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释出药剂的管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47678发布日期:2019-02-22 21:44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易释出药剂的管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管体结构,特别是指一种结构简单,药剂容易保存、且能够快速释出的易释出药剂的管体结构。



背景技术:

喷雾罐或称喷雾瓶,用途相当广泛,其目的在于,透过简单的按压动作,就可以让瓶子/罐子内的液体,以雾状的方式喷出,达到大面积散布的效果;通常喷雾罐/瓶内的液体,大多是以调和过的药剂水,致使用者不需要额外调配药剂,就可以直接使用;然,当药剂水用完后,直接的做法都是整瓶丢弃后再购买新的,形成相当不环保的药用污染废弃物,虽然很多都有推出所谓的补充包,但,这些都是针对特定药剂包、或药剂水来使用,而对于水溶性的药剂来说,反而是增加使用者的不便。

尤甚者,许多混合型药剂的基底液体都是液状,让使用者自行调配成药剂水来使用,最常见的是消毒用的消毒水,这是消耗量极大的产品;然,例如常见的消毒水调配上其实相当容易,但缺点在于调配前的比例,以及药剂的保存,调配过浓过淡,都不利于消毒清洁使用,水溶性的药剂,更容易因潮湿的影响,在受潮后一段时间而丧失功效。

有鉴于常用者有上述缺点,发明人乃针对前述缺点研究改进之道,终于有本发明的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易释出药剂的管体结构。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发明所述的结构具有一管体,管体具有一第一端部,另一端为一第二端部,第一端部开口设有一封口膜,而第二端部内收容一药剂,并在第二端部临开口处延伸形成一连接部,此连接部另侧延伸呈一盖体,藉由管体的第一端部套接一喷头底端的插管部,该插管部对应套设在第一端部开口上的封口膜,当扳动前述盖体后使第二端部呈开放状态,接着管体经瓶口置入瓶体内,令瓶体上端的瓶口连接在喷头下端的套合部,当延伸入瓶体内的第二端部接触到瓶体内部的液体后,使液体进入管体内使药剂溶解而融入液体中,达到使用含有药剂的液体进行如清洁、消毒等工作时,不需另外调配消毒水,并在使用时完毕需再次填充新的药剂时,仅需快速简便更换管体即可以再次使用,进而简化药剂与管体间的保存与使用的流程,增加便利性的结构者。

依上述结构,所述易释出药剂管体的第二端部是由管体一体成型,且开口处形成一斜口状的盖体。

依上述结构,所述盖体进一步为水溶性材质所构成,且盖体与第二端部开口处的连接区域为前述的连接部。

依上述结构,所述盖体系由管体一体成型,并在开口适当处形成一斜口状可折裂的构造,使连接部进一步为可连接型态,则盖体扳动后与第二端部分离。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功效及特征可获得更具体的了解,依各附图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管体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与喷头与管体的立体分解视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喷头与瓶体组合后对应瓶体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发明管体与盖体结构的局部放大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平面半剖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第二端部与盖体的立体分解放大视图。

图8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结构的平面半剖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第二端部与盖体的立体分解放大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结构平面半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本发明具有一管体1,管体1一端具有一第一端部11,另一端为一第二端部12,第一端部11开口设有一封口膜14,该管体1近第二端部12之管内收容一药剂13,且第二端部12开口呈斜口状,并在第二端部12开口处一体成型延伸一连接部121,在连接部121另侧延伸一盖体122。

本发明组合应用时,为连接一预设的喷头2,喷头2再连接一预设的瓶体3,所述管体1的第一端部11套接喷头2底端之插管部22(可为内插入式、及/或外套合式),且插管部22套合前述第一端部11时,使可藉其刺穿第一端部11开口上的封口膜14,续扳动第二端部12的盖体122,使第二端部12与盖体122在连接部121延伸下呈开放状态(同参图4、图5所示),接着管体1经瓶口31置入瓶体3内,令瓶体3的瓶口31连接于喷头2的套合部21结合(另参图3所示),当第二端部12接触到瓶体3内部的液体32后,该液体32溢入管体1内的药剂13使溶解融入液体32中,例如,当药剂3拟作为消毒作用时,使用者可以直接使用该含有药剂13的液体32,进行清洁、消毒等工作,而不需要额外另行调配消毒水,达到简化结构便于实时混合释出药剂13的目的;应注意的是,由于管体1在未使用前,第一端部11与第二端部12是密封状态,因此,储存在管体1内部的药剂13并不易受潮致而能够长期保存,再者,使用者耗尽该混合药剂13而需更换新药剂13时,仅需更换管体1、同时再次充填液体32,即可方便再次使用,进而简化使用流程,增加便利性。

请参阅图6、图7、图8所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相较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特点在于:本实施例管体1的第二端部12a开口处设置有水溶性的盖体122a(较佳实施例中可以是糯米纸、或其他无药性的淀粉制盖体122a),而盖体122a与第二端部12a开口处的连接处为一连接部121a,本实施例使用时,所述管体1的第一端部11套接喷头2底端之插管部22,且插管部22套合前述第一端部11时,使其可藉刺穿第一端部11开口上的封口膜14,同时,将管体1经瓶口31置入瓶体3内,且瓶体3上端的瓶口31连接于喷头2下端的套合部21,当第二端部12a接触到瓶体3内部的液体32后,盖体122a在液体32中自动溶解使管体1内药剂13与液体32溶合,例如,药剂3拟作为消毒作用时,使用者可以直接使用该含有药剂13的液体32,进行清洁、消毒等工作,而不需要额外另行调配消毒水,达到简化结构便于实时混合释出药剂13的目的;应注意的是,由于管体1在未使用前,第一端部11与第二端部12a是密封状态,因此,储存在管体1内部的药剂13并不易受潮致而能够长期保存,再者,使用者耗尽该混合药剂13而需更换新药剂13时,仅需更换管体1、同时再次充填液体32,即可方便再次使用,进而简化使用流程,增加便利性。

请参阅图9、图10、图11所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相较于前述实施例的特点在于:本实施例管体1的第二端部12b开口处一体成型延伸一盖体122b,盖体122b与第二端部12b之间形成一斜口状可折裂的构造,使具有一连接部121b,构成本实施例的连接部121b此一可折断的连接型态,当本实施例使用时,所述管体1的第一端部11套接喷头2底端的插管部22,且插管部22套合前述第一端部11时,使其可藉刺穿第一端部11开口上的封口膜14,再将第二端部12b的盖体122b藉该可折裂结构受力后断开,使第二端部12b呈开放状态,接着管体1经瓶口31置入瓶体3内,且瓶体3上端的瓶口31连接于喷头2下端的套合部21,当第二端部12b接触到瓶体3内部的液体32后,管体1内的药剂13溶解流出到液体32中,例如,药剂3拟作为消毒作用时,使用者可以直接使用该含有药剂13的液体32,进行清洁、消毒等工作,而不需要额外另行调配消毒水,达到简化结构便于实时混合释出药剂13的目的;应注意的是,由于管体1在未使用前,第一端部11与第二端部12b是密封状态,因此,储存在管体1内部的药剂13并不易受潮,而能够长期保存,再者,使用者耗尽该混合药剂13而需更换新药剂13时,仅需更换管体1、同时再次充填液体32,即可方便再次使用,进而简化使用流程,增加便利性。

综合以上所述,本发明易释出药剂的管体结构,实为一具新颖性及创造性的发明,依法提出发明专利申请;惟上述说明的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说明,举凡依本发明的技术手段与范畴所延伸的变化、修饰、改变或等效置换者,皆应落入本发明的专利请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