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外加剂储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92388发布日期:2018-09-08 01:22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处理罐,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混凝土外加剂储罐。



背景技术:

目前,制作商品混凝土的混合站需要使用大量的混凝土外加剂,以增加混凝土的性能。而储存外加剂的大型储罐,使用时间长,储罐外壁容易被腐蚀而造成破损,产生漏液现象。同时,由于罐体较大,较下层的罐体侧壁所受的压强更大,更容易被压破而漏液,尤其是罐体底部和与侧壁的连接处。而如果罐体产生孔洞漏液,孔洞会在短时间内快速扩大,罐体的使用寿命则进一步地减少,漏液现象更容易发生。而因为内部的外加剂具有一定的腐蚀性,漏液现象不仅浪费资源,还可能对其他设备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提高储罐侧壁的强度、防止罐体破损泄露、延长储罐的使用寿命的混凝土外加剂储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混凝土外加剂储罐,包括罐体和设于罐体上的入料口和出料口,还包括包裹罐体的侧壁和底侧的保护层,所述的保护层与罐体之间形成中空的腔室,所述的腔室内设有连接罐体和保护层的加强筋。

进一步的,所述的保护层呈圆台型,所述的保护层的宽度由罐体的侧壁向底侧逐渐变大。

进一步的,所述的加强筋互相交叉排列布置且均匀分布在腔室内。

进一步的,所述的保护层的顶侧设有用于向腔室内注入惰性气体的进气孔,所述的惰性气体的压强为不低于10个标准大气压。

进一步的,所述的罐体顶侧设有电机,所述的电机连接有穿过罐体的旋转轴,所述的旋转轴上设有搅拌叶片。

进一步的,所述的出料口设于罐体的底侧且对应旋转轴的一端,所述的旋转轴插入出料口的一端上设有用于使外加剂向上涌动的螺旋桨。

进一步的,所述的罐体的顶部内侧设有液位监测器。

进一步的,所述的入料口和出料口上均设有电控阀。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通过设置保护层,减少罐体泄露外加剂的可能,同时。通过加强筋的支撑,增加罐体侧壁和底部的强度,罐体不易产生破损。即使罐体产生孔洞,孔洞处也不会因为内外受力不均而逐渐扩大孔洞,保护层和加强筋把罐体侧壁和底部分为各部分分别受力,不再只是依靠各部分侧壁的互相支撑,这样孔洞不容易因为内部液体的压力作用而不断扩大;

2、罐体越往底部,侧壁所受的压力越大,因此,保护层逐渐形成更大的空间,能够放置更多的加强筋以进一步增加罐体侧壁和底部的强度;加强筋的交叉排列布置,保证保护层与罐体之间的稳定连接,内腔中填充高压氮气,进一步提高罐体侧壁和底部的承受能力,若出现漏洞,高压氮气向罐体内流入,从上方可以通过观测气泡发现是否有漏洞存在;

3、罐体内部还有防止外加剂沉淀的搅拌叶片,而且底部出料口有使外加剂向上涌动的螺旋桨,防止外加剂在出料口过多地停留,减少外加剂从出料口泄露的可能,同时,外加剂在出料口处还能形成竖向的循环,进一步防止沉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正视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中:1、罐体;11、入料口;12、出料口;2、保护层;21、注料孔;3、加强筋;4、电机;5、旋转轴、6、搅拌叶片;7、螺旋桨;8、液位检测器;9、电控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的:如图1~2所示,一种混凝土外加剂储罐,包括罐体1和设于罐体1上的入料口11和出料口12,还包括包裹罐体1的侧壁和底侧的保护层2,保护层2与罐体1之间形成中空的腔室,腔室内设有连接罐体1和保护层2的加强筋3。本发明增强了罐体1的侧壁和底部的受力。尤其是大型的外加剂储罐,因为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大而增大,所以罐体1越往底部,所受的压力就会越大,也就越容易破损而漏液。而本装置通过加强筋3连接保护层2和罐体1,把罐体1的侧壁和底部分为多个部分来看,不再只是各个部分之间互相支撑受力,还有加强筋3的支撑,保证罐体1下部分的侧壁强度以及底侧的强度。同时,如果罐体1侧壁产生孔洞,在各部分均有加强筋支撑下,孔洞不易受力不均而继续扩张,延长了罐体1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保护层2呈圆台型,保护层2的宽度由罐体1的侧壁向底侧逐渐变大。因为罐体1越靠近底部,其侧壁所受的压力则越大,因此,需要留有更多的空间加入更密集的加强筋3支撑。加强筋3互相交叉排列布置且均匀分布在腔室内。加强筋3连接罐体1和保护层2,需要更加稳定的连接结构来支撑。保护层2的顶侧设有进气孔21。向保护层2和罐体1之间形成的内腔中,注入12~15个标准大气压的高压氮气,填满除去加强筋3的其他空间,进一步加强罐体1的侧壁和底部的支撑力,当罐体1可能出现漏液孔时,气体会向罐体1中进入,阻碍罐体1漏液。而这时,罐体1顶部上还设有观察窗,从观察窗就能观察到罐体1内部是否有气泡出现,及时发现漏液孔的位置,避免孔洞进一步扩张。

在本实施例中,罐体1顶侧设有电机4,电机4连接有穿过罐体1的旋转轴5,旋转轴5上设有搅拌叶片6,用于对外加剂进行搅拌,防止静置过久产生沉淀,同时也可以在加入母料和水时用作混合搅拌。出料口12设于罐体1的底侧且对应旋转轴5的一端,旋转轴5插入出料口12的一端上设有用于使外加剂向上涌动的螺旋桨7。因为出料口12处也容易发生渗漏,主要是外加剂沉积在此过久。而本装置利用螺旋桨7,在储存时把流向出料口12的外加剂向上引导,使外加剂不易沉积在出料口12处。同时,因为外加剂的重力作用,重新填补此处的空缺,从而形成内部的循环,也能防止沉积物在出料口12堆积,影响输送。

在本实施例中,罐体1的顶部内侧设有液位监测器8,入料口11和出料口12上均设有电控阀9。在储存时,电控阀9关闭,液位监测器8用于监测实时的液位情况,监测是否有发生漏液现象,进一步预防罐体1漏液造成的不良影响。

本发明用于大型的外加剂储罐,通过保护层2和罐体1形成的空腔内设置有交叉布置的加强筋3,以逐步增加罐体1的侧壁和底部的强度,加强筋3增加了罐体1侧壁和底部的支撑点,从而防止罐体1发生漏液现象,即使产生孔洞,也不易扩张。并且,在空隙处填入了高压氮气,进一步增加罐体1侧壁和底部的强度。同时,若存在漏洞,高压氮气进入罐体1内,从上方可以观测到气泡冒出,以此可以判断是否存在漏洞,能够及时进行弥补。而在出料口12处则通过设有螺旋桨7,防止内部液体在此处过于沉积而渗漏。同时,搅拌叶片6配合螺旋桨7让罐体1内的外加剂不停运动循环,从而使其混合更加均匀,可能产生的沉淀物不会沉积在出料口12产生堵塞。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外加剂储罐,属于储存罐的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罐体和设于罐体上的入料口和出料口,还包括包裹罐体的侧壁和底侧的保护层,所述的保护层与罐体之间形成中空的腔室,所述的腔室内设有连接罐体和保护层的加强筋。本发明具有能提高储罐侧壁的强度、防止罐体破损泄露、延长储罐的使用寿命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刘新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衡阳泰源商砼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6.27
技术公布日:2018.09.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