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茶叶收集承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00137发布日期:2018-09-21 22:27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收集承载领域,特别是一种双向茶叶收集承载装置。



背景技术:

茶叶收集承载就是在茶叶进行收集时,使用的工具。

由于茶叶是植物,因此是种植室外的土地内的,因此在进行收取的时候,最好是人工进行收集,便于直接的挑选不同质量的茶叶,但是对于不同的茶叶需要进行分类,由于茶叶在刚采摘的时候,水分比较大,因此不能将大量的茶叶全部进行堆放收集,容易挤压茶叶,造成茶叶的损害,在人工进行收集时,携带的工具比较少,不方便进行多种分类,而且在采摘一定量时,为了避免不堆积,需要不断的进行清空承载工具内的茶叶,来回的传送,比较的麻烦,也比较的耽误时间,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也为了更加方便的采摘,设计一种便于多人进行采摘承接的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双向茶叶收集承载装置。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向茶叶收集承载装置,,包括条形承载板,所述条形承载板两相对侧表面上设有茶叶承载机构,条形承载板下表面设有升降承载机构,所述茶叶承载机构由套装在条形承载板左右两相对侧表面上的一组条形支撑块、加工在每个条形支撑块上表面的多个一号条形豁口、铰链连接在每个一号条形豁口内的摆动拉伸杆、设置在每个条形支撑块外侧且与所对应多个摆动拉伸杆活动连接的条形承载筐、设置在每个条形承载筐前后表面且与条形承载板的前后表面之间的一组双节摆动臂、加工在每个条形承载筐上表面的一号条形开口、设置在每个一号条形开口内的无盖承载筐、加工在每个条形承载筐后表面的若干个二号条形开口、固定连接在每个条形承载筐内且与每个二号条形开口相对应的条形固定板、加工在每个条形固定板侧表面中心处的螺纹凹槽、设置在每个螺纹凹槽内且与其相匹配的螺纹转动块、嵌装在每个螺纹转动块侧表面上的水平拉伸杆、套装在每个水平拉伸杆端面上且与所对应二号条形开口相匹配的条形承载架、固定连接在每个条形承载筐内且与每个条形承载架下表面相搭接的一组支撑凸起、固定连接在每个条形承载筐前后表面且位于若干个二号条形开口下方的L形滑动轨道、设置在每个L形滑动轨道内的滑动块、固定连接在每个滑动块侧表面上的支撑立柱、设置在每个支撑立柱下表面的万向轮、铰链连接在每个条形承载筐上表面一端的条形摆动架共同构成的。

所述升降承载机构由固定连接在条形承载板下表面两端处的一组水平滑轨、设置在每个水平滑轨上的移动块、固定连接在每个移动块侧表面上的折形支撑杆、设置在一组折形支撑杆之间的承载网筐、铰链连接在承载网筐后表面的摆动把手、固定连接在承载网筐上表面且与条形承载板下表面相搭接的橡胶防滑圈共同构成的。

每个所述支撑立柱侧表面均铰链连接摆动承重块。

多个所述一号条形豁口的数量为3-5个,多个所述一号条形豁口等距离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每个所述条形承载架上表面均铰链连接摆动遮挡盖。

每个所述条形承载架均为筛网状的承载架。

每个所述支撑立柱后表面均设与所对应滑动块之间的水平螺钉。

所述条形承载板后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水平推动把手,所述水平推动把手上均套装橡胶层。

每个所述无盖承载筐上表面两端处均固定连接拉动圆环。

每个所述条形摆动架下端面上均套装弹性防滑块。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制作的双向茶叶收集承载装置,一种使用比较方便,承载效果良好,便于进行双向多人收集承载,便于分层承载,便于在承载之后,进行晃动除灰尘的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双向茶叶收集承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双向茶叶收集承载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双向茶叶收集承载装置的局部侧视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双向茶叶收集承载装置的仰视图;

图中,1、条形承载板;2、条形支撑块;3、摆动拉伸杆;4、条形承载筐;5、双节摆动臂;6、无盖承载筐;7、条形固定板;8、螺纹转动块;9、水平拉伸杆;10、条形承载架;11、支撑凸起;12、L形滑动轨道;13、滑动块;14、支撑立柱;15、万向轮;16、条形摆动架;17、水平滑轨;18、移动块;19、折形支撑杆;20、承载网筐;21、摆动把手;22、橡胶防滑圈;23、摆动承重块;24、摆动遮挡盖;25、水平螺钉;26、水平推动把手;27、橡胶层;28、拉动圆环;29、弹性防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4所示,一种双向茶叶收集承载装置,包括条形承载板1,所述条形承载板1两相对侧表面上设有茶叶承载机构,条形承载板1下表面设有升降承载机构,所述茶叶承载机构由套装在条形承载板1左右两相对侧表面上的一组条形支撑块2、加工在每个条形支撑块2上表面的多个一号条形豁口、铰链连接在每个一号条形豁口内的摆动拉伸杆3、设置在每个条形支撑块2外侧且与所对应多个摆动拉伸杆3活动连接的条形承载筐4、设置在每个条形承载筐4前后表面且与条形承载板1的前后表面之间的一组双节摆动臂5、加工在每个条形承载筐4上表面的一号条形开口、设置在每个一号条形开口内的无盖承载筐6、加工在每个条形承载筐4后表面的若干个二号条形开口、固定连接在每个条形承载筐4内且与每个二号条形开口相对应的条形固定板7、加工在每个条形固定板7侧表面中心处的螺纹凹槽、设置在每个螺纹凹槽内且与其相匹配的螺纹转动块8、嵌装在每个螺纹转动块8侧表面上的水平拉伸杆9、套装在每个水平拉伸杆9端面上且与所对应二号条形开口相匹配的条形承载架10、固定连接在每个条形承载筐4内且与每个条形承载架10下表面相搭接的一组支撑凸起11、固定连接在每个条形承载筐4前后表面且位于若干个二号条形开口下方的L形滑动轨道12、设置在每个L形滑动轨道12内的滑动块13、固定连接在每个滑动块13侧表面上的支撑立柱14、设置在每个支撑立柱14下表面的万向轮15、铰链连接在每个条形承载筐4上表面一端的条形摆动架16共同构成的;所述升降承载机构由固定连接在条形承载板1下表面两端处的一组水平滑轨17、设置在每个水平滑轨17上的移动块18、固定连接在每个移动块18侧表面上的折形支撑杆19、设置在一组折形支撑杆19之间的承载网筐20、铰链连接在承载网筐20后表面的摆动把手21、固定连接在承载网筐20上表面且与条形承载板1下表面相搭接的橡胶防滑圈22共同构成的;每个所述支撑立柱14侧表面均铰链连接摆动承重块23;多个所述一号条形豁口的数量为3-5个,多个所述一号条形豁口等距离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每个所述条形承载架10上表面均铰链连接摆动遮挡盖24;每个所述条形承载架10均为筛网状的承载架;每个所述支撑立柱14后表面均设与所对应滑动块13之间的水平螺钉25;所述条形承载板1后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水平推动把手26,所述水平推动把手26上均套装橡胶层27;每个所述无盖承载筐6上表面两端处均固定连接拉动圆环28;每个所述条形摆动架16下端面上均套装弹性防滑块29。

本实施方案的特点为,使用此装置时,将此装置中的两组支撑立柱14分别放置在茶树的两侧,便于骑着一排茶树进行双边的采摘,其中每个支撑立柱14均通过滑动块13与所对应的L形滑动轨道12进行连接,其中每组L形滑动轨道12均固定连接在所对应的条形承载筐4的前后两侧,其中每个条形承载筐4上表面的无盖承载筐6便于放置一层茶叶,其中位于每个条形承载筐4内的多个条形承载架10内便于放置一些茶叶,也便于进分类放置,其中每个条形承载架10均通过水平拉伸杆9与所对应的螺纹转动块8进行连接,其中每个螺纹转动块8均通过条形固定板7与所对应的条形承载筐4内侧表面进行连接,其中每个螺纹转动块8均可以在所对应的条形固定板7上拧动下来,其中位于每个条形承载筐4内且与每个条形承载架10下表面相搭接的一组支撑凸起11,便于支撑稳定,其中每个条形承载筐4均在不使用的时候,摆动带条形承载板1上表面,使用时,可以摆动到条形承载板1的左右两侧,其中每个条形承载筐4均通过多个摆动拉伸杆3与位于条形承载板1上的条形支撑块2进行连接,其中每个摆动拉伸杆3可以根据实际的地里情况进行拉伸适当的位置,其中位于每个条形承载筐4前后表面且与条形承载板1前后表面之间的一组双节摆动臂5便于辅助摆动和适当的摆动角度增长水平长度,其中位于每个支撑立柱14下表面的万向轮15便于在推动此装置时,进行移动,其中位于每个条形承载筐4上表面的条形摆动架16便于在全部放置在条形承载板1上表面时,相互伸入对方的条形承载筐4内,便于限制移动,一种使用比较方便,承载效果良好,便于进行双向多人收集承载,便于分层承载,便于在承载之后,进行晃动除灰尘的装置。

在本实施方案中,使用此装置时,将此装置中的两组支撑立柱14分别放置在茶树的两侧,便于骑着一排茶树进行双边的采摘,其中每个支撑立柱14均通过滑动块13与所对应的L形滑动轨道12进行连接,其中每组L形滑动轨道12均固定连接在所对应的条形承载筐4的前后两侧,其中每个条形承载筐4上表面的无盖承载筐6便于放置一层茶叶,其中位于每个条形承载筐4内的多个条形承载架10内便于放置一些茶叶,也便于进分类放置,其中每个条形承载架10均通过水平拉伸杆9与所对应的螺纹转动块8进行连接,其中每个螺纹转动块8均通过条形固定板7与所对应的条形承载筐4内侧表面进行连接,其中每个螺纹转动块8均可以在所对应的条形固定板7上拧动下来,其中位于每个条形承载筐4内且与每个条形承载架10下表面相搭接的一组支撑凸起11,便于支撑稳定,其中每个条形承载筐4均在不使用的时候,摆动带条形承载板1上表面,使用时,可以摆动到条形承载板1的左右两侧,其中每个条形承载筐4均通过多个摆动拉伸杆3与位于条形承载板1上的条形支撑块2进行连接,其中每个摆动拉伸杆3可以根据实际的地里情况进行拉伸适当的位置,其中位于每个条形承载筐4前后表面且与条形承载板1前后表面之间的一组双节摆动臂5便于辅助摆动和适当的摆动角度增长水平长度,其中位于每个支撑立柱14下表面的万向轮15便于在推动此装置时,进行移动,其中位于每个条形承载筐4上表面的条形摆动架16便于在全部放置在条形承载板1上表面时,相互伸入对方的条形承载筐4内,便于限制移动,其中可以将条形承载板1下方的承载网筐20进行拉动出来,进行收集茶叶,其中承载网筐20通过一组折形支撑杆19与一组移动块18进行连接其中每个移动块18均通过水平滑轨17与条形承载板1下表面进行连接,其中每个移动块18均便于通过人工拉动,在所对应的水平滑轨17进行移动,便于调整位置,其中位于承载网筐20上表面的橡胶防滑圈22便于在不使用时,将其推回条形承载板1下方,与条形承载板1下表面进行搭接,使得承载网筐20移动不顺畅的,其中位于承载网筐20后表面的摆动把手21便于拉动出来,其中位于每个支撑立柱14下端侧表面上的摆动承重块23便于在进行移动承载时,适当的将下部增加重量,便于移动时比较稳定,其中位于每个条形承载架10上表面的摆动遮挡盖24便于在全部收集时,外部使得此装置进行转动,由于每个条形承载架10均是筛网状的,因此便于将一些碎的杂质和灰尘进行简单处去,在进行晃动时,每个摆动遮挡盖24将所对应的条形承载举哀10进行密封,放置内部的茶叶进行乱窜的,其中每个支撑立柱14均通过水平螺钉25与所对应的滑动块13之间进行连接,位于条形承载板1后表面的水平推动把手26便于进行推动此装置,位于水平推动把手26上的橡胶层27便于推动时比较舒服,其中位于每个无盖承载筐6上表面的一组拉动圆环28便于将所对应的无盖承载筐6拉动出来,其中位于每个条形摆动架16下端面上的弹性防滑圈29便于相互固定效果良好。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