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粘尘胶带滚筒及其收纳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72084发布日期:2019-01-02 23:12阅读:5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粘尘胶带滚筒及其收纳盒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胶带制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粘尘胶带滚筒及其收纳盒。



背景技术:

胶带滚筒又叫粘尘轮,主要适用于无尘室、电子半导体等行业在线路板、导光片、液晶显示面板、软片精密印刷等表面处理所需的清洁工具。按照材料不同,分为pp粘尘滚筒、pe粘尘滚筒和硅胶粘尘滚筒。按粘度不同,分为高粘粘尘滚筒和低粘粘尘滚筒。按用法不同,分手动粘尘滚筒和机用粘尘滚筒。其中,粘尘滚筒和粘尘垫一样具有自粘性除尘功能。使用时只要像粉刷墙壁一样在需要清洁的物体表面滚动,就能快速的粘除各种电子产品表面的微小颗粒、杂质、纤维、尘埃等,从而提高电子产品的质量和成品率。由粘尘胶带和pe筒芯组成的粘尘轮,是由不干胶涂层外翻方式均匀的卷在pe筒芯上,每隔一段固定的长度就有一条预裁线,方便使用过程中的更换,若滚筒变脏不能再吸附污物时,沿预裁线撕掉外面的受污层就可以了。但是,不干胶涂层面与背面贴合收卷在一起,具有一定的粘接力度,特别是在长时间搁置后,需要更换受污层使用时,使不干胶涂层面与背面分离并拉伸出受污层的过程中,需要较大的拉拽力,容易造成拉拽破裂,给清洁操作带来额外的麻烦。而且,在不使用时,粘尘滚筒放置在收纳盒或收纳箱里,然而,粘尘胶带的不干胶涂层面会接触到收纳盒的内表面上造成污染,并且给拿取操作带来额外的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粘尘胶带滚筒,其粘接工作面和背面易于分离,不易出现拉拽破裂,为受污段的清洁更换提供方便。还提供该粘尘胶带滚筒的收纳盒,其能够避免粘尘胶带的粘接层与收纳盒内表面接触,有效避免收纳存放时造成的污染现象,给拿取操作带来便利。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使上述技术问题得以解决。

一种粘尘胶带滚筒,包括粘尘胶带、筒芯和粘尘手柄,粘尘胶带卷绕在筒芯上,粘尘手柄的一端与筒芯铰接在一起,粘尘胶带包括基材层和粘接层,基材层正面设置有粘接层,基材层沿长度方向的两侧边与粘接层相对应的两侧边保持间隔距离并形成非粘接区域,基材层正面上沿长度方向平行设置若干条形裁切槽,条形裁切槽沿基材层的宽度方向贯通设置,粘接层背面填充条形裁切槽并与基材层连接成一体,粘接层正面间隔设置有若干凸出于粘接层且用于减少粘接面积的隔离物。

作为优选,隔离物为粘接层上沿宽度方向平行布设的若干聚丙烯弹性体隔离条,聚丙烯弹性体隔离条沿粘接层的宽度方向贯通设置。

作为优选,聚丙烯弹性体隔离条之间的间距为1mm至5mm。

作为优选,聚丙烯弹性体隔离条凸出于粘接层表面的高度为1mm至2mm。

作为优选,隔离物为粘接层上均布设置的若干点塑。

作为优选,基材层为pet膜、pe膜、pp膜、bopp与无纺布复合而成。

作为优选,非粘接区域的宽幅为3mm至15mm。

作为优选,粘接层为丙烯酸粘合剂、硅酮粘合剂、硅胶粘合剂、橡胶粘合剂、聚氨酯粘合剂或环氧树脂粘合剂。

收纳盒,包括上盒盖和下盒体,上盒盖的盖沿与下盒体的顶沿之间通过卡扣扣合连接,下盒体设有容纳粘尘胶带滚筒的空腔,空腔的腔底壁由中间的凹弧面和两侧的平直面构成,空腔的一侧壁上开设有贯通顶沿且与粘尘手柄相配合的卡槽。

作为优选,下盒体的左右两侧端沿宽度方向设置有两个长条形防滑支脚,防滑支脚的底面凸出于下盒体的底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通过在基材层上形成粘接层和隔离物,隔离物为聚丙烯弹性体隔离条或点塑,粘尘胶带在收卷时,隔离物与基材层背面形成贴合接触,使得粘接层与基材层背面形成间断性隔离,减少了粘接层与基材层背面贴合粘接面积,降低了粘接力度,易于分离,在拉拽更换受污段时,操作方便,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粘接层的应用面积,降低了制作成本。

2.条形裁切槽设计,方便徒手撕断胶带,无需刀具、剪刀等用具进行切断作业,增强了粘尘胶带在使用上的便利性,简化了粘尘胶带的使用难度。

3.该收纳盒结构设计精巧,上盒盖和下盒体扣合连接结构简单实用,有效防尘,开闭简单轻松。利用粘尘胶带滚筒的粘尘手柄与筒芯铰接的特征,通过在下盒体侧壁上设置的卡槽用于卡接粘尘手柄,以便于取放粘尘胶带滚筒。在放置时,粘尘手柄的铰接杆卡接在卡槽上并且手柄部外置于下盒体外部,此时,粘尘胶带滚筒的两侧端部与空腔腔底壁的平直面接触并承受支撑,粘尘胶带滚筒的粘接层不会与腔底壁中间的凹弧面接触,有效的防止了污染发生,也因此粘接层与腔底壁不发生粘连,从而使得拿取非常轻松便利。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旨在便于描述较佳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图1是本发明的粘尘胶带滚筒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去除粘尘手柄);

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条形裁切槽所在的b处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是本发明的粘尘胶带滚筒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去除粘尘手柄);

图5是图4中c-c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的条形裁切槽所在的d处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粘尘胶带滚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收纳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e-e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粘尘胶带,11-基材层,111-pe膜,112-无纺布,12-粘接层,13-非粘接区域,14-条形裁切槽,2-筒芯,3-粘尘手柄,4-聚丙烯弹性体隔离条,5-点塑,6-上盒盖,7-下盒体,71-卡槽,72-防滑支脚,8-卡扣,9-腔底壁,91-凹弧面,92-平直面,10-侧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方便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中给出的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和图7所示,本发明的一种粘尘胶带滚筒,包括粘尘胶带1、筒芯2和粘尘手柄3,粘尘胶带1卷绕在筒芯2上,粘尘手柄3的一端与筒芯2铰接在一起。粘尘胶带1的宽幅为5cm至35cm。

粘尘胶带1包括基材层11和粘接层12,基材层11可以是pet膜、pe膜111、pp膜、bopp与无纺布112复合而成。在本实施例中,基材层11由pe膜111与无纺布112复合而成。基材层11的厚度为50微米至350微米,优选在50微米至150微米。基材层11正面设置有粘接层12,粘接层12可以是丙烯酸粘合剂、硅酮粘合剂、硅胶粘合剂、橡胶粘合剂、聚氨酯粘合剂或环氧树脂粘合剂。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丙烯酸粘合剂。粘接层12的厚度优选在10微米至30微米。

基材层11沿长度方向的两侧边与粘接层12相对应的两侧边保持间隔距离并形成非粘接区域13,非粘接区域13的宽幅优选为3mm至15mm。

基材层11正面上沿长度方向平行设置若干条形裁切槽14,条形裁切槽14沿基材层11的宽度方向贯通设置,条形裁切槽14的断截面可采用v形、梯形、矩形或者半圆形,为了实现易于徒手撕断的目的,也可以采用其它任何形状,在图3中所示的实施例中,条形裁切槽14的断截面呈梯形。条形裁切槽14的深度优选为40微米至100微米。条形裁切槽14之间的间隔距离设定为筒芯2的周长。

粘接层12背面填充条形裁切槽14并与基材层11连接成一体,粘接层12正面间隔设置有若干凸出于粘接层12且用于减少粘接面积的隔离物。隔离物为粘接层12上均布设置的若干点塑5。

实施例2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的技术特征在于,隔离物为粘接层12上沿宽度方向平行布设的若干聚丙烯弹性体隔离条4,聚丙烯弹性体隔离条4沿粘接层12的宽度方向贯通设置。聚丙烯弹性体隔离条4之间的间距优选为1mm至5mm。距离小于1mm,粘接面积过小,粘尘效果不佳,距离大于5mm,则粘接层与基材层背面贴合粘接面积过大,粘接力度偏大,不易分离。进一步的,聚丙烯弹性体隔离条4凸出于粘接层12表面的高度优选为1mm至2mm,使得粘接力度及粘接面积适中,效果最佳。

如图8和9所示,本发明的收纳盒,包括上盒盖6和下盒体7,可采用pp、pc或abs材质。上盒盖6的盖沿与下盒体7的顶沿之间通过卡扣8扣合连接。下盒体7设有容纳粘尘胶带滚筒的空腔,空腔的腔底壁9由中间的凹弧面91和两侧的平直面92构成,空腔的一侧壁10上开设有贯通顶沿且与粘尘手柄3相配合的卡槽71。进一步的,下盒体7的左右两侧端沿宽度方向设置有两个长条形防滑支脚72,防滑支脚72的底面凸出于下盒体7的底面。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基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采用本技术领域的公知技术或者常规技术手段可轻易实现的能够等效替换的任何变化及改进的实施方式,都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