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美缝剂组装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20013发布日期:2018-09-11 23:10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装线,具体是一种全自动美缝剂组装线。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水平的不断提高,生产效率也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采用自动机械化生产来替代传统的手工生产方式,但是仍然存在着很多领域仍然采用手工生产方式,例如美缝剂的组装线一般都是采用人工方式进行的,人工方式效率非常低,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大规模生产。

为此,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全自动美缝剂组装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美缝剂组装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自动美缝剂组装线,包括活塞输送线、自动压活塞机构、成品送出机构、装箱机构、分箱机构、自动拧螺帽机构、箱子输送线和螺帽输送线;所述螺帽输送线与活塞输送线均为输送带结构,活塞输送线的右侧设置有自动压活塞机构,自动压活塞机构包括第一电控机箱,第一电控机箱的上端后侧设置有压活塞机构,压活塞机构的前侧设置有第一美缝剂管过滤机构,第一美缝剂管过滤机构的右侧设置有上活塞机构;所述第一电控机箱的上端前侧设置有180°旋转机械手,180°旋转机械手的上端设置有第一美缝剂管上料机构,180°旋转机械手的右侧设置有活塞上料机构,第一电控机箱的上端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有第一操作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螺帽输送线的右侧设置有自动拧螺帽机构,自动拧螺帽机构包括第二电控机箱,第二电控机箱的包括第二美缝剂管过渡机构,第二美缝剂管过渡机构的前侧设置有拧螺帽机构,拧螺帽机构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上螺帽机构和移动平台;所述上螺帽机构连接有螺帽自动上料机构,移动平台连接有第二美缝剂管上料机构,第二电控机箱的上端通过第二支撑杆固定连接有第二操作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自动拧螺帽机构和自动压活塞机构之间设置有分箱机构,分箱机构的左侧设置有箱子输送线,分箱机构的右侧设置有装箱机构,装箱机构的右侧设置有成品送出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装箱机构包括移动平台,移动平台的上端移动设置有组装机构;移动平台的下端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过渡机构和第二过渡机构,第一过渡机构的下端设置有美缝剂管,第二过渡机构的下端设置有待装箱平台,第一过渡机构与第二过渡机构之间设置有待装箱体。

进一步的,所述螺帽输送线与活塞输送线相互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操作系统分别与第一电控机箱、压活塞机构、第一美缝剂管过滤机构、上活塞机构、180°旋转机械手、第一美缝剂管上料机构和活塞上料机构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操作系统分别与第二电控机箱、第二美缝剂管过渡机构、拧螺帽机构、上螺帽机构、螺帽自动上料机构和第二美缝剂管上料机构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待装箱体与移动平台之间设置有装箱导向漏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全自动方式完成整个美缝剂组装过程,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费的使用,适合大规模的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全自动美缝剂组装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全自动美缝剂组装线中自动压活塞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全自动美缝剂组装线中自动拧螺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全自动美缝剂组装线中装箱机构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4,一种全自动美缝剂组装线,包括活塞输送线1、自动压活塞机构2、成品送出机构5、装箱机构6、分箱机构7、自动拧螺帽机构8、箱子输送线9和螺帽输送线4,所述螺帽输送线4与活塞输送线1均为输送带结构,活塞输送线1的右侧设置有自动压活塞机构2,自动压活塞机构2包括第一电控机箱21,第一电控机箱21的上端后侧设置有压活塞机构22,压活塞机构22的前侧设置有第一美缝剂管过滤机构23,第一美缝剂管过滤机构23的右侧设置有上活塞机构24;所述第一电控机箱21的上端前侧设置有180°旋转机械手25,180°旋转机械手25的上端设置有第一美缝剂管上料机构26,180°旋转机械手25的右侧设置有活塞上料机构27,第一电控机箱21的上端通过支撑杆28固定连接有第一操作系统29;所述螺帽输送线4的右侧设置有自动拧螺帽机构8,自动拧螺帽机构8包括第二电控机箱81,第二电控机箱81的包括第二美缝剂管过渡机构82,第二美缝剂管过渡机构82的前侧设置有拧螺帽机构83,拧螺帽机构83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上螺帽机构84和移动平台85;所述上螺帽机构84连接有螺帽自动上料机构86,移动平台85连接有第二美缝剂管上料机构87,第二电控机箱81的上端通过第二支撑杆88固定连接有第二操作系统89;所述自动拧螺帽机构8和自动压活塞机构2之间设置有分箱机构7,分箱机构7的左侧设置有箱子输送线9,分箱机构7的右侧设置有装箱机构6,装箱机构6的右侧设置有成品送出机构5;所述装箱机构6包括移动平台61,移动平台61的上端移动设置有组装机构62,移动平台61的下端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过渡机构63和第二过渡机构64,第一过渡机构63的下端设置有美缝剂管65,第二过渡机构64的下端设置有待装箱平台66,第一过渡机构63与第二过渡机构64之间设置有待装箱体68。

上述,螺帽输送线10与活塞输送线1相互平行。

上述,第一操作系统29分别与第一电控机箱21、压活塞机构22、第一美缝剂管过滤机构23、上活塞机构24、180°旋转机械手25、第一美缝剂管上料机构26和活塞上料机构27电连接。

上述,第二操作系统89分别与第二电控机箱81、第二美缝剂管过渡机构82、拧螺帽机构83、上螺帽机构84、螺帽自动上料机构86和第二美缝剂管上料机构87电连接。

上述,待装箱体68与移动平台61之间设置有装箱导向漏斗67。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活塞通过活塞输送线1输送到自动压活塞机构2上,第一美缝剂管上料机构26的机械手将管子移动到180°旋转机械手25上,180°旋转机械手25使得管子的头朝下放到工位夹具上,第一美缝剂管过渡机构23将产品移动到下一个工位,每次夹取动作移动一个工位,一共移动四个工位,第一个工位为待工作工位,第二工位上时上活塞机构83将活塞盖子从振动盘出口将活塞取出,并且放到管子的底部,移动到第三工位的时候,压活塞机构22将活塞盖子压紧,第四工位为已完成待出料工位,自动拧螺帽机构8内,第二美缝剂管上料机构87的机械手将管子夹取到工件夹具上,第二美缝剂管过渡机构82将产品移动到下一个工位,每次夹取动作移动一个工位,一共移动四个工位,第一工位为待组装工位,第二工位上时上螺帽机构84机械手从振动盘内夹取螺帽,将螺帽放入到产品口内,移动到第三工位时,拧螺帽机构83下降,进行选择拧螺帽,第四工位为已完成待出料工位,最后在装箱机构6上进行装箱,第一过渡机构63和第二过渡机构64将产品放入到待装箱平台66上,组装机构62一次性将五十个产品夹取放入到待装箱体68内,装箱完成之后,箱子经过拧螺帽和压活塞的分选之后输送出来。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