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电梯配重平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75008发布日期:2018-10-16 19:57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节能电梯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节能电梯配重平衡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垂直升降电梯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习惯上不论其驱动方式如何,将电梯作为建筑物内垂直交通运输工具的总称。

但是根据力学知识可知,当配重重量大于或小于载体重量时,为防止轿厢加速上升或加速下降,电机需要施加作用力并运动。由于轿厢载重会发生变化而配重始终不变,这就增加了电机的功耗,造成能源浪费,针对这种情况,需要设计配重平衡装备。



技术实现要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电梯配重平衡装置,其结构包括:轿厢、钢丝绳、主配重块和控制器,所述轿厢底部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下部设有重力感应器,所述轿厢顶部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轿厢焊接固定,所述连接块上部设有定向轮,所述定向轮与连接块焊接固定,所述定向轮上部设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上部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右侧设有控制器,所述重力感应器与控制器之间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右侧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钢丝绳与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下部设有配重箱,所述配重箱内部设有主配重块,所述主配重块与钢丝绳固定连接,所述主配重块上部设有配重控制模块,所述配重控制模块与控制器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主配重块内部设有电磁线圈,所述电磁线圈与配重控制模块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轿厢内部设有轿门,所述轿门上部设有红外感应器,所述红外感应器与控制器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主配重块下部设有副配重块,所述副配重块与主配重块之间通过电磁线圈磁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配重箱内侧底部设有卡块,所述卡块与配重箱焊接固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副配重块表面设有导向柱,所述副配重块背面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柱与导向孔相嵌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一种节能电梯配重平衡装置,通过在轿厢内部设置重力感应器,重力感应器感应轿厢内部重力,由控制器控制第二电机运动,钢丝绳末端的主配重块内部设有电磁线圈,通电后赋予主配重块磁力,根据轿厢内部重力由配重控制模块控制磁力大小,主配重块吸附副配重块,从而平衡轿厢,降低电机功率,节约成本,配重箱内部设有卡块能够整齐码放副配重块,防止副配重块侧滑,并且副配重块表面设有导向柱和导向孔,导向孔和导向柱相嵌合增加副配重块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节能电梯配重平衡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节能电梯配重平衡装置的主配重块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节能电梯配重平衡装置的副配重块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节能电梯配重平衡装置的副配重块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轿厢-1、轿门-2、支撑板-3、重力感应器-4、红外感应器-5、连接块-6、定向轮-7、第一电机-8、控制器-9、第二电机-10、钢丝绳-11、配重箱-12、配重控制模块-13、主配重块-14、电磁线圈-15、副配重块-16、卡块-17、导向柱-18、导向孔-1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请参阅图1-4,一种节能电梯配重平衡装置,其结构包括:轿厢1、钢丝绳11、主配重块14和控制器9,所述轿厢1底部设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下部设有重力感应器4,所述轿厢1顶部设有连接块6,所述连接块6与轿厢1焊接固定,所述连接块66上部设有定向轮7,所述定向轮7与连接块6焊接固定,所述定向轮7上部设有钢丝绳11,所述钢丝绳11上部设有第一电机8,所述第一电机8右侧设有控制器9,所述重力感应器4与控制器9之间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9右侧设有第二电机10,所述第一电机8与第二电机10通过导线与控制器9电性连接,所述钢丝绳11与第一电机8和第二电机10的动力输出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10下部设有配重箱12,所述配重箱12内部设有主配重块14,所述主配重块14与钢丝绳11固定连接,所述主配重块14上部设有配重控制模块13,所述配重控制模块13与控制器9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主配重块14内部设有电磁线圈15,所述电磁线圈15与配重控制模块13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请参阅图1,所述轿厢1内部设有轿门2,所述轿门2上部设有红外感应器5,所述红外感应器5与控制器9通过导线电性连接,红外感应器5能够感应进入电梯人员,自动开启电梯门。

请参阅图1,所述主配重块14下部设有副配重块16,所述副配重块16与主配重块14之间通过电磁线圈15磁性连接,通过对电磁线圈通电增加磁力,使主配重块能够吸附副配重块。

请参阅图2,所述配重箱12内侧底部设有卡块17,所述卡块17与配重箱12焊接固定,卡块能够稳定副配重块,结构稳定。

请参阅图3、4,所述副配重块16表面设有导向柱18,所述副配重块16背面设有导向孔19,所述导向柱18与导向孔19相嵌合,导向柱与导向孔相嵌合,提高副配重块的稳定性,防止侧滑。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节能电梯配重平衡装置,轿厢1顶部钢丝绳11通过与定向轮7滑动连接,第一电机8转动,实现轿厢1上下移动,通过红外感应器5感应是否有人员进入轿厢1,自动开启轿门2,通过在轿厢1内部设置重力感应器4,重力感应器4感应轿厢1内部重力,由控制器9控制第二电机10运动,钢丝绳11末端的主配重块14内部设有电磁线圈15,通电后赋予主配重块14磁力,根据轿厢1内部重力由配重控制模块13控制磁力大小,主配重块14吸附副配重块16,从而平衡轿厢1,减小电机功率,节约成本,配重箱12内部设有卡块17能够整齐码放副配重块16,防止副配重块16侧滑,并且副配重块16表面设有导向柱18和导向孔19,导向孔19和导向柱18相嵌合增加副配重块16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轿厢-1、轿门-2、支撑板-3、重力感应器-4、红外感应器-5、连接块-6、定向轮-7、第一电机-8、控制器-9、第二电机-10、钢丝绳-11、配重箱-12、配重控制模块-13、主配重块-14、电磁线圈-15、副配重块-16、卡块-17、导向柱-18、导向孔-19,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根据力学知识可知,当配重重量大于或小于载体重量时,为防止轿厢加速上升或加速下降,电机需要施加作用力并运动。由于轿厢载重会发生变化而配重始终不变,这就增加了电机的功耗,造成能源浪费,针对这种情况,需要设计配重平衡装备,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该一种节能电梯配重平衡装置,通过在轿厢内部设置重力感应器,重力感应器感应轿厢内部重力,由控制器控制第二电机运动,钢丝绳末端的主配重块内部设有电磁线圈,通电后赋予主配重块磁力,根据轿厢内部重力由配重控制模块控制磁力大小,主配重块吸附副配重块,从而平衡轿厢,降低电机功率,节约成本,配重箱内部设有卡块能够整齐码放副配重块,防止副配重块侧滑,并且副配重块表面设有导向柱和导向孔,导向孔和导向柱相嵌合增加副配重块的稳定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合,组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