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窗面积可调的硅窗气调保鲜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85920发布日期:2018-09-08 00:33阅读:180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鲜袋,具体地说是一种硅窗面积可调的硅窗气调保鲜袋。



背景技术:

硅窗气调保鲜袋是在塑料薄膜袋上装上合适面积的硅橡胶薄膜,这可以使硅橡胶薄膜对氧气、二氧化碳和氮气有选择性的渗透,硅橡胶薄膜具有良好透气性和透气比。CO2/O2透比>3,是适用于果蔬保鲜的气调窗材料,即通过果蔬自身呼吸作用和硅窗调气功能使保鲜袋内果蔬处于合理的低O2、高CO2环境中,抑制其呼吸,减少营养成分消耗,从而达到延长贮藏期,保持原有良好的“色、香、味”和获取显著经济效益的目的。硅窗气调保鲜袋在水果贮藏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应用它在一定的贮藏条件下,确定好适宜的硅窗面积,封闭一定时间后,即可将包装内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自动调节在需要的水平。

在实际进行果蔬贮藏应用中,关键是选用硅窗,确定硅窗面积和适合的贮藏量及贮藏的的温度,现用的气调硅窗保鲜袋硅窗面积都是固定的,而针对相同容积的袋子不同种类、数量、成熟度等需要的硅窗面积不同,不能实现变参数储藏调节,单一性限制了其应用。

另外,传统的保鲜袋一般只有一个硅窗,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往往存在这样的情况,即靠近硅窗的部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能够很快自动调节到需要的水平,而远离硅窗的部分却很难达到需要的浓度比,保鲜袋内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比存在不均匀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硅窗面积可调的硅窗气调保鲜袋,该保鲜袋可以根据实际贮藏的种类、数量和成熟度对硅窗的面积进行调节,更加实用,灵活。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硅窗面积可调的硅窗气调保鲜袋,包括保鲜袋本体,所述的保鲜袋本体上设置有多个气调窗口;

所述的气调窗口包括设置于所述保鲜袋本体上的透气口,所述透气口的内侧密封设置有硅橡胶薄膜层,所述透气口的外侧设置有覆盖层,且所述的覆盖层通过卡接的方式与所述的保鲜袋本体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保鲜袋本体的外侧面上位于所述透气口的四周设置有呈方形结构的布置的第一卡接条,所述覆盖层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呈方形结构布置的与所述的第一卡接条相配合的卡接槽。

进一步地,所述卡接槽的截面呈鼓形。

进一步地,所述覆盖层的外侧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的卡接槽相配合的第二卡接条。

进一步地,所述卡接槽的截面呈鼓形,所述第二卡接条的数量为两条,且沿覆盖层的长度方向平行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卡接槽的圆心到覆盖层内侧面的距离P为所述卡接槽直径Q的1/4。

进一步地,所述的覆盖层上标记有对应的透气口的面积。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的气调窗口均布,且布满所述的保鲜袋本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保鲜袋可以根据实际贮藏的种类、数量和成熟度对硅窗的面积进行调节,更加实用,灵活。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保鲜袋上设置多个硅窗,并且可以根据需要有选择性的打开其中的几个硅窗,从而有目的的使开启的硅窗分布在不同的位置上,保证保鲜袋内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比的均匀性,避免局部果蔬发生腐败变质。

3、通过将所述的覆盖层设计成可撕取的结构,这样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规矩需要撕取覆盖层,还可以根据需要安装覆盖层,方便保鲜袋的重复利用,并且在重复利用的过程中不会对果蔬的种类和数量造成限制。

4、通过在覆盖层的上侧设置第二卡接条,这样撕取下来的覆盖层可以就近安装在附近覆盖层的上侧面上,方便收纳,不易丢失,方便保鲜袋的重复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覆盖层的一个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覆盖层的另一个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C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部分硅窗处于开启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的B-B剖视图;

图10为图9中D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卡接结构的对比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撕取覆盖层时卡接槽处弯曲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保鲜袋本体,11-透气口,12-第一卡接条,2-硅橡胶薄膜层,3-覆盖层,31-卡接槽,32-第二卡接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硅窗面积可调的硅窗气调保鲜袋包括保鲜袋本体1,所述的保鲜袋本体1上设置有多个气调窗口。

如图2所示,所述的气调窗口包括设置于所述保鲜袋本体1上的透气口11,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透气口11呈方形。所述透气口11的内侧(即保鲜袋本体1内部)设置有用于封堵所述透气口11的硅橡胶薄膜层2,且所述的硅橡胶薄膜层2通过热合的方式与所述的保鲜袋密封连接。所述的硅橡胶薄膜层2由硅橡胶薄膜制作而成,所述的硅橡胶薄膜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所述透气口11的外侧(即保鲜袋本体1外部)设置有用于封堵所述透气口11的覆盖层3,且所述的覆盖层3通过卡接的方式与所述的保鲜袋本体1密封连接。所述的覆盖层3由塑料薄膜制作而成。

优选的,所述保鲜袋本体1的外侧面上位于所述透气口11的四周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接条12,且四根所述的第一卡接条12依次首尾相接形成一个方形结构。所述覆盖层3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四根卡接槽31(以靠近保鲜袋本体1的一侧为内侧),且四根所述的卡接槽31依次首尾相接形成一个方形结构。所述的卡接槽31与所述的第一卡接条12相配合。所述的第一卡接条12和卡接槽31均采用质地稍硬的塑料制作而成。

使用时,根据贮藏果蔬的种类、数量和成熟度等因素确定出合适的硅窗面积,然后根据确定出的硅窗面积撕取下相应数量的覆盖层3即可。

在这里所述的覆盖层3和保鲜袋之间之所以设计成可以撕取的卡接结构,是因为硅窗气调保鲜袋的成本一般都在数元,若只使用一次,这样无疑会增加成本。想要重复使用,若所述的覆盖层3与所述的保鲜袋之间采用不可逆的密封连接方式,则在下次重复使用时,贮存果蔬的数量、种类等会受到限制。例如某保鲜袋的硅窗总面积为A,第一次使用时采用的硅窗面积为B,第二次使用时只适用于硅窗面积大于A-B的情形,当贮藏的果蔬要求硅窗面积小于A-B时,则该保鲜袋不再适用。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对撕取下来的覆盖层3进行收纳,避免丢失,如图5所示,所述覆盖层3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第二卡接条32。如图8、图9和图10所示,这样撕取下来的覆盖层3可以方便的通过卡接的方式放置在未撕下的覆盖层3的外侧,即所述的卡接槽31与所述的第二卡接条32相配合,避免覆盖层3的丢失,方便重复使用。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计算硅窗的面积,所述的覆盖层3上标记有其对应的透气口11的面积(图中未示出)。

进一步地,为了使保鲜袋内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比均匀,如图1所示,多个所述的气调窗口均布,且布满所述的保鲜袋本体1。这样,在使用时就可以有选择撕取覆盖层3,使保鲜袋的各个方位都存在换气口(即已经撕下覆盖层3的气调窗口)。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卡接槽31的截面呈鼓形,所述第二卡接条32的数量为两条,且沿覆盖层3的长度方向平行布置。所述第二卡接条32的长度小于位于长度方向的卡接槽31的长度,两个所述第二卡接条32之间的距离等于两个位于长度方向的卡接槽31之间的距离。优选的,所述卡接槽31的圆心到覆盖层3内侧面的距离P为所述卡接槽31直径Q的1/4。

这样设计是为了避免厚度较薄的覆盖层3在撕取的过程中发生破裂,延长使用寿命。若采用如图11所示的结构,如图11所示,所述卡接槽31与覆盖层3之间的接触宽度为N,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中卡接槽31与覆盖层3之间的接触宽度为M,有图可知,M明显大于N。由于N的距离太小,且在接触区域内所述的覆盖层3与由质地稍硬的塑料制成的卡接槽31之间重叠,因此在从一侧撕取覆盖层3时,在接触宽度为N的距离内很难使所述的覆盖层3发生弯曲,因此在撕取覆盖层3时,实际上是需要同时克服卡接槽31两侧的作用力,使所述的卡接槽31发生弹性形变,作用力大,容易使覆盖层3和卡接槽31之间的连接处发生撕裂。

而采用本实用新型中的结构,如图12所示,由于M的距离较大,且在卡接槽31的两侧夹板之间只有质软的覆盖层3,因此在撕取时,可以使覆盖层3在接触宽度内发生弯折,从而使卡接槽31的外侧夹板脱离,然后在使内侧夹板脱离,该过程覆盖层3受力还小,不易损坏。之所以所述的第二卡接条32的数量为两条,就是为了避免第二卡接条32的存在影响覆盖层3卡接槽31接触处的柔软度,通过将所述的第二卡接条32设计成两条,且沿长度方向平行布置,这样,在撕取时可以沿长度方向从一端开始撕启。

当保鲜袋内部的果蔬向外侧挤压覆盖层3时,首先硅橡胶薄膜层2会分担很大一部分的作用力,另外,由内部果蔬的作用力是位于方形结构卡接槽31的内部,四条卡接槽31之间会形成相互牵制,不易脱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