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保温的真空隔热保温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72450发布日期:2019-06-11 23:54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化保温的真空隔热保温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保温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化保温的真空隔热保温箱。



背景技术:

由于我国冷链基础设施不足,导致果蔬采后损耗率达总产量的25%-30%,损耗量达2.46亿吨,直接经济损失高达3690多亿元。一方面我国冷藏车保有量较少,仅占货车的0.3%,直接影响果蔬冷链流通率。现有冷藏车主要分为机械式冷藏车和蓄冷式冷藏车。机械式冷藏车运行时噪声大,温度波动范围大;蓄冷式冷藏车又分为有源和无缘冷藏车,基本不具有温度调控能力,只能根据车载蓄冷剂温度调节箱内温度。

针对以上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保温箱方面做了大量技术研究和开发,例如公开号为cn201932067u公开了“多温蓄冷车”,采用至少多个隔板隔出多个保温室,保温室上方设置有多组蓄冷器组合,通过控制门板的开闭,存放不同量的蓄冷剂来提供不同的温度。但是此方案结构复杂,且实际可使用空间有限,每个保温室温度控制误差较大,尚未实现温度的自动控制。例如公开号为cn104527502a公开了“一种电动型蓄冷式冷藏车”,采用蓄电池为制冷机组供电从而为蓄冷板降温,并设置有接口直接接通市电蓄冷。此方案蓄冷板直接暴露在箱体上部,易导致箱内温度过冷,且无温度调控方案,导致放冷速率较快,温度维持时间较短。例如公开号为cn103332135a公开了“用于冷链运输可调节冷量的装配式相变蓄冷车厢”,箱内6个面都填充保温层,蓄冷板设置在箱内顶部。此方案根据所需冷量调节蓄冷板的插入方式和蓄冷量大小,但不能对箱内温度进行条件,仅能根据蓄冷板内蓄冷剂温度调节箱内温度,无法保证箱内温度在所需范围内。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智能化保温的真空隔热保温箱,以解决现有保温箱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了一种智能化保温的真空隔热保温箱,实现保温箱内温度的均匀、自动控制,降低保温箱的热能散失,保温效果极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智能化保温的真空隔热保温箱,包括箱体,箱体设有箱门,箱体内设有冷藏区、控制区和冷源区,冷藏区通过中隔板与控制区及冷源区相隔开,控制区和冷源区通过侧隔板相隔开;冷源区内设有回流隔板,回流隔板将冷源区分隔为冷源腔和回流腔,冷源腔和回流腔的下部相连通,冷源腔内设有蓄冷冷源,冷源腔通过进风通道与冷藏区相连通,进风通道上设有抽风机,冷藏区通过回流通道与回流腔相连通,回流通道上设有送风机;控制区内设有控制模块,冷藏区内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抽风机、送风机和第一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箱体、中隔板以及侧隔板均采用真空复合板制成。

由上可知,本发明工作原理如下:工作时,冷藏区装满货物后,控制模块根据初始参数运行自动调控程序,控制模块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实时采集冷藏区温度数据的变化,当冷藏区温度超过设置的调控温度上限时,控制模块调用抽风机将冷藏区的热空气抽进冷源区,热空气经过蓄冷冷源降温为冷空气,再由送风机将冷源区的冷空气经过回流区回送到冷藏区。也即是在控制模块的调控下,根据冷藏区的温度,通过保温箱冷源释放回路,将蓄冷冷源区的冷空气送入到冷藏区,实现温度的自动控制;另外,本发明的箱体、中隔板以及侧隔板均采用真空复合板制成,能有效降低保温箱的热能散失,保温效果极佳。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真空复合板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内玻璃钢面板、内聚氨酯保温层、真空隔热板、外聚氨酯保温层和外玻璃钢面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冷源腔内设有用于监测蓄冷冷源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冷藏区内设有光照传感器,光照传感器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箱体在冷藏区和冷源区共有的一侧面上设有箱门,箱门的内侧在与冷源区内的蓄冷冷源对应处设有缓冲橡胶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冷源腔内设有滑动定位架,滑动定位架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导轨和支架,两个导轨在相对侧设有导向槽,支架通过导向轮滑动地支承两个导轨的导向槽上,支架的两侧分别设有侧板,两侧板一端之间设有背靠板,所述侧板的内侧设有具有倾斜角度的导向板,蓄冷冷源放置在支架上且位于两侧板及背靠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冷源腔内在蓄冷冷源上端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防止蓄冷冷源上端摆动的限位板,限位板内侧设有限位橡胶垫。

进一步地,所述蓄冷冷源包括壳体和填充在壳体内的相变材料,壳体采用不锈钢材质,壳体上设有相变材料进料口和相变材料排料口,壳体上还设有叉车插口。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箱体外设有人机交互界面,人机交互界面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区内设有电源模块,电源模块为控制模块、抽风机及送风机提供电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冷藏区的底部设有若干个支撑条,所述若干个支撑条相互间隔开地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在控制模块的调控下,根据冷藏区的温度,通过保温箱冷源释放回路,将蓄冷冷源区的冷空气送入到冷藏区,实现温度的自动控制;另外,本发明的箱体、中隔板以及侧隔板均采用真空复合板制成,能有效降低保温箱的热能散失,保温效果极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智能化保温的真空隔热保温箱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箱体的内部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蓄冷冷源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滑动定位架的立体图;

图6为图5的分解图;

图7为本发明真空复合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

实施例

请参考图1至图6,一种智能化保温的真空隔热保温箱,包括箱体10,箱体10设有箱门11,箱体10内设有冷藏区12、控制区13和冷源区,冷藏区12通过中隔板14与控制区13及冷源区相隔开,控制区13和冷源区通过侧隔板15相隔开;

冷源区内设有回流隔板16,回流隔板16将冷源区分隔为冷源腔17和回流腔18,冷源腔17和回流腔18的下部相连通,冷源腔17内设有蓄冷冷源20,冷源腔17通过进风通道30与冷藏区12相连通,进风通道30上设有抽风机31,冷藏区12通过回流通道40与回流腔17相连通,回流通道40上设有送风机41;

控制区13内设有控制模块50,冷藏区12内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100,抽风机31、送风机41和第一温度传感器100分别与控制模块50电连接;所述箱体10、中隔板14以及侧隔板15均采用真空复合板制成。

由上可知,本发明工作原理如下:工作时,冷藏区装满货物后,控制模块根据初始参数运行自动调控程序,控制模块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实时采集冷藏区温度数据的变化,当冷藏区温度超过设置的调控温度上限时,控制模块调用抽风机将冷藏区的热空气抽进冷源区,热空气经过蓄冷冷源降温为冷空气,再由送风机将冷源区的冷空气经过回流区回送到冷藏区。也即是在控制模块的调控下,根据冷藏区的温度,通过保温箱冷源释放回路,将蓄冷冷源区的冷空气送入到冷藏区,实现温度的自动控制;另外,本发明的箱体、中隔板以及侧隔板均采用真空复合板制成,能有效降低保温箱的热能散失,保温效果极佳。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真空复合板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内玻璃钢面板101、内聚氨酯保温层102、真空隔热板103、外聚氨酯保温层104和外玻璃钢面板105。真空复合板采用复合层结构,具有双外层、双内层以及中间真空层,大大降低了保温箱的热能散失,保温效果极佳。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冷源腔17内设有用于监测蓄冷冷源20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200,第二温度传感器200与控制模块50电连接。控制模块根据第二温度传感器监测冷源腔内的温度,对蓄冷冷源冷量进行预估,并实时计算剩余运输时间、蓄冷板表面、箱外环境与货物区的温度差,然后基于目标周期的保温箱温控系统,控制模块智能决策调用“性能模式”和“节能模式”其中一种放冷模式来调节抽风机和送风机的速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冷藏区12内设有光照传感器300,光照传感器300与控制模块50电连接。货物区降温的过程中,如光照传感器检测到箱门打开,控制模块将停止抽风机和送风机运转,防止冷量流失。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箱体10在冷藏区12和冷源区共有的一侧面上设有箱门11,箱门11的内侧在与冷源区内的蓄冷冷源20对应处设有缓冲橡胶层。缓冲橡胶层可以对蓄冷冷源夹紧压制,使得蓄冷冷源不能前后晃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冷源腔17内设有滑动定位架60,滑动定位架60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导轨61和支架62,两个导轨61在相对侧设有导向槽,支架62通过导向轮63滑动地支承两个导轨61的导向槽上,支架62的两侧分别设有侧板64,两侧板64一端之间设有背靠板65,所述侧板64的内侧设有具有倾斜角度的导向板66,蓄冷冷源50放置在支架62上且位于两侧板64及背靠板65之间。蓄冷冷源放置在支架上且位于两侧板及背靠板之间,而支架通过导向轮滑动地支承在导轨上,使得在更换蓄冷冷源时较为方便和省力;另外导向板可以使得蓄冷冷源被夹持得更加稳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冷源腔17内在蓄冷冷源20上端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防止蓄冷冷源20上端摆动的限位板19,限位板19内侧设有限位橡胶垫。限位板可以防止蓄冷冷源上端摆动,而限位橡胶垫可以将蓄冷冷源与限位板无间隙接触,使得蓄冷冷源在冷源腔内更加稳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蓄冷冷源20包括壳体和填充在壳体内的相变材料,壳体采用不锈钢材质,壳体上设有相变材料进料口21和相变材料排料口22,壳体上还设有叉车插口23。相变材料具有一定的循环使用寿命,当相变材料潜热值下降到一定范围,需要将其从相变材料排料口放出,并从相变材料进料口加入新相变材料;另外设置有叉车插口方便叉车插取蓄冷冷源,而且蓄冷完全的蓄冷冷源遇热空气后表面结霜,叉车插口内设置有防滑橡胶,放置叉车插取过程中出现滑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箱体10外设有人机交互界面,人机交互界面与控制模块50电连接。所述人机交互界面方便实时查看箱内监测数据、蓄冷冷量等关键参数,根据货物设定适宜温度区间,发布任务命令。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区13内设有电源模块70,电源模块70为控制模块50、抽风机31及送风机41提供电源。另外箱体10的底面设有支撑基座90,支撑基座90上设有叉车插孔91,以便于叉车搬运保温箱。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冷藏区12的底部设有若干个支撑80条,所述若干个支撑条80相互间隔开地设置。相邻支撑条间形成镂空结构,有利于冷藏区的空气循环流通,提高冷藏效果的均匀性和冷藏效率。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