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封装物件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50198发布日期:2018-11-14 05:17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封装物件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包装领域,具体是一种自动封装物件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生活中为了生活更加方便,将物品分成小份封入包装供人们使用,需要对例如奶茶这样的杯状物件进行封装,能保证其中物品不会洒出便于存放在需要使用的时候再将其打开,而目前的一些封装装置结构复杂,且往往需要人手动操作,效率较低,适用范围较为狭窄,因此设计一种简易而有效的一种自动封装物件的方法实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封装物件的方法,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自动封装物件的方法,包括主体装置、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封口装置、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运送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送料装置,所述封装装置固定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电机,所述电机的下侧且位于所述装置主体内设置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的下侧内壁内设置有开口向右的第二空腔,所述电机的下端动力配合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下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一空腔且螺纹配合连接有第一移动块,所述第一空腔内且位于第一转轴上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移动块内设置有第三空腔,所述第一转轴的下端固定配合连接有延伸通过所述第三空腔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三空腔内左右对称的设置有可滑动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内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滑块远离所述电机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空腔远离所述电机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三空腔的下侧内壁内设置有第四空腔,所述第四空腔与所述第三空腔之间相连通的设置有左右对称的第五空腔,所述第四空腔的下侧相连通的设置有环形且开口向下的第六空腔,所述第五空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上端设置有可与所述第一凹槽相配合的斜面,所述第二滑块下端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四空腔内上下滑动的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的下端与所述第四空腔的下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三滑块远离所述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六空腔内滑动的第四滑块,所述第四滑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刀片,所述第一空腔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连接于第三转轴,所述第二空腔的上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内设置有第七空腔,所述第七空腔,所述第二空腔的下侧内壁上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转动块,所述第一转动块内环形设置有上下贯通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下端延伸入所述第七空腔并与所述第七空腔下侧内壁相抵接,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下端设置有开口向右与所述第七空腔相连接的第八空腔,所述第一转动块的上端且位于所述第八空腔内固定连接有环形阵列排布的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三转轴的上端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与所述第一空腔的上侧内壁内,所述第三转轴的的下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七空腔且与所述所述第七空腔的下侧内壁相抵接,位于所述第七空腔内的所述第三转轴上对称的固定配合连接有第二转动块,所述第二转动块与所述第二固定块相抵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运送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空腔的下侧内壁内的第九空腔,所述第一转动块固定连接有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下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九空腔且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九空腔的下侧内壁上,位于所述第九空腔内所述第四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九空腔内设置有可与所述第三齿轮相啮合的链轮,所述第九空腔内设置有可与所述链轮相啮合的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固定连接于第五转轴,所述第五转轴的下端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九空腔的下侧内壁上,所述送料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五转轴的上侧,所述第九空腔与所述第二空腔之间相连通的设置有与外界相连通的且为u型的第十空腔,,所述链轮上端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十空腔内滑动的第三转动块,所述第三转动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二空腔内转动的第四转动块,所述第四转动块上环形设置有上下贯通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相对应。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送料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九空腔的上侧内壁内的第一开腔,所述第一开腔的左侧内壁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开腔,所述第五转轴的上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一开腔并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一开腔的上侧内壁上,位于所述第一开腔内所述第五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二开腔内设置有可与所述第一锥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内前后对称的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的第五齿轮,所述第五齿轮的右侧设置为光滑表面,所述第五齿轮连接有转轴且转轴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二开腔的左侧内壁上,所述第二开腔与所述第二空腔之间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三开腔,所述第三开腔的上侧后端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四开腔,所述第四开腔的上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开口相后的第五开腔,所述第五开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滚筒,所述第五开腔内设置有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左右侧内壁上的第六转轴,所述第一滚筒与所述第六转轴之间固定连接有扭力弹簧,所述所述第三开腔的上侧前端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六开腔,所述第六开腔内设置有第二滚筒,所述第二滚筒连接有转轴且转轴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六开腔的左右侧内壁上,所述第六开腔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七开腔,所述第七开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三滚筒,所述第三滚筒连接有转轴且转轴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七开腔的左右侧内壁上,所述装置主体内且位于所述第七开腔的右侧下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滚筒、第四开腔以及第六开腔相对称的部件,在所述第一滚筒、第五齿轮、第二滚筒以及第三滚筒之间绕设有塑料片。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四转动块的上端阵列设置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一转动块的上端环形阵列设置有第四凹槽。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移动块的下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环形加热片。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工作人员将杯子置于第三凹槽中,此时电机启动,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转动同时带动第一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二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三转轴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转动块转动,进而拨动第二固定块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转动块转动,进而带动第四转轴转动,进而带动第三齿轮转动,进而带动链轮转动,进而带动第十空腔转动,进而带动第四转动块转动,同时链轮带动第四齿轮转动将杯子转动至第一移动块下方;

其次,环形加热片启动,第一转轴带动第一移动块向下移动,同时第二转轴相对向上移动,移动到上极限位置,此时第一移动块处于下极限位置将塑料片固定,环形加热片将杯口用塑料片封装,对称的第一滑块受对称的第一弹簧的作用相互靠近,进而带动第二滑块向下移动,进而带动第三滑块向下移动,进而带动第四滑块向下移动,进而带动刀片向下移动将塑料片切断;

最后,第四齿轮带动第五转轴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五齿轮转动,进而带动塑料片移动,装置恢复初始状态,重复进行封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本装置进行自动封装物件时,工作人员将杯子置于第三凹槽中,此时电机启动,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转动同时带动第一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二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三转轴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转动块转动,进而拨动第二固定块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转动块转动,进而带动第四转轴转动,进而带动第三齿轮转动,进而带动链轮转动,进而带动第十空腔转动,进而带动第四转动块转动,同时链轮带动第四齿轮转动将杯子转动至第一移动块下方,环形加热片启动,第一转轴带动第一移动块向下移动,同时第二转轴相对向上移动,移动到上极限位置,此时第一移动块处于下极限位置将塑料片固定,环形加热片将杯口用塑料片封装,对称的第一滑块受对称的第一弹簧的作用相互靠近,进而带动第二滑块向下移动,进而带动第三滑块向下移动,进而带动第四滑块向下移动,进而带动刀片向下移动将塑料片切断,第四齿轮带动第五转轴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五齿轮转动,进而带动塑料片移动,装置恢复初始状态,重复进行封装,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自动化完成封装物件提高工作效率,值得推荐。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自动自动封装物件的方法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的右视图;

图3是图1中“b-b”的俯视图;

图4是图1中“c-c”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的一种自动封装物件的方法,包括主体装置11、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11内的封口装置、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11内的运送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11内的送料装置,所述封装装置固定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11内的电机11,所述电机11的下侧且位于所述装置主体11内设置有第一空腔13,所述第一空腔13的下侧内壁内设置有开口向右的第二空腔14,所述电机40的下端动力配合连接有第一转轴39,所述第一转轴39的下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一空腔13且螺纹配合连接有第一移动块21,所述第一空腔13内且位于第一转轴39上连接有第一齿轮12,所述第一移动块21内设置有第三空腔49,所述第一转轴39的下端固定配合连接有延伸通过所述第三空腔49的第二转轴48,所述第三空腔49内左右对称的设置有可滑动的第一滑块51,所述第一滑块51内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第一凹槽69,所述第一滑块51远离所述电机40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空腔49远离所述电机40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50所述第三空腔49的下侧内壁内设置有第四空腔46,所述第四空腔46与所述第三空腔49之间相连通的设置有左右对称的第五空腔41,所述第四空腔46的下侧相连通的设置有环形且开口向下的第六空腔56,所述第五空腔41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二滑块52,所述第二滑块52的上端设置有可与所述第一凹槽69相配合的斜面,所述第二滑块52下端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四空腔46内上下滑动的第三滑块53,所述第三滑块53的下端与所述第四空腔46的下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47,所述第三滑块53远离所述电机4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六空腔56内滑动的第四滑块54,所述第四滑块5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刀片55,所述第一空腔13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轮12相啮合的第二齿轮36,所述第二齿轮36固定连接于第三转轴35,所述第二空腔14的上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70,所述第一固定块70内设置有第七空腔58,所述第七空腔58,所述第二空腔14的下侧内壁上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转动块31,所述第一转动块31内环形设置有上下贯通的第二凹槽73,所述第一固定块70的下端延伸入所述第七空腔58并与所述第七空腔58下侧内壁相抵接,所述第一固定块70的下端设置有开口向右与所述第七空腔58相连接的第八空腔60,所述第一转动块31的上端且位于所述第八空腔60内固定连接有环形阵列排布的第二固定块59,所述第三转轴35的上端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与所述第一空腔13的上侧内壁内,所述第三转轴35的的下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七空腔58且与所述所述第七空腔58的下侧内壁相抵接,位于所述第七空腔58内的所述第三转轴35上对称的固定配合连接有第二转动块68,所述第二转动块68与所述第二固定块59相抵接。

有益地,所述运送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空腔14的下侧内壁内的第九空腔33,所述第一转动块31固定连接有第四转轴32,所述第四转轴32下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九空腔33且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九空腔33的下侧内壁上,位于所述第九空腔33内所述第四转轴32上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30,所述第九空腔33内设置有可与所述第三齿轮30相啮合的链轮27,所述第九空腔33内设置有可与所述链轮27相啮合的第四齿轮25,所述第四齿轮25固定连接于第五转轴26,所述第五转轴26的下端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九空腔33的下侧内壁上,所述送料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五转轴26的上侧,所述第九空腔33与所述第二空腔14之间相连通的设置有与外界相连通的且为u型的第十空腔71,,所述链轮27上端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十空腔71内滑动的第三转动块28,所述第三转动块2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二空腔14内转动的第四转动块45,所述第四转动块45上环形设置有上下贯通的第三凹槽72,所述第三凹槽72与所述第二凹槽73相对应。

有益地,所述送料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九空腔33的上侧内壁内的第一开腔74,所述第一开腔74的左侧内壁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开腔22,所述第五转轴26的上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一开腔74并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一开腔74的上侧内壁上,位于所述第一开腔74内所述第五转轴26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24,所述第二开腔22内设置有可与所述第一锥齿轮24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15,所述第二锥齿轮15内前后对称的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锥齿轮15啮合的第五齿轮19,所述第五齿轮19的右侧设置为光滑表面,所述第五齿轮19连接有转轴且转轴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二开腔22的左侧内壁上,所述第二开腔22与所述第二空腔14之间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三开腔18,所述第三开腔18的上侧后端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四开腔65,所述第四开腔6的上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开口相后的第五开腔61,所述第五开腔61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滚筒62,所述第五开腔61内设置有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左右侧内壁上的第六转轴64,所述第一滚筒62与所述第六转轴64之间固定连接有扭力弹簧,所述所述第三开腔18的上侧前端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六开腔67,所述第六开腔67内设置有第二滚筒66,所述第二滚筒66连接有转轴且转轴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六开腔67的左右侧内壁上,所述第六开腔67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七开腔37,所述第七开腔37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三滚筒42,所述第三滚筒42连接有转轴且转轴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七开腔37的左右侧内壁上,所述装置主体11内且位于所述第七开腔37的右侧下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滚筒66、第四开腔65以及第六开腔67相对称的部件,在所述第一滚筒62、第五齿轮19、第二滚筒66以及第三滚筒42之间绕设有塑料片43。

有益地,所述第四转动块45的上端阵列设置有第三凹槽20,所述第一转动块31的上端环形阵列设置有第四凹槽57。

有益地,所述第一移动块21的下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环形加热片44。

初始状态时,第一移动块21处于上极限位置,对称的第一滑块51相分离,第三滑块53处于上极限位置,第四滑块54处于上极限位置,刀片55处于上极限位置,第二固定块59与第二转动块68相抵接。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工作人员将杯子置于第三凹槽72中,此时电机40启动,带动第一转轴39转动,第一转轴39转动同时带动第一齿轮12转动,进而带动第二齿轮36转动,进而带动第三转轴35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转动块68转动,进而拨动第二固定块59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转动块31转动,进而带动第四转轴32转动,进而带动第三齿轮30转动,进而带动链轮27转动,进而带动第十空腔71转动,进而带动第四转动块45转动,同时链轮27带动第四齿轮25转动将杯子转动至第一移动块21下方;

其次,环形加热片44启动,第一转轴39带动第一移动块21向下移动,同时第二转轴48相对向上移动,移动到上极限位置,此时第一移动块21处于下极限位置将塑料片43固定,环形加热片44将杯口用塑料片43封装,对称的第一滑块51受对称的第一弹簧50的作用相互靠近,进而带动第二滑块52向下移动,进而带动第三滑块53向下移动,进而带动第四滑块54向下移动,进而带动刀片55向下移动将塑料片43切断;

最后,第四齿轮25带动第五转轴26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锥齿轮24转动,进而带动第二锥齿轮15转动,进而带动第五齿轮19转动,进而带动塑料片43移动,装置恢复初始状态,重复进行封装。

通过本装置进行自动封装物件时,工作人员将杯子置于第三凹槽72中,此时电机40启动,带动第一转轴39转动,第一转轴39转动同时带动第一齿轮12转动,进而带动第二齿轮36转动,进而带动第三转轴35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转动块68转动,进而拨动第二固定块59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转动块31转动,进而带动第四转轴32转动,进而带动第三齿轮30转动,进而带动链轮27转动,进而带动第十空腔71转动,进而带动第四转动块45转动,同时链轮27带动第四齿轮25转动将杯子转动至第一移动块21下方,环形加热片44启动,第一转轴39带动第一移动块21向下移动,同时第二转轴48相对向上移动,移动到上极限位置,此时第一移动块21处于下极限位置将塑料片43固定,环形加热片44将杯口用塑料片43封装,对称的第一滑块51受对称的第一弹簧50的作用相互靠近,进而带动第二滑块52向下移动,进而带动第三滑块53向下移动,进而带动第四滑块54向下移动,进而带动刀片55向下移动将塑料片43切断,第四齿轮25带动第五转轴26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锥齿轮24转动,进而带动第二锥齿轮15转动,进而带动第五齿轮19转动,进而带动塑料片43移动,装置恢复初始状态,重复进行封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本装置进行自动封装物件时,工作人员将杯子置于第三凹槽中,此时电机启动,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转动同时带动第一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二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三转轴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转动块转动,进而拨动第二固定块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转动块转动,进而带动第四转轴转动,进而带动第三齿轮转动,进而带动链轮转动,进而带动第十空腔转动,进而带动第四转动块转动,同时链轮带动第四齿轮转动将杯子转动至第一移动块下方,环形加热片启动,第一转轴带动第一移动块向下移动,同时第二转轴相对向上移动,移动到上极限位置,此时第一移动块处于下极限位置将塑料片固定,环形加热片将杯口用塑料片封装,对称的第一滑块受对称的第一弹簧的作用相互靠近,进而带动第二滑块向下移动,进而带动第三滑块向下移动,进而带动第四滑块向下移动,进而带动刀片向下移动将塑料片切断,第四齿轮带动第五转轴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五齿轮转动,进而带动塑料片移动,装置恢复初始状态,重复进行封装,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自动化完成封装物件提高工作效率,值得推荐。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