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勺装置、投勺方法以及自动包装机与流程

文档序号:16902318发布日期:2019-02-19 18:07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投勺装置、投勺方法以及自动包装机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包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投勺装置、投勺方法以及自动包装机。



背景技术:

在洗衣粉的包装工序中,需要对包装盒加入小勺,在现代工业中,手工加勺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对加勺的效率以及漏加率的要求。

申请号为201720512720.5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投勺装置,该投勺装置采用的是上下两层设计的开合结构将向下输送的成排的小勺进行一个个的分离,并且向下输送,上方与下方的开合结构都是由气缸驱动的。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以下弊端:

1、每向下输送一个小勺,都会有五个气缸进行动作,并且分三个阶段进行动作,导致输送效率低。

2、开合结构通过插入到上下两个垛叠的小勺之间的间隙,实现去分离两个小勺,如果两个小勺之间的间隙出现较大的误差,很容易造成小勺被压坏的情况。

3、无法对小勺输送出现的失误进行及时的反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投勺装置,旨在解决投勺效率低、故障率高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投勺装置,包括用于输送包装盒的输送台,输送台的上方设有第一投勺组件,第一投勺组件包括出勺口朝下设置的滑道,滑道的顶部设有放勺口,出勺口下方两侧位置分别安装有由动力源驱动的拨轮,拨轮上安装有用于支撑小勺并且随着拨轮转动而向下输送小勺的拨齿,两相邻拨齿之间的间隙小于两相邻小勺之间的间隙。

其中,出勺口正下方位置的输送台上安装有用于输送包装盒到位检测的第一传感器。

其中,输送台上安装有第二传感器,用于检测由拨轮输送下落的小勺。

其中,第一投勺组件的下一个工位处设有漏加剔除装置,漏加剔除装置包括由气缸驱动的推板,用于将漏加小勺的包装盒推离输送台。

其中,第一投勺组件与漏加剔除装置之间的工位处设有第二投勺组件,第一投勺组件下方位置的输送台上安装有用于包装盒到位检测的第三传感器以及用于小勺下落检测的第四传感器。

其中,滑道包括位于上部的弧形段以及位于下部的竖直段。

其中,滑道的侧壁设有用于小勺的勺把滑动通过的槽型开口。

其中,动力源为伺服电机,两拨轮分别与两个伺服电机同轴连接,伺服电机通过支架连接在滑道上,伺服电机在支架的安装位置为可调节式。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投勺方法,旨在解决投勺漏加率高、次品严重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输送台将包装盒输送到第一投勺组件处,第一传感器检测到包装盒,动力源驱动拨轮转动,输送一个小勺进入到包装盒内;

s2.第二传感器检测到小勺,确认包装盒为已经装勺,输送台将包装盒输送到下一工序;

s3.第二传感器未检测到小勺,确认包装盒为漏装勺,输送台将该包装盒输送到第二投勺组件处,进行二次加勺;

s4.第四传感器检测到小勺,确认包装盒为已经装勺,输送台将该包装盒输送到下一工序;

s5.第四传感器未检测到小勺,确认包装盒为漏装勺,输送台将该包装盒输送到漏加剔除装置处,漏加剔除装置将该包装盒推出到输送台外的回收处。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包装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包装效率低、次品率高的技术问题,解决上述问题的本技术方案为:该自动包装机为包括上述投勺装置的洗衣粉自动包装机。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投勺装置包括输送台、第一投勺组件,第一投勺组件包括出勺口朝下设置的滑道,滑道的顶部设有放勺口,出勺口下方两侧位置分别安装有由动力源驱动的拨轮,拨轮上安装有用于支撑小勺并且随着拨轮转动而向下输送小勺的拨齿,这样成批的小勺依靠重力沿着滑道下滑,两侧的拨轮上的拨齿形成对小勺的支撑,随着拨轮的转动,在下的小勺会失去支撑而落入到包装盒中,在上的小勺会被后续的拨齿所支撑,因此只需要控制拨轮的角位移觉可以高效、准确的实现小勺的投放,从而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

由于滑道的上部为弧形段,下部为竖直段,弧形段可以提升滑道的物料积存能力,竖直段可以保证小勺下滑的顺畅性,避免阻塞滑道。

由于滑道的侧壁设有槽型开口,小勺在装入滑道后,小勺的勺把会通过槽型开口露出到滑道外,并且小勺的勺体在滑道20内滑动时,勺把会在槽型开口内滑动,避免小勺歪斜,提升了小勺滑动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槽型开口可以方便作业人员观察滑道内部的情况,可以及时添加物料。

由于伺服电机在支架的安装位置为可调节式,这样这样两个拨轮之间的距离可以进行调整,从而满足不同规格的小勺的拨勺需要。

由于投勺方法采用:第一投勺组件投勺后漏加的包装盒由第二投勺组件二次投勺,第二投勺组件投勺后漏加的包装盒由漏加剔除装置剔除,从而提升了投勺的合格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投勺效率低、漏加率高、装置故障率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可以快速、精确的完成投勺工序,有效提升了产品的合格率。同时本发明还具有使用便捷,性能稳定,可适用不同规格的小勺的投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投勺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拨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滑道及其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漏加剔除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投勺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自动包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输送台,2-第一投勺组件,20-小勺滑道,200-放勺口,201-出勺口,202-弧形段,203-竖直段,204-槽型开口,21-拨轮,210-拨齿,22-伺服电机,23-支架,24-第一传感器,25-第二传感器,3-第二投勺组件,30-第三传感器,31-第四传感器,4-漏加剔除装置,40-气缸,41-推板,42-回收位,5-洗衣粉自动包装机,50-控制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本说明书中涉及到的方位均以本发明投勺装置正常工作时的方位为准,不限定其存储及运输时的方位,仅代表相对的位置关系,不代表绝对的位置关系。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投勺装置包括输送台1、第一投勺组件2、漏加剔除装置4以及电气控制系统,第一投勺组件2与漏加剔除装置4安装在输送台1的上方位置,并且沿着输送台1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输送台1采用带式输送,输送台1的两侧设有导向板,包装盒6采用人工或者机械手等方式有固定间隔的放置在输送台1上,包装盒6的开口朝上,当包装盒6移动到第一投勺组价位置处,第一投勺组件2将小勺7投入到包装盒6内,如果因为小勺7卡料等原因导致小勺7漏加,漏加的包装盒6在移动到漏加剔除装置4处时,会由漏加剔除装置4将包装盒6剔除到输送台1外,降低小勺7漏加率。

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第一投勺组件2包括滑道20、拨轮21以及支架23,滑道20用于积存并且向下输送小勺7,滑道20的放勺口200设置在顶部,出勺口201设置在底部,成品的小勺7是堆叠在一起的,放料时,成品的小勺7从放勺口200放入到滑道20内,依靠重力下滑;拨轮21共有两个,并且分别位于出勺口201底部两侧位置,两个拨轮21的轴线相互平行,以图1所示的方向为例,左侧的拨轮21顺时针转动,右侧的拨轮21逆时针转动,二者的动作是同步的,由动力源驱动转动,拨轮21上圆周排列设置的拨齿210用于支撑以及输送小勺7,两相邻拨齿210之间的间隙小于两相邻小勺7之间的间隙,保证随着拨轮21转动,拨齿210会依次进入到相邻小勺7之间的间隙。具体为,滑落到出勺口201的小勺7的边棱由两侧拨轮21的拨齿210支撑,动力源驱动拨轮21转动后,拨齿210脱离小勺7的边棱,没有支撑的小勺7下落进入到包装盒6内,动力源优选伺服电机22,伺服电机22可以精准的实现角位移,当然,其他的带编码器的电机也可以作为动力源使用。伺服电机22通过支架23连接在滑道20上,伺服电机22在支架23上的固定采用螺栓锁紧的方式,支架23上设有腰型孔,螺栓穿过腰型孔将伺服电机22固定,腰型孔的延伸距离可以使得伺服电机22的固定位置可以进行调节,这样两个拨轮21之间的距离可以进行调整,从而满足不同规格的小勺7的投勺需要。

第一传感器24、第二传感器25以及动力源都受到电气控制系统的控制,用于实现投勺装置的自动化:第一传感器24位于出勺口201正下方位置的输送台1上,当第一传感器24检测到包装盒6时,电气控制系统控制伺服电机22转动一定的角度,使得小勺7可以下落至包装盒6内,第二传感器25检测的小勺7在拨轮21转动后,小勺7是否落下,如果小勺7落下,则判定包装盒6已经加勺,否则为漏加,在第二传感器25判定为漏加时,漏加小勺7的包装盒6会被电气控制系统标记,并且该包装盒6到达漏加剔除装置4的位置时会被剔除,本实施例中的传感器均为光电检测开关。

如图4所示,漏加剔除装置4安装在输送台1的一侧,另一侧安装有回收位42,漏加剔除装置4包括由气缸40驱动的推板41,气缸40启动时,会推动推板41将漏加小勺7的包装盒6从输送台1推入到回收位42中。

滑道20包括位于上部的弧形段202以及位于下部的竖直段203,上部的弧形段202可以提升滑道20的积存量,下部的竖直段203可以有效的保证小勺7下滑的顺畅性,避免阻塞。滑道20的侧壁设有槽型开口204,小勺7在装入滑道20后,小勺7的勺把会通过槽型开口204露出到滑道20外,并且小勺7的勺体在滑道20内滑动时,勺把会在槽型开口204内滑动,提升了小勺7滑动的稳定性,避免小勺7歪斜,另一方面,槽型开口204可以方便作业人员观察滑道20内部的情况,可以及时添加物料。

实施例二: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一投勺组件2与漏加剔除装置4之间的工位处设有第二投勺组件3,用于对第一投勺组件2漏加小勺7的包装盒6进行二次投勺,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

在第二投勺组件3下方位置的输送台1上安装有第三传感器30与第四传感器31,第三传感器30与第四传感器31均为光电检测开关,第三传感器30用于包装盒6到位检测,第四传感器31用于第二投勺组件3上的小勺7下落检测。第二投勺组件3与第一投勺组件2的结构除了滑道20部分外基本相同,因为投放量的原因,第二投勺组件3的滑道20只有竖直段203,并且要比第一投勺组件2的滑道20要短一些。

应用于本实施例中的投勺装置的投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输送台1将包装盒6输送到第一投勺组件2处,第一传感器24检测到包装盒6,拨轮21转动,输送一个小勺7进入到包装盒6内;

第二步.第二传感器25检测到小勺7,确认包装盒6为已经装勺,输送台1将该包装盒6输送到下一工序;

第三步.第二传感器25未检测到小勺7,确认包装盒6为漏装勺,输送台1将该包装盒6输送到第二投勺组件3处,进行二次加勺;

第四步.第四传感器31检测到小勺7,确认包装盒6为已经装勺,输送台1将该包装盒6输送到下一工序;

第五步.第四传感器31未检测到小勺7,确认包装盒6为漏装勺,输送台1将该包装盒6输送到漏加剔除装置4处,漏加剔除装置4将该包装盒6推出到输送台1外的回收位内。

实施例三:

如图6所示,一种洗衣粉自动包装机5,其壳体外安装有控制台50,壳体内部安装有投勺装置,投勺装置的投勺口设置在洗衣粉自动包装机5的顶端,包装盒6在灌装洗衣粉后,经过投勺装置的投勺后,最后进行封装,从而实现洗衣粉的全自动包装。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