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包装材料的复合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20983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膜,尤其涉及一种透气量均匀的包装材料的复合膜。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透气塑料薄膜的原料主要成分为聚乙烯和碳酸钙,原料在流延膜生产系统上经过干燥-混炼-挤出-骤冷-预热-拉伸-定型-裁边-收卷而成。塑料粒子经挤出流延变成片材后,在一定温度下进行一定倍率的拉伸,其中的碳酸钙粒子则无法被拉伸,在母材与碳酸钙粒子之间形成微孔,该微孔尺寸处于合适范围,就会使薄膜具有透气防水的功能。但塑料薄膜拉伸过程往往不易控制,导致整卷薄膜在不同位置的透气量不一致,无法精确控制透气量,要批量制造出透气量标准一致的产品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质量可靠、透气量均匀的包装材料的复合膜。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所述的一种用于包装材料的复合膜,包括复合无纺布层和塑料薄膜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无纺布层依次由第一聚丙烯层无纺布、氨纶丝线和第二聚丙烯层无纺布通过热塑性聚氨酯热熔胶粘合而成,所述的塑料薄膜层通过热塑性聚氨酯热熔胶与第二聚丙烯层无纺布紧贴复合。

所述的一种用于包装材料的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聚丙烯层无纺布与第二聚丙烯层无纺布的表面为不规则的褶皱形状。

所述的一种用于包装材料的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聚丙烯层无纺布、第二聚丙烯层无纺布、塑料薄膜层的厚度为0.01~0.5毫米。

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有弹性的氨纶丝线作为第一聚丙烯层无纺布、第二聚丙烯层无纺布的过渡层,且在第一聚丙烯层无纺布、第二聚丙烯层无纺布的表面形成大量无规则褶皱,有限的作为气体均匀渗透的缓冲层,作用类似于在无纺布上进行打孔,保证包装材料对气体的均匀透过,同时氨纶纤维具有一定的弹性,通过控制复合无纺布层的厚度和复合过程张力,可以有限控制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的气体渗透量,便于生产不同透气量的包装材料,满足市场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第一聚丙烯层无纺布;2、热塑性聚氨酯热熔胶;3、氨纶丝线;4、第二聚丙烯层无纺布;5、塑料薄膜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结合图1所示,所述的一种用于包装材料的复合膜,包括复合无纺布层和塑料薄膜层5,所述的复合无纺布层依次由第一聚丙烯层无纺布1、氨纶丝线3和第二聚丙烯层无纺布4通过热塑性聚氨酯热熔胶2粘合而成,所述的塑料薄膜层5通过热塑性聚氨酯热熔胶2与第二聚丙烯层无纺布4紧贴复合。所述的第一聚丙烯层无纺布1与第二聚丙烯层无纺布4的表面为不规则的褶皱形状。所述的第一聚丙烯层无纺布1、第二聚丙烯层无纺布4、塑料薄膜层5的厚度为0.01~0.5毫米。

上述复合膜生产过程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步骤一:将聚丙烯投入第一台挤出机料斗,第一台挤出机的料经高温熔融通过模头挤出纤维丝,形成第一聚丙烯层无纺布1;

步骤二:以第一聚丙烯层无纺布1为基布,将热塑性聚氨酯热熔胶2投入第二台挤出机,在第一聚丙烯层无纺布1上流延一层热塑性聚氨酯热熔胶2;

步骤三:在流延有热塑性聚氨酯热熔胶2的第一聚丙烯层无纺布1上覆盖一层氨纶丝线3;

步骤四:按照步骤一的方法制备第二聚丙烯层无纺布4,将第一聚丙烯层无纺布1、氨纶丝线3和第二聚丙烯层无纺布4通过热塑性聚氨酯热熔胶2高温复合成复合无纺布,复合过程中使用具有一定纹路的花辊,通过温度控制,纤维丝互相渗透,于是互相咬合在一起,在第一聚丙烯层无纺布1与第二聚丙烯层无纺布4的表面形成不规则的褶皱形状,即复合无纺布的表面就形成无规则的褶皱;

步骤五:在形成褶皱的复合无纺布上流延一层热塑性聚氨酯热熔胶2,所述的塑料薄膜层5具有高透气量,将高透气量的塑料薄膜层5与形成褶皱的复合无纺布通过流延一层热塑性聚氨酯热熔胶2进行高温复合,形成制备适合市场需求的包装材料用复合膜。

上述复合膜可以用在卫材、暖贴等的包装材料上,运用范围广泛,具有巨大推广的意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