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掏冻箱用铲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25194发布日期:2018-11-30 23:40阅读:657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涉及集装箱装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装箱掏冻箱用铲具。

背景技术

集装箱是能装载包装或无包装货物进行运输,并便于用机械设备进行装卸搬运的一种组成工具,当冬季运输无包装货物,尤其粉状或块状的内含水分的货物时,就容易结块,或与集装箱冻成一体,造成拆箱卸货困难,人工掏箱效率低,费时费力费钱,装载机利用装载机臂进行掏箱效率高,但为了提高铲具的整体性和牢固性,铲具多为一体连接成型,零件破损后无法替换,且维修难度大,造成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集装箱掏冻箱用铲具,零件之间可拆卸连接,当铲杵或铰接件等受力和磨损较大的零件破损后能够及时更换,零件之间连接牢固,耐用性好,成本低。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集装箱掏冻箱用铲具,包括后座体、与所述后座体焊接连接的铲杵、固定在所述后座体背面的铰接件,所述后座体为由六面板体围成箱式座体,所述铰接件由底板、横向固接于所述底板上的筋板、竖向固接于所述底板上的铰接板组成,所述底板与所述后座体的后侧板体可拆卸连接。

所述铲杵前端部呈向下倾斜状,在所述铲杵的前端面上设置加强板,在所述铲杵前端底面设置防磨板,所述加强板、所述防磨板和所述铲杵前端一体焊接成型。

在所述铲杵上沿其轴向方向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顶面由其根部至其端部逐渐向下倾斜。

进一步的,所述后座体的后侧板体的横截面大于其前侧板体的横截面。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和所述铲杵的后侧板体之间通过多组紧固螺栓螺母副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铰接板成对设置,在所述铰接板上设有相配合的铰接孔。

进一步的,每对所述铰接板之间交错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筋板设置有一定厚度,所述铰接板穿过所述筋板固定于所述底板上,且所述铰接板和所述筋板焊接连接。

进一步的,优选的,所述铰接板设置三对,中间的所述铰接板呈三角形,两侧的所述铰接板呈矩形。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设置有多个,分别位于所述铲杵的顶面、底面、两侧面、以及顶面与侧面之间、底面与侧面之间。

进一步的,分别位于所述铲杵顶面、底面、两侧面的所述加强筋均穿过所述后座体的前侧板体并延伸至所述后座体的后侧板体上,位于所述铲杵的顶面与侧面之间、底面与侧面之间的所述加强筋焊接在所述后座体的前侧板体上。

进一步的,各个位置的所述加强筋长度不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中受力较大、磨损较大的铲杵和铰接件可拆卸连接,当零件破损后能够及时更换,不影响工作进度;铰接件和后座体之间通过多组紧固螺栓螺母副固定,零件之间连接牢固,耐用性好;铲杵上设置多组对称设置的加强筋,分别位于所述铲杵的顶面、底面、两侧面、以及顶面与侧面之间、底面与侧面之间,多向对称设置的加强筋将铲杵作用时相对受力力抵消掉,增强铲杵的耐用性;分别位于所述铲杵顶面、底面、两侧面的所述加强筋均穿过所述后座体的前侧板体并延伸至所述后座体的后侧板体上,由于铲杵的根部穿过后座体的前侧板体延伸至后侧板体上,使得加强筋的整体均作用于铲杵上,同时也均摊了铲杵根部的受力,增强铲杵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侧视图。

其中:1.后座体;2.底板;3.铰接板;4.筋板;5.凸出块;6.铰接孔;7.紧固螺栓螺母副;8.铲杵;9.防磨板;10.加强板;11.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装箱掏冻箱用铲具,包括后座体1、与所述后座体1焊接连接的铲杵8、固定在所述后座体1背面的铰接件,后座体1为由六面板体围成箱式座体。

所述铰接件由底板2、横向固接于所述底板2上的筋板4、竖向固接于所述底板2上的铰接板3组成,所述底板2与所述后座体1的后侧板体可拆卸连接,方便连接在不同车辆上,也方便更换前端工具。所述后座体1的后侧板体的横截面大于其前侧板体的横截面,尤其后座体1后侧板体的宽度要大于前侧板体的宽度,所述底板2和所述铲杵8的后侧板体之间通过多组紧固螺栓螺母副7固定。所述铰接板3成对设置,在所述铰接板3上设有相配合的铰接孔6,用于和装载机的操作臂连接,每对所述铰接板3之间交错设置以分散受力,保护铰接件。所述筋板4设置有一定厚度,所述铰接板3穿过所述筋板4固定于所述底板2上,且所述铰接板3和所述筋板4焊接连接,筋板4的设置将铰接板3和底板2紧紧抓牢,增强了整体连接的牢固性,同时,在位于上部的筋板4端部设有凸出块5,凸出块5起到限位作用。优选的,所述铰接板3设置三对,中间的所述铰接板3呈三角形,两侧的所述铰接板3呈矩形。

所述铲杵8前端部呈向下倾斜状,增加铲杵8前端部的锋利程度,在所述铲杵8的前端面上设置加强板10,加强板10平行贴合在铲杵8前端面上,保证铲杵8前端面少受磨损,延长了铲杵8的使用寿命,在所述铲杵8前端底面设置防磨板9,防磨板9与铲杵8前端面投影大小相等,为了减少铲杵8底部的磨损,所述加强板10、所述防磨板9和所述铲杵8前端一体焊接成型,增强了铲杵8端部的整体强度和耐用性。

在所述铲杵8上沿其轴向方向设有加强筋11,所述加强筋11的顶面由其根部至其端部逐渐向下倾斜,减小了加强筋11工作时的阻力;所述加强筋11设置有多个,分别位于所述铲杵8的顶面、底面、两侧面、以及顶面与侧面之间、底面与侧面之间。分别位于所述铲杵8顶面、底面、两侧面的所述加强筋11均穿过所述后座体1的前侧板体并延伸至所述后座体1的后侧板体上,由于铲杵8的根部穿过后座体1的前侧板体延伸至后侧板体上,使得加强筋11的整体均作用于铲杵8上,同时也均摊了铲杵8根部的受力,位于所述铲杵8的顶面与侧面之间、底面与侧面之间的所述加强筋11焊接在所述后座体1的前侧板体上,多向对称设置的加强筋11将铲杵8作用时相对受力力抵消掉,增强铲杵8的耐用性。各个位置的所述加强筋11长度不等,但相对设置的加强筋11的长度相等,比如,铲杵8上端和下端的两个加强筋11长度相等,侧面的两个加强筋11长度相等,铲杵8顶面与侧面之间、底面与侧面之间的加强筋11长度相等。

其中,后座体1顶部和底部板体的长度为后座体1侧面板体长度的一半,其与后座体1的前侧板体连接且与后座体1的后侧板体相离,后座体1后侧板体和侧面板体之间设有等边三角形状的盖板,盖板的边长小于后座体1前侧板体以及侧面板体的长度的一半,留足空间便于对内部零件进行焊接,也便于后侧板体与铰接件的底板2的连接。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