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载散装承运船的装置及装载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638726发布日期:2019-01-16 07:17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装载散装承运船的装置及装载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装载散装承运船的装置以及一种使用本发明装置的装载船的方法。



背景技术:

船装载操作对于各种材料(原位散装材料)的运输来说是极端重要的操作。散装材料可在各种类型的材料间变化,例如矿石、肥料及食品,因此在许多类型的行业中是极为常见的操作。

对vloc的装载是借助被称为船装载机的装备来实施的,所述船装载机基本上由可移动基座、起重臂及卸货管嘴组成。

所述移动基座由与布置于码头上的轨道相关联的结构组成,从而允许装备借助行进系统在这些轨道的辅助下行进。另外,可移动基座还允许起重臂借助旋转系统旋转移动。也存在具有固定基座的船装载机,从而实现仅起重臂移动,即不在轨道中行进。

起重臂由固定到可移动基座的结构组成,因此允许船装载机到达待装载的船。其在内部具有传送带,从而允许将散装材料从移动基座运输到卸货管嘴。

卸货管嘴由管状结构组成,其中材料从传送带排卸且被引导到被装载船的贮存舱。

待装载的船(在此情形中是用于散装材料的货船)具有在运输期间贮存货物的贮存舱。这些贮存舱必须被关闭以防止恶劣天气污染内部的材料。如果材料与水接触(主要发生在食品谷物及肥料的情形中),材料将被损坏。

用于vloc的贮存舱的盖板有数种类型及模型,其中最常见的是滚动型及折叠型。在滚动型中,推动盖板且使其行进以执行对贮存舱的打开,而在折叠型中,折叠盖板以形成手风琴式折叠门且因此打开贮存舱。

因此在现有技术中,为了实施vloc装载,必须打开所述盖板以允许船装载机管嘴接达贮存舱内部,放下已储存于贮存库内部且正暴露于地方性天气被损坏性装载的材料。

当预报降雨或实际上是雨天及因此有狂风时,由于由打开贮存舱盖板所必然导致的暴露而必须中断船装载,此乃因显然不能在盖板关闭的情况下将材料装载到船。

因此,使得vloc能够甚至在雨天及狂风中仍由船装载机装载的装置是至关重要且受关注的。

在现有技术中,存在揭示用以甚至在雨天中仍辅助装载船的装备及装置的一些专利文件。

文件ep0002377a1揭示用于装载vloc,从而减少粉尘排放且允许甚至在雨中仍实施装载的装置。此装置由配备有防水盖板的输送管道组成,且此管道经布置以穿过货舱保护件以便防止雨水进入及粉尘排放。

文件ep0002377a1的装置包括折叠盖板、输送管道、环及保护件。保护件由经构造以防止水或污染物进入船的货舱的柔性保护件或任何其它类型的保护件组成。

输送管道穿过此保护件使得将被装载到船中的材料穿过所述保护件且被倾倒到货舱中。此输送管道由折叠盖板构成,所述折叠盖板经构造以保证保护管道免受雨水可能的污染且允许在不损坏管道的情况下使管道微小移动。

前述折叠盖板在其端部处具有环,所述环用于将保护件关联到管道盖板。以此方式,环与盖板及保护件一起防止水进入管道或船的货舱。

然而,文件ep0002377a1的装置需要保护性盖板附接到贮存舱的开口,从而需要长操作时间且由于大约400m2的舱开口的大小而需要高成本来制作此盖板。

另外,在雨天及狂风中,安装此保护性盖板极其困难,因而需要其它装备来实施定位且会将工人置于危险中以实施其固定。

现有技术的另一文件是wo2014167417a2,其揭示用于在雨天中执行vloc装载的装置。此装置由货舱盖板组成,所述货舱盖板是由可移动板材形成,所述板材中的一者配备有孔以用于插入管道以排卸/装载材料。

wo2014167417a2的装置包括多个板材、中央板材、开口及轮子。板材经重叠使得其可在彼此之间移动,因此形成船的货舱盖板。这些板材是由其端部处的凸缘关联起来,此保证盖板密封,从而防止进入水或杂质。

中央板材不同于其它板材,这是因为其含有布置在其结构中的贯穿开口。此开口经构造以允许在其中引入散装材料馈送管道,且将材料排卸到船的货舱中,借此执行其装载。

散装材料管道配备有盖板,所述盖板在装载材料时防止水进入板材的开口。轮子布置在端部板材中,从而允许整个盖板易于移动。

然而,文件wo2014167417a2也需要将结构安装于船的贮存舱中以防止污染其中的或正被装载的材料,因此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实施此结构的安装。

另外,在有强风的雨天中安装此结构极其困难,因而必须要其它装备来执行此结构在船的贮存舱中的定位及安装两者。

然而,现有技术专利文件所提出的装置在其结构发生坍塌事件时会由于积存于破裂结构中的水的污染及结构碎片对货物的物理污染而对货物造成损坏。现有技术文件的另一缺点是,不可能实现在无论货舱盖板开口是什么类型(滚动型或折叠型)的情况下它们均可使用,每一结构都是每一类型的舱盖板开口专用的。

因此,在现有技术中不存在用于在雨天中装载vloc的结构紧凑且制造成本低的装置。

另外,在现有技术中不存在用于在雨天中装载vloc的不需要附接稳健结构以保护船贮存舱内部的材料的装置。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借助船装载机来装载散装承运船(vloc)、具有紧凑结构及低制造成本的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还提供一种用于借助船装载机装载vloc、不需要稳健结构来保护船贮存舱内部的材料的装置。

本发明的此目的是还提供一种用于使用船装载装置来装载vloc的方法,其可以快速、实用且安全的方式执行船装载。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模式的规则,本文描述一种用于借助包括管嘴的船装载机装载散装承运船(vloc)的装置。此装置附接到管嘴的自由端且包括:略呈圆锥形的管状结构的平滑软管,其经构造以允许材料在其中通过;形状灵活的折叠软管,其类似于手风琴、被直线地布置于平滑软管上;上凸缘,其定固到折叠软管的上端;及下凸缘,其安置于平滑软管的上端处及折叠软管的下端处,即位于与上凸缘相对的一端。借助上凸缘将装置附接到船装载机的管嘴。

重要的是应注意,下凸缘经构造以允许装置与vloc的贮存舱盖板的舱口开口连接。平滑软管经构造以进入vloc的贮存舱盖板的舱口开口且允许材料流穿过而朝向贮存舱。折叠软管经构造以承受vloc所执行的相对于装置的移动。

上凸缘借助紧固装置(举例而言,紧固螺杆)附接到船装载机的管嘴,且下凸缘借助承口连接到vloc的货舱盖板舱口的舱口开口。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也涉及一种装载散装承运船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上凸缘将装置定固到船装载机管嘴的自由端;定位船装载机;将管嘴定位于vloc的贮存舱的舱口开口上;定位装置并将所述装置与vloc的贮存舱盖板的开口舱口连接;借助装置将散装材料装载到船的贮存舱中;及使装置与vloc的贮存舱盖板的开口舱口脱离。

定位装置的步骤由将平滑软管插入到贮存舱盖板的舱口开口中组成,且附接由将下凸缘与贮存舱盖板的舱口开口配接组成。

在经由上凸缘将装置附接到船装载机的管嘴的自由端之后,重复所有其它步骤直到vloc的所有贮存舱均被装载为止。

附图说明

基于本发明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

图1是船装载机装置的优选布局的前视图。

图2是定位于舱口上的船装载机装置的透视图。

图3是装置附接到舱口的船装载机的透视图。

图4是通过使用船装载机装置进行船装载的透视图。

图5是船装载机装置的平滑软管及折叠软管的分解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后文将以实力老方式且不具限制性地详述本发明的标的物,这是因为本文中所揭示的材料及方法本身可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包括不同细节及程序,本发明将在权利要求书中加以定义。

在本发明的优选模式中,图1图解说明用于借助船装载机7(图4)装载散装承运船(vloc)的装置13。此装置13附接到船装载机7的管嘴6的端部,从而在必要时允许其安装及移除,且可在雨天或非雨天中采用。

如可从图2看到,装置13允许借助其与船的贮存舱盖板10的舱口5的关联来装载船,从而避免使用笨重且坚固的结构来保护舱内部的材料。

贮存舱盖板10的舱口5由布置于舱盖板10中的小开口组成,从而允许在必要时打开或关闭以接达舱而不必完全打开盖板10。

因此,在图3中可看到,为了实施对vloc的装载,固定到船装载机7的管嘴6的装置13与货舱盖板10的舱口5的开口相关联,从而密封舱口5开口且允许将材料排卸到贮存舱中而不会与雨水或其它污染物接触。

船装载装置13优选地包括平滑软管1、折叠软管2、上凸缘3及下凸缘4,如在图1中所展示。

平滑软管1由略呈圆锥形的管状结构组成,其中横切面类似于舱口5的开口,平滑软管1经构造以确保且允许在装载期间通过装置13将散装材料流排卸。图2展示平滑软管1进入舱口5,且在图3及4中,可显示所述平滑软管1已被引入于舱口5中,且下凸缘4密封开口。以此方式,在材料退出船装载机7的管嘴6、进入装置13且被排卸到vloc的舱中时材料流不会被中断或改变。

平滑软管制造材料1优选地是天然橡胶,以尼龙层加固且耐受磨蚀及冲击,适合于具有磨蚀性及/或腐蚀性流体的应用。然而,其它类型的材料或橡胶也可用于制作平滑软管1,唯一重要的是在装载时,其既不能被磨蚀性散装材料流损坏也不会干扰材料流。

在其优选模式中,平滑软管1具有与船装载机7的管嘴6的直径相等的直径。当在必要时,即当将停靠的船所具有的货舱盖板10的舱口5的直径小于管嘴直径时或在其被损坏的情况下,可改变软管1。此更换是借助快速耦合装置以容易且敏捷的方式来实施。每一平滑软管1具有不同直径以适合宽广范围的船,这是因为无标准化的舱口大小。

平滑软管1在其上端处具有与折叠软管2的直径相等的直径。其下端的直径较小,从而略呈圆锥形,如先前所述。平滑软管1的此略呈圆锥的形状使得其可配接到舱口5的开口中。当必须使用具有小直径的平滑软管1时,必须减少材料流以使得其不会被阻塞。

折叠软管2是柔性的且具有手风琴式的形状,被直线地固定于平滑软管1的上端且被布置于平滑软管1上。折叠软管2与平滑软管1的紧固优选地借助快速释放突片来实现,从而允许在必要时容易替换。

折叠软管2的重要性及使得本发明可行的特异性在于能够承受由于潮汐变化所导致的船移动及船装载机7的移动,而不会将此装备的作用力传递到船,从而确保这些构件的结构完整性且仍允许产品流动。因此,折叠软管2具有承受且缓和微小移动的作用,从而防止其损坏操作中所涉及的装备,即船装载机7的装置13、舱口5及管嘴6。

用于制造折叠软管2的材料优选地由天然橡胶(内部)及合成橡胶(外部)制成,以尼龙层加固且耐受磨蚀及冲击。此材料适合于具有磨蚀性及/或腐蚀性流体的应用,根据1974的abnteb362(针对一般应用的硫化弹性体材料的分类系统)具有关于以下方面的特殊特性:硬度、抗张强度、抗裂强度、抗撕强度、比重、弹性及工作温度。

折叠软管2优选地由专门开发的心轴制造而成,以便利用适合集成化合物赋予折叠软管2最终形状。

折叠软管2及平滑软管1已专门针对本发明而开发及制造,使用某一类型的材料的开发,以便具有足以承受前述移动及作用力的柔性,另外还具有足以耐受材料流(3,000吨/小时)而不会使所述流转向及堵塞的刚性。软管1及2的材料也耐受由软管1及2的壁中的产品的摩擦所产生的磨蚀及剪切力。

在常规船装载操作期间,即当在非雨天中完全打开舱盖板时,激活棘轮9以压缩折叠软管2。在此装载模式中,管嘴6及船装载机7持续地移动以将货物堆装于舱内部。因此,如果折叠软管2不受棘轮压缩,那么其可自由地移动且最终导致流动被堵塞。

此棘轮9布置在折叠软管2的上端及下端处且借助胶带9'被接合,胶带9'迫使棘轮9抵靠另一者以压缩折叠软管2。

上凸缘3优选地由经构造以附接折叠软管2与船装载机7的管嘴6的端部的凸缘组成。此附接允许材料继续从船装载机7的管嘴6流动到装置而不存在任何阻碍或干扰。

可根据上凸缘3所用于的船装载机7模型而调整或替换此上凸缘3,因此适应管嘴6的所有类型及模型。

可借助螺杆、配接件或甚至焊接实施上凸缘3到船装载机7的管嘴6的端部的紧固。在其优选构造中,借助螺杆将上凸缘3定固到管嘴6的端部,因此当其需要维修时允许将其移除。

下凸缘4由经构造以附接折叠软管2与舱口5的开口的凸缘组成,如图3中所展示。下凸缘4附接到折叠软管2的下端且因此附接到平滑软管1的上端,从而致使平滑软管1穿过下凸缘4。

因此,通过定位装置13,将下凸缘4连接到舱口5的开口,从而允许插入平滑软管1以达成船装载,且允许密封舱口5的开口。

尽管图中未展示,但下凸缘4到贮存舱盖板10的舱口5的连接可以借助下凸缘4与舱口5之间的螺杆或配接件来实现。在其优选构造中,下凸缘4仅与舱口5的开口啮合,从而允许其容易地关联且从舱口5的开口脱离。

制作凸缘(即上凸缘3及下凸缘4)的材料可以是耐受港口天气(例如雨、海水、盐雾、粉尘及其它天气)的任何一种金属或聚合物合金材料。上凸缘及下凸缘4的优选构造的材料由能够耐受此风化的不锈钢组成。

在使用装置13来装载vloc的情况下,可在不必打开贮存舱盖板10仅将装置13引入到舱口5的开口中以将材料排卸在地下室内部的情况下装载船。

因此,不必使用坚固结构来执行对安置于贮存舱内部的材料的保护,这是因为不需要打开舱盖板10来实施船装载。

本发明也由一种用于使用上文所描述的装置13装载散装承运船的方法组成。船装载过程包括五个步骤,下文详细地描述这些步骤。

第一步骤在于将装置13定固到船装载机7的管嘴6的端部,通过借助紧固装置(举例而言,螺杆)使上凸缘3与管嘴6的端部相关联来实施此步骤。应注意,此第一步骤仅实施一次,且其不必在由同一管嘴6执行的每一装载时移除装置13。

第二步骤在于定位船装载机7,主要是管嘴6,将管嘴6定位于待装载船的贮存舱盖板10的舱口5上。在此步骤中,对管嘴6的定位可通过移动基座行进系统(当其并非是固定基座船装载机7时)且通过起重臂旋转系统来实现,从而确保精确定位。

第三步骤在于将装置13定位并紧固到船的贮存舱盖板的舱口5。此定位组成由将平滑软管1引入到舱口5的开口中,从而允许其接达贮存舱组成。

借助下凸缘4实施装置13的固定,凸缘4借助锁定螺杆或固定螺杆与贮存舱盖板10的舱口5相关联,从而允许在装载期间平滑软管1不会离开舱口5的内部。

第四步骤由通过装置13装载散装材料组成。在此步骤中,在装置13已被定位并定固的情况下,接着将材料排卸到船装载机7的管嘴6中,其中材料穿过管嘴6的整个长度直到其到达装置13为止。

在到达装置13之后,排卸到管嘴6中的散装材料穿过折叠软管2,其后通过平滑软管1,而不会中断或干扰流,且被倾倒到贮存舱中,直到此舱被完全填充且因此完成第四步骤为止。

在第四步骤期间,由于船在海上,因此其可能由于波浪想相对于船装载机7而移动。此移动将被折叠软管2适当承受以便避免管嘴6或贮存舱盖板10的舱口5出现过多应力。

第五步骤只有在被装载的贮存舱已填充有散装材料时,即当装载已被完成时才开始。部分地由于物流角度执行雨天中的装载,且需要修整步骤来完成舱装载。稍后根据常规操作过程且在在稳定天气下执行修整步骤。

因此,在装载已完成的情况下,接着使装置13从舱口5脱离,从而允许装置13再次移动以装载其它货舱或允许船最后能够踏上旅程以运载所装载的材料。

借助已在第三步骤中与舱口5相关联的下凸缘4实施装置13的脱离。因此,如果已借助配接件将下凸缘4固定到舱口5,那么其将仅被解除。在另一情况中,如果已通过螺杆定固了下凸缘4,那么将螺杆取出以移除装置13。

接着,重复除了第一步骤之外的步骤直到使用船装载装置13装载了船的所有贮存舱为止。每一舱通常具有位于相对侧上、被布置成对角的两个舱口5,且通过两个舱口在不同时间实施装载,使得发生货物分配,且避免船倾斜。

因此,结论是船装载的装置13及方法两者均达成既定目的,使得两者使甚至在恶劣天气中实施vloc装载操作成为可能,因此避免污染被装载的材料及已在贮存舱内部的材料。

另外,此方法不需要任何类型的稳健结构来实施船装载,仅需要使用与舱盖板10的舱口5相关联的装置13,从而显著地减少装载时间及装备成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