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式移动风机升降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46672发布日期:2019-01-28 13:42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液压式移动风机升降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变电站设备维护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液压式移动风机升降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负荷不断攀升,随之大量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入运行。在用电高峰期,电网设备长期处于高负荷运行,部分设备易出现过热的情况,增加了设备发生故障的概率,设备过热将会导致故障甚至跳闸,严重的还会发生火灾,这对大量设备的辅助散热能力产生了考验,亦对电网的安全与稳定造成了威胁。

换流站内输变电设备在高负荷运行的时候,会出现设备在投入所有散热器时仍存在散热能力不足的情况。运维人员在处理类似情况时,一般会采取人工增加临时散热器的方式的辅助降温措施,以增加散热能力。

在运维人员发现设备过热,需要尽快加用临时散热器时,通常需要搭设脚手架,然后再将散热器放置于脚手架上。一方面,搭设脚手架和搬运散热器非常耗费工时,且在高处接电源不易,另一方面脚手架上放置散热器通常只能垂直散热,无法对有角度的设备进行准确对点降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液压式移动风机升降支架。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液压式移动风机升降支架,包括底盘,所述底盘的底面上设有滑轮,所述底盘的四角处分别设有升降固定支腿,所述底盘的顶面一侧设有液压站,所述底盘的顶面另一侧设有升降臂组件;

所述升降臂组件包括立柱、第一升降臂、第二升降臂、第三升降臂和液压缸,所述立柱竖直安装在所述底盘上,所述立柱的两侧均分别设有立柱定位卡接滑槽和立柱定位卡接滑块;

所述第一升降臂为u型结构的型材,所述第一升降臂的两侧壁内表面上均分别设有第一定位卡接配合滑块和第一定位卡接配合滑槽,所述第一定位卡接配合滑块配合卡接滑动在对应的所述立柱定位卡接滑槽内,所述立柱定位卡接滑块配合卡接滑动在对应的所述第一定位卡接配合滑槽内,所述立柱与所述第一升降臂围成第一空腔,所述液压缸竖直安装在所述底盘上对应所述第一空腔的位置,所述液压缸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升降臂的内壁相连,所述液压缸的油路与所述液压站连通,所述第一升降臂的两侧壁外表面上均分别设有第一定位卡接滑槽和第一定位卡接滑块;

所述第二升降臂为u型结构的型材,所述第二升降臂的两侧壁内表面上均分别设有第二定位卡接配合滑块和第二定位卡接配合滑槽,所述第二定位卡接配合滑块配合卡接滑动在对应的所述第一定位卡接滑槽内,所述第一定位卡接滑块配合卡接滑动在对应的所述第二定位卡接配合滑槽内,所述第一升降臂与所述第二升降臂围成第二空腔,所述第二升降臂的两侧壁外表面上均分别设有第二定位卡接滑槽和第二定位卡接滑块;

所述第三升降臂为u型结构的型材,所述第三升降臂的两侧壁内表面上均分别设有第三定位卡接配合滑块和第三定位卡接配合滑槽,所述第三定位卡接配合滑块配合卡接滑动在对应的所述第二定位卡接滑槽内,所述第二定位卡接滑块配合卡接滑动在对应的所述第三定位卡接配合滑槽内,所述第二升降臂与所述第三升降臂围成第三空腔;

所述第一升降臂的顶端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上绕装有第一链条,所述第一链条一端与所述立柱相连,所述第一链条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二空腔内并与所述第二升降臂的内壁相连;所述第二升降臂的顶端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上绕装有第二链条,所述第二链条一端伸入所述第一空腔内并与所述第一升降臂的内壁相连,所述第二链条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三空腔内并与所述第三升降臂的内壁相连;所述第三升降臂的顶端外侧设有风机安装架。

通过液压站驱动液压缸,带动升降臂组件升降,从而可实现风机安装架的升降,这样可通过本升降支架来简单方便地实现散热器的安装和升降,散热器的接电也非常方便;同时,由于底盘的底面上设有滑轮,所以本升降支架方便搬运,也方便调整散热器的散热角度;而且,由于第一升降臂、第二升降臂和第三升降臂均为型材,所以第一升降臂、第二升降臂和第三升降臂的成本较低且安装方便;最后,由于第一升降臂、第二升降臂和第三升降臂均为u型结构的型材,所以立柱与第一升降臂可围成第一空腔,第一升降臂与第二升降臂可围成第二空腔,第二升降臂与第三升降臂可围成第三空腔,这样,液压缸和链条可安装在对应的空腔内,从而能有效地防止零部件外露,保护了运维人员的安全,而且也能防止灰尘落到零部件上,提高了使用寿命。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立柱也为u型结构的型材,所述第一链条的端头伸入所述立柱的空腔内并与所述立柱的内壁相连。通过将立柱也设计为u型结构的型材,这样,一方面进一步地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进一步地能使链条不外露。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立柱的u型开口处设有封板。加设的封板能进一步地防止灰尘落到零部件上。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立柱的上端朝向所述第一升降臂的一侧装有限位开关,所述第一升降臂的下端内壁上设有与所述限位开关相配合的限位点,所述限位开关与所述液压站的控制电路连通。加设的相互配合的限位开关和限位点能防止升降臂因上升过度而脱出。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立柱上同侧的所述立柱定位卡接滑槽与所述立柱定位卡接滑块相邻布置;所述第一升降臂上同侧的所述第一定位卡接滑槽与所述第一定位卡接滑块相邻布置;所述第二升降臂上同侧的所述第二定位卡接滑槽与所述第二定位卡接滑块相邻布置。通过将同侧的定位卡接滑槽与定位卡接滑块相邻布置,这样定位卡接滑槽与定位卡接滑块可共用同一个壁,从而能使升降臂的结构更简单、成本更低。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链条的端头与所述第二升降臂下端的内壁相连;所述第二链条的端头与所述第三升降臂下端的内壁相连。通过将第一链条的端头与第二升降臂下端的内壁相连;所述第二链条的端头与第三升降臂下端的内壁相连,这样能使第二升降臂和第三升降臂上升得更高。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立柱与所述底盘之间设有斜支撑杆。加设的斜支撑杆增加了本升降支架的强度。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风机安装架为直角三角形结构,所述直角三角形结构的一直角边与所述第三升降臂的顶端外侧相连,所述直角三角形结构的另一直角边水平布置。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风机安装架的顶面上设有风机安装座。加设的风机安装座一方面方便了风机(即散热器)的安装,另一方面方便了调整风机的散热角度。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立柱、所述第一升降臂、所述第二升降臂和所述第三升降臂为横截面相同的型材。通过将立柱、第一升降臂、第二升降臂和第三升降臂均采用横截面相同的型材,这样大大地降低了成本,也方便了安装。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液压站驱动液压缸,带动升降臂组件升降,从而可实现风机安装架的升降,这样可通过本升降支架来简单方便地实现散热器的安装和升降,散热器的接电也非常方便;

2、由于底盘的底面上设有滑轮,所以本升降支架方便搬运,也方便调整散热器的散热角度;

3、由于第一升降臂、第二升降臂和第三升降臂均为型材,所以第一升降臂、第二升降臂和第三升降臂的成本较低且安装方便;

4、由于第一升降臂、第二升降臂和第三升降臂均为u型结构的型材,所以立柱与第一升降臂可围成第一空腔,第一升降臂与第二升降臂可围成第二空腔,第二升降臂与第三升降臂可围成第三空腔,这样,液压缸和链条可安装在对应的空腔内,从而能有效地防止零部件外露,保护了运维人员的安全,而且也能防止灰尘落到零部件上,提高了使用寿命;

5、通过将立柱也设计为u型结构的型材,这样,一方面进一步地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进一步地能使链条不外露;

6、加设的封板能进一步地防止灰尘落到零部件上;

7、加设的相互配合的限位开关和限位点能防止升降臂因上升过度而脱出;

8、通过将同侧的定位卡接滑槽与定位卡接滑块相邻布置,这样定位卡接滑槽与定位卡接滑块可共用同一个壁,从而能使升降臂的结构更简单、成本更低;

9、通过将第一链条的端头与第二升降臂下端的内壁相连;所述第二链条的端头与第三升降臂下端的内壁相连,这样能使第二升降臂和第三升降臂上升得更高;

10、加设的斜支撑杆增加了本升降支架的强度;

11、加设的风机安装座一方面方便了风机(即散热器)的安装,另一方面方便了调整风机的散热角度;

12、通过将立柱、第一升降臂、第二升降臂和第三升降臂均采用横截面相同的型材,这样大大地降低了成本,也方便了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上升一部分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完全上升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升降臂组件拆散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升降臂组件的原理示意图(去掉了齿轮);

图6为图5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去掉了链条)。

图中:底盘1,滑轮2,升降固定支腿3,液压站4,升降臂组件5,立柱5a,立柱定位卡接滑槽5a1,立柱定位卡接滑块5a2,第一升降臂5b,第一定位卡接配合滑块5b1,第一定位卡接配合滑槽5b2,第一定位卡接滑槽5b3,第一定位卡接滑块5b4,第二升降臂5c,第二定位卡接配合滑块5c1,第二定位卡接配合滑槽5c2,第二定位卡接滑槽5c3,第二定位卡接滑块5c4,第三升降臂5d,第三定位卡接配合滑块5d1,第三定位卡接配合滑槽5d2,液压缸5e,第一齿轮5f,第一链条5g,第二齿轮5h,第二链条5i,封板5j,风机安装架6,风机安装座6a,限位开关7a,限位点7b,斜支撑杆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该实施例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压式移动风机升降支架,包括底盘1,所述底盘1的底面上设有滑轮2,所述底盘1的四角处分别设有升降固定支腿3,所述底盘1的顶面一侧设有液压站4,所述底盘1的顶面另一侧设有升降臂组件5;所述升降臂组件5包括立柱5a、第一升降臂5b、第二升降臂5c、第三升降臂5d和液压缸5e,所述立柱5a竖直安装在所述底盘1上,所述立柱5a的两侧均分别设有立柱定位卡接滑槽5a1和立柱定位卡接滑块5a2;

所述第一升降臂5b为u型结构的型材,所述第一升降臂5b的两侧壁内表面上均分别设有第一定位卡接配合滑块5b1和第一定位卡接配合滑槽5b2,所述第一定位卡接配合滑块5b1配合卡接滑动在对应的所述立柱定位卡接滑槽5a1内,所述立柱定位卡接滑块5a2配合卡接滑动在对应的所述第一定位卡接配合滑槽5b2内,所述立柱5a与所述第一升降臂5b围成第一空腔,所述液压缸5e竖直安装在所述底盘1上对应所述第一空腔的位置,所述液压缸5e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升降臂5b的内壁相连,所述液压缸5e的油路与所述液压站4连通,所述第一升降臂5b的两侧壁外表面上均分别设有第一定位卡接滑槽5b3和第一定位卡接滑块5b4;

所述第二升降臂5c为u型结构的型材,所述第二升降臂5c的两侧壁内表面上均分别设有第二定位卡接配合滑块5c1和第二定位卡接配合滑槽5c2,所述第二定位卡接配合滑块5c1配合卡接滑动在对应的所述第一定位卡接滑槽5b3内,所述第一定位卡接滑块5b4配合卡接滑动在对应的所述第二定位卡接配合滑槽5c2内,所述第一升降臂5b与所述第二升降臂5c围成第二空腔,所述第二升降臂5c的两侧壁外表面上均分别设有第二定位卡接滑槽5c3和第二定位卡接滑块5c4;

所述第三升降臂5d为u型结构的型材,所述第三升降臂5d的两侧壁内表面上均分别设有第三定位卡接配合滑块5d1和第三定位卡接配合滑槽5d2,所述第三定位卡接配合滑块5d1配合卡接滑动在对应的所述第二定位卡接滑槽5c3内,所述第二定位卡接滑块5c4配合卡接滑动在对应的所述第三定位卡接配合滑槽5d2内,所述第二升降臂5c与所述第三升降臂5d围成第三空腔;

所述第一升降臂5b的顶端设有第一齿轮5f,所述第一齿轮5f上绕装有第一链条5g,所述第一链条5g一端与所述立柱5a相连,所述第一链条5g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二空腔内并与所述第二升降臂5c的内壁相连;所述第二升降臂5c的顶端设有第二齿轮5h,所述第二齿轮5h上绕装有第二链条5i,所述第二链条5i一端伸入所述第一空腔内并与所述第一升降臂5b的内壁相连,所述第二链条5i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三空腔内并与所述第三升降臂5d的内壁相连;所述第三升降臂5d的顶端外侧设有风机安装架6。

通过液压站4驱动液压缸5e,带动升降臂组件5升降,从而可实现风机安装架6的升降,这样可通过本升降支架来简单方便地实现散热器的安装和升降,散热器的接电也非常方便;同时,由于底盘1的底面上设有滑轮2,所以本升降支架方便搬运,也方便调整散热器的散热角度;而且,由于第一升降臂5b、第二升降臂5c和第三升降臂5d均为型材,所以第一升降臂5b、第二升降臂5c和第三升降臂5d的成本较低且安装方便;最后,由于第一升降臂5b、第二升降臂5c和第三升降臂5d均为u型结构的型材,所以立柱5a与第一升降臂5b可围成第一空腔,第一升降臂5b与第二升降臂5c可围成第二空腔,第二升降臂5c与第三升降臂5d可围成第三空腔,这样,液压缸5e和链条可安装在对应的空腔内,从而能有效地防止零部件外露,保护了运维人员的安全,而且也能防止灰尘落到零部件上,提高了使用寿命。

上述立柱5a也为u型结构的型材,所述第一链条5g的端头伸入所述立柱5a的空腔内并与所述立柱5a的内壁相连。通过将立柱5a也设计为u型结构的型材,这样,一方面进一步地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进一步地能使链条不外露。所述立柱5a的u型开口处设有封板5j。加设的封板5j能进一步地防止灰尘落到零部件上。

上述立柱5a的上端朝向所述第一升降臂5b的一侧装有限位开关7a,所述第一升降臂5b的下端内壁上设有与所述限位开关7a相配合的限位点7b,所述限位开关7a与所述液压站4的控制电路连通。加设的相互配合的限位开关7a和限位点7b能防止升降臂因上升过度而脱出。

上述立柱5a上同侧的所述立柱定位卡接滑槽5a1与所述立柱定位卡接滑块5a2相邻布置;所述第一升降臂5b上同侧的所述第一定位卡接滑槽5b3与所述第一定位卡接滑块5b4相邻布置;所述第二升降臂5c上同侧的所述第二定位卡接滑槽5c3与所述第二定位卡接滑块5c4相邻布置。通过将同侧的定位卡接滑槽与定位卡接滑块相邻布置,这样定位卡接滑槽与定位卡接滑块可共用同一个壁,从而能使升降臂的结构更简单、成本更低。

上述第一链条5g的端头与所述第二升降臂5c下端的内壁相连;所述第二链条5i的端头与所述第三升降臂5d下端的内壁相连。通过将第一链条5g的端头与第二升降臂5c下端的内壁相连;所述第二链条5i的端头与第三升降臂5d下端的内壁相连,这样能使第二升降臂5c和第三升降臂5d上升得更高。

上述立柱5a与所述底盘1之间设有斜支撑杆8。加设的斜支撑杆8增加了本升降支架的强度。所述风机安装架6为直角三角形结构,所述直角三角形结构的一直角边与所述第三升降臂5d的顶端外侧相连,所述直角三角形结构的另一直角边水平布置。所述风机安装架6的顶面上设有风机安装座6a。加设的风机安装座6a一方面方便了风机(即散热器)的安装,另一方面方便了调整风机的散热角度。

上述立柱5a、所述第一升降臂5b、所述第二升降臂5c和所述第三升降臂5d为横截面相同的型材。通过将立柱5a、第一升降臂5b、第二升降臂5c和第三升降臂5d均采用横截面相同的型材,这样大大地降低了成本,也方便了安装。

本实施例的使用过程如下:

1、通过液压站4驱动液压缸5e,带动升降臂组件5下降至最低位;

2、将所需用风机(即散热器)安装在风机安装座6a上并用螺丝固定稳固,再接好风机的电源;

3、将升降固定支腿3全部调至离地状态,利用滑轮2将本升降支架移动到合适位置,并调整角度使风机的风向朝向待散热设备;

4、将升降固定支腿3全部调至支撑地面状态,以解除滑轮2与地面的接触;

5、通过液压站4驱动液压缸5e,带动升降臂组件5上升至合适位置即可。

本实施例通过液压站4驱动液压缸5e,带动升降臂组件5升降,从而可实现风机安装架6的升降,这样可通过本升降支架来简单方便地实现散热器的安装和升降,散热器的接电也非常方便;由于底盘1的底面上设有滑轮2,所以本升降支架方便搬运,也方便调整散热器的散热角度;由于第一升降臂5b、第二升降臂5c和第三升降臂5d均为型材,所以第一升降臂5b、第二升降臂5c和第三升降臂5d的成本较低且安装方便;由于第一升降臂5b、第二升降臂5c和第三升降臂5d均为u型结构的型材,所以立柱5a与第一升降臂5b可围成第一空腔,第一升降臂5b与第二升降臂5c可围成第二空腔,第二升降臂5c与第三升降臂5d可围成第三空腔,这样,液压缸5e和链条可安装在对应的空腔内,从而能有效地防止零部件外露,保护了运维人员的安全,而且也能防止灰尘落到零部件上,提高了使用寿命。

同时,本实施例通过将立柱5a也设计为u型结构的型材,这样,一方面进一步地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进一步地能使链条不外露;加设的封板5j能进一步地防止灰尘落到零部件上;加设的相互配合的限位开关7a和限位点7b能防止升降臂因上升过度而脱出;通过将同侧的定位卡接滑槽与定位卡接滑块相邻布置,这样定位卡接滑槽与定位卡接滑块可共用同一个壁,从而能使升降臂的结构更简单、成本更低;9、通过将第一链条5g的端头与第二升降臂5c下端的内壁相连;所述第二链条5i的端头与第三升降臂5d下端的内壁相连,这样能使第二升降臂5c和第三升降臂5d上升得更高。

最后,加设的斜支撑杆8增加了本升降支架的强度;加设的风机安装座6a一方面方便了风机(即散热器)的安装,另一方面方便了调整风机的散热角度;通过将立柱5a、第一升降臂5b、第二升降臂5c和第三升降臂5d均采用横截面相同的型材,这样大大地降低了成本,也方便了安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