89c51单片机。

由于上述的操作都是比较简单易实现的操作,所以89c51完全可以进行编译驾驭,当然,如果为了节约成本,也可以每个位置单独采用控制面板进行操作。

将堆叠的盒体5放置在料仓2的空腔内,空腔中的盒体沿落盒部3排列,被落盒部的限位凸起抵住,第一液压机控制刀片插入最下方的两个盒体空隙,同时防滑板9抵住盒体5,使得最下方的盒体5分离,掉落在传送带1上,防滑板9松开,最下方的盒体5再次抵住限位凸起6。

当对射光电检测到单个盒体的高度超过对射光电的高度时,说明盒体分离产生了重叠的情况,对射光电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截停驱动电机,并控制单轴机械手将当前重叠的盒体取出,取出重叠的盒体后,控制器再次控制传送带启动,输送盒体至下一个工位。

控制器控制第三液压机16和第二液压机15工作,使得吸盘13运动到盒体5上方,控制器控制吸盘13工作,吸取盒体5,并输送到下一个工序,再重复吸盘13吸取盒体5进行操作。

本申请中的盒体并非固定一种形状,所以吸盘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制造为任意形状或者小面积的圆盘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