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格式斗轮取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21801发布日期:2018-09-11 23:39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重金属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格式斗轮取料机构。



背景技术:

土壤修复技术,可分为原位修复技术和异位修复技术,原位修复技术又可分为原位处理技术和原位控制技术,常用的原位处理技术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异位修复技术可分为挖掘和异位处理处置技术,在进行异位修复时,由于没有有效的技术能够对修复层的挖掘深度进行控制,通常会对非污染层或栽植层产生二次破坏。

在矿山、货场、码头和粮库等物料堆积处,斗轮取料机应用较多,基于不同的使用需要,其结构设计各有不同,现有的斗轮取料机的斗轮转速较低,取料过程中易发生物料飞溅和漏洒,挖掘效率低,设备体积较大,移动性能差,不适合农田作业,而且,农田土壤成分多变,铲斗易发生磨损,损坏后需要更换整个斗轮,成本较高,也十分不便,为此,需要针对农田土壤尤其是旱地土壤,设计一种新型的异位修复时挖掘用的斗轮取料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已有的技术现状,提供一种高效率输送物料的有格式斗轮取料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已有的技术现状,提供一种铲斗可拆卸的有格式斗轮取料机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有格式斗轮取料机构,主要包括:斗轮体和斗轮轴,斗轮体为中空盘式结构,斗轮体后端面封闭,斗轮体通过轴承及键连接安装在斗轮轴上,所述的斗轮体内腔通过分隔板均匀等分为若干个斜溜槽,每个斜溜槽由相邻的两块分隔板和底部的溜料板组成,溜料板与斗轮体前后两端面连接,溜料板一端靠近斗轮体后端面圆周,溜料板另一端靠近斗轮体前端面圆心,斗轮体前端面上设有挡料板,挡料板为环形,挡料板外圆周与斗轮体圆周重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斗轮体外圆面上双排等分交错设有若干个进料口,每个进料口上方均设有铲斗,每个斜溜槽上方至少对应一个进料口。

进一步的,所述的铲斗与斗轮体为可拆卸连接,铲斗与进料口嵌入咬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进料口左侧设有齿座,齿座面板上设有螺纹孔,铲斗通过螺栓固定在齿座面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斗轮体外圆面上单排均匀设有若干个进料口。

进一步的,所述的溜料板与斗轮体内圆面上均设有插槽,分隔板嵌入上下插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的斗轮轴两端均固定有机械臂。

进一步的,所述的斗轮体前端面外侧设有带式输送机,带式输送机外侧设有围挡。

进一步的,所述的斗轮轴一端连接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减速机。

进一步的,所述的斗轮体后端面上增设若干个用来检查斗轮轴运行情况的观察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其有格式斗轮取料机构通过斜溜槽和挡料板构成一个底部开口的倾斜溜料通道,提高斗轮体的转速后,能够最大程度的限制物料的飞溅,提高输送效率;

2、铲斗可拆卸,铲斗磨损后,可以仅更换单个铲斗,更换方便,还可以通过调整铲斗的数量改变挖掘速率,通过增减铲斗的数量,实现斜溜槽的进料量的改变;

3、斗轮体外圆面上双排等分交错设有若干个进料口,进料口数量多而小,能够精调进料量,斗轮体外圆面上单排均匀设有若干个进料口,进料口数量少而大,能够粗调进料量;

4、溜料板与斗轮体内圆面上均设有插槽,分隔板嵌入上下插槽中,可以随时调整分隔板的数量以调整斜溜槽上方对应进料口的数量;

5、斗轮轴两端均固定有机械臂,斗轮轴一端连接有驱动装置,将整个机构安装于农机上,既可以通过农机驱动斗轮转动,也可以通过驱动装置控制斗轮转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无机械臂和传送带的立体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无机械臂和传送带的后视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无铲斗的斗轮的立体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无铲斗的斗轮的主视图。

标注说明:1、斗轮体,2、机械臂,3、带式输送机,4、齿座,5、铲斗,6、挡料板,7、驱动装置,8、斗轮轴,9、分隔板,10、溜料板,11、观察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6所示,一种有格式斗轮取料机构,主要包括:斗轮体1和斗轮轴8,斗轮体1为中空盘式结构,斗轮体1后端面封闭,斗轮体1通过轴承及键连接安装在斗轮轴8上,所述的斗轮体1内腔通过分隔板9均匀等分为若干个斜溜槽,每个斜溜槽由相邻的两块分隔板9和底部的溜料板10组成,溜料板10与斗轮体1前后两端面连接,溜料板10一端靠近斗轮体1后端面圆周,溜料板10另一端靠近斗轮体1前端面圆心,溜料板10为最大倾斜角度,斗轮体1前端面上设有挡料板6,挡料板6为环形,挡料板6外圆周与斗轮体1圆周重合,斜溜槽和挡料板6构成一个底部开口的倾斜溜料通道,提高斗轮体的转速后,能够最大程度的限制物料的飞溅,提高输送效率。

所述的斗轮体1外圆面上双排等分交错设有若干个进料口,每个进料口上方均设有铲斗5,每个斜溜槽上方至少对应一个进料口,优选的,斗轮体1外圆面上双排等分交错设有二十四个进料口,每个斜溜槽上方对应两个进料口,进料口数量多而小,通过调整铲斗5的数量能够精调进料量,所述的铲斗5与斗轮体1为可拆卸连接,铲斗5与进料口嵌入咬合,所述的进料口左侧设有齿座4,齿座4面板上设有螺纹孔,铲斗5通过螺栓固定在齿座4面板上,铲斗5可拆卸,铲斗5磨损后,可以仅更换单个铲斗5,拆卸简单,更换方便,无需更换整个斗轮体1,还可以通过调整铲斗5的数量改变挖掘速率,通过增减铲斗的数量,实现斜溜槽的进料量的改变。

另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斗轮体1外圆面上单排均匀设有若干个进料口,优选的,斗轮体1外圆面上单排均匀设有十二个进料口,进料口数量少而大,通过调整铲斗5的数量能够粗调进料量。

另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溜料板10与斗轮体1内圆面上均设有插槽,分隔板9嵌入上下插槽中,可以随时调整分隔板9的数量以调整斜溜槽上方对应进料口的数量,通过增减分隔板9的数量,实现斜溜槽出料量的改变。

所述的斗轮轴8两端均固定有机械臂2,可以通过机械臂2将整个装置加装在农机上,所述的斗轮体1前端面外侧设有带式输送机3,带式输送机3用于物料的收集,带式输送机3外侧设有围挡,防止传送带上的物料滑出,所述的斗轮轴8一端连接有驱动装置7,驱动装置7包括电机和减速机,驱动装置7可以控制斗轮轴8的转速,将整个格式斗轮取料机构安装于农机上,既可以通过农机驱动斗轮体1转动,也可以通过驱动装置7控制斗轮体1转动,所述的斗轮体1后端面上增设若干个用来检查斗轮轴运行情况的观察孔11,便于设备的维护。

具体的,在使用有格式斗轮取料机构对农田土壤进行挖掘收集时,将机械臂2加装在农机上,通过农机实现格式斗轮取料机构在农田中的位移,农机自带动力或者驱动装置7驱动斗轮轴8顺时针旋转,斗轮轴8带动斗轮体1转动,在斗轮体1的转动过程中,每个铲斗5挖掘旱地土壤等物料后均转动至斗轮体1顶部,土壤等物料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落入斜溜槽并经溜料板10滑落至带式输送机3上并随传送带输送收集,然后进行后续的异位修复工序。

当然,以上图示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故,凡是在本实用新型原理上做等效改变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