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的双色丁晴橡胶垫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84737发布日期:2019-02-15 22:32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全的双色丁晴橡胶垫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橡胶垫加工,具体地说是一种安全的双色丁晴橡胶垫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双色丁晴橡胶垫在现代工业生产中使用及其广泛,双色丁晴橡胶垫多为柔性材质,在加工生产时需要进行一个拉紧处理,而目前已有的橡胶垫拉紧大多数为人手工拉扯橡胶垫至压紧轮处,该操作容易使质地较为柔软的发生折皱,以及增加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目前的橡胶垫切割作业需要同时运用复数的电机且跟橡胶垫输送机无直接连接,其大大的增加了设备使用成本,存在较大弊端,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安全的双色丁晴橡胶垫的生产工艺。

本发明的一种安全的双色丁晴橡胶垫的生产工艺,包括基体和位于所述基体右侧开端朝右的第一容槽内的传输装置及位于所述基体左侧滑推腔内的切割装置,所述第一容槽内顶壁固定有安放箱,所述安放箱内有安放腔,所述第一容槽前后端壁中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上固定有安装盘以及位于所述安装盘后的第一传动轮,所述安放腔内最右侧配合连接有前后伸延的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前侧伸延端与所述安放腔前侧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转杆后侧伸延段与固定设置与所述安放腔后侧端壁中的第一电机动力连接,所述第二转杆上固定有与所述第一传动轮通过第一传动带连接的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二转杆固定设有位于所述第二传动轮前侧的第一齿链轮,所述第二转杆左侧安装有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安放腔前后端壁的第三转杆,第三转杆上固定有与所述第一齿链轮配合连接的第二齿链轮,所述第三转杆左侧安装有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安放腔前后端壁的第四转杆,所述第四转杆上固定有与所述第二齿链轮配合连接的第三齿链轮,所述第四转杆上固定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三齿链轮前侧的第一锥斜轮,所述安放腔左侧内壁中设有第一齿轮腔,所述安放腔与所述第一齿轮腔之间转动配合安装有第五转杆,所述安放腔中的所述第五转杆固定设有与所述第一锥斜轮相配合连接的第二锥斜轮,所述第一齿轮腔中的所述第五转杆固定设有第四齿链轮,所述第一齿轮腔左侧的所述基体中上下伸延设置有第二齿轮腔,所述第二齿轮腔与所述第一齿轮腔之间联通设置有第一转仓,所述第二齿轮腔与所述第一齿轮腔之间转动配合安装有贯穿所述第一转仓的第六转杆,所述第一齿轮腔中的所述第六转杆上固定设有与所述第四齿链轮相配合连接的第五齿链轮,所述第二齿轮腔中的所述第六转杆上固定设有第六齿链轮,所述第二齿轮腔与所述滑推腔之间转动安装有第七转杆,所述第二齿轮腔中的所述第七转杆固定设有与所述第六齿链轮配合连接的第七齿链轮,所述滑推腔中的所述第七转杆固定设有第三锥斜轮,所述滑推腔前后端壁中转动配合安装第八转杆,所述第八转杆上设有与所述第三锥斜轮配合连接的第四锥斜轮,所述第四锥斜轮后侧的所述第八转杆上固定设有第八齿链轮,所述滑推腔后端壁中转动配合安装有多组位于所述第八转杆左侧的第九转杆,最右侧的所述第九转杆上固定设有与所述第八齿链轮配合连接的第九齿链轮,每组所述第九转杆上均固定设有第三传动轮,多组所述第三传动轮通过第三传动带连接,三组所述传动轮前侧端面上均转动配合连接有上接合臂,所述上接合臂下方转动配合连接有下接合臂,所述滑推腔中活动安装有架体,多组所述下接合臂均匀所述架体顶部转动配合连接,所述架体底部端面等距设有多组刀片,所基体上设有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包括支柱以及角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基体左侧端面内设置有开端朝左的第二容槽,所述第二容槽中设有第十转杆,所述第十转杆前侧端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二容槽前侧端壁中,且后侧端与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容槽后侧端壁中的第二电机动力连接,所述第十转杆上固定设置有绕线筒,所述第二容槽前后端壁中转动配合安装有位于所述绕线筒下方的第一定滑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容槽中设有与所述滑推腔联通的s形轨道,所述s形轨道内滑行配合安装有夹具,所述夹具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设有有链条,所述第一容槽左侧的所述基体中转动配合安装有第二定滑轮,所述夹具左侧的所述链条绕过所述第二定滑轮以及所述第一定滑轮后并与所述绕线筒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容槽内设有安放孔,所述安放孔,所述安放孔内设有一扭簧,所述扭簧与所述夹具右侧的所述链条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容槽中位于所述s形轨道上下两侧对称设有第一滑推槽,所述第一滑推槽内活动安装有滑推块,所述滑推块顶部端面内设有永磁体,所述第一滑推槽内顶壁设有电磁驱动装置,所述滑推块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一滑推槽内顶壁固定连接的弹条,前后两个所述滑推块之间转动配合安装有第十一转杆,所述第十一转杆上固定设有压紧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夹具上设有传感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基体中设有上下贯穿所述第一转仓的第二滑推槽,所述第二滑推槽内活动安装有滑臂,所述滑臂前侧端面设有齿链条,所述第六转杆上固定设有位于所述第二滑推槽内且所述齿链条相配合连接的第十齿链轮,所述滑臂的下方连接有一挤出壳体,所述挤出壳体中设有挤压腔,所述挤压腔中活动安装活塞,所述活塞顶部与所述滑臂底部固定连接,所挤压腔内底壁设置有与所述s形轨道联通的喷嘴,所述喷嘴与所述挤压腔之间设有压力阀。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滑推腔内底壁联通设置有开端朝左的第三容槽,所述第三容槽中设有传输装置,所述传输装置上的传输传动带设置有凹腔。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柱分别固定设置于所基体四个角底部,且每个所述支柱内底部均可转动的安装有所述角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装置在使用时,首先用洗涤液填充满所述挤压腔内,将橡胶垫绕线筒固定于所述安装盘上,将橡胶垫一端夹紧在所述夹具上,然后同时开启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转动后可驱动所述绕线筒转动,所述绕线筒转动后可通过所述链条拉动所述所述夹具沿着所述s型导轨向左滑动,当所述夹具通过所述压紧轮,传感器感应到所述夹具的位置,所述电磁驱动装置接通电源,所述滑推块沿着所述第一滑推槽运动,所述滑推块带动所述第十一转杆以及上下两个所述压紧轮相互远离,所述压紧轮为所述夹具开放空间通过,当所述夹具通过后,所述传感器断开所述电磁驱动装置后,所述滑推块通过弹簧的弹力回复到初始位置,所述压紧轮压紧橡胶垫使其运送时不会产生褶皱或者气泡,当所述夹具牵引着橡胶垫至所述s型轨道与所述第三容槽内后,橡胶垫被所述基体压紧至所述传送带上,所述传送带上的所述孔增加了所述传送带的摩擦力,使橡胶垫贴合在所述传送带上,所述传送带牵引橡胶垫至滑推腔内,而在所述第一电机转动后可通过所述第二转杆带动所述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一齿链轮转动,所述二传动轮驱动所述第一传动轮、所述安装盘转动,所述第一齿链轮带动所述第二齿链轮转动,所述第二齿链轮带动所述第三齿链轮、第一锥斜轮转动,所述第一锥斜轮带动所述第二锥斜轮、第四齿链轮转动,所述第四齿链轮带动所述第五齿链轮转动,所述第五齿链轮带动所述第六转杆转动、第六齿链轮转动,所述第六转杆带动所述第十齿链轮转动,所述第十齿链轮转动后可通过所述齿链条驱动所述滑臂向下运动,所述滑臂带动所述活塞向下运动,所述活塞将所述挤压腔内的液体通过压力通过所述压力阀、所述喷嘴至橡胶垫表面,所述第六齿链轮带动所述第七齿链轮转动,所述第七齿链轮带动所述第三锥斜轮转动,所述第三锥斜轮带动所述第四锥斜轮转动,所述第四锥斜轮带动所述第八齿链轮转动,所述第八齿链轮带动所述第九齿链轮转动,所述第九齿链轮带动多组所述第三传动轮转动,所述第三传动轮转动就可通过所述上接合臂和所述下接合臂驱动所述架体带动所述刀片上下运动,从而实现切割操作,此时,所述传送带牵引已切好的橡胶垫传输出本装置外,同时在所述扭簧的作用下,所述夹具和所述链条被拉扯至所述s型轨道的最右端,从而方便二次牵引所需;

由于本发明中所述第六转杆转动后进而带动所述第十齿链轮转动,所述第十齿链轮转动后可通过所述齿链条驱动所述滑臂向下滑动,所述滑臂向下滑动后可通过所述活塞挤压所述挤压腔中的液体,从而可通过所述喷嘴喷洒至橡胶垫上,进而起到清洗作用,大大增加清洁性;

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可实现橡胶垫制造工序中的牵引、清洁以及切割操作,可大大降低人力物力,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安全的双色丁晴橡胶垫的生产工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b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c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d处的部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安全的双色丁晴橡胶垫的生产工艺,包括基体200和位于所述基体200右侧开端朝右的第一容槽100内的传输装置及位于所述基体200左侧滑推腔101内的切割装置,所述第一容槽100内顶壁固定有安放箱201,所述安放箱201内有安放腔103,所述第一容槽100前后端壁中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转杆71,所述第一转杆71上固定有安装盘73以及位于所述安装盘73后的第一传动轮11,所述安放腔103内最右侧配合连接有前后伸延的第二转杆23,所述第二转杆23前侧伸延端与所述安放腔103前侧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转杆23后侧伸延段与固定设置与所述安放腔103后侧端壁中的第一电机76动力连接,所述第二转杆23上固定有与所述第一传动轮11通过第一传动带14连接的第二传动轮13,所述第二转杆23固定设有位于所述第二传动轮13前侧的第一齿链轮15,所述第二转杆23左侧安装有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安放腔103前后端壁的第三转杆22,第三转杆22上固定有与所述第一齿链轮15配合连接的第二齿链轮16,所述第三转杆22左侧安装有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安放腔103前后端壁的第四转杆21,所述第四转杆21上固定有与所述第二齿链轮16配合连接的第三齿链轮17,所述第四转杆21上固定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三齿链轮17前侧的第一锥斜轮2,所述安放腔103左侧内壁中设有第一齿轮腔105,所述安放腔103与所述第一齿轮腔105之间转动配合安装有第五转杆20,所述安放腔103中的所述第五转杆20固定设有与所述第一锥斜轮2相配合连接的第二锥斜轮18,所述第一齿轮腔105中的所述第五转杆20固定设有第四齿链轮19,所述第一齿轮腔105左侧的所述基体200中上下伸延设置有第二齿轮腔104,所述第二齿轮腔104与所述第一齿轮腔105之间联通设置有第一转仓106,所述第二齿轮腔104与所述第一齿轮腔105之间转动配合安装有贯穿所述第一转仓106的第六转杆24,所述第一齿轮腔105中的所述第六转杆24上固定设有与所述第四齿链轮19相配合连接的第五齿链轮23,所述第二齿轮腔104中的所述第六转杆24上固定设有第六齿链轮26,所述第二齿轮腔104与所述滑推腔101之间转动安装有第七转杆34,所述第二齿轮腔104中的所述第七转杆34固定设有与所述第六齿链轮26配合连接的第七齿链轮27,所述滑推腔101中的所述第七转杆34固定设有第三锥斜轮36,所述滑推腔101前后端壁中转动配合安装第八转杆28,所述第八转杆28上设有与所述第三锥斜轮35啮合的第四锥斜轮36,所述第四锥斜轮36后侧的所述第八转杆28上固定设有第八齿链轮29,所述滑推腔101后端壁中转动配合安装有多组位于所述第八转杆28左侧的第九转杆31,最右侧的所述第九转杆31上固定设有与所述第八齿链轮29配合连接的第九齿链轮30,每组所述第九转杆31上均固定设有第三传动轮32,多组所述第三传动轮32通过第三传动带33连接,三组所述传动轮32前侧端面上均转动配合连接有上接合臂34,所述上接合臂34下方转动配合连接有下接合臂41,所述滑推腔101中活动安装有架体43,多组所述下接合臂41均匀所述架体43顶部转动配合连接,所述架体43底部端面等距设有多组刀片44,所基体200上设有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包括支柱158以及角轮159。

有益地,所述基体200左侧端面内设置有开端朝左的第二容槽102,所述第二容槽102中设有第十转杆77,所述第十转杆77前侧端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二容槽102前侧端壁中,且后侧端与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容槽102后侧端壁中的第二电机动力连接,所述第十转杆77上固定设置有绕线筒47,所述第二容槽102前后端壁中转动配合安装有位于所述绕线筒47下方的第一定滑轮46。

有益地,所述第一容槽100中设有与所述滑推腔101联通的s形轨道66,所述s形轨道66内滑行配合安装有夹具65,所述夹具65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设有有链条54,所述第一容槽100左侧的所述基体200中转动配合安装有第二定滑轮55,所述夹具65左侧的所述链条54绕过所述第二定滑轮55以及所述第一定滑轮46后并与所述绕线筒47固定连接。

有益地,所述第一容槽100内设有安放孔205,所述安放孔205,所述安放孔205内设有一扭簧12,所述扭簧12与所述夹具65右侧的所述链条54固定连接。

有益地,所述第一容槽100中位于所述s形轨道66上下两侧对称设有第一滑推槽74,所述第一滑推槽74内活动安装有滑推块75,所述滑推块75顶部端面内设有永磁体62,所述第一滑推槽74内顶壁设有电磁驱动装置63,所述滑推块75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一滑推槽74内顶壁固定连接的弹条61,前后两个所述滑推块之间转动配合安装有第十一转杆64,所述第十一转杆64上固定设有压紧轮68。

有益地,所述夹具65上设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用以控制所述电磁驱动装置通断电。

有益地,所述基体200中设有上下贯穿所述第一转仓106的第二滑推槽107,所述第二滑推槽107内活动安装有滑臂25,所述滑臂25前侧端面设有齿链条,所述第六转杆24上固定设有位于所述第二滑推槽107内且所述齿链条相配合连接的第十齿链轮241,所述滑臂25的下方连接有一挤出壳体56,所述挤出壳体56中设有挤压腔58,所述挤压腔58中活动安装活塞57,所述活塞57顶部与所述滑臂25底部固定连接,所挤压腔58内底壁设置有与所述s形轨道66联通的喷嘴60,所述喷嘴60与所述挤压腔58之间设有压力阀59。

有益地,所述滑推腔101内底壁联通设置有开端朝左的第三容槽108,所述第三容槽108中设有传输装置49,所述传输装置49上的传输传动带51设置有凹腔50。

有益地,所述支柱158分别固定设置于所基体200四个角底部,且每个所述支柱158内底部均可转动的安装有所述角轮159,通过所述角轮159可方便本装置的移动搬运。

初始状态时,所述夹具65右侧侧端面与所述s型轨道66右侧端面接触,所述挤压腔58内部为空,所述挤压腔内的活塞位于所述挤压腔58的最上方,所述刀片44安装与所述架体43上,所述架体43位于所述滑推腔101内部上方,一对所述压紧轮68紧密贴合,所述扭簧12呈自然放松状态。

使用时,首先用洗涤液填充满所述挤压腔58内,将橡胶垫绕线筒固定于所述安装盘11上,将橡胶垫一端夹紧在所述夹具65上,然后同时开启第一电机76和所述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转动后可驱动所述绕线筒47转动,所述绕线筒47转动后可通过所述链条54拉动所述所述夹具65沿着所述s型导轨66向左滑动,当所述夹具65通过所述压紧轮68,传感器感应到所述夹具65的位置,所述电磁驱动装置63接通电源,所述滑推块75沿着所述第一滑推槽61运动,所述滑推块75带动所述第十一转杆64以及上下两个所述压紧轮68相互远离,所述压紧轮68为所述夹具65开放空间通过,当所述夹具65通过后,所述传感器断开所述电磁驱动装置63后,所述滑推块75通过弹簧74的弹力回复到初始位置,所述压紧轮68压紧橡胶垫使其运送时不会产生褶皱或者气泡,当所述夹具65牵引着橡胶垫至所述s型轨道66与所述第三容槽108内后,橡胶垫被所述基体200压紧至所述传送带51上,所述传送带51上的所述孔50增加了所述传送带51的摩擦力,使橡胶垫贴合在所述传送带51上,所述传送带51牵引橡胶垫至滑推腔101内,而在所述第一电机76转动后可通过所述第二转杆23带动所述第二传动轮13、所述第一齿链轮15转动,所述二传动轮13驱动所述第一传动轮11、所述安装盘73转动,所述第一齿链轮15带动所述第二齿链轮16转动,所述第二齿链轮16带动所述第三齿链轮17、第一锥斜轮2转动,所述第一锥斜轮2带动所述第二锥斜轮18、第四齿链轮19转动,所述第四齿链轮19带动所述第五齿链轮23转动,所述第五齿链轮23带动所述第六转杆24转动、第六齿链轮26转动,所述第六转杆24带动所述第十齿链轮241转动,所述第十齿链轮241转动后可通过所述齿链条驱动所述滑臂25向下运动,所述滑臂25带动所述活塞57向下运动,所述活塞57将所述挤压腔58内的液体通过压力通过所述压力阀59、所述喷嘴60至橡胶垫表面,所述第六齿链轮26带动所述第七齿链轮27转动,所述第七齿链轮27带动所述第三锥斜轮35转动,所述第三锥斜轮35带动所述第四锥斜轮36转动,所述第四锥斜轮36带动所述第八齿链轮29转动,所述第八齿链轮29带动所述第九齿链轮30转动,所述第九齿链轮30带动多组所述第三传动轮32转动,所述第三传动轮32转动就可通过所述上接合臂34和所述下接合臂41驱动所述架体43带动所述刀片44上下运动,从而实现切割操作,此时,所述传送带51牵引已切好的橡胶垫传输出本装置外,同时在所述扭簧12的作用下,所述夹具65和所述链条被拉扯至所述s型轨道66的最右端,从而方便二次牵引所需;

由于本发明中所述第六转杆24转动后进而带动所述第十齿链轮241转动,所述第十齿链轮241转动后可通过所述齿链条驱动所述滑臂25向下滑动,所述滑臂25向下滑动后可通过所述活塞578挤压所述挤压腔58中的液体,从而可通过所述喷嘴60喷洒至橡胶垫上,从而可起到清洗作用,大大增加清洁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装置在使用时,首先用洗涤液填充满所述挤压腔58内,将橡胶垫绕线筒固定于所述安装盘11上,将橡胶垫一端夹紧在所述夹具65上,然后同时开启第一电机76和所述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转动后可驱动所述绕线筒47转动,所述绕线筒47转动后可通过所述链条54拉动所述所述夹具65沿着所述s型导轨66向左滑动,当所述夹具65通过所述压紧轮68,传感器感应到所述夹具65的位置,所述电磁驱动装置63接通电源,所述滑推块75沿着所述第一滑推槽61运动,所述滑推块75带动所述第十一转杆64以及上下两个所述压紧轮68相互远离,所述压紧轮68为所述夹具65开放空间通过,当所述夹具65通过后,所述传感器断开所述电磁驱动装置63后,所述滑推块75通过弹簧74的弹力回复到初始位置,所述压紧轮68压紧橡胶垫使其运送时不会产生褶皱或者气泡,当所述夹具65牵引着橡胶垫至所述s型轨道66与所述第三容槽108内后,橡胶垫被所述基体200压紧至所述传送带51上,所述传送带51上的所述孔50增加了所述传送带51的摩擦力,使橡胶垫贴合在所述传送带51上,所述传送带51牵引橡胶垫至滑推腔101内,而在所述第一电机76转动后可通过所述第二转杆23带动所述第二传动轮13、所述第一齿链轮15转动,所述二传动轮13驱动所述第一传动轮11、所述安装盘73转动,所述第一齿链轮15带动所述第二齿链轮16转动,所述第二齿链轮16带动所述第三齿链轮17、第一锥斜轮2转动,所述第一锥斜轮2带动所述第二锥斜轮18、第四齿链轮19转动,所述第四齿链轮19带动所述第五齿链轮23转动,所述第五齿链轮23带动所述第六转杆24转动、第六齿链轮26转动,所述第六转杆24带动所述第十齿链轮241转动,所述第十齿链轮241转动后可通过所述齿链条驱动所述滑臂25向下运动,所述滑臂25带动所述活塞57向下运动,所述活塞57将所述挤压腔58内的液体通过压力通过所述压力阀59、所述喷嘴60至橡胶垫表面,所述第六齿链轮26带动所述第七齿链轮27转动,所述第七齿链轮27带动所述第三锥斜轮35转动,所述第三锥斜轮35带动所述第四锥斜轮36转动,所述第四锥斜轮36带动所述第八齿链轮29转动,所述第八齿链轮29带动所述第九齿链轮30转动,所述第九齿链轮30带动多组所述第三传动轮32转动,所述第三传动轮32转动就可通过所述上接合臂34和所述下接合臂41驱动所述架体43带动所述刀片44上下运动,从而实现切割操作,此时,所述传送带51牵引已切好的橡胶垫传输出本装置外,同时在所述扭簧12的作用下,所述夹具65和所述链条被拉扯至所述s型轨道66的最右端,从而方便二次牵引所需;

由于本发明中所述第六转杆24转动后进而带动所述第十齿链轮241转动,所述第十齿链轮241转动后可通过所述齿链条驱动所述滑臂25向下滑动,所述滑臂25向下滑动后可通过所述活塞578挤压所述挤压腔58中的液体,从而可通过所述喷嘴60喷洒至橡胶垫上,进而起到清洗作用,大大增加清洁性;

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可实现橡胶垫制造工序中的牵引、清洁以及切割操作,可大大降低人力物力,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