裱纸机用纸张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84727发布日期:2018-11-09 18:38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裱纸机用纸张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纸张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裱纸机用纸张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布号为cn10431008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裱纸机,它包括机架以及设置于机架上的面纸运输装置以及压平装置;所述面纸运输装置包括朝向压平装置依次设置的面纸出料机构以及面纸运送机构,所述面纸运送机构包括运送面纸的上传送带总成;所述上传送带总成包括设置于面纸下方的上传送带组件以及将面纸按压于上传送带组件的上按压组件。

所述机架位于上传送带组件的下方设置有吸风组件,所述吸风组件通过传送带单元间的空间吸住纸张,将纸张稳固的吸在上传送带组件上,稳定传送,吸风组件一般为包含多个风扇的风扇组。

不过在使用该裱纸机的过程中,为了能够将纸张吸附在传送带组件上,风扇需要不断转动。而纸张在传输过程中,纸张的边角容易在吸风组件的作用下穿过传送带单元件的空间并与风扇接触,进而出现被切割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裱纸机用纸张输送装置,其具有纸张在传输过程中不易被切割的优势。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裱纸机用纸张输送装置,包括面纸输送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面纸输送装置下方的底纸输送装置,且所述面纸输送装置的出纸口连接所述底纸输送装置顶部;所述底纸输送装置包括支架、设置于支架上用于运输底纸的底纸传输组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若干与底纸传输组件顶部连通的气管,且若干所述气管沿底纸传送方向均匀分布,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与若干所述气管相连通的连接管,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吸气装置,所述吸气装置的进气口通过软管与所述连接管相连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底纸传输组件对底纸进行传输的过程中,将吸气装置开启,风机吸气装置通过软管、连接管以及气管带动底纸传输组件上方的空气向下流动。在气体流动的过程中,流动的气体将底纸按压于底纸传输组件的顶面处。这一过程中,底纸的边角也不易受到切割。

而且在生产该裱纸机用纸张输送装置时,若采用宽度较小的支架,则一般会选用外径较小的风扇。不过若支架的实体部分宽度过小,则不易取得外径适配的风扇时,且底纸在经由底纸传输组件传输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偏移。而在使用风机以及气管代替风扇的时候,由于不同外径的气管在市面上较为常见,生产者可以较为方便取得适配的气管。而且保证了在对宽度较小的底纸进行传输的过程中,风机与气管配合能够有效将底纸按压在底纸传输组件上。

而且使用风扇对底纸进行吸附的过程中,风扇的吸附效果受风扇外径影响。风扇外径较大时,风扇对底纸的吸附效果较强,风扇外径较小时,风扇对底纸的吸附效果较弱。而风扇的外径又受到支架的大小影响。使用风机以及气管整体对底纸进行吸附按压的过程中,风机与气管整体对底纸的吸附按压效果由风机的功率决定。

优选的,所述支架顶面为承托面,所述承托面上开设有若干气孔;所述承托面下方连接有支撑板,且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承托面之间形成缓冲腔,所述气管连接于所述支撑板处,且所述气管与所述缓冲腔相连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气管与缓冲腔相连,承托面上开设有若干与缓冲腔相连通的气孔。在使用吸气装置通过气管将底纸吸附按压于底纸输送装置上时,底纸上的受力点较多,这样底纸能够稳定贴合在底纸输送装置上,且在后续将底纸与面纸贴合时,底纸与面纸边沿齐平。

优选的,所述承托面与所述支撑板之间设置有若干隔板,且若干所述隔板将缓冲腔分隔成与若干气管一一对应的气室。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隔板将缓冲腔分隔成多个气室,使得每个气管只能带动气体于对应气室内流动,且气体不易在不同气室间流动。以此保证每个气室均能够稳定将底纸吸附按压于底纸传输组件上。

优选的,所述隔板远离所述承托面的端部弯折形成连接部,且所述连接部通过螺栓与所述支撑板压紧相连。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隔板弯折形成连接部,这样能够较为方便通过螺栓将隔板压紧连接于支撑板上。

优选的,所述面纸输送装置包括倾斜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方的安装架、设置于安装架上用于传输面纸的面纸传输组件、设置于安装架上用于将面纸压紧于所述面纸传输组件的面纸按压组件;所述面纸传输组件以及所述面纸按压组件之间形成供面纸放入的间隙,且所述安装架宽度为245mm-255mm。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该面纸输送装置过程中,可以通过飞达等部件将面纸放置于面纸传输组件以及面纸按压组件之间的间隙中。之后面纸按压组件将面纸按压于面纸传输组件上,面纸传输组件对面纸进行运输。在使用时,需要将两个裱纸机用纸张输送装置拼合在一起使用,安装架的宽度为245mm-255mm之间,也就是说拼合之后的裱纸机用纸张输送装置能够对宽度为490mm-510mm之间的面纸进行传输。

优选的,所述安装架包括底框、设置于所述底框侧边并高出于所述底框顶面的侧挡;所述侧挡上穿设有方钢,且所述方钢延伸至所述面纸传输组件上方,所述方钢上连接有限位板,且所述限位板底端伸入间隙中,所述方钢的长度为75mm-85mm。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对面纸进行传输的过程中,可以根据面纸的大小滑动方钢,使得限位板与面纸侧壁抵紧,且面纸在移动过程中不易偏转。方钢的长度为75mm-85mm,也就是说在使用该裱纸机用纸张输送装置的过程中,面纸传输组件能够对宽度为320mm-510mm的纸张进行稳定的传输。

优选的,所述面纸按压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架上的主动辊、同轴连接于所述主动辊上的主动轮、设置于安装架上并与所述主动辊连接的驱动电机、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架上并与所述主动辊平行的从动辊、同轴连接于所述从动辊上并与所述主动轮相对的从动轮、张紧于所述主动轮以及所述从动轮之间的传送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该裱纸机用纸张输送装置的过程中,将驱动电机开启,驱动电机带动主动辊转动,主动辊带动与之同轴相连的主动轮转动,且主动辊的转动角速度与主动轮的转动角速度相同;主动轮带动传送带转动,主动轮转动线速度与传送带的转动线速度相同;传送带带动从动轮转动,且传送带的转动线速度与从动轮的转动线速度相同;从动轮带动与之同轴相连的从动辊转动,且从动辊的转动角速度与从动轮的转动角速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主动辊设置于所述安装架靠近所述底纸输送装置的端部一侧;所述安装架上转动连接有辅助辊,且所述辅助辊与所述主动辊处于同一高度,所述辅助辊上同轴连接有辅助轮,所述辅助轮与所述主动轮之间张紧有限位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从动轮转动过程中,从动轮带动限位带转动,且限位带的转动线速度与从动轮的转动线速度相同;限位带带动辅助轮转动,且限位带的转动线速度与辅助轮的转动线速度相同;辅助轮带动与之相连的辅助辊转动,且辅助辊的转动角速度与辅助轮的转动角速度相同。在面纸运离面纸传输组件并落至底纸传输组件上时,限位带将面纸压紧于底纸传输组件的底纸,使得面纸不易翘起。而且在面纸与底纸贴合后,底纸传输组件以及限位带共同作用带动贴合的底纸以及面纸进行移动,使得底纸与面纸整体移动变得更为快捷、顺畅。

综上所述,本发明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在使用该裱纸机用纸张输送装置的过程中,吸气装置通过软管、连接管以及气管带动底纸传输组件上的气体向气室一侧流动,且位于底纸传输组件上的底纸被吸附按压于底纸传输组件上,这样在底纸移动的过程中,底纸边角不易被切割;

2.隔板远离承载面的端部弯折形成连接部,在安装隔板时,可以通过在连接部上穿设螺栓进而将隔板压紧连接于支撑板上;

3.在面纸运离面纸传输组件时,限位带能够将面纸压紧于底纸传输组件上,使得面纸与底纸贴合时,面纸端部不易翘起。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主要是用于展示实施例的外形结构;

图2为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主要是用于展示气室的分布情况。

附图标记:1、气管;2、连接管;3、吸气装置;4、面纸输送装置;41、安装架;411、底框;412、侧挡;42、面纸传输组件;43、面纸按压组件;431、主动辊;432、主动轮;433、驱动电机;434、从动辊;435、从动轮;436、传送带;5、底纸输送装置;51、支架;52、底纸传输组件;521、第一主动轴;522、第一主动带轮;523、第一动力电机;524、第一从动轴;525、第一从动带轮;526、输送带;6、承托面;7、气孔;8、支撑板;9、缓冲腔;10、隔板;11、气室;12、连接部;13、间隙;14、方钢;15、限位板;16、辅助辊;17、辅助轮;18、限位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裱纸机用纸张输送装置,如图1所示,在使用时,一般将两个裱纸机用纸张传输装置拼合进行使用。裱纸机用纸张传输装置包括用于对底纸进行传输的底纸输送装置5、设置于底纸输送装置5上方用于对面纸进行传输的面纸输送装置4。在使用过程中,将底纸放置底纸输送装置5上。当底纸与底纸输送装置5接触时,底纸输送装置5对底纸进行传输。与此同时,通过飞达等部件将面纸放至面纸输送装置4上,当面纸与面纸输送装置4接触时,面纸输送装置4开始对面纸进行传输。

底纸输送装置5包括呈水平设置的支架51、设置于支架51上用于带动底纸进行移动的底纸传输组件52。

如图1、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支架51的宽度为130mm-140mm。支架51顶面为承托面6,且承托面6上开设有若干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气孔7。支架51上还设置有与承托面6平行的支撑板8,且支撑板8位于承托面6下方,支撑板8与挣脱面之间形成缓冲腔9。支撑板8与承托面6之间还连接有若干隔板10,且若干隔板10沿承托面6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隔板10一端抵触于承托面6,另一端弯折形成连接部12,且连接部12通过螺栓压紧连接于支撑板8上。若干隔板10将缓冲腔9分隔成多个气室11,每个气室11底部中心处均穿设有一根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气管1,且气管1靠近气室11的端部与气室11底面齐平。所有气管1远离气室11的端部通过连接管2相连,连接管2中部处连接有软管,且软管与设置于支架51上的吸气装置3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吸气装置3选用空气泵,且空气泵的进气口与软管相连通。

如图1所示,底纸传输组件52包括转动连接于支架51上的第一主动轴521、同轴连接于第一主动轴521上的第一主动带轮522、设置于支架51上并与第一主动轴521相连的第一动力电机523、转动连接于支架51上并与第一主动轴521平行的第一从动轴524、同轴连接于第一从动轴524上的第一从动带轮525、张紧于第一主动带轮522以及第一从动带轮525之间的第一输送带52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主动轴521的直径为95mm-105mm,第一主动轴的长度为120mm-220mm,第一从动轴524的直径为70mm-80mm,第一从动轴的长度为120mm-220mm。

如图1、图2所示,在将底纸放至第一输送带526上时,开启第一动力电机523,第一动力电机523带动第一主动轴521转动,第一主动轴521带动第一主动带轮522转动,第一主动带轮522带动第一输送带526转动,第一输送带526带动第一从动带轮525转动,第一从动带轮525带动第一从动轴524转动。在第一输送带526转动时,底纸在第一输送带526的带动作用下移动。与此同时,将吸气装置3开启,之后位于底纸传输组件52上方的空气流入到气室11内部,之后气室11内部的空气经由气管1、连接管2以及软管流动至吸气装置3中。在位于底纸传输组件52上方的空气流动向气室11一侧的过程中,流动的空气将底纸压紧在底纸传输组件52上。

如图1所示,面纸输送装置4包括安装架41、设置于安装架41上由于传输面纸的面纸传输组件42、设置于安装架41上用于将面纸压紧于面纸传输组件42的面纸按压组件43,面纸传输组件42与面纸按压组件43之间形成供面纸穿过的间隙13。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架41的宽度为245mm-255mm。安装架41包括底框411以及侧挡412。底框411通过连杆与支架51固定相连,且底框411呈倾斜设置,底框411与支架51的间距向着第一主动轴521一侧逐渐减小。侧挡412固定连接于底框411的侧壁处。侧挡412上穿设有若干平行于底框411顶面的方钢14,且若干方钢14沿侧挡412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方钢14通过螺栓与侧挡412定位,在本实施例中,方钢14的长度为75mm-85mm。若干方钢14伸入至底框411上方的端部处共同连接有限位板15,且限位板15底面与底框411顶面平行,限位板15底端伸入至间隙13中并用于与面纸侧边抵触。

在使用面纸输送装置4对面纸进行传输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滑动方钢14用以改变限位板15的位置,以保证在运输面纸的过程中,限位板15能够与面纸的侧边抵触,使得面纸在移动过程中不易发生偏转。

面纸按压组件43包括转动连接于侧挡412上并与底框411顶面平行的主动辊431、同轴连接于主动辊431上的主动轮432、设置于侧挡412上并与主动辊431同轴相连的驱动电机433、转动连接于侧挡412上并与主动辊431辊平行的从动辊434、同轴连接于从动辊434上并与主动轮432相对的从动轮435、张紧于主动轮432以及从动轮435之间的传送带436。在本实施例中,主动辊431的直径为105mm-115mm,主动辊的长度为130mm-230mm,从动辊434的直径为95mm-105mm,从动辊的长度为130mm-230mm。

侧挡412上还转动连接有辅助辊16,且辅助辊16的转动轴线平行于主动辊431的转动轴线,辅助辊16与主动辊431处于同一高度。辅助辊16上同轴连接有与主动轮432相对的辅助轮17。在本实施例中,辅助轮17的直径为105mm-115mm。辅助轮17与主动轮432之间张紧有限位带18。

面纸传输组件42包括转动连接于底框411处的第二主动轴421、同轴连接于第二主动轴421上的第二主动带轮422、设置于侧挡412上并与第二主动轴421相连的第二动力电机423、转动连接于底框411上并与第二主动轴421平行的第二从动轴424、同轴连接于第二从动轴424上并与第二主动带轮422的第二从动带轮425、张紧于第二主动带轮422以及第二从动带轮425之间的第二输送带426。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主动轮432的直径为45mm-55mm,第二从动轮435的直径为70mm-80mm。

在将纸张放入间隙13中时,将第二动力电机423开启,第二动力电机423带动第二主动轴421转动,第二主动轴421带动第二主动带轮422转动,第二主动带轮422带动第二输送带426转动,第二输送带426带动第二从动带轮425转动,第二从动带轮425带动第二从动轴424转动。在第二输送带426转动过程中,带动其上的面纸移动。与此同时,主动轮432带动限位带18转动,限位带18带动辅助轮17转动,辅助轮17带动辅助辊16转动。当面纸运离面纸传输组件42时,限位带18抵触于面纸并将面纸与压紧于底纸传输组件52上。与此同时,将驱动电机433开启,驱动电机433带动主动辊431转动,主动辊431带动主动轮432转动,主动轮432带动传送带436转动,传送带436带动从动轮435转动,从动轮435带动从动辊434转动。传送带436转动过程中抵触面纸并带动面纸进行移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