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胀均匀的气胀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72182发布日期:2019-01-02 23:13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膨胀均匀的气胀轴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胀轴,特别涉及一种膨胀均匀的气胀轴。



背景技术:

气胀轴是一种特制的收卷、放卷轴,也就是经过高压充气后表面可以突起,放气后表面部份迅速缩回的轴。

气胀轴的用途较广,具有收卷、放卷、分切的机器,都可适用气胀轴,如:晒板机、柔印机、凹板机、商标印刷机、涂布机、压花机等等。

传统的气胀轴主要轴体及设于轴体轴向两端的转轴组成,轴体的外周面上开设有若干长形槽,长形槽内分别设有可沿长形槽往复升降的升降支撑块,长形槽的底部具有可驱动升降支撑块升降的膨胀管,轴体上设有与该膨胀管导通的进气口。在使用过程中,气源通过进气口进入,促使膨胀管内具有气体,使之膨胀。膨胀管膨胀后则会对升降支撑块实施抵触,促使升降支撑块延伸至长形槽外,对包覆于轴体外的布或纸张实施抵触支撑。

然而,膨胀管为管体,气体进入时需途径整个管体。因此,升降支撑块则会出现一侧首先受力,然后逐渐整体受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升降支撑块易出现倾斜,导致对产品的抵触支撑位置发生变化。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抵触均匀、促使升降支撑块可快速受到抵触、结构简单的膨胀均匀的气胀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膨胀均匀的气胀轴,包括有轴体及设于轴体轴向两端的转轴,轴体的外周面上开设有若干长形槽,长形槽内分别设有可沿长形槽往复升降的升降支撑件,长形槽的底部具有可驱动升降支撑件升降的膨胀管,轴体上设有与该膨胀管导通的进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体中部开设有与贯穿轴体并与进气口导通的进气腔及与进气腔垂直导通的若干汇流通道,各汇流通道的轴向一端与进气腔导通,另一端与长形槽的底部导通,所述的膨胀管包括有分别与升降支撑件底部及长形槽底部贴邻的抵触面及衔接两抵触面的扩展侧面,膨胀管位于各汇流通道处分别设有延伸至汇流通道内的导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轴体中部设置贯穿轴体的进气腔,并且进气腔通过与其垂直导通的若干个汇流通道与膨胀管导通。当气源进入到进气腔内后,会由进气腔分别进入到汇流通道内,其进气压力一致,因此气压会途径膨胀管的导管逐步进入到膨胀管内,促使膨胀管的各个位置呈同步扩张,能够稳定的对升降支撑件实施抵触,升降支撑件则可稳定的处于长形槽内实施升降。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扩展侧面的横截面呈波纹状或“v”字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设置使膨胀管扩张时更为平稳,其与升降支撑件抵触的端面可平稳的实施升降。

本发明更进一步设置为:升降支撑件包括有与膨胀管贴合抵触的升降座及安装于升降座内的升降块,升降座与升降块呈导轨导槽配合,长形槽的开口处具有与升降座适配的限位台阶,升降座的横截面呈“t”形,其具有与限位台阶实施限位的限位肩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设置使升降支撑件在升降过程中即具有横向作用力,同时具有纵向作用力,保证在轴体旋转时,升降支撑件依然与轴体保持同心,不会发生晃动而对产品的张力扩张造成影响。

本发明更进一步设置为:升降座上开设有横截面呈“t”字形的导槽,所述的升降块包括有与该导槽适配的“t”字形导向部及与导向部衔接的延伸部,延伸部的端面为与轴体外周面匹配的弧面,导向部与升降座的导槽之间设有弹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设置结构简单,加工及拆装较为方便。弹簧的设置具有缓冲作用,使升降块与产品的抵触点更为稳定及牢固。

本发明更进一步设置为:汇流通道的横截面呈锥形,且汇流通道与长形槽导通的一端为大端,汇流通道与进气腔导通的一端为小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设置气压稳定,气压可均匀的由导管进入到膨胀管内。

本发明更进一步设置为:转轴上开设有与汇流通道导通的流道,转轴相对于与轴体连接一端的另一端处设有进气管连接座,进气管连接座与轴体通过轴承套连接。

其中,进气管连接座朝向转轴的端面与转轴之间设有与流道导通的连接腔,轴承套与进气管连接座及转轴之间设有密封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设置便于进气管的安装。保证转轴在旋转时进气管不会随之发生旋转。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2的i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的一种膨胀均匀的气胀轴,包括有轴体1及设于轴体1轴向两端的转轴2,轴体1的外周面上开设有若干长形槽11,长形槽11内分别设有可沿长形槽11往复升降的升降支撑件3,长形槽11的底部具有可驱动升降支撑件3升降的膨胀管4,轴体1上设有与该膨胀管4导通的进气口12,轴体1中部开设有与贯穿轴体1并与进气口12导通的进气腔5及与进气腔5垂直导通的若干汇流通道51,各汇流通道51的轴向一端与进气腔5导通,另一端与长形槽11的底部导通,膨胀管4包括有分别与升降支撑件3底部及长形槽11底部贴邻的抵触面41及衔接两抵触面41的扩展侧面42,扩展侧面42的横截面呈波纹状或“v”字形。膨胀管4位于各汇流通道51处分别设有延伸至汇流通道51内的导管43。上述方案中,通过在轴体1中部设置贯穿轴体1的进气腔5,并且进气腔5通过与其垂直导通的若干个汇流通道51与膨胀管4导通。当气源进入到进气腔5内后,会由进气腔5分别进入到汇流通道51内,其进气压力一致,因此气压会途径膨胀管4的导管43逐步进入到膨胀管4内,促使膨胀管4的各个位置呈同步扩张,能够稳定的对升降支撑件3实施抵触,升降支撑件3则可稳定的处于长形槽11内实施升降。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升降支撑件3包括有与膨胀管4贴合抵触的升降座31及安装于升降座31内的升降块32,升降座31与升降块32呈导轨导槽配合,长形槽11的开口处具有与升降座31适配的限位台阶111,升降座31的横截面呈“t”形,其具有与限位台阶111实施限位的限位肩阶311。升降座31上开设有横截面呈“t”字形的导槽,升降块32包括有与该导槽适配的“t”字形导向部321及与导向部321衔接的延伸部322,延伸部322的端面为与轴体1外周面匹配的弧面,导向部321与升降座31的导槽之间设有弹簧6。升降支撑件3在升降过程中即具有横向作用力,同时具有纵向作用力,保证在轴体1旋转时,升降支撑件3依然与轴体1保持同心,不会发生晃动而对产品的张力扩张造成影响。

为了使气压可均匀的由导管43进入到膨胀管4内,促使膨胀管4可保持稳定的扩张。汇流通道51的横截面呈锥形,且汇流通道51与长形槽11导通的一端为大端,汇流通道51与进气腔5导通的一端为小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转轴2上开设有与汇流通道51导通的流道21,转轴2相对于与轴体1连接一端的另一端处设有进气管连接座7,进气管连接座7与轴体1通过轴承套71连接。进气管连接座7朝向转轴2的端面与转轴2之间设有与流道21导通的连接腔72,轴承套71与进气管连接座7及转轴2之间设有密封环73。通过轴承套71连接可促使进气管连接座7不会随转轴2旋转,与进气管连接座7连接的进气管则会处于静止状态,保持稳定的气体输入。由进气管进入的气体首先进入到连接腔72内,然后由连接腔72途径转轴2的流道21进入到进气腔5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