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用的压力控制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80660发布日期:2018-08-14 19:43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输用的货物箱,尤其是一种可调整至气压定值以供货物保存,并利于送货的效率及安全的运输用的压力控制箱。



背景技术:

自古以来,贸易行为连带起多种行业的兴起,并也促进着各种文化的交流,像是来自东方之中草药、西方的烟草等等。接着随着科技演进,发明了各种运输工具,特别像是火车、飞机等大型交通工具的兴起,更加促进贸易活动的盛行,同时也发展出货物流通产业。因此,货物流通业者与其他发明家为因应市面上众多货品与其相对应的物流工具,而设计出相异类型的货柜、甚至是不同特殊用途的货品装置箱,例如:低温冷藏的货物箱等,更可满足货物的品质且同时利于送货的效率。

更进一步,部分种类的货品必须保存在一定的气压下以维持其品质,尤其是须通过低压以维持在无尘环境保存的货品,是以货物箱内部压力的控管渐趋重要。然而,现行的方式通过装设在箱体上的抽气设备持续地进行压力操控,并同时连接一电力系统供以电能驱动的,导致使用者必须不时地检视其电力残留或供电的稳定性。而当供给抽气设备的电力不足时,抽气设备便无法持续运作,因而造成货物箱内部的压力不稳而影响货物的品质,甚至可能因货物箱内外压力差过大而导致货物箱破裂,造成重大伤亡。另一方面,在运送过程中,容易因路途颠簸而使得货物箱或电力系统的损毁,进而造成使货物箱内部环境状态剧变,造成货品毁坏。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人感其未臻完善而竭其心智苦心研究,并凭其从事该项产业多年的累积经验,进而提供一种运输用的压力控制箱,以期可以改善上述现有技术的缺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种运输用的压力控制箱,其供以存放货品于其所适合的压力环境并运送货物,进而维持货物的品质且提升送货的安全。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运输用的压力控制箱包含一本体,该本体具有一容置空间并具有至少一压力阀,且该压力阀设于该本体的一侧面并连通该容置空间与该本体的外部空间,供以外接一压力控制器以调整该运输用的压力控制箱内的压力。以及,该运输用的压力控制箱包含一盖体,其盖设于该容置空间的开口处供以封闭该容置空间,且该盖体具有至少一密封件,该密封件嵌设于该盖体的内表面,以使得该盖体与该本体相互密合,因而形成一密闭空间以供该压力控制器调整其压力值。

因此,该运输用的压力控制箱能提供货物存放在一定气压环境中,并且通过极高密封性以消除过往需仰赖电子式压力控制系统所带来的不便,进而维持货物的品质并且提升送货过程的效率与安全。

此外,该盖体还设有至少一缓冲件,以当该盖体盖阖于容置空间的开口处时,或当该运输用的压力控制箱受其他外力冲击时,通过该缓冲件减缓并同时平均其受力,以供保护该盖体及该密封件,进而维护该运输用的压力控制箱的压力呈其所设定的定值。

较佳者,该缓冲件是弹簧,利用其良好的弹性恢复力,以达更佳缓冲与平衡外力的功效,且更可进一步延长该盖体的使用寿命。

另外,该本体还具有至少一流通件,其设于该本体的内侧面或底面或其组合。或于另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本体还具有至少一突出件,其自该本体的内侧面或底面延伸形成。凭借该流通件或该突出件与该本体的内侧面形成气流通道供以气体统整地流通于该容置空间,系而提升该运输用的压力控制箱内气压的流动性以及气压调整时的操控效率。

更进一步,该流通件呈为网状结构或孔洞状结构或突起状结构。通过上述的结构设计,该流通件能更加提升该容置空间的气体流通性与整流性,并以于该运输用的压力控制箱进行气压调整时,更加强其运作效率。

此外,于本较佳实施例中,该盖体还具有一环状凸起结构,其嵌有该密封件,供以当该盖体盖阖于该本体时增强其两者间的密合度,进而维持该运输用的压力控制箱的气压值,以提升送货品质。

接续,该本体还具有至少一凸肋,其设于该本体的侧边并供挡抵于该环状凸起结构的一侧,以当该盖体盖阖于该本体时保护该环状凸起结构的侧,且更进一步保护该密封件,进而提升该密封件的使用寿命。

另外,该运输用的压力控制箱更包含至少一压力显示器,其设置于该本体的侧面,以显示该运输用的压力控制箱内的气压。因此,可便于使用者操控及记录压力值以助于管控该运输用的压力控制箱,进而提升送货的效率与安全。

更进一步,于本较佳实施例中,该盖体的一侧缘枢接于该本体的一侧缘,以便于使用者开启或关闭该盖体且能避免遗失该盖体。

较佳者,于本较佳实施例中,该运输用的压力控制箱更包含至少一承载架,其架置于该盖体上,以供承载并堆叠他物。如此一来,通过该承载架能稳固并支撑该运输用的压力控制箱上所推叠的物体。

此外,该本体还具有至少一卡固部并其设于该本体的外侧面,且该盖体还具有至少一扣件并其设于该盖体的外侧面,且该扣件相对扣接于该卡固部。如此增进该盖体与该本体的密合度,且更可提升该运输用的压力控制箱的使用安全。

较佳者,该本体及该盖体是金属,可增加该运输用的压力控制箱的坚固性,用以避免该运输用的压力控制箱因外力或其他不当使用而变形、更甚至造成损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运输用的压力控制箱,其通过该密封件的设计而使得该运输用的压力控制箱内的气压维持为一定值。如此一来,在没有外接电力气压控制系统以持续维持其压力值下,货品能存放于其最适合的气压环境中而保持货物本身的品质,并且同时增进运送过程的效率与安全。其中,该缓冲件能减缓该盖体所受的外力冲击并平均其受力,进而保护该盖体与该本体的密合度,在更进一步维持该运输用的压力控制箱内的气压值。较佳者,该流通件能增进该运输用的压力控制箱内的气体流通性,且能提升该运输用的压力控制箱进行压力操控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应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架置承载架后的使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另一实施态样的立体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1-运输用的压力控制箱;10-本体;101-容置空间;102-压力阀;1021-阀盖;103-流通件;104-凸肋;105-卡固部;106-突出件;11-盖体;111-密封件;112-缓冲件;113-环状凸起结构;114-扣件;115-板体;12-压力显示器;13-承载架;2-压力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贵审查委员能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谨以下列说明搭配图式,敬请参阅。

请参阅图1至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应用示意图、剖面图与使用示意图,以及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另一实施态样的立体结构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运输用的压力控制箱1,其包含一本体10及一盖体11。其中,该本体10具有一容置空间101并具有至少一压力阀102,且该压力阀102设于该本体10的一侧面并连通该容置空间101与该本体10的外部空间,供以外接一压力控制器2以调整该运输用的压力控制箱1内的压力。该盖体11盖设于该容置空间101的开口处供以封闭该容置空间101。更进一步,该盖体11具有至少一密封件111,其嵌设于该盖体11的内表面,以使得该盖体11与该本体10相互密合。如此一来,当货物装填于该容置空间101并该盖体11盖阖于该本体10后,即可开启该压力阀102以该压力控制器2连结该压力阀102进行该运输用的压力控制箱1内部的气压值设定,且于该运输用的压力控制箱1内部达到其所预定的气压后移除该压力控制器2,并且关起该压力阀102,此时为确保该运输用的压力控制箱1内部的密封度,可再另外于该压力阀102的开口盖上一阀盖1021,更进一步,该阀盖1021更设有一密封圈(图中未示)以于其盖阖时确实地密合该压力阀102的开口,而该密封圈可为环状的金属圈以钳紧该压力阀102。其中,该压力阀102是手动操作阀,以供使用者自行开关该压力阀102以控制气流的进出,并且于本实施例中,该压力控制器2为抽气泵,供以调控该运输用的压力控制箱1的气压值。接续,通过该密封件111以及该阀盖1021与该密封圈的高封密性使得该运输用的压力控制箱1的气压维持为一定值,以确保货物运输期间内货物的品质状态。换言之,该运输用的压力控制箱1能重复使用,并于上述的使用说明,每次使用时能设定相异的气压值以供不同批货品容置并运送。如此,货品能处在其最适当的定压下进行运送,并且不必连结该压力控制器2以保持其定压状态,系以增进运送货物的品质与效率,且更能提高运输的安全性,尤其对于长期运输的应用更见其重要性。其中,于本实施例中系以该盖体11自该本体10顶侧盖阖为例,然实际应用上该运输用的压力控制箱1的也可为左或右侧的侧边开合态样。并如图5所揭示的另一实施例态样,该运输用的压力控制箱1为右侧的侧边开合,特别可做为大型货柜运输使用。

更进一步,于本较佳实施例中,该盖体11的一侧缘枢接于该本体10的一侧缘,当开启或关闭该盖体11时利用其枢轴旋转该盖体11,供以省力的方式开阖该盖体11。并且,凭借该盖体11与该本体10的枢接设计,更能避免当放置或取出货物时遗失该盖体11。

较佳者,该盖体11更设有至少一缓冲件112。于本较佳实施例中,如图3的剖面图所揭示,该盖体包含二板体115,并且以四个该缓冲件112分别设于所述的这些板体115之间。凭借所述的这些缓冲件112能达到减缓外力的功效,特别当该盖体11盖阖于该本体10时,该缓冲件112可平均其冲击力并且平衡该盖体11本身的荷重,以使得该密封件111平均受力进而紧实地密封该运输用的压力控制箱1,同时让该盖体11与该本体10相互更为紧密盖合。另一方面在运送货物时,该缓冲件112也可减缓其它的冲击力,例如因路途颠颇或空中乱流而造成该运输用的压力控制箱1翻覆抑或撞击到他物所造成的外力。或当另一重物或另一该运输用的压力控制箱1堆叠于该盖体11上时,该缓冲件112减轻该板体115的受力冲击,并且同时平均其力量而再进一步施力于另一该板体115上,以此平均该密封件111的受力进而维护该密封件111的使用寿命。此外,或于另一实施态样中,该缓冲件112设于该盖体11的侧缘,并能当该盖体11阖盖于该本体10时,该缓冲件112可直接减缓该盖体11与该本体10之间的冲击力,且同时平均分散其力量。如此一来,该缓冲件112能降低对该本体10及该盖体11的外力冲击并同时平均其受力以避免该密封件11的形变,进而维护该盖体11与该本体10间的密合度,且更进一步避免其气压外泄或内缩而造成该运输用的压力控制箱1破裂,如此维护其中的货物品质并提升送货的安全。

更进一步,该缓冲件112是弹簧,利用其良好的弹性,以提升该盖体11受力后的缓冲效果,并且能快速且有效地平均其冲击力量,进而减缓并平均冲击力对该盖体11及该密封件111的影响。另外,凭借弹簧极佳的弹性恢复力,能增加该缓冲件112的使用周期并且更进一步延长该盖体11的使用寿命。

另外,该本体10还具有至少一流通件103,其设于该本体10的内侧面或底面或其组合。并如图1所示,该流通件103是复数设置,并且所述的这些流通件103分别设于该本体10的四个内侧面,且与该本体10的内侧面形成气流通道。如此,利用该流通件103的设计,可达整流的效果以利该容置空间101内的气体流动,特别是当放置于该容置空间101的货物堆叠相当紧密时,更可促进气体流往该压力阀102处,并稳定该运输用的压力控制箱1的气压值。换言之,通过该流通件103能预留出诸多气流通道以利各区域的气流流向该压力阀102,特别当进行气压调整作业时供以提升调控气压的效率。较佳者,或该本体10还具有至少一突出件106,其自该本体10的内侧面或底面延伸形成,如图5所揭示,该突出件106系延伸自该本体10的四个内侧面并是复数设置,且为半圆凸起状。由此,通过所述的这些突出件106也可达到前述预留气流通道而提升气压调控效率的功效,以防止货物堆叠过于紧密而导致气流无法顺利地流往该气压阀102的情况发生。

更进一步,该流通件103呈网状结构或孔洞状结构或突起状结构,并于本较佳实施例中,该流通件103呈网状结构。通过上述结构设计的流通件103,更可增加该容置空间101的气体的流动性与整流性。其中,特别当该运输用的压力控制箱1进行气压调整时,如以抽气作业为例,其内部的气体凭借该流通件103,除了可从货品及放置在货品之间的缓冲材料之间隙统一且迅速地流通至该压力阀102之外,也可通过该流通件103与该本体10内侧面的空隙流往该压力阀102,因而减少其气压调整所花费的时间,以增进该运输用的压力控制箱1的使用效率。如此一来,可以达到整流的功效以增进其气压操控的效率。

接续,于本较佳实施例中,该盖体11还具有一环状凸起结构113,其嵌有该密封件111,供以当该盖体11盖阖于该本体10时,该环状凸起结构113可压置于该盖体11的开口处并以该密封件111紧密贴合的。如此一来,通过该环状凸起结构113增进该运输用的压力控制箱1的密合程度,以减缓其气压值的耗损率而保存货物于最佳状态,进而提升送货的品质。

较佳者,于本较佳实施例中,该本体10还具有至少一凸肋104,其设于该本体10的侧边并供挡抵于该环状凸起结构113的一侧,使得该盖体11盖阖于该本体10时能保护该环状凸起结构113的侧缘,较佳者,该凸肋104可为环状结构。如此,该凸肋104系环绕该环状凸起结构113供以保护的,并且能更进一步保护该密封件111。其中,当进行气压调整时、或甚至在运送过程中,通过该凸肋104的挡抵设计可避免该环状凸起结构113与该密封件111因外力而毁损,进而提升该密封件111的使用寿命以降低该运输用的压力控制箱1的维护与保养成本。

此外,该运输用的压力控制箱1更包含至少一压力显示器12,其设置于该本体10的侧面,以显示该运输用的压力控制箱1内的气压值。如此,当调整其气压值时,气压操控者能即时读取其压力值,以便于控制该运输用的压力控制箱1内的压力。并且,在运送货物的过程中,当各个货物运输站人员进行盘点时,工作人员可通过该压力显示器12直接读取其压力值并纪录的。较佳者,该运输用的压力控制箱1更设有一无线射频辨识(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标签(图中未示),其设于压力显示器12的旁边。如此以供气压操控者完成设定并调控其压力值时,利用一无线射频辨识装置进行数位信息连结以将运送货物用的相关信息写入该无线射频辨识标签内,例如:寄件人姓名、收件人地址、货品名称与种类、设定的气压值与实际测量气压值等数位信息。接续,该无线射频辨识标签更能提供货物运输站人员利用一无线射频辨识装置读取上述所存入的信息内容,以便运输业者控管与盘点货物。因此,该压力显示器12不仅便于气压操控者调整气压值,更利于货物运输站人员读取并记录的,进而提升货物与该运输用的压力控制箱1的管控便利性与效率,并且同时加强其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较佳者,如图4的使用示意图所揭示,该运输用的压力控制箱1更包含至少一承载架13。该承载架13架置于该盖体11的一侧,且其包含一平面及该平面延伸出的三凸起侧缘,并该承载架13相对该运输用的压力控制箱1为可拆卸的设计。如此,该承载架13供以支撑该盖体11上的另一该运输用的压力控制箱1,并利用所述的这些凸起侧缘可卡固于该本体10的底侧的凹槽结构,进而稳固堆叠状的所述的这些运输用的压力控制箱1,防止该盖体11及其上的该密封件111,甚或是该缓冲件112直接受力而在长时间使用下损坏。当然,该承载架13也可用以承载其他物品,如箱体等。因此,通过该承载架13可支持并固定另一该运输用的压力控制箱1以堆叠的,或甚至当该运输用的压力控制箱1未堆放其他重物时,该承载架13供以增加该运输用的压力控制箱1的荷重,而避免在运送过程中因其荷重不足而造成颠覆。另外,于其他较佳实施例中,该承载架13包含二细杆及复数固定部,其所述的这些细杆呈交叉状并由所述的这些固定部相连并扣合供以承载负重。或于另外复数个实施例中,该承载架13是其他种结构设计以供支持用途,该承载架13的结构并不以此为限。

此外,该本体10还具有至少一卡固部105并其设于该本体10的外侧面,且该盖体11还具有至少一扣件114并其设于该盖体11的外侧面,且该扣件114相对扣接于该卡固部105。并于本实施例中,如图1的立体结构图以及图3所示,该扣件114设于该板体115的外侧面,如此增进该盖体11与该本体10的密合度,并可避免在运送过程中因外力因素而使得该本体10与该盖体11分离,接续造成其中的货品损毁或更甚至造成人员伤亡。另一方面,通过该缓冲件112更能减缓该扣件114扣接于该卡固部105时的冲击力,并且同时平均该盖体11的受力以保护该密封件111。因此,该扣件114与该卡固部105的设计可加强该运输用的压力控制箱1的密合程度,并且更可提升其使用的安全。

较佳者,该本体10及该盖体11是金属,凭借金属良好的刚性可避免该运输用的压力控制箱1因外力或其他不当使用而变形、或更甚造成损毁,并且更能避免该运输用的压力控制箱1的气压变更时,其内壁因快速升降压力而造成的形变。如此提升该运输用的压力控制箱1的坚固性,更可增加该运输用的压力控制箱1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该密封件111以使得该运输用的压力控制箱1能在一固定的气压下供以存放货物并运送的,且同时不须额外的控制系统予以维持。其中,通过该缓冲件112的设计缓和该盖体11与该密封件111所受的外力冲击并且平均其受力,以保护该盖体11与该本体10的密合度而维持该运输用的压力控制箱1内的定压值。此外,该流通件103能增进该运输用的压力控制箱1内的气体流通性与平稳性,且能提升进行操控气压值的效率,并该流通件103可视需求设置呈网状、突起状或孔洞状的结构态样。如此一来,货物能通过该运输用的压力控制箱1存放于其最佳的一定气压环境中进行输送,以维持货物本身的品质,并且同时增进货物运送过程中的效率与安全性。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