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热式腊制品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97247发布日期:2019-04-23 21:40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自热式腊制品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本方案涉及用于包装打算在包装件内加热的食物的包装盒,具体为自热式腊制品包装盒。



背景技术:

现在人们的饮食中,有部分是腊制品,尤其是在过年的时候,人们有通过使用腊制品来体现过年的感觉,比如说食用腊肉。腊肉由于其特殊的制作工艺,使其在食用的时候有种特别的香味。由于制作腊肉的工艺比较繁琐,所以有的厂家就进行了腊制品的制作和销售,以方便消费者进行食用,比如说制作腊肉、腊肠等。腊肉是由猪肉经过一系列的工艺制作而来,于是,腊肉制作好以后的成品的肥瘦性质是由所采用的猪肉来决定的,所以每块腊肉的品质会略有不同。然而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各有不同,有的人喜欢吃肥一点的腊肉,有的人就刚好相反,喜欢吃瘦一点的腊肉。于是,人们在购买腊制品的时候会对腊制品进行挑选,然后将购买后的腊制品从包装内拆出来进行加热,然后进行食用。然而在一些加热不方便的情况下,比如在野外,由于不能对腊制品进行加热,人们对腊制品的食用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方案意在提供一种自热式腊制品包装盒,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腊制品不方便加热导致食用的便捷性比较差的问题。

本方案中的自热式腊制品包装盒,包括盒体,盒体的内部设有两组竖向的隔板组,两组隔板组之间形成放置腔,放置腔的两侧为生石灰储存腔;所述盒体的顶部设有与放置腔相对的观察孔,观察孔处覆盖有透明挡板,盒体的侧部设有与放置腔连通的取料孔,取料孔处设有取料挡板;所述放置腔的底部设有横向的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若干通孔,支撑板的下方为储存有生石灰的加热腔;所述隔板组包括竖向设置的上隔板和下隔板,下隔板与盒体固定连接,上隔板与下隔板卡接,盒体的顶部设有定位孔,定位孔的上侧覆盖有封条,上隔板的上端伸入定位孔内;所述生石灰储存腔内设有横向的分隔板,分隔板将生石灰储存腔分隔为上生石灰储存腔和下生石灰储存腔,上生石灰储存腔和下生石灰储存腔内均储存有若干生石灰颗粒。

工作原理:将腊制品通过取料孔放入放置腔内,并使用取料挡板将取料孔进行密封。当需要对腊制品进行加热的时候,开启封条,从定位孔内将上隔板抽出,从而使上生石灰储存腔内的生石灰颗粒落入放置腔内,并对腊制品进行覆盖。然后通过定位孔往放置腔内注水,一部分水与覆盖在腊制品上的生石灰反应,另一部分水穿过支撑板上的通孔流入到加热腔内并与加热腔内的生石灰反应,生石灰与水反应释放出大量的热量,进而使热量对腊制品进行加热。当加热完成后,开启取料挡板,通过取料孔将腊制品从放置腔内取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的优点在于:1、通过设置生石灰储存腔对生石灰进行储存,当需要对腊制品进行加热的时候,通过注入水使生石灰释放热量,从而实现在包装盒内对腊制品进行加热,无需将腊制品取出后进行加热,方便了腊制品的食用,提高了腊制品食用的便捷性。2、生石灰是覆盖在腊制品上对其进行加热,从而减少了热量的传递路径,有利于提高腊制品的加热效率,腊制品的表面一般会包装一个透明的抽真空袋,于是生石灰不会与腊制品直接接触。3、通过设置观察孔和上隔板,在未加热的时候,上隔板阻挡生石灰颗粒进入到放置腔内对腊制品进行覆盖,从而方便消费者通过观察孔对腊制品进行挑选;当需要加热的时候,取出上隔板就可以使生石灰颗粒进入到放置腔内并对腊制品进行覆盖加热,从而避免了在不加热的时候生石灰覆盖在腊制品而影响消费者对腊制品进行挑选的问题发生。

进一步,所述分隔板上设有向下生石灰储存腔弯曲的凹陷部,分隔板的一端与下隔板柔性连接,分隔板靠近下隔板的一端的高度低于远离下隔板的一端的高度。由于分隔板靠近下隔板的一端低于远离下隔板的一端,所以,分隔板上的生石灰颗粒在重力的作用下可以自行的落入到放置腔内,从而方便上生石灰储存腔内的生石灰快速的对腊制品进行覆盖;同时,由于分隔板设置了凹陷部,利用凹陷部可以储存部分生石灰,于是可以使上生石灰储存腔的高度适当减小,进而使整个包装盒的高度降低,有利于减小整体的体积;当下生石灰储存腔内的生石灰遇水熟化的时候,体积发生膨胀,从而向上推动凹陷部上移,进而使整个分隔板围绕与下隔板的连接处而摆动,从而将凹陷部内的生石灰也排入放置腔内,进而实现对腊制品上部进行加热。

进一步,所述上隔板包括若干沿水平方向并排设置的支板,相邻支板滑动配合。通过将上隔板设置成若干支板,因为腊制品的各个部位的厚度不同,尤其是像腊肉这类的腊制品,其形状往往不是很规则,所以每个部位所需的加热时间也不一样,通过将上隔板设置成若干支板后,先将与腊制品比较厚的部位相对的支板取出,从而使生石灰颗粒先留在腊制品的这个部位形成堆积,然后再取出其余的支板,使所有的生石灰颗粒全部落入放置腔内,这样一来,就会有较多的生石灰颗粒覆盖在腊制品比较厚的部位,从而在加热时可以使该部位获得较多的热量,从而使腊制品的加热更均匀。

进一步,所述盒体的内壁上固设有保温层。通过设置保温层,可以防止生石灰与水反应释放的热量通过盒体而散失,从而减少热量的浪费,进而避免生石灰的浪费。

进一步,所述透明挡板为中空板。将透明挡板设置成中空板,可以在保证透明挡板的观察作用的前提下,提高透明挡板的保温效果,减少热量的浪费。

进一步,所述封条与盒体通过不干胶粘接。通过不干胶进行连接,可以实现将封条从盒体取下后又重新连接在盒体上,进而再次对定位孔进行密封,防止在取出腊制品时,生石灰与水反应后产生的熟石灰通过定位孔而落出,使熟石灰一直留在盒体内,方便了对熟石灰的收集,避免了熟石灰四处洒落后而影响到生活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自热式腊制品包装盒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b-b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盒体1、上隔板2、下隔板3、透明挡板4、支撑板5、放置腔6、分隔板7、上生石灰储存腔8、下生石灰储存腔9、加热腔10、腊制品11、封条12。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图2和图3所示:自热式腊制品包装盒,包括盒体1,盒体1的内壁上固设有保温层,保温层为保温泡沫板层。盒体1的内部从左至右依次设有两个竖向的隔板组,两块隔板组之间形成放置腔6。盒体1的顶部设有与放置腔6相对的观察孔,观察孔处覆盖有透明挡板4,透明挡板4为中空板,透明挡板4与盒体1粘接。盒体1的侧部设有与放置腔6连通的取料孔,取料孔的外侧覆盖有取料挡板,取料挡板与盒体1粘接。隔板组包括竖向设置的上隔板2和下隔板3。下隔板3与盒体1固定连接,下隔板3的顶部设有卡槽,上隔板2的下端插入卡槽内。盒体1的顶部设有与上隔板2配合的定位孔,定位孔为条形孔,上隔板2的上端伸入定位孔内。上隔板2包括若干沿定位孔长度方向分布的支板,相邻支板滑动配合。定位孔的上端覆盖有封条12,封条12与盒体1通过不干胶进行粘接。放置腔6的左右两侧为生石灰储存腔,生石灰储存腔内设有将生石灰储存腔分隔为上生石灰储存腔8和下生石灰储存腔9的分隔板7,分隔板7的一端与盒体1的侧壁相贴,分隔板7的另一端与下隔板3的上端柔性连接,具体柔性连接的方式为通过在分隔板7与下隔板3之间粘接一块橡胶条,利用橡胶条的形变来实现分隔板4与下隔板3之间的相对摆动。分隔板7与下隔板3接触的一端的高度低于远离下隔板3的一端,从而使分隔板7的顶部处于向放置腔6倾斜的状态,使分隔板7上方的生石灰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向放置腔6内移动。分隔板7上设有向下生石灰储存腔9内弯曲的凹陷部。上生石灰储存腔8内设有若干生石灰颗粒,下生石灰储存腔9内设有竖向的保温垫块,保温垫块与下隔板3之间设有生石灰颗粒。放置腔6的下部设有横向的支撑板5,支撑板5与下隔板3粘接,支撑板5的下方为储存有生石灰的底部加热腔10,支撑板5上设有若干与底部加热腔10连通的通孔,下隔板3的下部设有连通加热腔10与下生石灰储存腔9的透水孔。

使用时,将腊制品11通过取料孔放入放置腔6内,并使用取料挡板将取料孔进行密封。当需要对腊制品11进行加热的时候,开启封条12,从定位孔内将上隔板2抽出,从而使上生石灰储存腔内的生石灰颗粒落入放置腔6内,并对腊制品11进行覆盖。然后通过定位孔往放置腔6内注水,一部分水与覆盖在腊制品11上的生石灰反应,另一部分水穿过支撑板5上的通孔流入到加热腔内并与加热腔内的生石灰反应;进入加热腔10内的部分水会通过透水孔流入到下生石灰储存腔9内,使下生石灰储存腔9内的生石灰遇水反应。生石灰与水反应释放出大量的热量,进而使热量对腊制品11进行加热。当加热完成后,开启取料挡板,通过取料孔将腊制品11从放置腔6内取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