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垃圾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71824发布日期:2019-01-29 18:23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垃圾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垃圾收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便携式垃圾箱。



背景技术:

垃圾桶,又名废物箱或垃圾箱,就是装放垃圾的地方,垃圾桶多数以金属或塑胶制成,用时放入塑料袋,当垃圾一多便可扎起袋丢掉;但是现有技术中垃圾箱移动不方便,而且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之一,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垃圾箱,该垃圾箱移动方便,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垃圾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一对相对设置的第二侧板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的底板,且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底板共同限定出容纳腔室,且其上端口敞开;把手,所述把手设于所述箱体的其中一个第一侧板上;以及导轮,所述导轮设于所述底板的下端面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箱体的下端面设置导轮可以方便箱体的移动,通过设置把手可以方便操作者对于垃圾箱在移动过程中的操作。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垃圾箱,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所述把手包括:一对对称设置于所述箱体外侧的第一支撑管;一对可伸缩设于所述第一支撑管内的第二支撑管;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管和第二支撑管的连接杆。

进一步地,还包括侧把手,所述侧把手设于所述第二侧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侧把手包括一对与所述第二侧板相连的支撑部和连接一对支撑部的连接部。

优选地,所述侧把手与所述箱体为一体成型件。

优选地,所述导轮为四个。

附图说明

图1为便携式垃圾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箱体1;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把手2;第一支撑管21;第二支撑管22;连接杆23;导轮3;侧把手4;支撑部41;连接部4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便携式垃圾箱,包括:箱体1、把手2和导轮3。

箱体1,所述箱体1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11、一对相对设置的第二侧板1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的底板,且所述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和底板共同限定出容纳腔室,且其上端口敞开;

把手2,所述把手2设于所述箱体1的其中一个第一侧板11上;以及

导轮3,所述导轮3设于所述底板的下端面上。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箱体1的下端面设置导轮3可以方便箱体1的移动,通过设置把手2可以方便操作者对于垃圾箱在移动过程中的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把手2包括:一对对称设置于所述箱体1外侧的第一支撑管21;一对可伸缩设于所述第一支撑管21内的第二支撑管2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管21和第二支撑管22的连接杆23,通过将把手2设计成可伸缩结构,便于推拉操作,以方便移动垃圾箱。

进一步地,还包括侧把手4,所述侧把手4设于所述第二侧板12上,设置侧把手4亦可方便移动垃圾箱。

进一步地,所述侧把手4包括一对与所述第二侧板12相连的支撑部41和连接一对支撑部41的连接部42。

优选地,所述侧把手4与所述箱体1为一体成型件。

优选地,所述导轮3为四个。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垃圾箱,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11)、一对相对设置的第二侧板(1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的底板,且所述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和底板共同限定出容纳腔室,且其上端口敞开;把手(2),所述把手(2)设于所述箱体(1)的其中一个第一侧板(11)上;以及导轮(3),所述导轮(3)设于所述底板的下端面上。该垃圾箱移动方便,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冯三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德澜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0.07
技术公布日:2019.01.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