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过桥式高效环保移动漏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15150发布日期:2019-02-10 14:19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过桥式高效环保移动漏斗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过桥式高效环保移动漏斗。



背景技术:

抓斗将带有灰尘的物料卸到漏斗的落料时,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四周飞扬,四处飘逸,严重危急着港口员工的身体健康。有些粉尘属于爆炸性粉尘,在这些粉尘积集到一定浓度时,在明火、高温、磨擦、静电等作用下,有产生燃烧与爆炸的可能性。粉尘在码头飘逸,会加速港口机械设备磨损,破坏港口设备的绝缘性。为了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建设环保港口、生态港口、消除爆炸隐患,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及使用寿命,港口需要采用环保漏斗。

目前部分港口为了解决环保问题,采用在漏斗上简单加设气箱脉冲袋式除尘器,效果很差,收尘率只有60%左右,结构很不合理。漏斗为敞口收尘,抓斗卸料速度很快,卸料速度又慢,需要很大的处理风量,正常需要5万到20万立方米/小时。气箱脉冲袋式除尘器安装在漏斗的四周,敞口结构,无法形成很好的负压区。除尘器产生很大风量损失,能耗高、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移动的过桥式高效环保漏斗,漏斗设置上漏斗、链板过桥系统和出料漏斗,在链板过桥系统上部设置除尘器,除尘系统运用气箱脉冲清灰原理,除尘处理风量为5-20万m2/h,所收集的粉尘直接回收到主料流中,漏斗可设置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漏斗、下漏斗),由滞尘格分隔开来,集尘器产生的下沉气流通过滞尘格来防止灰尘逃逸,风幕系统和滞尘格,选用其中一个方案。在出料漏斗下部设置伸缩溜筒和除尘罩,收集物料卸料过程中的冲击扬尘。漏斗的移动行走机构采用轮胎形式,可以在任意位置自由移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过桥式高效环保移动漏斗,包括:行走机构、漏斗、链板过桥系统、除尘系统、伸缩卸料系统、液压支撑系统、牵引机构、控制配电系统;所述行走机构采用外部牵引式驱动,车轮采用轮胎结构,包括行走轮;所述漏斗包括上漏斗、下漏斗;所述漏斗还包括卸料区、集尘区、链板输送系统、收尘系统、卸料阀门、控制系统(8)、行走系统;所述漏斗设置上漏斗(1),上漏斗(1)高度为9.5-10.5m,防止自然风产生的扬尘,确保除尘器的负压区域;所述收尘系统由箱体、清灰装置、气流分流分布板、滤筒、空压机、储气罐及电控装置组成,气箱脉冲袋除尘结构;所述链板过桥系统链板输送系统由覆皮式板式输送系统,密闭系统,动力系统组成;所述除尘系统设置在链板过桥系统的上部,运用气箱脉冲清灰原理;所述幕风系统设置在上漏斗的一侧,由鼓风机和布风管组成,鼓风机形成的风通过布风管在漏斗上方形成一道幕墙,同时将灰尘送到收尘器下部;所述伸缩卸料系统由卸料阀门、伸缩收尘软管、提升系统组成;所述液压支撑系统由漏斗支架、升降机构、支撑支架组成,采用电动液压推杆;所述牵引机构在漏斗的两侧,配套钓钩;所述控制配电系统:由供配电部分、链板输送系统、卸料系统驱动部分、除尘器控制部分、照明部分、信号显示及安全信号保护组成,除尘器控制柜除了对电源的闭合和风机的启动和关机控制外,采用先进的plc程序控制器对反吹系统针对每一对滤筒的电磁阀的闭合与持续时间分别进行循环顺序的控制,同时显示设备的运行和各个电磁阀的工作状况。

进一步的,所述行走轮采用轮胎模式,无须布置固定轨道,可移动到任意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上漏斗的一侧设置风幕系统,具有抑尘、引尘功能;所述上漏斗的另一侧,设置除尘器,除尘器的下部为敞开式。

进一步的,链板过桥系统为可替换式,可根据物料的品种,选用轻型、中型、重型板式输送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板式输送系统的每一节都配有高性能的梯形承重双裙板;所述板式输送系统和除尘器之间为密闭状态,板式输送系统和除尘器之间的连接板的下部,采用橡胶皮进行弹性密封。

进一步的,裙板上部覆盖皮带,所述皮带宽度为1500-2800mm,保证物料不会散落,同时保证了输送腔体的负压效果。

进一步的,除尘器根据输送腔体内的气流走向,设置为梯形结构。

进一步的,在出料漏斗下部设置伸缩溜筒和除尘罩,收集物料卸料过程中的冲击扬尘。

进一步的,行走机构的行走轮采用轮胎模式,无须布置固定轨道,可移动到任意位置,使整个装置移动没有局限性。

进一步的,所述除尘系统的除尘处理风量为5-20万m2/h,所收集的粉尘直接回收到主料流中。

有益效果:本发明适用于如煤、炉渣、石灰石、铁矿、铝土矿、粮食、木署片等各种块状、粒状松散物料的颗粒物是收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新型过桥式高效环保移动漏斗侧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新型过桥式高效环保移动漏斗后视图。

其中:1-上漏斗;21-风幕系统;22-滞尘格;3-链板输送系统;4-除尘器;5-卸料阀门;6-伸缩溜筒;7-行走机构;8-控制系统;9-自卸卡车或皮带输送机。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可以移动的过桥式高效环保漏斗,漏斗设置上漏斗、链板过桥系统和出料漏斗,在链板过桥系统上部设置除尘器,除尘系统运用气箱脉冲清灰原理,除尘处理风量为5-20万m2/h,所收集的粉尘直接回收到主料流中。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串扰的问题,总体思路如下:在上漏斗的一侧设置风幕系统,具有抑尘、引尘功能,对于干粉物料,漏斗可设置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漏斗、下漏斗),由滞尘格分隔开来,集尘器产生的下沉气流通过滞尘格来防止灰尘逃逸,风幕系统和滞尘格,,在出料漏斗下部设置伸缩溜筒和除尘罩,收集物料卸料过程中的冲击扬尘。漏斗的移动行走机构采用轮胎形式,可以在任意位置自由移动,两种选用其中一个方案。以下将分两个实施例分别论述各自优点。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收集块状物粉尘收集的装置,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过桥式高效环保移动漏斗,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机构7、漏斗、链板过桥系统、除尘系统、伸缩卸料系统、液压支撑系统、牵引机构、控制配电系统;

所述行走机构7采用外部牵引式驱动,车轮采用轮胎结构,包括行走轮;

所述漏斗包括上漏斗1、下漏斗;

所述漏斗还包括卸料区、集尘区、链板输送系统3、收尘系统、卸料阀门5、控制系统8、行走系统;

漏斗设置上漏斗1,上漏斗1高度为9.5-10.5m,防止自然风产生的扬尘,确保除尘器4的负压区域;

所述收尘系统由箱体、清灰装置、气流分流分布板、滤筒、空压机、储气罐及电控装置组成,气箱脉冲袋除尘结构;

所述链板输送系统3由覆皮式板式输送系统,密闭系统,动力系统组成;

所述除尘系统设置在链板过桥系统的上部,运用气箱脉冲清灰原理;

所述幕风系统设置在上漏斗1的一侧,由鼓风机和布风管组成,鼓风机形成的风通过布风管在漏斗上方形成一道幕墙,同时将灰尘送到收尘器下部;

所述伸缩卸料系统由卸料阀门5、伸缩收尘软管、提升系统组成;

所述液压支撑系统由漏斗支架、升降机构、支撑支架组成,采用电动液压推杆;

所述牵引机构在漏斗两侧,配套钓钩;

所述控制配电系统:由供配电部分、链板输送系统3、卸料系统驱动部分、除尘器4控制部分、照明部分、信号显示及安全信号保护组成,除尘器4控制柜除了对电源的闭合和风机的启动和关机控制外,采用先进的plc程序控制器对反吹系统针对每一对滤筒的电磁阀的闭合与持续时间分别进行循环顺序的控制,同时显示设备的运行和各个电磁阀的工作状况。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行走轮采用轮胎模式,无须布置固定轨道,可移动到任意位置。

所述上漏斗1的另一侧,设置除尘器4,除尘器4的下部为敞开式。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链板过桥系统为可替换式,可根据物料的品种,选用轻型、中型、重型板式输送系统。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板式输送系统的每一节都配有高性能的梯形承重双裙板;所述板式输送系统和除尘器4之间为密闭状态,板式输送系统和除尘器4之间的连接板的下部,采用橡胶皮进行弹性密封。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裙板上部覆盖皮带,所述皮带宽度为1500-2800mm,保证物料不会散落,同时也保证了输送腔体的负压效果。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除尘器4根据输送腔体内的气流走向,设置为梯形结构。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在出料漏斗下部设置伸缩溜筒6和除尘罩,收集物料卸料过程中的冲击扬尘。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行走机构7的行走轮采用轮胎模式,无须布置固定轨道,可移动到任意位置,使整个装置移动没有局限性。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除尘系统的除尘处理风量为5-20万m2/h,所收集的粉尘直接回收到主料流中。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本发明适用于如煤、炉渣、石灰石、铁矿、铝土矿、粮食、木署片等各种块状、粒状松散物料的粉尘收集。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之前的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重点解决干粉物料的粉尘收集问题。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过桥式高效环保移动漏斗,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机构7、漏斗、链板过桥系统、除尘系统、风幕系统21、伸缩卸料系统、液压支撑系统、牵引机构、控制配电系统;所述行走机构7采用外部牵引式驱动,车轮采用轮胎结构,包括行走轮;所述漏斗包括上漏斗1、下漏斗;所述漏斗还包括卸料区、风幕系统21、集尘区、链板输送系统3、收尘系统、卸料阀门5、控制系统8、行走系统;漏斗设置上漏斗1,上漏斗1高度为9.5-10.5m,防止自然风产生的扬尘,确保除尘器4的负压区域;所述收尘系统由箱体、清灰装置、气流分流分布板、滤筒、空压机、储气罐及电控装置组成,气箱脉冲袋除尘结构;所述链板输送系统3由覆皮式板式输送系统,密闭系统,动力系统组成;所述除尘系统设置在链板过桥系统的上部,运用气箱脉冲清灰原理;所述幕风系统21设置在上漏斗1的一侧,由鼓风机和布风管组成,鼓风机形成的风通过布风管在漏斗上方形成一道幕墙,同时将灰尘送到收尘器下部;所述伸缩卸料系统由卸料阀门5、伸缩收尘软管、提升系统组成;所述液压支撑系统由漏斗支架、升降机构、支撑支架组成,采用电动液压推杆;所述牵引机构在漏斗的两侧,配套钓钩;所述控制配电系统:由供配电部分、链板输送系统3、卸料系统驱动部分、除尘器4控制部分、照明部分、信号显示及安全信号保护组成,除尘器4控制柜除了对电源的闭合和风机的启动和关机控制外,采用先进的plc程序控制器对反吹系统针对每一对滤筒的电磁阀的闭合与持续时间分别进行循环顺序的控制,同时显示设备的运行和各个电磁阀的工作状况。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行走轮采用轮胎模式,无须布置固定轨道,可移动到任意位置。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上漏斗1的一侧设置风幕系统21,具有抑尘、引尘功能;所述上漏斗1的另一侧,设置除尘器4,除尘器4的下部为敞开式。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链板过桥系统为可替换式,可根据物料的品种,选用轻型、中型、重型板式输送系统。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板式输送系统的每一节都配有高性能的梯形承重双裙板;所述板式输送系统和除尘器4之间为密闭状态,板式输送系统和除尘器4之间的连接板的下部,采用橡胶皮进行弹性密封。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裙板上部覆盖皮带,所述皮带宽度为1500-2800mm,保证物料不会散落,同时保证了输送腔体的负压效果。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除尘器4根据输送腔体内的气流走向,设置为梯形结构。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在出料漏斗下部设置伸缩溜筒6和除尘罩,收集物料卸料过程中的冲击扬尘。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行走机构7的行走轮采用轮胎模式,无须布置固定轨道,可移动到任意位置,使整个装置移动没有局限性。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除尘系统的除尘处理风量为5-20万m2/h,所收集的粉尘直接回收到主料流中。

本实施例可以根据漏斗粉尘产生的途径,采取不同的措施:

抓斗在落料时,携入大量诱导气流,这些气流到达漏斗时,随即携带大量粉尘向上冲,产生大量粉尘飞扬。

本实施例设置风幕系统(或滞尘格),具有抑尘、引尘功能,物料将漏斗原有空间填满,这些气体也会向外扩散,携带粉尘飞扬,设置链板过桥系统,将所卸物料迅速移出漏斗,物料下落与料斗壁冲击后反弹,料斗壁一般设置为斜坡型,现改为垂直型,物料卸料卡车过程中的冲击扬尘,在出料漏斗下部设置伸缩溜筒和除尘罩。

本实施例还可以根据料斗外进入的漏风运行方向,除尘器设置为梯形结构,保证各个层面的气流产生负压。清灰灰尘直接落入链板输送系统上部,无需其他输送装置。

本实施例链板输送系统具有稳流功能,避免卸料过程的堵塞。

设置风量必须考虑漏斗的体积、抓斗体积、抓斗下降速度(张开抓斗落料时)、外界风速对系统影响。

下面是对本发明的系统介绍:漏斗是由卸料区、风幕系统21(或滞尘格22)、集尘区、链板输送系统3、收尘系统、卸料阀门、控制系统8、行走系统7构成。

风幕系统21由鼓风机和布风管组成,鼓风机形成的风通过布风管在漏斗上方形成一道幕墙,同时将灰尘送到收尘器下部。

收尘系统:由箱体、清灰装置、气流分流分布板、滤筒、空压机、储气罐及电控装置组成,气箱脉冲袋除尘结构。除尘器采用脉冲喷吹管进行清灰工作,每行滤件均有一个膜片喷吹阀控制清灰工作,可以充分利用压缩空气,脉冲喷吹清灰频率低,减少压缩空气的用量,同时做到压缩空气对滤件表面的均匀清灰作用。

链板输送系统3由覆皮式板式输送系统,密闭系统,动力系统组成。

伸缩卸料系统由卸料阀门5、伸缩收尘软管、提升系统组成。

控制配电系统:由供配电部分、链板输送系统3、卸料系统驱动部分、除尘器控制部分、照明部分、信号显示及安全信号保护等部分组成。除尘器控制柜除了对电源的闭合和风机的启动和关机控制外,主要是采用先进的plc程序控制器对反吹系统针对每一对滤筒的电磁阀的闭合与持续时间分别进行循环顺序的控制,同时显示设备的运行和各个电磁阀的工作状况。保证设备的正常和安全的运转,使滤筒除尘器保持较高的过滤效率。

液压支撑系统:由漏斗支架、升降机构、支撑支架组成,采用电动液压推杆。

牵引机构:牵引机构在漏斗的两侧,配套钓钩。

行走机构7:行走机构采用外部牵引式驱动,由轮胎、轴和轴承等组成车轮组。车轮、轴、轴承及端盖等安装在一起,形成一独立部件,车轮采用轮胎结构,此处,所述轮胎最好采用实心轮胎。

以下为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根据卸船工艺要求,通过机车将漏斗牵引到指定位置;

通过电动液压推杆抬升漏斗,然后固定各个支撑点,运行时以支撑点受力保护轮胎。

物料用抓斗卸到漏斗卸料区,卸料区进料口一侧的风幕系统21,堵住了上扬的尘埃产生的尘埃云,并将灰尘送到另一侧的除尘器的进风口。如果采用滞尘格,漏斗由滞尘格分隔开来,防止灰尘逃逸。除尘器在滞尘格下部形成负压区,所收集的粉尘直接落到主料流中,保证码头良好的工作环境。

通过链板输送系统3迅速将物料迁移出上漏斗,进入除尘器下部。物料不会将漏斗原有空间填满,气体也不会向外扩散,就不会携带粉尘飞扬。

梯形除尘器结构,保证各个上漏斗层面的气流产生负压。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可以将干粉物料的粉尘进行很好的收集。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