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阻隔容器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92934发布日期:2018-12-08 05:51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阻隔容器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阻隔容器,特别应用于盛装食品、药品以及化工用品的容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对产品存储或包装特别是食品存储或包装的要求不断提高,为了食品的保质、保鲜、保风味以及延长货架期,人们开发了高阻隔包装材料。

现在市面上有三种阻隔方法:

1.三层共注或多层共注:三层共注或多层共注都是用pp(聚丙烯)注入其中,定模和动模两壁冷却后,到冷却时间点注入evoh(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在中间层形成阻隔。

2.多层共挤:用镀铝膜形成阻隔,阻隔效果高于evoh。

3.珂明的iml:pp(容器材质层)+cpp(塑料融合层)+铝箔膜+opp(印刷层里印);

侧标:在定模;

底标:

1.标纸放在动模仁,标纸在杯子底端内部;

2.标纸放在定模仁,标纸在杯子底端外部;

阻隔效果:iml铝箔膜>镀铝膜>evoh。

由于evoh树脂的分子结构中存在着羟基,evoh树脂具有亲水性和吸湿性。当吸附湿气后,气体的阻隔性能会受到明显影响。在高湿的环境(50%rh以上)中,evoh的阻隔性能大幅下降。镀铝膜具有优良的耐折性和良好的韧性,很少出现针孔和裂口,无揉曲龟裂现象,因此对气体、水蒸汽、气味、光线等的阻隔性提高。我们采用的是铝箔膜,阻隔性更好,用模内贴标来起到全方面高阻隔。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阻隔容器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阻隔效果不理想或则制作阻隔材料成本太高,不能满足日常生活中人们对阻隔要求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阻隔容器的结构分为4层,包括pp(聚丙烯)层、cpp(塑料融合层)、铝箔膜层以及opp层组成,所述pp(聚丙烯)层是作为容器的原材料,所述铝箔膜层是作为阻隔层,所述阻隔标纸层粘合在所述铝箔膜层的一侧,所述阻隔标纸层由印刷层和少量的pp(聚丙烯)层无缝粘合组成,同时,所述阻隔标纸层具有一定的阻隔效果。

优选的,所述阻隔标纸层是粘合在所述铝箔膜层的一侧,所述铝箔膜层的另一侧粘合在所述pp(聚丙烯)层一侧,在结构上,所述铝箔膜层介于所述pp(聚丙烯)层和所述阻隔标纸层之间,三层结构为无缝粘合,起到高阻隔作用;其中,所述阻隔标纸层由印刷层和少量的pp(聚丙烯)层无缝粘合组成,所述少量的pp(聚丙烯)层一侧与铝箔膜层一侧无缝粘合,所述少量的pp(聚丙烯)层的另一侧与所述印刷层一侧无缝粘合,所述印刷层的另一侧与空气或容器内产品接触。

优选的,所述pp(聚丙烯)层作为容器原有结构层,所述pp(聚丙烯)层作为原材料可以形成各种形状的容器,比如盘状、盒状、杯状、圆形、方形、菱形、不对称形和其他异形都可以,所述铝箔膜层作为阻隔层可以粘合在各种形状容器的内侧或/和外侧,包括容器壁、容器底部和容器盖,起到高阻隔效果的作用。

一种高阻隔容器的制备方法:

容器壁外部粘合阻隔层方法:从定模进胶,到一定冷却时间点注入铝箔膜,所述铝箔膜在两层中间形成阻隔,所述两层是pp(聚丙烯)层和阻隔标纸层,容器壁外部贴阻隔标达到外部周围阻隔效果。

容器底部粘合阻隔层方法:

s1.倒放模具从定模进胶在底端外部,注塑成型膜内贴从容器底部贴阻隔标达到底部阻隔。

s2.正放模具从定模进胶在底端内部,注塑成型膜内贴从容器底部内里贴阻隔标达到底部阻隔。

容器口粘合阻隔层方法:容器口用铝箔膜封膜,整个容器完全阻隔,节省成本高效阻隔。

阻隔层结构从里到外分为二种情况,第一种顺序依次为pp(聚丙烯)层、铝箔膜层、阻隔标纸层,第二种顺序依次为阻隔标纸层、铝箔膜层、pp(聚丙烯)层,注塑阻隔一体成型高效高阻隔。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阻隔标采用铝膜,铝膜具有极佳的金属光泽,光反射率可达97%,且可以通过涂料处理形成彩色膜让产品外观更好看,其封口性能好,尤其包装粉末状产品时,不会污染封口部分,保证了包装的密封性能。注塑一体成型成本低且阻隔性高,能够延缓食品氧化变质现象的发生,大大延长产品货架期,同时能够避免内装物的香味散失和防止外部不良气味的侵入,并且阻气性能不随湿度的变化而变化,即使高湿环境也不会引起产品变质,能够防止产品发生失水变干、口感变差的现象。用模内贴注塑阻隔一体成型节省成本节约时间高效高阻隔。

附图说明

图1为高阻隔杯子结构示意图;

图2为高阻隔杯子侧壁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高阻隔杯子底部放大结构示意图1;

图4为高阻隔杯子底部放大结构示意图2;

图5为高阻隔容器的结构3层示意图;

图6为高阻隔容器外层为阻隔标纸层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高阻隔容器外层为pp(聚丙烯)层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示意为:1-阻隔膜;2-pp(聚丙烯);3-铝箔膜;4-阻隔标纸;5-热流道a;6-热流道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先把阻隔标纸4层准备好,所述的阻隔标纸4层包含印刷层和pp(聚丙烯)2层,阻隔标纸4层具有一定的阻隔效果。

在注塑成型前,预先将含阻隔特性的阻隔标纸4层放置在模具中,通常通过真空或者其他专用的定位装置将阻隔标纸4保持就位,之后将模具的动模和定模闭合,开启热流道a(5),经热流道a(5)将熔化的pp(聚丙烯)2注入模腔内,利用熔化的pp(聚丙烯)2所具有的热使得阻隔标纸4层中的pp(聚丙烯)2层溶接在熔化的pp(聚丙烯)2中。此时,完成模塑容器的外形并同时在容器的侧面贴合所述含阻隔特性的阻隔标纸4。

之后,操作模具动作,在模具腔内让位出一定厚度的空间体积,立即继续经由热流道a(5)注射熔化的pp(聚丙烯)2至预设定数值,当注入的pp(聚丙烯)2达到设定数值时,即刻关断热流道a(5)。

关断热流道a(5)的同时开启热流道b(6)注射第二种含阻隔特性的材料铝溶液,直至让位空间完全充满,或者热流道b(6)注射的时间达到预定时间,关闭热流道b(6)停止注入铝溶液,最后形成铝箔膜3层,且铝箔膜3层在阻隔标纸4层和pp(聚丙烯)2层之间,3层结构为无缝粘合。

优选的,容器壁外部粘合阻隔层方法,从定模通过热流道a(5)注入熔化的pp(聚丙烯)2到容器壁,注入量达到设定数值时,关闭热流道a(5)。到一定冷却时间点,通过热流道b(6)注入含阻隔特性的材料铝溶液,注入量达到设定数值,关闭热流道b(6),冷却后形成铝箔膜3层,所述铝箔膜3层在两层中间形成阻隔,所述两层是pp(聚丙烯)2层和阻隔标纸4层,容器壁外部贴阻隔标纸4达到外部周围阻隔效果。

优选的,容器底部粘合阻隔层方法,

s1.倒放模具从定模进胶在底端外部,从定模通过热流道a(5)注入熔化的pp(聚丙烯)2到容器底端外部,注入量达到设定数值时,关闭热流道a(5)。到一定冷却时间点,通过热流道b(6)注入含阻隔特性的材料铝溶液,注入量达到设定数值,关闭热流道b(6),冷却勾形成铝箔膜3层,所述铝箔膜3层在两层中间形成阻隔,所述两层是pp(聚丙烯)2层和阻隔标纸4层,注塑成型膜内贴从容器底部贴阻隔标纸4达到底部阻隔。

s2.正放模具从定模进胶在底端内部,从定模通过热流道a(5)注入熔化的pp(聚丙烯)2到容器底端内部,注入量达到设定数值时,关闭热流道a(5)。到一定冷却时间点,通过热流道b(6)注入含阻隔特性的材料铝溶液,注入量达到设定数值,关闭热流道b(6),冷却勾形成铝箔膜3层,所述铝箔膜3层在两层中间形成阻隔,所述两层是pp(聚丙烯)2层和阻隔标纸4层注塑成型膜内贴从容器底部内里贴阻隔标纸4达到底部阻隔。

优选的,容器口粘合阻隔层方法,容器口用铝箔膜封膜,整个容器完全阻隔,节省成本高效阻隔。

接下来模具动作,冷却、开模,取出产品,进入下一轮生产。

以上实施例的先后顺序仅为便于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