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取放APR版的龙门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11204发布日期:2018-10-19 21:30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塔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取放apr版的龙门吊装置。



背景技术:

pi(聚酰亚胺)涂布所使用的技术为转印技术,转印技术需要用到一项昂贵治具:apr版(apr,asahikaseiphotosensitiveresin,日本旭化成开发的感光性树脂),也即是转印版,储存apr版的apr存储抽屉高1700mm,共12层,取放apr版全部是空手而不借助任何工具手动作业,从下往上数第7层抽屉高1050mm,超过6层抽屉取放apr版时,容易出现抽屉边缘刮伤apr版背面的情形,在制备显示面板时,采用apr版制备pi应用在显示面板中,会给显示面板带来斜纹以及显示不均匀等影响,甚至造成该apr版报废,apr版的价格昂贵,为15万/枚。

因此,现有的取放apr版的方法存在下述缺陷:

1、现有的用于存储apr版的存储抽屉总共有12层,当需要将apr版放入7层以上的存储抽屉中时,通过人工托举比较难完成。

2、现有存储抽屉边缘有突出棱角,超过7层以上的存储抽屉,通过手动取放过程无法做到悬空作业取放,容易使得apr版碰到存储抽屉的棱角,进而造成apr版出现刮痕刮伤,使得该块apr版品质异常报废。

3、apr版较大,宽为1700mm,长为2200mm,加上apr版两端的夹具,可以重达50kg以上,一般需要三个才能完成apr版的取放,通过人工取放,比较费劲。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取放apr版的龙门吊装置,可以减轻人员作业,省力,取放apr版时,不容易刮伤apr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取放apr版的龙门吊装置,包括支撑架、带有轴承的滚轴、棘轮、第一段拉绳和第二段拉绳;

所述轴承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棘轮可转动的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

第一段拉绳的第一端绕过所述滚轴的第一端表面与所述棘轮连接,通过所述棘轮的转动带动所述第一段拉绳运动,所述第一段拉绳的第二端连接有第一钩状物,所述第一钩状物用于钩住apr版的第一侧夹具;

第二段拉绳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滚轴的第二端表面,所述第二段拉绳的第二端连接有第二钩状物,所述第二钩状物用于钩住apr版的第二侧夹具。

优选地,在所述支撑架的下方固定有两个三角架,且在每个三角架的下端均固定有滑轮。

优选地,每个三角架下端固定的滑轮的大小均相同,且所述滑轮为带刹车式的万向轮。

优选地,在所述滚轴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所述第一卡环和所述第二卡环上均设置有过孔,所述第一段拉绳的第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卡环上的过孔且绕过所述滚轴的第一端表面与所述棘轮连接,所述第二段拉绳的第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卡环上的过孔固定在所述滚轴的第二端表面。

优选地,所述棘轮为手摇式棘轮,且所述棘轮位于所述滚轴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支撑架包括两根相对的横向支撑杆和两根相对的竖向支撑杆;

所述轴承沿水平方向固定在两根相对的竖向支撑杆上。

优选地,所述横向支撑杆为长度可收缩的支撑杆。

优选地,所述支撑架的材质为铝合金。

优选地,所述钩状物为挂板钩。

优选地,所述滚轴的长度大于apr版的长度。

实施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龙门吊装置,通过棘轮拉动第一段拉绳运动,进而带动滚轴转动,使得棘轮与滚轴之间实现同步联动,通过滚轴的转动带动第二段拉绳的运动,使得第一段拉绳和第二段拉绳可以同时上升和下降,第一段拉绳和第二段拉绳上的钩状物可以用来固定apr版,通过第一段拉绳和第二段拉绳的上升和下降,实现apr版存储抽屉中的取放。apr版的取放通过转动棘轮就可以实现,不需要人工托举来取放,可以减轻人员作业,省力;第一段拉绳和第二段拉绳可以同时上升和下降,可以稳定的取放apr版,可以降低apr版碰到存储抽屉的棱角的概率,使得apr版不容易刮伤,降低了apr版因为刮伤而报废的几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取放apr版的龙门吊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取放apr版的龙门吊装置,如图1所示,该龙门吊装置包括支撑架1、带有轴承21的滚轴2、棘轮4以及第一段拉绳31、和第二段拉绳32。滚轴2的长度大于apr版9的长度。

轴承21固定在支撑架1上,棘轮4可转动的固定在支撑架1上。棘轮4为手摇式棘轮,且棘轮4位于滚轴2的下方。

两段拉绳中的第一段拉绳31的第一端绕过滚轴2的第一端表面与棘轮4连接,通过棘轮4的转动带动第一段拉绳31运动,第一段拉绳31的第二端连接有第一钩状物51,第一钩状物用于钩住apr版的第一侧夹具91。

第二段拉绳32的第一端固定在滚轴2的第二端表面,第二段拉绳32的第二端连接有第二钩状物52,第二钩状物用于钩住apr版的第二侧夹具92,apr版的第一侧夹具91和第二侧夹具92相对设置。当需要取放apr版9的时候,第一钩状物51和第二钩状物52分别钩住apr版9上第一侧夹具91和第二侧夹具92,以将apr版9固定住,通过第一段拉绳31和第二段拉绳32分别带动第一钩状物51和第二钩状物52上下运动,进而带动apr版9上下运动。

棘轮4与滚轴2之间形成同步联动配合关系,通过棘轮4的转动带动第一段拉绳31运动,第一段拉绳31运动带动滚轴2的转动,滚轴2转动的距离与第一段拉绳31运动的距离相同,当滚轴2转动时,又会拉动第二段拉绳32向上运动,第二段拉绳32向上运动的距离又与滚轴2转动的距离相同,通过滚轴2的传动可以实现第一段拉绳31上的钩状物5与第二段拉绳32上的钩状物5同时上升或下降,避免不同步现象。

例如,当需要将apr版9放入存储抽屉中时,先通过第一钩状物51和第二钩状物52分别钩住apr版9的第一侧夹具91和第二侧夹具92,通过棘轮4的转动带动第一段拉绳31上的第一钩状物51以及第二段拉绳32上的第二钩状物52向上同步运动,将apr版9拉到存储抽屉上方,再将apr版9取下放入存储抽屉中,节省人力。

当需要将apr版9从存储抽屉中取出时,先通过第一钩状物51和第二钩状物52分别钩住apr版9的第一侧夹具91和第二侧夹具92,移走存储抽屉,通过棘轮4的转动带动第一段拉绳31上的第一钩状物51以及第二段拉绳32上的第二钩状物52向下同步运动,从而将apr版9从存储抽屉中取出。

采用手摇式棘轮,一个人可以操作龙门吊装置将apr版9悬空吊起,省力。

在支撑架1的下方固定有两个三角架6,且在每个三角架6的下端均固定有滑轮7。

支撑架1的下方固定两个三角架6,以便龙门吊装置的稳定,在三角架6的底部使用滑轮7,方便龙门吊装置行走。

每个三角架6下端固定的滑轮7的大小均相同,且滑轮7为带刹车式的万向轮。采用刹车式的万向轮,以便龙门吊装置的固定。

在滚轴2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均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卡环81和第二卡环82,第一卡环81和第二卡环82分别用于限制第一段拉绳31和第二段拉绳32在滚轴2的平行方向上不左右移动。

更具体的,第一卡环81和第二卡环82均分别固定在滚轴2的第一端表面和第二端表面。第一卡环81和第二卡环82上均设置有过孔,第一段拉绳31的第一端穿过第一卡环81上的过孔且绕过滚轴2的第一端表面与棘轮4连接,第二段拉绳32的第一端穿过第二卡环82上的过孔固定在滚轴2的第二端表面。

支撑架1包括两根相对的横向支撑杆12和两根相对的竖向支撑杆11;轴承21沿水平方向固定在两根相对的竖向支撑杆11上。横向支撑杆12为长度可收缩的支撑杆,滚轴2也可以是长度可收缩的滚轴。支撑架1的材质为铝合金。横向支撑杆12可收缩,可以方便不同长度的apr版9取放,在不使用时,还可以将横向支撑杆12收缩到一起,以及将滚轴2收缩到一起,减少龙门吊装置所占的空间场地。铝合金材质的支撑架1,能够承受150kg以上的重物而不发生物理形变。

上述的竖向支撑杆11的长度范围均为2395~2305mm,优选为2300mm;横向支撑杆12的长度范围均为2695~2705mm,优选为2700mm;滚轴2的直径范围为45~55mm,优选为50mm;滚轴2的长度范围为2595mm~2605mm,优选为2600mm;钩状物5为挂板钩,其长度范围为995~1005mm,优选为1000mm;挂板钩的两钩之间的间距范围为725~735mm,优选为730mm;三角架6的三个底边的角度范围均为995~1005mm,优选为1000mm;三角架6的高度范围为65~75mm,优选为70mm;滑轮7的直径范围为95~105mm,优选为100mm。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龙门吊装置,通过棘轮4拉动第一段拉绳31运动,进而带动滚轴2转动,使得棘轮4与滚轴2之间实现同步联动,通过滚轴2的转动带动第二段拉绳32的运动,使得第一段拉绳31和第二段拉绳32可以同时上升和下降,第一段拉绳31和第二段拉绳32上的钩状物5可以用来固定apr版9,通过第一段拉绳31和第二段拉绳32的上升和下降,实现apr版9存储抽屉中的取放。apr版9的取放通过转动棘轮4就可以实现,不需要人工托举来取放,可以减轻人员作业,省力;第一段拉绳31和第二段拉绳32可以同时上升和下降,可以稳定的取放apr版9,可以降低apr版9碰到存储抽屉的棱角的概率,使得apr版9不容易刮伤,降低了apr版9因为刮伤而报废的几率。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