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线圈的吸塑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27341发布日期:2018-11-02 23:56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线圈的吸塑盘,属于吸塑盘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吸塑盘也叫吸塑托盘,采用吸塑工艺将塑料硬片制成特定凹槽的塑料,将产品置于凹槽内,起到保护和美化产品的作用,也有运输型的托盘包装,其主要是用来包装产品,防止在生产或运输过程中受到外力的影响,目前,用于线圈的吸塑盘存在空间利用率不高、产品会产生晃动等问题,在码垛装箱时,会出现产品易于晃动的问题,给装箱带来不便,多个吸塑盘码垛后,在搬运过程中易于倒塌,且在吸塑盘运输的过程中,由于温度的变化,容易在吸塑盘内产生潮气,会使线圈受潮,从而导致绝缘下降,产生漏电,严重时会造成短路起火等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线圈的吸塑盘,通过设有海绵垫一与海绵垫二,可以缓冲在运输或移动的过程中受到的外力挤压或碰撞,防止线圈受到损伤或损坏,通过设有干燥腔、干燥剂、连通管一、连通管二,可以使干燥腔与卡槽之间相互连通,从而可以通过干燥剂吸收吸塑盘内的潮气,避免线圈受潮,防止因受潮而导致绝缘下降,通过设有泡沫块,可以进一步的缓冲在运输或移动的过程中受到的外力挤压或碰撞,码垛时可以上下支撑,防止线圈之间相互挤压受到损伤或损坏,通过设有立柱与孔槽,可以使多个吸塑盘上下拼接组装一个整体,组装后不占用空间,码垛后不易倒塌,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线圈的吸塑盘,包括盘体,所述盘体顶部对称设有立柱,所述盘体顶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腔对称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腔中心位置设有固定柱,所述卡槽内腔设有海绵垫一,所述卡槽之间设有连通管一,且所述连通管一贯穿卡槽一侧与内腔壁连接,所述凹槽内腔中心位置设有干燥腔,且所述干燥腔设于四个所述卡槽之间,所述干燥腔内腔设有干燥剂,所述干燥腔与相邻卡槽之间设有连通管二,且所述连通管二分别贯穿干燥腔一侧与相邻卡槽一侧,所述卡槽之间空腔部分设有泡沫块,所述盘体底部对称设有孔槽,所述盘体底部对称设有指槽,所述指槽之间对称设有槽盖,所述槽盖内腔设有海绵垫二,所述盘体底部中心位置设有腔盖,且所述腔盖设于四个所述槽盖之间。

进一步而言,所述立柱与孔槽的数量均为四个,所述卡槽与槽盖的数量均为十六个。

进一步而言,所述卡槽与槽盖相对应。

进一步而言,所述指槽内腔设有防滑纹路。

进一步而言,所述立柱与孔槽相对应。

进一步而言,所述固定柱的高度大于盘体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通过设有海绵垫一与海绵垫二,可以缓冲在运输或移动的过程中受到的外力挤压或碰撞,防止线圈受到损伤或损坏,通过设有干燥腔、干燥剂、连通管一、连通管二,可以使干燥腔与卡槽之间相互连通,从而可以通过干燥剂吸收吸塑盘内的潮气,避免线圈受潮,防止因受潮而导致绝缘下降,通过设有泡沫块,可以进一步的缓冲在运输或移动的过程中受到的外力挤压或碰撞,码垛时可以上下支撑,防止线圈之间相互挤压受到损伤或损坏,通过设有立柱与孔槽,可以使多个吸塑盘上下拼接组装一个整体,组装后不占用空间,码垛后不易倒塌。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线圈的吸塑盘俯视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线圈的吸塑盘底部结构图。

图中标号:1、盘体;2、立柱;3、凹槽;4、卡槽;5、固定柱;6、海绵垫一;7、连通管一;8、干燥腔;9、干燥剂;10、连通管二;11、泡沫块;12、孔槽;13、指槽;14、槽盖;15、海绵垫二;16、腔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一种用于线圈的吸塑盘,包括盘体1,所述盘1体顶部对称设有立柱2,所述盘体1顶部设有凹槽3,所述凹槽3内腔对称设有卡槽4,可以放入线圈,便于盛装或运输,所述卡槽4内腔中心位置设有固定柱5,可以固定线圈防止晃动,所述卡槽4内腔设有海绵垫一6,可以缓冲在运输或移动的过程中受到的外力挤压或碰撞,防止线圈受到损伤或损坏,所述卡槽4之间设有连通管一7,可以使卡槽4之间相互连通,且所述连通管一7贯穿卡槽4一侧与内腔壁连接,所述凹槽3内腔中心位置设有干燥腔8,且所述干燥腔8设于四个所述卡槽4之间,所述干燥腔8内腔设有干燥剂9,可以吸收吸塑盘内的潮气,避免线圈受潮,防止因受潮而导致绝缘下降,所述干燥腔8与相邻卡槽4之间设有连通管二10,可以使干燥腔8与卡槽4之间相互连通,从而可以通过干燥剂吸收吸塑盘内的潮气,避免线圈受潮,且所述连通管二10分别贯穿干燥腔8一侧与相邻卡槽4一侧,所述卡槽4之间空腔部分设有泡沫块11,可以进一步的缓冲在运输或移动的过程中受到的外力挤压或碰撞,码垛时可以上下支撑,防止线圈之间相互挤压受到损伤或损坏,所述盘体1底部对称设有孔槽12,所述盘体1底部对称设有指槽13,可以方便搬运移动吸塑盘,所述指槽13之间对称设有槽盖14,所述槽盖14内腔设有海绵垫二15,所述盘体1底部中心位置设有腔盖16,且所述腔盖16设于四个所述槽盖14之间。

更具体而言,所述立柱2与孔槽12的数量均为四个,所述卡槽4与槽盖14的数量均为十六个,所述卡槽4与槽盖14相对应,可以固定和保护卡槽4内的线圈,避免线圈在受到外力的情况下晃动或滑出卡槽4,所述指槽13内腔设有防滑纹路,可以增加手指和吸塑盘的摩擦力,避免搬运或移动吸塑盘的过程中脱手滑落造成摔坏或损伤,所述立柱2与孔槽12相对应,可以使多个吸塑盘上下拼接组装一个整体,组装后不占用空间,码垛后不易倒塌,所述固定柱5的高度大于盘体1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在使用本吸塑盘盛装线圈时,将线圈依次卡在卡槽4内腔的固定柱5上,填装完毕后,拿起另一个吸塑盘将底部的孔槽12对应卡在第一个吸塑盘顶部的立柱2上,完成第一层填装,然后以此类推,拼接码垛,卡槽4之间空腔部分设有泡沫块11,码垛时可以上下支撑,防止线圈之间相互挤压受到损伤或损坏,还可以在受到外力的情况下缓冲压力,卡槽4与槽盖14内腔分别设有海绵垫一6与海绵垫二15,可以保护线圈,避免受到的外力挤压或碰撞时受到损伤或损坏,固定柱5可以固定线圈防止移动或运输时线圈晃动,连通管一7与连通管二10可以使卡槽4与干燥腔8之间相互连通,从而可以通过干燥剂吸收吸塑盘内的潮气,避免线圈受潮。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